数一数教学反思
爱习作提供的数一数教学反思(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数一数教学反思 篇1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在幼儿园大多已接触1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的小朋友会指物数数,结合他们已有的数学经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生数数的方法,并会按一定的顺序数数;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开学第一节课同学们对新的校园环境比较好奇,结合这一特点,我用“校园图”(课件)导入,让他们先看看图上都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物?而不急于给出数数的任务,待小朋友们一一说出校园图里的人和物后,再给出数数的任务,此时小朋友会说:“有1面红旗”、“有7只鸟”、“有4个垃圾桶”等等,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发问:“同学们真聪明,数得很好,图上那么多东西,哪些数了?哪些没数呢?你们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既不多数也不少数?”学生会说:“数了的用手盖住”,“数一个做一个记号”、“编号”,还有的学生说:“从上面数,再数下面的”这些想法都很好,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表扬,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教师问“红旗有几面啊?”,“单杠有几个?”……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数完图中的数,我让学生数数自己身上或同学身上的数,再数教室里的数,比如“电扇几台?”、“电灯几盏?”等。
课后我布置学生口头作业,回家数数家里的东西,几口人?吃饭的时候数数几个菜碗?几个饭碗?几把椅子?等等。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数一数教学反思 篇2
二年级学生对于万以内数了解较少,体验不够,教学时难度较大。我注重让学生实际感受,使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1、收集信息,进行交流。
课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大数的例子,除了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大数、理解学习大数的意义外,还大大丰富了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1)学生初步感受大数,把大数同“很高的山”“很长的河”“很多的星”等事物相联系,感受其“大”。
(2)学生在找、看、说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大数的读、写,发现大数中有新的计数单位“千”“万”。
2、学具操作,自主探究。
我用坐标纸为学生制作了“百”“千”“万”的学具卡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3张卡片,自主探究出3张卡片的联系: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并通过直观感受建立“一”“十”“百”“千”“万”的数学模型。
3。联系实际,感受大数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我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具体情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千”“万”的具体感受。如,教学“千”时,引导学生观察学校上操时的情境,说明操场上师生的总人数约为一千人。教学“万”时,引导学生观察报纸,说明一版报纸约有一万字。
4、以少见多。
要使学生理解不易直观感受的大数,就要帮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在本课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进行了“以少见多”的想像。
“以少见多”是指从较少数量的积累去想像较多数量。如,每本数学书约有多少页纸?想想多少本书合起来约有一千页纸,一万页纸垒起来约有多厚。
培养学生掌握这些学习方法,对学生现在理解万以内数和以后理解更大的数都有很大帮助。
数一数教学反思 篇3
本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利用计数单位的直观模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通过数一数、估一估、涂一涂等方式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并了解他们的关系,同时通过学习对数的大小有一定的体会。
但是在教学中,由于没有让学生通过小正方体的实物去真正的动手操作探究百千万的关系,而是充分借助课件的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数数等帮助学生建立模型,但是课件的`动画效果并没充分的演示出来,这样也就消弱了它的作用,给人仅是图片展示的感觉这是我在制作中没有考虑到,在教学细节的处理上想的不够细致。而且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能把握学生的反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引导他们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而不是把他们限定在教师的认识中,去猜测老师的想法,这是自己在开课的导入环节中恰恰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自己的教学机智及课堂的应变能力还需加强。
数一数教学反思 篇4
本单元原计划是一课时完成,由于考虑到学生是新学期刚开学,对于学习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且教学的常规还需要规范、明确,故本单元用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了书中教学,学会画点子图;第二课时说一说身边的1到10,完成了补充习题第一页。本学期学校配备了补充习题和练习册两本册子,其中补充练习年级组统一为校内课堂作业,练习册为家庭完成。
本单元教学中本人除了研究苏教版,还研究了北京版教材,把它们融合了,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在寻找身边的1到10数中,我在数“1”时,尝试分层安排了“数身边的一个物体”、“数身边的一个很大很大的物体”、“数身边的一个很小很小的物体”、“数身边许多物体构成的一个整体”。一年级小朋友的回答真让我兴奋,学生说:“我们学校有一个美丽的操场”、“校门中有一个自动门”、宁波是一个我喜欢的'城市”、“一枚针很小很小”、“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上”、“许多小朋友组成了一(2)班”——这些学生是多么了不起呀!他们的童心世界是多么丰富呀!
在不经意间设计的一个教学环节却让我如此激动。看来,只要用心,教学真的如焰火般炫丽多彩。
对于学生动笔作业最让我头疼,学生不会抓笔、不会用尺连线、不会用橡皮,一切都是0,这是我备课中始料未及的事,以后要引起重注视。
数一数教学反思 篇5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黄秋娜在本节课里我充分挖掘了生活资源,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突出了实物感知、动脑数数、动手操作等活动,通过适时地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好奇、质疑、讨论、整理的学习情境中,认识了“千”“万”,建立良好的数感。
首先,课前让学生调查、发现、记录生活中的大数,把数学学习由课堂向课前开放,让学生在课堂交流中体验生活中的大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大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与感受。接着,教学中,安排“猜一猜”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一个小正方体是大正方体的一份子”给学生估计地标准,进而估计“大正方体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之后让学生合作探索出数大正方体个数的方法,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一排一排地数、一层一层地数,得到结论。最后是对“万”的认识,让学生在估计中思维得以碰撞,学生对“万”的认识是困难的,如何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建立寻“万”的理解呢?我用“一个大正方体里有1000个小正方体,那么10个大正方体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这个问题让学生建立“十个一千是一万”的'初步认识。而“一千”和“一万”究竟是多少呢?学生还是模糊的,紧接着我实际操作1000页书的高度和出示我校学生做操画面的千人图和万人图,让学生观察、想象和感受。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头脑中建立了一个清晰的“千”和“万”的概念,并对“千”和“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表达与交流中,学生数感发展了,对数的认识也丰富了,并且体现数形结合的重要性。
回头反思回顾整节课教学,同时也有出现不足的地方:第一,在教学时,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尽量让学生说说认数的过程。第二,在最后的提问: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更进一步说明,这样学生的思维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节课的目标就更明确达到了。
数一数教学反思 篇6
数一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一数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