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防暑安全培训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高温防暑安全培训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高温防暑安全培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夏天天气热,各种传染疾病的害虫也多,幼儿年龄又小,自我保护意识又差,因此,为了让幼儿初步掌握一些夏季防暑降温的知识,懂得在炎热的夏天保护自己,特设计了本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夏季要少吃冷饮。
2、简单了解几种防暑降温的方法。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
1、自编故事:《噜噜变成冰激淋了》
2、自编游戏棋:《防暑降温我知道》、骰子若干。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噜噜变成冰激凌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1)根据故事情节提问:
①天气热了,噜噜想用什么办法降温?
②噜噜吃了冰激淋发生了什么事情?
③小猪噜噜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2)引导幼儿讨论,夏天吃过多的冷饮有什么危害?
(3)教师小结:夏天不能吃过多的冷饮,要用正确的办法来降温。
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讲述:夏天天气热了我们可以怎样做?
(1)鼓励幼儿说出各种防暑降温的方法。
(2)教师小结:夏天天气热了,我们可以扇扇子、开空调、开风扇、吃适量的冷饮、吃干净的瓜果、喝绿豆汤、穿短袖衣衫、勤洗澡等来防暑降温。
3、组织幼儿讨论:夏天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教育幼儿夏季注意饮食卫生习惯,如,不要吃过多的冷饮,不要在高温下活动,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或电风扇下睡觉,勤洗澡、洗手,主动多喝白开水,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要用饮料解暑等。
4、玩棋类游戏:防暑降温我知道。
(1)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幼儿两人一组,掷骰子看点数,遇到“Ⅹ”,后退Ⅹ旁边的数字格数,遇到“↑”,直接过桥,先到达终点者为胜利者。
(2)幼儿玩棋类游戏。(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的内容,同时增加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家长和教师都要提醒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来防暑降温,同时提醒幼儿要勤洗手、洗澡等,注意夏季饮食卫生,谨防疾病。
附自编故事:噜噜变成冰激淋了
夏天天气真热啊,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小狗趴在树荫下,伸着长长的舌头直喘气,小兔子扇动着长长的耳朵,水牛跳进河里,把自己全部泡在了水里,小猪噜噜趴在地上呼哧呼哧的喘气,唉,天热了真难受呀,想个什么办法凉快凉快呢?
突然,小猪噜噜爬起来飞快的向商店跑去,原来呀,他想出了一个让自己凉快的好办法——吃冰激淋!
小猪噜噜来到商店才发现,冰激淋这么多啊,有草莓味的,巧克力味的,奶油味的,还有弯弯的香蕉冰激淋,小猪噜噜每个品种都要了一个,他吃了一支又一只,真过瘾呀!
突然,小猪噜噜感觉自己的肚子变凉了,变硬了,紧接着,他感到自己浑身都僵了,他想大声的喊,可是张不开嘴巴,他想动也动不了,肚子还很疼很疼,慢慢的,小猪噜噜变成冰激淋了。
这时候,大象伯伯来商店买东西,发现昏迷的小猪噜噜,就赶紧把他送进了医院,山羊医生、熊医生赶紧把小猪噜噜包在厚厚的棉被里,又在他的肚子上放上一个大大的热水袋,慢慢的,小猪噜噜醒过来了,他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这时候,熊医生温和的对小猪噜噜说:“夏天虽然天气热,但也不能吃太多的冷饮,吃冰激淋不能防暑降温的。”小猪噜噜难为情的低下了头,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活动反思
先进理念为指导。“做中学”所体现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儿童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它蕴含着人文精神。在这次的科学活动中我按“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为基本活动流程,从效果来看或多或少的改变了自己以往科学活动幼儿盲目动手、过多限制幼儿的局面。
中班健康教案《防暑降温我知道》含反思
高温防暑安全培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各种防暑降温的方法,并尝试分类统计。
2、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木偶小猫、幼儿操作图片各一套。
活动流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感觉热不热?
2、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防暑降温?
3、小结:虽然夏天很热,但是我们有许多好办法来防暑降温,使自己凉快,小朋友聪明。
二、集体讨论:
1、动物城里的咪咪开了一家夏日用品商店,你们说的那些东西它店里有吗?
2、出示各类夏日用品:太阳帽、太阳镜、扇子、救生圈等。
3、今天咪咪碰到个问题:小动物们来买东西,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小朋友知道什么原因吗?原来咪咪的商品放的太乱,所以很难找,小朋友你说怎么办?
三、探索分类:
1、现在请你们来帮助咪咪把这些物品分一分。
2、发放操作材料,幼儿自由探索。
3、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分类的?
4、小结:原来物品分类可以从品种、大小等不同去分类。
四、统计商品:
1、咪咪的商店有许多商品,它一个人没法统计,你们能不能帮它统计一下?
2、每组确定一个品种,根据清单要求,算算每种商品各有多少?共有多少?
价值分析:
让幼儿讨论防暑降温的方法。
用咪咪找不到商品为由使幼儿感知东西要摆放整齐,不然容易乱。幼儿讨论说出应该如何整理的方法。
引导幼儿将物品分一分,引入分类的'知识,并让幼儿自行分类,并说出自己的分类标准。感知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组。
请幼儿来帮忙,体验帮人成功的快乐。
高温防暑安全培训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影响及危害。
掌握高温天气下的防暑降温措施。
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应对高温天气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影响
体温调节失衡:人体在高温环境下难以通过排汗等方式维持正常体温。
中暑: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其他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可能因高温而加重。
高温天气下的防暑降温措施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在中午时分进行户外活动,尽量在早晚温度较低时外出。
补充水分:多喝水,避免脱水,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穿着透气轻便的衣物:选择棉质或其他透气性好的材料,以便让汗液快速蒸发,帮助散热。
使用遮阳工具:如遮阳帽、遮阳伞等,减少阳光直射。
饮食调节: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汤、冬瓜等,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
室内降温:利用空调、风扇等设备降低室内温度,保持室内通风。
高温天气下的应急处理
识别中暑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大量出汗等。
迅速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散热。
使用湿毛巾敷额头或身体,帮助降低体温。
给予中暑者补充水分,如中暑者意识不清,不要强行喂水。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PPT或板书,向学生讲解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影响、防暑降温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
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真实的中暑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并总结教训。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进行互动交流,加深对高温防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影响。
讲授新课: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逐步向学生介绍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影响、防暑降温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中暑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并总结教训。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进行互动交流,加深对高温防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高温防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制定一份高温天气下的防暑计划,包括饮食、作息、穿着等方面的内容。
要求学生搜集并整理一些高温防暑的小妙招或知识,分享给班级同学。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高温天气下的防暑降温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应对高温天气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高温防暑安全培训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影响及危害。
掌握高温天气下的防暑降温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减少高温天气下的健康风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高温天气的危害,掌握防暑降温的有效方法。
难点:如何根据具体环境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防暑降温措施。
三、教学准备
准备高温天气下中暑的案例分析资料。
准备防暑降温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近期的高温天气情况和相关新闻报道,引起学生对高温天气的关注和兴趣,进入教学主题。
2. 讲授新课
(1)高温天气的危害
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影响:导致中暑、热射病、热痉挛等疾病。
高温天气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降低工作效率、增加生活成本等。
(2)防暑降温措施
穿着:选择透气、轻便的衣物,避免穿深色衣物。
饮食:多喝水,多吃清淡食物,避免过量饮酒和咖啡因饮料。
休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防晒:涂抹防晒霜,戴帽子、墨镜等防晒用品。
降温:使用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3)应急处理方法
中暑的识别:了解中暑的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
中暑的处理:迅速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解开衣物散热,补充水分和盐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3. 案例分析
结合高温天气下中暑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高温天气的危害和防暑降温的重要性。
4. 互动讨论
分组讨论如何根据具体环境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防暑降温措施,并分享各自的经验和建议。
5. 总结归纳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高温天气下的防暑降温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五、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高温天气下的防暑降温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要求学生制定一份自己的高温天气防护计划,并在下次上课时进行分享。
六、教学反思
在课后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以便在后续教学中进行改进和优化。
高温防暑安全培训教案 篇5
为进一步做好夏季高温环境下的防暑降温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员工因高温中暑造成的职业危害,确保员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1、防暑高温时间段:20xx年6月15日—20xx年8月15日。
2、防暑降温饮、食品:在6月15日—8月15日期间,凡天气炎热、气温高于30度时,当天出勤人员下午两点准时统一到食堂食用防暑降温饮食品:
①周一、周四:绿豆汤。(绿豆7元/斤)
②周二、周五:盐汽水。(车间1瓶/人,40元/箱)
③周三、周六:西瓜。(30斤/天,约0.8元/斤)
④备用:凉茶。(凉茶原料10元/包,熬2次/包)
3、下雨天或气温明显降于30度时不发放,每天食用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4、防暑降温药品:人事行政部备齐风油精、藿香正气水、藿香软胶囊、十滴水、板蓝根五大主要防暑药品,保证用量充足。
5、生产中心应当在高温天气合理安排好员工工作,适当调整高温期劳动强度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同时做好车间通风降温设施发放和管理。
6、高温期间人事行政部严格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降低高温期间员工中暑发生率,杜绝在高温期间因高温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施工现场防暑降温应急预案7
夏季施工气候炎热,建筑工人普遍在露天和高处作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随时都有发生中暑事故的可能。因此,加强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是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预防中暑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采取综合的措施,切实预防中暑事故的发生,从技术、保健、组织等多方面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1、组织措施
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领导,在入暑以前,制订防暑降温计划和落实具体措施。
1.1要加强对全体职工防暑降温知识教育,增加自防中暑和工伤事故的能力。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1.2应根据本地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利用早晨、傍晚气温较低时工作,延长休息时间等办法,减少阳光辐射热,以防中暑。还可根据施工工艺合理调整劳动组织,缩短一次性作业时间,增加施工过程中的轮换休息。
1.3贯彻《劳动法》,控制加班加点,加强工人集体宿舍管理;切实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
2、技术措施
2.1进行技术革新,改革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减轻建筑业劳动强度。
2.2在工人较集中的露天作业施工现场中设置休息室,室内通风良好,室温不超过30℃;工地露天作业较为固定时,也可采用活动幕布或凉棚,减少阳光辐射。
2.3在车间内操作时,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天窗排气,侧窗进气,也可采用机械通风措施,向高温作业点输送凉风,或抽走热风,降低车间气温。
3、卫生保健措施
3.1入暑前组织医务人员对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持久性高血压、贫血、肺气肿、肾脏病、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工作。
3.2对露天和高温作业者,应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料;供给含盐浓度0.1~0.3%的清凉饮料。暑期还可供约工人绿豆汤、茶水,但切忌暴饮,每次最好不超过300毫升。
3.3加强个人防护。一般宜选用浅蓝色或灰色的工作服,颜色越浅阻率越大。对辐射强度大的工种应供给白色工作服,并根据作业需要配戴好各种防护用具。露天作业应戴白色安全帽,防止阳光曝晒。
二、发生中暑的表现及其应急预案
1、中暑症状的表现
1.1先兆中暑。其症状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流汗、口渴、身感到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不能协调等症状,一般情况此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超过37.5°。
1.2轻症中暑。其症状为:除有先兆中暑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皮肤灼热而干燥,还有可能出现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体温上升至38.5°以上。此时如不及时救护,就会发生热晕厥或热虚脱。
1.3重症中暑。一般是因为未及时适当处理出现的轻症中暑(病人),导致病情继续严重恶化,随着出现昏迷、痉挛或手脚抽搐。稍作观察会发现,此时中暑病人皮肤往往干燥无汗,体温升至40°以上,若不赶紧抢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2、发生中暑事故的应急预案
2.1发生中暑事故后,应立即将病人扶(抬)至通风良好且阴凉的地方,将病人的领扣松开,以利呼吸,同时给病人服下解署药十滴水,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2.2对重症中暑者,除按上述条件施救外,还应对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并动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拦截出租车及时将病人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
高温防暑安全培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影子各种变化的好奇心。
2、引导幼儿通过实验观察获得对影子变化的经验。
3、知道影子变化与光和物体的关系。
活动准备:
手电筒、小巧的玩具、记录纸等若干。
电视机(纸箱制作)。
活动过程:
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通过演影子戏引入课题,提出问题:你看到的图象是物体的什么?物体的影子为什么会映到屏幕上?引起幼儿对探索光源与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光源与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小朋友都知道当光照在不透明物体上时,物体就会产生影子,可是你能控制影子的位置吗?教师演示将手电筒放到物体的左边、右边,让幼儿看影子位置的.变化,并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位词进行表述。小朋友们,你们能控制影子的位置吗?
游戏:听话的影子
如果我想让影子到上边、下边、左边、右边等地方,手电筒应该放到什么地方呢?幼儿用实验验证,并教幼儿用记录表进行记录。幼儿两人一组,一个操作一个记录,培养幼儿合作工作的能力。
教师展示记录结果,和幼儿一起总结实验结果:光源的位置变了,影子的位置就变了。
提出设想,引起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教师在暗中操作),老师能让物体的影子变魔术,想不想看一下,教师让影子变大变小,变成不同的形状,小朋友们,你们能当影子魔术师吗?来让你的影子也来变一下。
幼儿操作,使幼儿通过观察发现物体的位置、姿势变化了,影子也会发生变化。
3找影子,带领幼儿到户外找影子,并请幼儿将物体的影子在地上画出来,过一段时间看一下,影子还在那里吗?为什么?
小结及反思:活动设计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利用已有的经验,让孩子不断在探索中学习,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通过操作知道影子可以变化。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和气球做游戏
body{9pt}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和气球做游戏
活动的设计意图:
气球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也是幼儿较喜欢的玩具之一。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中班段幼儿,基于他们的年龄特点:
活泼、好玩,同时他们对新奇、有趣的事物有了一定的好奇心,常常看到他们三五成群地围着一样东西在观察。作为教师,我们除了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幼儿的求知欲,还应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成新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幼儿对事物与现象的探索欲。
新纲要指出,教育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传授的过程,而是要幼儿通过自身主动地观察、发现、感知、探索,从而在实践的过程中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经验。本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为什么气球被突然放飞会到处乱窜等等。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