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天安门大班教案

2025/09/04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天安门大班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天安门大班教案 篇1

目标:

1.感知乐曲的欢快情绪。 2.学习看指挥演奏,掌握××|××|×一|×一|×一|一一|节奏。

准备:

1.活动前可在餐前活动中欣赏、学唱此歌曲,并能随乐曲节奏做简单的`身体动作。 2.铃鼓、小铃、圆舞板等。 3.《我爱北京天安门》图谱一张。

过程:

1.律动:《我爱北京天安门》。

2.复习歌曲:《勤快人与懒惰人》。

3.学习打击乐:《我爱北京天安门》。 看图谱拍节奏。 讨论:《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可以用哪些乐器来演奏?为什么? 师生共同确定,并记录在图谱上。 如第一句用铃鼓演奏、齐奏时,第一、二句用小铃、圆舞板演奏等。(教师带领幼儿做动作,启发幼儿用铃鼓演奏) 看指挥(教师),小朋友空手练习。教师指挥分部做两次。 拿乐器合奏。 4.学习当指挥。 请1~2名幼儿看图谱指挥演奏。

小结。 以后的复习活动中可增加难度,每句的末尾小结处加入大鼓,或让大多数幼儿都有机会担当小指挥,指挥演奏。增加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提高自信心。

天安门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诗歌,理解并学习有关的词,如:向往,雄伟壮丽。

2、进一步认识首都北京,增强对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天安门图片一张。

2、认识过首都,对天安门有所了解。

3、绘画用纸、笔,配合使用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谁去过北京天安门?天安门是什么样的呢?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边看图。

结合诗歌内容谈谈天安门城楼上的特征,学习“琉璃瓦”、“雄伟”、“壮丽”等词。

二、学习诗歌。

1、教师示范朗诵诗歌两遍。

2、幼儿跟念诗歌2~3遍。

3、幼儿学习朗诵。重点提示幼儿吐字清楚,发音正确。

三、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对天安门的`认识。

1、请能力强的幼儿在集体面前示范,增强幼儿绘画的兴趣。

2、幼儿集体作画。(使用幼儿用书)

3、展览幼儿作品。

四、边念诗歌边欣赏绘画作品。

评价:

1、能响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表达出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能结合诗歌内容大胆作画,表现出天安门城楼的主要特征。

附诗歌:《天安门》

首都北京天安门,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

高大的城楼雄伟壮丽,金黄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庄严的国徽高悬在城楼上,领袖的画像挂在红墙中央。

一盏盏宫灯放射红光,一面面红旗迎风飘扬。

啊,北京天安门,你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

天安门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能积极主动参与欣赏并表现天安门的活动,按要求对天安门进行添画并均匀涂色,感受天安门城楼雄伟壮丽的景象。

2.热爱天安门、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知道天安门城楼在北京,了解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2.“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曲磁带,教学挂图“天安门”。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天安门挂图。教师:这上面是什么?它在中国的什么地方?幼儿议论回答。

2.引导幼儿欣赏天安门的造型结构合色彩。

(1)复习儿歌:天安门

(2)引导幼儿欣赏天安门的造型。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儿歌:天安门,现在请大家再来看一看天安门城楼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天安门城楼宏伟高大,底层有大门,中间的门高大些,两边各有两个矮些的门。楼上有柱子,挂着红灯笼,门楼两边还插有红旗。屋顶上铺着金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的`屋角伸出并向上翘起。

(2)引导幼儿欣赏天安门的色彩。

3.引导幼儿学画天安门并进行添画活动。

(1)。老师边讲边示范绘画天安门,画好天安门轮廓后,请幼儿观察,这幅“天安门”图里少了什么?应该怎么办?

(2)。示范添画“天安门”,并讲解添画步骤。

(3)。幼儿添画天安门,鼓励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自己绘画天安门。老师巡视指导。表扬画的好的幼儿。

4.欣赏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将天安门图片布置在结构角,启幼儿搭建天安门。

2.让幼儿学画天安门。

活动反思:

因为我们班幼儿平均年龄比较小,而且今年增添了很多新生,他们在绘画方面发展较慢,所以,我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降低了活动目标,但因为我对很多幼儿降低了活动目标,导致一些应该能自己独立绘画天安门的幼儿也选择了添画天安门,对这些幼儿的指导还要加强。区域活动的时候,我可以再对这些幼儿加强目标,提高要求,请他们独立绘画天安门。

天安门大班教案 篇4

教育目标:

1、感受天安门造型的庄严,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天安门的外形特征,合理的安排画面布局,

3、在观察和交流的基础上,感知天安门独具特色的建筑特点。

活动准备:

1、天安门图片、水彩笔。

2、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活动过程:

1、歌曲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教师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幼儿欣赏。

(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并带领幼儿交流印象中的天安门。

2、出示天安门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观察天安门的造型结构和色彩。

(1)教师引导幼儿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观察和交流。

(2)指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说出天安门的外部特征,教师按照幼儿的描述顺序画出天安门的外轮廓。

3、幼儿分组绘画《天安门》,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合理的安排画面布局,提醒幼儿注意创作时的先后顺序和对称物体的特征。

(2)教师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天安门的样子。

4、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和欣赏。

(1)幼儿互相点评作品,说出对方作品的优点。

(2)教师小结:天安门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北京,它不但高大雄伟而且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所以我们不但要热爱天安门,更要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天安门大班教案 篇5

目标:

1.初步学习诗歌,理解并学习有关的词,如:向往,雄伟壮丽。

2.进一步认识首都北京,增强对祖国的情感。

准备:

1.天安门图片一张。

2.认识过首都,对天安门有所了解。

3.绘画用纸、笔,配合使用幼儿用书。

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谁去过北京天安门?天安门是什么样的?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边看图,边结合诗歌内容谈谈天安门城楼上的.特征,学习“琉璃瓦”、“雄伟”、“壮丽”等词。

2.学习诗歌。

●教师示范朗诵诗歌两遍。

●幼儿跟念诗歌2~3遍。

●幼儿学习朗诵。重点提示幼儿吐字清楚,发音正确。

3.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对天安门的认识。

●请能力强的幼儿在集体面前示范,增强幼儿绘画的兴趣。

●幼儿集体作画。(使用幼儿用书)

●展览幼儿作品。

4.边念诗歌边欣赏绘画作品。

建议:在建筑区中,鼓励幼儿边建造天安门,边念念诗歌。

评价:

1.能响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表达出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能结合诗歌内容大胆作画,表现出天安门城楼的主要特征。

天安门

首都北京天安门,

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

高大的城楼雄伟壮丽,

金黄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庄严的国徽挂在红墙中央。

一盏盏官灯放射红光,

一面面红旗迎风飘扬。

啊,北京天安门,

你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

天安门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在主题《我是中国人》中,我们班的幼儿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一些有关中国的文化,他们知道了京剧脸谱是中国的国粹,蓝印花布是我们的民间特色等知识,当然,中国的代表性建筑——*,也成为了孩子们资料收集的一部分,孩子们能够尝试在区角中画画*。但是,从幼儿的画面中发现,孩子们表现的*特征并不明显,缺乏仔细观察,因此,为了帮助能更好的表现*,并我预设了本次活动。活动的内容主要围绕“*前照张相”贯穿整个活动,在引导幼儿表达表现自己和*的同时,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引导幼儿欣赏、感知*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做一做、摆一摆的形式帮助幼儿直观感知人物拍照时不同的动态;第二环节幼儿绘画表现不同人物动态和*的主要特征,表达自己和祖国的象征建筑一起拍照留念的快乐情感。第三环节欣赏、交流中,提升幼儿有关人物动态的.经验。

【活动目标】

1、大胆表现人物在*前照相的活动情景。

2、通过绘画,表现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纸、记号笔、蜡笔、*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知——通过欣赏*的照片,引导幼儿重点了解*

1.出示幼儿在*前照的照片这是谁?他在哪里拍的照片?和谁一起拍的照片?

2.*是什么样子的,有几层,每层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

3.请幼儿上来摆不同的姿势:

(1)去过*的孩子:说说在*前拍照的感受,并摆不同在*前拍照时的姿势。

(2)没有去过*的孩子:假如你去*你会拍一些怎样的照片。

4.重点示范手和脚的动作,如:拍手、叉腰、抬腿等。

小结:*是我们中国很有名的建筑,代表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很多人到了北京,都要去亲眼看看,并会在*前拍照留念,代表喜欢和爱自己的祖国。

二.观察示范——通过观察,引导幼儿了解*和人物的画法

1.创作要求:那今天我们到*前拍张照片留念吧!

2.幼儿作画,师指导:

(1)你想在*前哪个地方拍照呢?中间?还是两边?你和谁一起拍了照片?他是什么动作的?

(2)引导表现人物的不同特征和动态,表现你最喜欢的手和脚的动作。

(3)*是什么样子的呢,你画清楚了吗?

小结:图画中,我们人物在前面,所以画的大一点,然后再画后面的*。

三.欣赏交流——通过欣赏大家的作品,互相学习大家的优点。

谁拍照的时候动作最神气,他是什么动作的?谁和他不一样?谁跟很多人一起拍了照片?*拍清楚了吗?

小结:原来通过不同的曲线,可以表达手、脚和身体的不同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