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小学语文考试反思

2025/09/05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小学语文考试反思(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考试反思 篇1

星期四上午第二节课时,我们杨老师把这次语文期中考试的试卷发到我们手里,当我看到试卷上那鲜红的85分时,我的心情有点失望,我的语文成绩对我来说并不是很理想。没有达到我期望的目标。我以为会考90分以上。可是分数摆在我面前,不得不惭愧的低下了头。接下来的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中……

试卷中首先是基础题,有一道题是看拼音写词语,第一个是"武警",因为我的`疏忽大意把j看成了q,结果写成了武强,真不该错啊!就这样丢掉那宝贵的一分。

根据情景填诗句这道题,原题是:每逢过大的佳节我们会给远方给的亲人发电子邮件或打电话,常用什么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由于对题意理解错误了,所以导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句运用错了。

对于阅读和作文是我学习语文中比较弱的一项,我竟然在这个部分丢失9。5分,我恨自己为什么不小心,为什么不认真,要是我认真一点,我就会上90分了!作文选材不够新颖是我最生气的地方,明明在我的脑海里就有一个"让座"好题材来反应新时尚,值得我去写,却偏偏写成了"不乱扔香蕉皮"这件事,哎,可怜的我的脑袋怎么就那么不开窍呢?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广泛阅读,阅读优秀文章,积累优美语句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在写法上,能取其之长,补己之短。虽然这次期中考试我考的并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实力,我会全力以赴冲刺期末考试。争取不让老师、家长失望,更不让自己失望。

小学语文考试反思 篇2

近几年来, 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 教师们对考试的目的、内容、形式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作出了许多新的探索, 命题构想异彩纷呈, 命题形式丰富多彩。由于工作需要, 笔者曾研究过许多小学语文试卷, 深感命题者在重视语言积累、加强情知整合、贴近学生生活、尊重个体差异等方面作出的种种努力和成效。但是, 在审视试题时, 也产生了一些疑惑和思考, 现辑录几例如下。

例1: 我能照样子填序( xù) 号。

①一条②一朵③一群④一件⑤一座

例:( ②) 红花

( ) 小河( ) 天桥( ) 事情

( ) 衣服( ) 白云( ) 山羊

反思1:这是一道低年级学生测试的题目, 要求学生在括号里准确填上正确选项的序号。答对这道题, 必须克服两大难点: 一是准确选择数量词; 二是正确填写序号。显然, 后者是加给学生的额外负担。因为这实际上是在测试学生的答题技术。让低年级学生由于答题技术掌握上的原因而导致答题失分, 我认为是不必要的。这道题目应直接让学生选词填空, 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 有助于建立起稳固的认知结构, 达到准确答题的目的。

类似的题目还有“在给出的词后面的横线上填上这个词的同义词, 在括号里填上这个词的反义词”、“用直线划出表示心理活动的句子, 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外貌的句子”等, 这些题目都偏重答题技术的测试, 学生一旦对符号判断错误, 整个题目就全部失分。

例2: 给下面句子中的方格依次填上标点符号, 选择正确的一项。

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A. , , , , , 。B. , 。, 。, 。

C. , 。, ; , 。D. , 。, , , 。

反思2:这道题是测试学生对标点符号知识的掌握情况的。但这道题给学生设置了一个陷阱, 即四项备选会使学生误入歧途。这种人为的设置障碍, 反映了命题者在命题时受单纯知识观的主导, 只考核学生知识掌握的准确度, 却没有预想到小学生答题时的语用背景和心理特点。小学生学习容易先入为主, 假如这道题改成让学生直接点标点符号, 学生根据自己的语感和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 不会有太大的错误, 但现在给他好几个答案, 其中只有一个正确, 学生一看题目就被搞糊涂了, 反而无从回答, 必然错误大增。类似的题目还有乱句排序题、修改病句题等。语境是言语生成的环境,在特定语境中的言语活动才是生动的、富有灵性的。因此, 要结合语境考语文知识, 这样, 学生运用知识才是准确的、灵活的。比如, 下面的选择题, 设计得就比较好:

我们的小草, 在那纤细弱小的身躯里, 蕴藏着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 难怪古代诗人写下咏草诗句:“ ______”, 千载之后, 读来仍然使人激动不已。

A.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B.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C.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D.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例3: 默写XX 课中你喜欢的段#落, 或者默写一段你课外积累的文段。

反思3:这类题目, 目前试卷中用得比较多, 有的还纳入“背诵积累”板块。这里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且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 加强语言积累”的要求, 但在学生的答题中却暴露出了问题。一所学校的考卷中有这样的要求:“默写《参观人民大会堂》中你最喜欢的一段。”结果, 大多数学生默写的是第二段:“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就一句话, 还不能判他错。阅卷老师说学生太精明了。问学生为什么只默这一段, 学生说:“写别的段不仅长, 还有些字不会写, 写错了要扣分的。”学生的话说出了这样一个事实: 能背出来的'不一定写得出来,与其多写写错扣分, 不如少写少( 不) 扣分。学生的这一“对策”告诉我们, 不能把“背诵”与“默写”等同起来。

例4: 按要求填表

反思4:这是一种不查字典而考“查字典”的试题。这种试题实际是把查字典这种日常学习技能变成了语文学习的专门技能。学生固然要掌握查字典这一技能,但无需苛求他们。人们日常查字典是允许试误的, 不一定把音序、音节、部首都掌握得十分精确。事实上, 命题者在命题时也会有不少字的部首或音节难以确定, 往往也要在查了字典之后才确定。现在却要学生马上作出判断, 学生拿不准, 只好乱猜, 如果猜错了,“ 再查几画”一项必定跟着错, 导致大量失分。难道因这道题做错而影响了语文考试成绩, 就证明该学生的语文水平差吗? 为了让学生考试少失分, 有的老师把大量难定部首的字找出来, 先自己查字典确定部首, 再抄给学生,让他们读、背, 学生苦不堪言。技能训练竟然异化为了死记硬背。

类似的题目还有缩句、词语解释题。缩句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删繁就简了解句子的基本结构, 在与原句的对比中领会句子基本含义。其训练的侧重点应在于表达效果的体会上, 而不在于缩句技术本身, 但事实是缩句题在试卷中往往变成了单纯的技术题, 看不出学生独特的感受。况且, 简单缩成分的多少常常引起评分上的误差, 导致评分不公。词语解释题则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词语含义, 使学生充当词典的角色, 只会加重学习负担, 因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予以禁止。这也再次证明, 日常学习技能无需升格为语文学习的专门技能。

例5:“分析短文, 完成练习。”

反思5:这是两道题目, 要求一样, 但内涵却不同。前一道题是我们已习以为常的, 后一道题是新近在试卷中出现的, 两道题的不同之处在于: 前者用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指令性语气, 学生读之, 有一种被迫去做题的感觉; 后者用的是朋友般平等对话的语气, 能激发学生读题的兴趣, 触动他们答题的欲望, 从而拉近试题与学生的距离。

长期以来, 学生不爱做语文试题,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题目机械、呆板、没有趣味, 让学生提不起劲来。新课改实施以后, 试题有了很大的改观。比如,“改病句”练习, 有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提示语:“请你给下列句子动个小小的手术, 使它恢复健康。”把一条条病句比喻成病人, 把学生比喻成小医生。做题目的过程成了一次献爱心的过程。学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中自觉完成任务。

以上几例, 虽是细节, 却能折射出命题者评价观、学生观上的差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 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对照这一要求, 我们在命题上仍有许多认识和落实不到位之处。命题研究, 乃至考试研究, 任重而道远。

小学语文考试反思 篇3

在对本套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我们认为需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下功夫,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扎扎实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观察、思考、动手等习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受益匪浅;其次要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最后就是要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要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不断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好语文的自信心,把语文真正运用于生活。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从考试的成绩来看,成绩是可以肯定的,但能很容易看到考试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对于这次考试的成绩,总觉得不能就这样简单地过去了。所以利用这个时间作一个反思。

本学期学期较短,学校又规定低年级不能有作业,这样导致做练习时间不充足,学生的复习就不到位,再加上低年级小朋友不太会自己复习,所以一些本来通过仔细复习后不会错的,有些同学就错了。在我们班的考卷中,有些同学有看错题目,有些同学有没有做的题目,还有同学写话离题的,可能是不够认真,我也仔细问过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的问题,主要是在考试中,有的学生担心分数,导致发挥失常。还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听课,把注意力分到其他地方去了,考试中依然无法专心。而语文的阅读是隐性的考试内容,那是考察学生的阅读是否有耐心,不能静心去阅读,这样就造成了和别人的距离。这往往是低年级小朋友就缺乏耐心,甚至连题目都没有审完就开始按自己想的去做了,也许这是没有学会思考吧?

考试阅读中,有的题目需要学生审题后动一下脑筋才能解答,不少学生只是觉得差不多,就乱写几句。或者误认为和老师上课讲的一样,所以不曾分辨出其中的内涵。

从这次考试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在我们的学生中有一些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应该是我们以后教学中的重心。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去关注那些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学生。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督促指导,及时、有效的把学生出现的问题解决好,以弥补不足。争取做到狠抓两头、促中间,在整体上有一个提高。

考试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师生教学上的不足,以后我将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评讲试卷,并考虑今后办法。相信师生一起努力,进步应该是可以看到的,至少我愿意这样做!我也不怕失败,因为我可以再改进,教给学生更多知识,让他们学得轻松,考得更好。

主要出现问题:

1、“看拼音写字”这道题失分率不是很高,个别错在:“教 民族 已经 歌”都是偏旁写错了。

2、“组词”一题中,失分率较高,是“申 伸”孩子们分不清,主要是平时写的太少了。

3、第三题错在ABB 式上了,很多人知道,但是写错字。如:黄澄澄 白茫茫 金灿灿,原因是我平时没有提醒孩子,只知道他们能说,但没有全面考虑他们究竟会不会写。

4、课文进度太慢导致本次考试部分题失分,如:反义词、第四题个别成语、第六题以及第九题同时看出,学生对于词语句子的理解语感还是有问题,以后应加强孩子们阅读,另外以后讲加快讲课进度。

5.、第五题主要检查学生的部首查字法,让写出除去部首还有几画,而可别学生没有认真读题,写的乱七八糟。以及,惊讶组词,把“讶”字写错,这个在我平时没有及时给他们指导。

6、第七题,失分率较高,孩子们肯本不明白让填什么,不理解这类题型的`意思,原因是平时练习太少,也没有着重讲解。缘于平时读书少,积累的词语少。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词语的训练,提高对词语的理解能

6、从“给加点词语换词,使句子意思不变”一题中,不难看出,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还是有问题,比如“大海就展现在它们面前”一句中,给“展现”换词,有的同学竟然不知道可以换成“出现”,缘于平时读书少,积累的词语少。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词语的训练,提高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7、阅读理解”一题主要错在不会从文中找答案,还是因为平时做题不够,没有熟练掌握方法。

小学语文考试反思 篇4

一.试卷评价

本次试卷能依纲据本,题型灵活多样,与平时做过的练习差不多,其中连线题占33%,考核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求学生基本功十分扎实,同时渗透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以及课外识字情况,是一份好试卷。

二.试卷题型分析

第一道题,我会连下去写,由于平时我们常常说按顺序写,比较少说连下去写,因此有些学生看不懂题意。认为只将四线格中的“m、g”各写几遍。

第二道连线题,考得比较全面,有考拼音与识字、有反义问、有量词。最后一小题有的同学忘了将脚印与名称相连。

第三题,对于一些差生来说,“第、共”二个字不认识,因此完成起来有一定困难。

第四题,考察学生看拼音写字,学生完成得很好。

第五题,我会组词“可、河”由于是二类字,很多学生会说但不会写,因此错得比较多。

第六题,将表示动作的词涂上颜色,“读书、吃饭”二个词很多同学不知道是动词,这道题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第七题,学生完成得比较好。

第八题,照样子写一写,出题时用“田”字格出现,特别是第二步,很多学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若干脆用线的形式让学生填,孩子们更能理解。

第九题,我会根据课文内容边线,由于学生识字不过关,语感不强,因此错得比较多。

第十题,我会看图写话,孩子们格式及标点使用不规范有待加强。

三.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由于我校学生大多是农村孩子,仅寄午生就占一半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很多家长文化程度低,根本不懂如何督促孩子学习,更谈不上辅导。加上学前班教育比一般孩子少二年,早期智力没有得到开发,起点比较低,因此很多孩子在学习上感到困难,从考查中反映出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能力有待提升。

2.识字不过关,字意不理解。

3.写字习惯有加强。

4.学生的语感有待培养。

四.教学反思

今后教学中,应在40分钟的课堂上下功夫,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重视基础。对识字这一难点在程度上解决。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对后进生以鼓励为主,让他们乐学、爱学、好学,充分利用班级中的优等生的帮带作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应有所区别,培养学生自身审题的能力,学会变通,举一反三。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检测方式,但不能做为评定学生途径。我们的教学是要让学生不但学习语文,更要会用语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

小学语文考试反思 篇5

一.对试卷的总体分析

总体而言,该试卷知识覆盖面较广,信息量大,贴近学生生活,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检测了利用的能力。体量适中,难易适度。依据课标,尊重教材。同时,有一道题目没有单一的答案,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比较重视课改评价理念的践行。

本次考试有十一大题型,有基础知识的考核和阅读能力的考核。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较为全面,包含字、词、句,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阅读能力的考核是根据二期课改精神设计的,主要考查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如,“我会读一读,再填一填”,要考查学生能否读懂文章,能否从文中找到答案。

我对名学生的试卷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统计,下面就试卷呈现的方式分两部分对该卷及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基础知识部分

绝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尤其是第二.三.四.六题正确率较高,只有个别学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阅读能力部分

阅读能力这一部分,大部分的学生能看懂图意并且顺利写好一两句话,只有个别学生不知所云。学生答错,主要原因是独立阅读能力不够,在以后还要对阅读方法上多加指导。

总之,本次对学生完成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比较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虽然学生的阅读题完成得不是很理想,但跟试卷的难度也有一定的关联。

二.今后改善教学策略

1.更加重视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2.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仔细审题、仔细答题、仔细检查。

3.重视在教学时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而不是通过题海战术。

4.加强阅读训练,提升阅读方法。

5.重视词语的积累,增大阅读量,提升说话、写话的能力。

小学语文考试反思 篇6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从整个班级的情况来看,考试成绩不怎么理想。

一、学生考试的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57人,参加考试人数57人,其中及格人数为49人,班级80分以上分 26人,及格率87.5%,优良率为46.4%,从试卷的题型来看,符合二年级孩子的特点。

二、考试试卷情况分析

1.看拼音写词语部分:大部分学生书写正确,但还有小部分同学失分比较多,原因在同音字混淆。

2.查字典部分问题在“容”的部首有些学生不清楚。3.积累部分词语补充和连线学生完成的很好。可说到石林风情时大多数学生答不出。

4.积累句子填空中失分多在填属象这一题。5.按课文内容填空学生完成的不错。

6.课外阅读:完成得不是很好,第四小题有百分之五、六十的学生答不出。

7.写话,学生对图意领会的很好,得满分者占到80%。

三、从试卷完成情况分析

大部分同学能够审清题意,在限定的.时间内,独立的、较轻松地完成试题,书写认真、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例如个别同学书写较乱,还有的同学缺乏钻研的劲头,缺乏解决困难的勇气。其实有些问题通过努力是可以解决的,可不少同学没有深入思考的习惯,知难而退。

四、改进措施

1.这次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从中我又吸取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以后在教学中应多抓学生的基础,把基础字词夯实。以后我一定在字词、朗读课文和写字这一块在多下些功夫。让孩子们能更好的成长。

2.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于课堂,立足于课本,而不是仅仅依靠课外的大量阅读短文的练习。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更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