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2025/09/07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斑马线、红绿灯的用处及过马路的正确方法。

2、初步了解交通规则,增强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3、会在成人提醒下遵守交通规则。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PPT,黑板,红、黄、绿圆形图片各一张 ,斑马线挂图,视频,儿歌。

活动过程:

1、 (和客人老师打招呼)

师:今天有这么多客人老师来豆豆二班做客,我们一起向后转头和客人老师问声好吧。

幼:客人老师好!

2、师:还有一个动物朋友也来做客了,你们想把它请出来吗?

幼:想。师告诉幼儿这个动物朋友胆子小,请幼儿保持安静,它才肯出来和大家见面。等幼儿坐好并安静下来后师出示挂图斑马,并以斑马的口吻和幼儿打招呼。

斑马:小朋友们好,我叫斑比,我是一只可爱的小斑马,我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想请豆豆二班的小朋友帮帮我。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幼:愿意。师扮演斑比告诉幼儿自己在走路的时候在路口遇到了两样奇怪的东西,其中有一样东西和自己长的特别像,可是它不知道这两样东西叫什么?是做什么用的?

师:出示挂图斑马线和红绿黄灯。请幼儿举手回答告诉斑比你们认识吗?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用的吗?

3、 视频《我会安全过马路》 提问:"为什么小女孩过马路的时候警察叔叔不让她过呢?" 小结:"横穿马路很危险,过马路的时候要走斑马线,红灯亮时不能过马路,只能等绿灯亮时才能过马路,过马路时也要左右看一看是否安全"。 继续播放视频请幼儿回答视频中提出的问题。 通过视频,再次集中幼儿注意力,并且让幼儿自己来总结安全过马路的方法。 让幼儿知道过马路时除了走斑马线还应看红绿灯并左右看一看。

4、儿歌《交通安全要记牢》 通过儿歌来巩固所学习的安全过马路的正确方法。

5、提前布置好斑马线和交通信号灯,请所有幼儿排好队和斑比一起安全过马路去路对面玩(结束)。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就有了不少新发现,他们指出马路上的车子有的开的快,有的开的慢;了解红绿灯,斑马线,交通规则,对与我们新生班孩子来说完成的真的很不错。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名称】

我是谁。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的身体,说出几个部位名称。

2、愿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音乐伴奏、乐乐玩偶。

【活动重点】

介绍自己的姓名及年龄。

【活动难点】

锻炼幼儿的胆量及愿意与同伴亲近。

【指导要点】

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感知集体生活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碰一碰”。

游戏方法:引导两名幼儿面对面在小椅子上坐好,距离适当(使幼儿可以接触到对面小朋友的身体部位)。老师带领幼儿说:“碰碰手”,大家相互碰手;说“碰碰肩膀”,大家相互碰肩膀;说“碰碰膝盖”,大家相互碰碰膝盖;说“碰碰小脚”,大家相互碰碰小脚。要求轻轻触碰。

二、与幼儿讨论:

这是什么?引导幼儿回答“手”、“肩膀”、“膝盖”、“脚”这几个部位的名称。

三、出示乐乐玩偶:提问“他是谁呀”?幼儿回答玩偶名字。

1、老师用乐乐的口吻向幼儿做自我介绍示范,“我是乐乐!我三岁了”!引导幼儿模仿乐乐口吻来做自我介绍,并提醒幼儿向乐乐问好。

2、游戏“传乐乐”:乐乐传到哪位幼儿的手里,哪位幼儿便在大家面前做自我介绍。(在游戏时播放快速音乐)。

①老师鼓励每一位幼儿大声介绍自己,并在每位幼儿介绍完后带领小朋友鼓掌以求鼓励。

②其他幼儿向介绍的幼儿问好:“xx好”!

【活动延伸】

可让幼儿在活动室里寻找有自己记号的物品,比如口杯、书包等生活用品。

教学反思】

幼儿天生就具有主动探索的精神,他们有无数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就是等待他们发现的“小秘密”。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一起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去判断,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人。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篇3

目标:

l 认识一些常见汽车,知道开汽车的基本知识。

l 乐意参加游戏并体验做小司机的乐趣。

活动准备:

l 布置马路的场地,红绿灯、停车场等

l 汽车卡片,呼啦圈、音乐磁带。

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起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汽车城里去看看好吗?

二、通过游戏,知道做小司机的基本常识,体验当小司机的乐趣。

1、认识汽车师:小朋友,看看都有哪些汽车啊?

幼儿自由参观汽车。认识公共汽车、卡车、轿车2、幼儿自由取汽车师:现在请在汽车城里挑选一辆你喜欢的小汽车。(幼儿自由挑选汽车)教师提问:“你开得是什么车,你想到哪里去?”

师:“今天小司机第一次到马路上面去一定要注意安全,要听警察叔叔的话。遵守交通规则,好吗?

3、音乐。每名幼儿跟着老师开着自己的车在“马路上”行驶。

4、幼儿模仿汽车喇叭声幼儿模仿:“笛笛……”“叭叭……”(叫得轻的“喇叭”,鼓励他们把喇叭要叫响一点)。

5、游戏——红灯停绿灯行(1) 师:现在是什么灯?我们该怎么办?

(2) 教师出示红灯:“红灯亮了,停一停”(幼儿马上停住)…

出示绿灯,小朋友再一次开着自己的车子到马路上行驶。(音乐)三、根据标志停车1、教师带领“小司机”把车子开到“停车场”

2、教师提问:数数这儿有几个停车场?(三个)

3、请幼儿根据自己手中的车停在相应的停车场。

4、小朋友们把车子都停好了,我们到外面去玩了,跟着我一起去吧。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篇4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节约用水我会做——“水呀水是个宝”

活动时间:3.31下午

活动地点:本班教室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关注水、感知水、了解水与生活息息相关

2、培养幼儿爱水、节约水、不污染水的良好习惯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保护水资源的活动

活动过程:

一、介绍水的身份证:儿歌《水》

二、介绍家乡的水

(1)请程旭华妈妈为我们介绍家乡的水(古运河、天目湖······)

(2)请刘逸超妈妈为我们介绍怎样节约用水

三、水的作用

①儿歌:水呀水是个宝

②展示家庭用水调查表

③照片展:亲近水、爱护水

四、保护母亲河爱心行动

①歌曲:《水娃娃》

②长卷画:《清清的小河》

③家长签名、捐献爱心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篇5

学情分析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往往有依赖家长、老师的心理。我班幼儿入园才2个月,在集体生活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如有的幼儿不敢动手,有的幼儿不愿动手,有的幼儿不会动手。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阶段,我们将鼓励与指导幼儿独立地换衣服、换鞋,以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作为小班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月的主题活动是“我真能干”,是“小老鼠造房子”即幼儿学习穿开衫的后续活动,根据活动的进程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本活动。在设计中,我注意将本身很单调的生活能力训练转化为幼儿乐意参加的活动,让幼儿初步感受自理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感受自我服务和操作带来的成功和乐趣。

2.引导幼儿愉快地学习拉链的操作方法,发展手掌和手指尖的协调动作。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挑选若干有图案的布料,剪成20厘米左右的方布,将每块布料对剪,将对剪后的布料的内侧各缝上拉链。

2.环境准备:幼儿的座位呈“U”字形排列,操作材料放在座位的后面。

活动过程

1.变魔术,引发兴趣。

教师用游戏的口吻进行启发式提问。

小朋友们都很能干!会自己穿衣服、穿鞋。今天,老师和小朋友来学习一个新本领——拉链宝宝变魔术。(教师示范“拉链变魔术”来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睁开你的眼睛,看一看,变出什么啦?

你知道它是怎么变的吗?(拉链拉起来)

怎样变会又快又好?(找到一样的花布,拉链对齐再拉。)

小结:先找两块相同的花布拼图,拉链对齐,一拉到底。

分析:小班幼儿有好奇、好动的天性,变魔术的方法正是迎合了他们的兴趣,充分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孩子闭上眼睛,教师变魔术,这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寻找魔术的秘密在哪里,观察能力强的孩子很快就发现了拉链和可以配图的布,自然就引出了活动的主题。

2.幼儿积极尝试,参与活动

(1)尝试给花布找朋友

桌上有很多花布,找找看,哪两片花布是好朋友,把它们放在一起可以变魔术吗?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给予适时的指点)

分析:幼儿都是好奇、好动的,在观看了魔术之后,已经忍不住要动手试试了。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幼儿练习为花布配对,为学习拉拉链做准备。

(2)集中探讨,教师点拨。

你找到了吗?你找到的图案是什么?(天线宝宝、瓢虫、娃娃……)你是怎么找到的?(找一样颜色的,拼起来是一个图案)你成功了吗?(成功、没有成功)

教师请成功和没有成功的幼儿分别示范,大家讨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他为什么这么快就成功了?(拉链对得很齐、力气很大)

他为什么拉不上?(拉链没有对齐、拉链头没有找到)

教师用儿歌的方法示范如何拉拉链:

拉链宝宝,对对齐;小汽车,停车站;

拉链宝宝,钻进车;钻啊钻啊,

钻到底;嘀嘀嘀,小汽车开了。

大家一起和老师唱儿歌吧,等会拉拉链的时候就用这个方法。

分析:有一部分幼儿曾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习过拉拉链,另一部分幼儿也曾接触过拉链,但是他们的经验是凌乱的、不完整的。拉拉链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是比较难的技能,而且是比较单调的活动。教师选择用简单、形象的儿歌,把拉拉链当做好玩的游戏演示给孩子看,使幼儿更直观、更具体地了解拉拉链的方法,激发孩子操作的兴趣,把单调的技能赋予了童趣。

(3)幼儿自由尝试,鼓励幼儿交换材料多次尝试。

你的小汽车开到顶了吗?

这些小汽车都是不一样的,你可以每辆都去试试。分析:由于孩子之间存在能力差异,有一部分幼儿获得了成功,也有一部分幼儿在操作中遇到了困难。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针对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寻找原因,尝试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鼓励孩子战胜困难。交换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价值,幼儿对新的材料充满了兴趣,因为只有兴趣才能引发幼儿的积极参与。通过不断地交换,让幼儿得到多次锻练的机会。

(4)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拉链练习。

小朋友真能干,已经学会了变魔术,旁边还有很多的拉链宝宝需要你的帮助呢!赶快去把衣服、鞋子、包上的拉链也拉上吧。

鼓励已经成功的幼儿到周围环境中体验不同的操作,获得成功的乐趣。

3.延伸活动

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拉链?(衣服、裤子、被子……)

我们已经学会了拉拉链,以后再遇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要自己动手。

教师把这些材料放进区角,鼓励幼儿有时间的时候去练习使用。

分析:教育回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为生活服务的。最后,结合生活询问幼儿“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拉链?”鼓励幼儿说一说。并将这些材料放进区角,还可以投放其他有拉链的生活用品,让幼儿平时练习,因为幼儿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不是在一两次活动中就能完成的,还要靠平时的练习和巩固。在本活动中,没有学会的孩子可以在区角中继续学习,学会的孩子可以继续巩固。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兴趣是各种活动最好的老师。认识动物是小宝宝最感兴趣的了,但小班幼儿对动物的认识都比较零星、碎散.我进行此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发幼儿能运用语言描述动物的明显特征,丰富幼儿口语表达,进一步延伸幼儿对各种动物特征的观察、了解及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动物的动作特征。整个活动根据小班宝宝的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游戏情景,提供与主题相互的操作材料,把主题置于一定的游戏背景中,产生一定的游戏情节,让孩子在游戏中自主地学习,发现一定的秘密,提升了自我。

活动目标

1.在看看、找找、拼拼,玩玩中,知道常见动物明显的特征。

2.喜欢扮演各种小动物,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小宝宝在看看、找找、拼拼,玩玩中,知道常见动物明显的特征;

2.启发培养小宝宝喜欢扮演各种小动物,让他们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拼图、头饰、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并出事动物图片引出课题。

二、拼拼讲讲做做

1、老师拍了许多动物照片,可是它们的照片被打乱了,小朋友们请帮我找到你最喜欢的动物们照片。(这个环节主要是想抓住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幼儿的视觉参与活动。)

2、幼儿自由操作。

3、交流:你是怎样拼出它们的照片的?它长的什么样?(重点环节)

4、这些动物有什么本领呀?

5、幼儿边说边用动作把它们表示出来。

6、游戏:学学小动物

(1)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动物的头饰,扮演小动物。

(2)播放音乐,幼儿随着音乐节奏的快慢做动作。

三、送小动物回家

1、小动物要回家了,这儿有小河、小树…让我们送它们回去吧。(提供了小河、草地、树、家等背景图及若干小动物,并特意放了水陆两栖动物——乌龟)

2、幼儿送小动物回家。

教学反思

1、在第二环节中,我提供了一些动物拼图,让幼儿拼拼找找,鼓励幼儿互动学习,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活动,促进主动学习,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发展的一个平台。

2、以游戏的方式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活动。在“学学小动物”、“动物找家”的游戏情景中,通过让幼儿模仿、扮演喜欢的动物角色,送它们回家,使幼儿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进一步掌握了常见动物的明显特征,也满足了幼儿好模仿的天性,促使孩子主动地参与。

3、注重材料的层次性,使幼儿充满了好奇、内心萌发试一试的欲望,并体现了生生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教育目标也得到了很好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