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小班游戏教案

2025/09/09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小班游戏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班游戏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根据音乐做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

2、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3、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喜欢进行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视频:蝴蝶变毛毛虫。

活动音乐:

毛毛虫变蝴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今天胡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段小视频,宝宝们先来看看视频讲了什么?

幼:毛毛虫变成蝴蝶了

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毛毛虫长大之后变成了蝴蝶,可是他是怎么变成蝴蝶的呢?小朋友们想知道吗?那我们认真听一听吧。(音乐视频)

过程

一、毛毛虫段落表演(毛毛虫有两段音乐不同)

(一)毛毛虫段落一

1、

小朋友们都听到了什么?刚开始的毛毛虫是什么样子的?(软绵绵,一伸一缩)

2、

那个小朋友能表演给老师看看,毛毛虫怎么一伸一缩的?(小朋友可以用手指动一动,也可以扭一扭,多喊几个孩子表演)

3、

宝宝表演的很好,我们大家一起学学和他学一学好不好?(多学几个动作跟上音乐)

宝宝最喜欢那个动作,下面你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动作来表演毛毛虫。(在合上音乐,选择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

(二)毛毛虫段落二

1、

毛毛虫啊刚开始会吃很多的东西,这样他才可以慢慢长大,但是慢慢长大的毛毛虫开始有变化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毛毛虫怎么了?(不吃不喝不唱歌)

2、

现在我们的毛毛虫长大了,他不吃不喝不唱歌,越来越没有力气了,他慢慢的缩在一个角落。谁来学一学毛毛虫怎么缩在了一个角落的?

3、

我们一起学一学好吗(配上音乐一起动)

(三)合起来表演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来做一只小小的毛毛虫。

二、蝴蝶段落

(一)蝴蝶一段落

1、

毛毛虫不吃不喝缩在角落,小朋友猜一猜会发生什么事情?(死掉,变蝴蝶,生病了,)我们一起来竖起小耳朵听一听宝宝们猜的对不对?(第二段音乐)

2、

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蝴蝶来了)蝴蝶怎么飞来的?(学习蝴蝶的动作)

3、

小蝴蝶来了,他是谁变得?毛毛虫变成了小蝴蝶飞来飞去,还做什么了?(唱歌,跳舞,采花蜜)

4、

哪个宝宝告诉老师小蝴蝶唱歌跳舞采花蜜是什么样子的'?(喊几个孩子做一做,其他孩子跟着学一学)

5、

宝宝们学的真好,小蝴蝶要去哪里采花蜜?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花朵,下面宝宝们也可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动作跟这音乐和小蝴蝶们一起来飞一飞好吗?(合上音乐来一遍)

6、

小朋友们真棒,毛毛虫慢慢的变成蝴蝶了神奇吗?宝宝们想不想来做一只毛毛虫,我们一起来变成蝴蝶好不好?

7、

现在请宝宝们认真听音乐,我们一起来做一只毛毛虫。跟着音乐做起来

三、游戏部分

1、

胡老师藏了好多小花在教室里面,一会小朋友们变成蝴蝶后可以到处飞一飞,找到一朵小花去采花蜜,去和小花比比美好不好?

2、

宝宝们都找到小花了没,表现真棒,现在请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和好朋友们一起做这个游戏。

小班游戏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上、下、里、外等,在游戏中学说一句话:“我在--地方,找到―个水果。”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本事和认真细致的观察本事。

3、要求幼儿在活动中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

各种水果5个。

活动过程:

1、导入:今日,水果宝宝们找小一班的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看看那个小朋友的'眼睛最厉害,能一下子就把水果宝宝找出来。

2、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幼儿分组轮流进行游戏,教师将水果分成数量不

一、活动名称:智力游戏:认识小朋友

二、活动目的:1、体验在幼儿园中团体生活的乐趣。

2、明白班上又来了新朋友,学说同伴的名字。

三、活动准备:每人一个垫子;小贴饰“红花”若干。

四、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围坐在垫子上。

2、教师向小朋友介绍新朋友,相互间抱抱、喊喊对方的名字。

3、游戏:找找新朋友。

教师帮忙鼓励幼儿初步了解游戏时要遵守游戏规则。

4、奖励能叫出同伴的名字,能高高兴兴参加游戏活

小班游戏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大胆表演。

二、重点及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三、活动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

打开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

打开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采用变魔术的形式,能让幼儿在神奇、魔幻的快乐体验中,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首先让幼儿打开魔法之书,谁也不知道魔法之书里藏着什么,当出现物体时,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有了足够的动力去开展剩下的游戏,本次活动重点是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点一点等多种形式,能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小班游戏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继续训练幼儿变速度,变方向走、跑以及训练幼儿左右跳、单脚跳。

2、通过游戏训练幼儿灵敏性,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3、培养幼儿集体活动意识和互相谦让的良好品德。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5、感受运动的快乐,愉悦身心。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彩瓶、小鼓一个,几何图形一套,音乐伴奏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队形训练切断分队,最后成四路纵队

2、准备运动

二、活动进行

1、穿树林游戏教师讲解方法,规则,并示范要求跳时双脚尖落地屈膝跳。

规则:分组进行,一个跟一个游戏:不推不挤不碰倒彩瓶,完成游戏后又跑回自己的队伍。

2、幼儿自由游戏教师先启发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各种玩彩瓶的'方法并演示。然后幼儿自己玩彩瓶

教师巡回指导。

规则:在指定范围内玩,玩时要团结友爱,互相谦让,不推不挤,不碰撞别人。

3、看信号拼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教师逐一出示图形,让幼儿说出其名称再交待游戏方法、规则。

规则:幼儿看到信号后自由组合拼图、拼完举手表示,当教师发出"停"的信号时即停止拼摆,以拼得又快又好的幼儿为胜。

4、听信号变速度,变方向跑、走。幼儿园围绕几何图形站好,听鼓声按要求快跑、慢走。

规则:鼓声快就快跑、鼓声慢就慢走。鼓声重就停。

三、游戏结束

1、小结游戏内容,并讲评重点在遵守游戏规则,听指挥方面。

2、放松操。

活动结束:

整队听音乐,退场。

小班游戏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l 理解从不同角度对物体进行分类;有初步观察、动手操作的兴趣。

l 学习按指令向一定方向爬,做到正确、快速,不挤撞。

l 体验师生共同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共同学习的愿望,提高活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小猫胸卡(蓝色、黄色)小鱼卡片(小、颜色不同)盘子四只(小、颜色不同)塑料圈(一一小)

活动环节:

一、扮演角色:

1、小朋友,你们看,我是谁呀?对了,我是猫妈妈,你们都来做我的孩子,好吗?喜欢做蓝猫的就找蓝色的小猫卡片挂上,喜欢做黄猫的`就找黄色的卡片挂上。挂好卡片就赶紧找个地方坐下来。

二、找宝宝

1、恩,你们都变成我的宝宝了。让我瞧一瞧,你是什么颜色的小猫啊?还有谁也是小蓝猫呢?

2、妈妈来找宝宝了:小猫咪,小猫咪,你在哪里?小猫们听到了,就声的回答:妙妙妙,妙妙妙,我在这里!

3、妈妈念儿歌:

小黄猫,小黄猫,你在哪里?小蓝猫,小蓝猫,你在哪里?

猫哥哥,猫弟弟,你在哪里?猫姐姐,猫妹妹,你在哪里?

三、小猫捉鱼:

1、我的宝宝真能干,妈妈带你们去草地上玩,我们一个跟着一个爬,一边爬一边听妈妈念儿歌:“小猫小猫爬呀爬,跟着妈妈一起爬,你不推、我不挤,爬到草地上。”

2、到了到了,妈妈带你们去看鱼。看鱼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哦。(带领幼儿来到池塘边)哇,好多鱼啊!都有什么颜色啊?还有什么不一样吗?我们来给他们起个名字。(小结)

3、听猫妈妈的口令捉鱼。学习按指令向一定方向爬,并念儿歌。

“小猫小猫去捉鱼,一只小猫捉一条,捉完小鱼快回家。”

四、小猫晒鱼:1、找一样。妈妈抓了条红鱼,谁的鱼和妈妈的一样啊?举起来让妈妈看看!

2、拿着红鱼的坐这边,拿着绿鱼的坐这边。提示幼儿互相检查。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吗?(有的,有的小)

3、妈妈准备了圆圈和小圆圈,有什么用呢?晒鱼!鱼晒在哪个圈里好呢?小圈里晒什么鱼呢?听妈妈念儿歌:

“小猫小猫去晒鱼,鱼晒在圈里,小鱼晒在小圈里。”并检查分类结果。

五、小猫运鱼:

1、鱼儿晒好了,鱼香喷喷,小鱼香喷喷。妈妈要烧鱼汤给家喝,请谁来忙?猫哥哥、猫弟弟,快到妈妈身边来。猫姐姐、猫妹妹,也到妈妈这儿来。

2、妈妈念儿歌:小猫小猫去收鱼,一只小猫拿一条,拿了鱼儿就回家。

3、鱼儿好香啊,我们用箩筐装起来吧!(出示四个箩筐)

妈妈也有一条鱼,放在那个筐里最合适?放在什么颜色的筐里?筐还是小筐?(红鱼放在红筐里,鱼放在筐里)小猫来放鱼,妈妈逐个检查。

4、鱼儿装好了,我们一起抬到厨房里,烧鱼汤喝!(师生一起抬鱼离开)

小班游戏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以肢体动作来表现皮球弹跳的特性

2、能够根据信号作出反应

游戏过程:

1、开始部分:

请看我来拍皮球。我先轻轻拍,然后用力拍。幼儿观察拍球的力度和"球"弹跳时的'高度。

2、基本部分:

轻轻拍时球弹得低,用力拍时球跳得高。

3、游戏规则部分:

你们做我的小皮球吧。教师边讲解边做手势,什么时候孩子跳得高什么时候跳得低。

儿歌:我们都是小皮球,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轻,跳得低。拍的重,跳得高。跳跳跳,跳跳跳,真是快乐的小皮球。幼儿跟念,并跳跃动作。请一对幼儿做拍球人和小皮球,先请2—3对示范,最后所有幼儿自由结伴,游戏结束

指导要求:

1、要求幼儿根据儿歌内容的节奏,以及听好老师的口令,进行游戏。

2、当皮球拍的轻的时候,幼儿跳得低,当皮球拍的高的时候,幼儿跳得时候就要高。

3、活动中,教师提醒个别幼儿不去牵拉其他小朋友,避免手拉伤。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对球的分类不是很清楚,对活动参与积极性很高,小朋友的身心得到了发展在生活常识上,获得了新的认识,为以后认识新事物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