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珍珠鸟》教学设计

2025/09/11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珍珠鸟》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珍珠鸟》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部分新词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着重理解“信赖,不就能创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4、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信赖,不就能创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今天,我很高兴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是(师指题,生读题)。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主要靠同学们自己把各种不明白的问题弄懂,你们说这样好吗?

二、初读、质疑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⑴读准字音;

⑵读完后,想想有哪些不懂?

2、学生质疑:

教师及时梳理归纳。及时解决这些词语:

神气十足咂嘴腻等

留下这些问题有待于解决:“垂蔓”、“幽深”、“雏儿”、“不由自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意思。

三、再读、解疑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⑴看图理解“垂蔓”。从丛林入手理解“幽深”。

⑵从含有“垂蔓”、“幽深”这句话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这对珍珠鸟的喜爱。

⑶自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可以看出作者对鸟喜爱的其它句子。

⑷朗读这些语句,体会作者感情。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作者对珍珠鸟是这样喜爱,那么是否也喜欢它们的雏儿呢?

顺势理解“雏儿”:

⑴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喜欢雏儿吗?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⑵同桌讨论。

⑶全班交流。

⑷你能通过读让老师也喜欢这只雏儿吗?自由练读,指名读。

3、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过渡:在课前我查找了有关资料,我了解到珍珠鸟是一种非常胆小的鸟,那么它怕我吗?

⑴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⑵小组讨论:

①珍珠鸟怕我吗?为什么?

②从什么地方还可以看出珍珠鸟对我是非常信任的?

⑶出示描写珍珠鸟相信我的两个片断:

①珍珠鸟站在书桌上,啄我写字的笔尖和手指。

②珍珠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⑷讨论:这两个地方,珍珠鸟对我的相信,在程度上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⑸提问:对别人特别相信的'能用课文中的哪一个词语来表示?(信赖)。

⑹你能把作者对鸟的喜爱,以及鸟对作者的依赖之情表达出来吗?(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如口头描述、图片展示或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关段落)

4、学习第七自然段:

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依据老师的语言进行想象(教师配乐朗读第六自然段,与此同时展示一段青鸟旋空的优美动漫体现语文与音乐、美术的初步整合)。

⑵提问:同学们,这样的情景美吗?美在哪?(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归结到人和鸟的心灵美)。

出示填空:

美在人对鸟的──

鸟对人的──

过渡:看到这么美的境界,所以作者不由自主地发出呼唤:

(学生接读)趁势理解“不由自主”。

⑶同学们,鸟对人如此信赖,创造出这样美的境界。那么如果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会怎么样呢?(学生各抒已见,然后相机小结)。

⑷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指板书学生齐读: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让我们彼此信赖,因为这样,我们的世界将更加美好。

《珍珠鸟》教学设计 篇2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蔓,笼,瞅,雏等13个生字,学习积累重蔓,斑斑驳驳,生意葱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蕴涵的情感,并会抄写优美的句,段。

3、继续练习用比较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

【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自然导入

1、同学们,当你从别处领养一只陌生的小狗时,你是怎样对待它的呢?和它和睦相处的呢?是它喜欢上你的呢?

2、你如果没有喂过狗,没有和它们相处过,我们今天学习冯爷爷的课文,教你一招。

3、学习课文时,你要细细体会作者的找。想想,作者是怎样和怕人的珍珠鸟和谐相处?我们又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社会?

(简评:因为我们都是农村小学,学生喂猫或狗是常事,所以教师在引入新课时设计以上问题并有意停顿一下,这样使问题贴近文章的内容,贴近生活,更让学生思考其中的窍门,让作者的写作意图,教育目的随时豁然开朗。)

二、激情诵读,感触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画出生字生词并很快熟悉。

2、交流对生字生词的理解及找出认为好的句子,段落。

3、教师泛读,注重情感投入。

4、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选读,精读。

(简评:教师强调诵读,这样不仅让学生熟读课文内容,为进一步分析课文打下基础,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多次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对话。学会体验,同时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赏析能力。)

三、情境创设,角色互动

1、学生自由朗读1~7段。

2、解决以下问题:

⑴ 老鸟与人的关系?

⑵ 作者开始怎样接触小鸟,打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⑶ 老鸟与作者的关系有没有变化?表现在那些地方?

⑷ 作者是怎样照顾小鸟的'?

⑸ 小鸟长的啥模样?

⑹ 作者对小鸟的情感怎样?文中那些部分表现出来呢?

3、学生自由朗读8~13段。

4、解决以下问题:

⑴ 小鸟的活动范围有那些?与以前相比怎样?

⑵ 小鸟的胆子有没有变化?与以前相比怎样?

⑶ 小鸟与我的关系怎样?有什事例说明?

⑷ 我对小鸟的感情怎样?

5、学生自由朗读14~15段。

6、解决以下问题:

⑴ 作者通过与鸟的相处有何感触?

⑵ 你如何理解作者的感触?

⑶ 你如何与一个陌生人搞好关系,和睦 相处? 简评:教师紧紧抓住小鸟与人的关系这个窍,去启发学生,让学生自然地感触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教育目的,达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自然功效。这种协助学生破出重重难关,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的教育模式顺应当前教改的主题,适应学生的个体发展。

四、构建平台,体验成功

1、快速朗读课文。

2、找出体现作者对小鸟情感的句子。

3、展问话题──让语文教学延伸到生活之中:

⑴ 作者把小鸟放了,它会回来吗?

⑵ 你怎样和小狗作朋友?

⑶ 一只被抛弃的小猫,你会收养吗?

⑷ 同学欺负了别人,你会不会管?

⑸ 爷爷病了,你会不会管──

4、课后练习:

⑴ 择抄优美的句段。

⑵ 写一篇学习心得。

(简评:教师授生以渔,不越庖代厨,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过程留给学生,火候恰当,让学生思考,又品尝了得失,锻炼了能力,很值得倡导。)

《珍珠鸟》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

2.找出文章描写小珍珠鸟特点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轻柔细腻的笔调,学习品赏语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了解珍珠鸟的特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爱自然、爱生活的思想 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作结尾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鸟是人类的朋友,从古到今,鸟,这个大自然的精灵是那样深受人们的喜爱,古人写乐不少诗歌来赞美鸟儿,谁能给我们来两句.(生答)

2.鸟儿是春天的使者,是快乐的'精灵,深受人们的喜爱.不过,也许因为人类对它们伤害得太多,所以,鸟在人面前生行性胆小,心存戒备.人和鸟之间,怎样才能建立一种和谐相处,相互信赖的关系呢?我们学习乐课文后,相信你会从中得到启发.

3 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写什么?

二 .初读,整体感知.

1.自渎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再和同桌交流.

3汇报.

三. 精读,理解课文.

1. 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后,我是怎样对待它们的?请朗读1---3自然段,用----勾出,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2.汇报.

3.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句子.

4. 我对珍珠鸟倍加关心和爱护,它们跟我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勾出.

5.由于我的关心爱护,三个月后,两只大鸟生了一只小珍珠鸟,它是什么样子的?

6.多可爱的雏儿啊,读出你的感受来。(女生齐读)

7.有人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那这只小家伙怕我吗?你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它不怕我?请用══勾出后,读给同桌听听,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和同桌交流。

8.汇报,朗读品味。

9.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10.大家想想 ,我的一举一动带给珍珠鸟的是什么?珍珠鸟给我带来的又是什么?

11.此时,作者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把一时的感动流泻于笔尖,齐读最后一句话,思考:

a.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b. 作者说的仅仅是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他还包括了谁与谁的信任?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当我们目睹怕人的珍珠鸟伏眠于作者的肩头时,我们的心灵进入了一个美好的境界,人鸟相依相亲,和谐自然,在作者的心中,珍珠鸟不是玩物,而是一个平等的生命,“我”用爱心赢得了珍珠鸟对我的信赖,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再读这句话。

2.多么法人深省的句子啊,我们也来写写,创造属于我们的名句,用“诚信”“奋斗”等语句仿写名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例:诚信,往往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

奋斗,往往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五.总结

同学们,动物是人类的伙伴,有了它们,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意盎然,最后,我想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生命如此美丽,请善待和珍爱我们身边的一切生命。

六.板书

珍珠鸟

《珍珠鸟》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引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2、品味文章的语言,培养阅读、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展示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提高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预习

①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

②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③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下课时,出示幻灯片1,让学生聆听鸟儿悠扬的鸣叫。)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试想每天的清晨,都被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唤起,一天的开始是多么的美好!

提出要改变鸟类对人类的现状害怕,畏惧,学习本文就可以得到改变这种状况的启发

(出示幻灯片2)让学生描述图片中鸟的外形,并抓住珍珠似的白点引出本文题目珍珠鸟。

二、 分组自学课文,品读文章

(一)、出示自学要求:(出示幻灯片3)

1、自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2、归纳我为鸟儿做了哪些事?

3、从哪些句子看出鸟儿对我有怎样的反应?

4、我从和鸟儿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感受?将相关的语句画出来。

(二)、组内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三)、班级交流后,教师明确

①巢 瞅 雏 呷 垂蔓 眼睑 眸子 流泻 斑斑驳驳 ②生意葱茏

②重新为它们加工鸟笼;

按时添食加水;

按捺住好奇心不轻易打扰

③由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信赖我

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 合作探究,悟读课文

出示探究问题:(出示幻灯片4)

1、信赖的内涵上什么?

(自由、宽容、关爱、真诚)

2、为什么文章在开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怕人?(见参考书P272页)

3、认为小珍珠鸟的'哪些动作、神态最传神?

(如第8小节中的:飞啄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这又像一个淘气 而又听话的乖孩子。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伏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然后,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到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它居然也懂得看脸色行事。作者用人性化的眼光看待无知的小鸟,把人对动物的关照之情笼罩全篇。)

4、组内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至少一个)

(此题较灵活,但应注意深入引导)

四、美读片段,感受美好的境界 (出示幻灯片5)

让学生挑选最有感触的语段,一般为616小节中的片段,教师配乐创设环境。

五、发挥想象 产生新疑(出示幻灯片6)

试想小珍珠鸟长成大珍珠鸟,还会像现在那样信赖我?

为什么?这让你想到了什么?

要求:联系现实生活,人类处境,国际形式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最好是时事类的。答案开放。

六、教师小结

七、布置作业(出示幻灯片7)

1、摘抄文中你认为的精彩语句。

2、试着接触一种不熟悉的小动物,努力使它成为你的新朋友,并尽力记录这一过程。

板书设计:

珍珠鸟

怕人胆大放心信赖

《珍珠鸟》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叙事线索,理解文章中蕴涵的哲理。

2、品味文章的语言。

3、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2、品味文章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外形特点、活动情况)

过渡:珍珠鸟是哪来的?(板书:我)

二、学习全文

1、当看到朋友送我的这对珍珠鸟后,作者是怎么想的?

比较句子: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真好!

(体会作者心情:把表达心情的话放在句首,更能表现出作者的高兴)

2、朋友送了一对珍珠鸟,作者为什么会这么开心,这么兴奋呢?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作者为珍珠鸟做了什么?他看到小珍珠鸟之后说了什么?他眼里的小珍珠鸟是什么样子来谈谈作者对珍珠鸟怎么样?

预设一:我把这对鸟儿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舒适而又温暖的巢。

钢丝编成的鸟笼,总给人一种冰冷感。用竹条编成的巢,多少能让人感到跟自然接近些。

预设二:我把它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垂蔓蒙盖在…………丛林一样安全。

作者为什么要给珍珠鸟准备竹条编成的鸟巢,一卷干草,还有长长有藤蔓?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与其说作者是用吊兰打扮笼子,不如说是用——心来打扮笼子,请你再读读,细细体会一下作者对他们的爱。

预设三:三个月后,…………鸣叫。

(提示:多了只雏儿是作者看到的还是……猜到的?他是怎么猜到的?

养了整整三个月的鸟儿,作者每天都在关心它们,非常熟悉它们的叫声,以致多了一种尖细、娇嫩的鸣叫,马上就能听出来,并猜测到“它们有了雏儿”。

预设四: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

至于,课文称珍珠鸟为“小家伙”,让我们再找出几句读读。

(出示句子)把“小家伙”换成“珍珠鸟”,再读读,看看有什么不同?

小家伙是对人的称呼。不是珍珠鸟吗?为什么称它为小家伙?

预设五:瞧,多么像它的母亲…………蓬松的球儿。

你觉得这只小珍珠鸟长得怎么样?多么可人的小家伙啊,难怪作者会那么喜欢它呢,来,咱们再一起来端详一下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师引读:瞧,多么像它的母亲…………

3、过渡:用一个字形容一下,作者对小珍珠鸟怎么样?(板书:爱)小家伙能体会到我对它的爱吗?是一下子体会到的还是在慢慢的试探中体会到的?小家伙对我进行了哪些试探?

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起先,这小家伙…………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边读边做记号:小珍珠鸟是怎么试探我的?(划出表示时间先后的关联词)

(1) 交流划出来的词。

(2) 说说小珍珠鸟的活动过程。

(3) 从这些句子里你感觉小珍珠鸟怎么样?(调皮、可爱、胆子越来越大)

(4) 当小珍珠鸟刚生出来时,他敢在四周活动吗?

(出示句子: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怎么样才是“探”?为什么只是“探”?

(5) 试想,当小珍珠鸟蹦到作者杯子上喝茶的时候,如果作者不小心动了一下手臂,结果会怎么样?当小家伙用它的小红嘴啄作者的笔尖时,如果作者不仅仅是轻轻地抚一抚他那细腻的绒毛,而是抓在手中玩耍它的小红嘴、小红脚,这小家伙还会一点亲近我吗?是呀,只要作者一个不经意的举动,或者仅仅是好奇的眼神都可能会惊吓了这小家伙。因此,在小家伙淘气和可爱的背后,你体会到了什么?(是作者无声的关爱、精心的呵护和一再的容忍)

(6)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小珍珠鸟的淘气和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宽容与关爱吧!师引读。

4、过渡:就这样,这个小家伙一点点地跟我熟了,白天,它淘气地陪伴着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

父母要再三呼唤,小珍珠鸟才能回家,小珍珠鸟对我的恋恋不舍,正说明什么?

5、过渡:以至于有一天,当我伏案写作时,…………

(1)、出示图:你看到了什么?

(2)、“趴”说明什么?他会梦到什么?(摇篮曲)

(3)、作者呢?此时,他早已为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停下了手中的笔,他怕什么呀?他担心什么呀?

(4)、正是作者的这份关爱、这份呵护,才使珍珠鸟逐步信赖起他,并在他的肩上安心地睡着了。(板书:信赖)

6、所以,作者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出示句子)

(1) 你认为什么样的境界才是“美好的`境界”?(提示:不仅仅是人和鸟,人和其他动物,人和人之间都能友好相处)

(2) 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跟动物友好相处呢?只有怎么样才能跟动物友好相处?

(3)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美好的境界。请看这里教师为你们带来的一组画面。

(4)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总结

今天,我们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依的画卷,这是信赖创造的美好的境界。“信赖”是一种关爱,一份宽容,一片呵护,是彼此的尊重,只要心中充满了爱,老师相信不仅在冯骥才的书房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你,我,他都能在绿色的地球上创造出美好的的境界。

四、作业

你一定也有喜欢的小动物吧,把它写下来吧!

《珍珠鸟》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有感情地诵读,品味文章描写细腻、诗意浓郁、哲理深刻的风格。

2、体验“人与动物共存”的美好情愫,领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的人生哲理。

3、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领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的道理。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投影幻灯片组图(“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

这是一组人与动物共处的画面,能给这幅组图取个名字吗?的确,与动物相亲会给我们的带来许多乐趣。当然,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还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人生启示。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另一种动物。出示“珍珠鸟”图。

2、品读课文

⑴图上这种鸟是什么鸟?你是怎么知道的?

⑵能将这一段读给大家听听吗?(第7段)

⑶同学们觉得珍珠鸟的样子可爱吗?可爱,是因为我们喜欢它。再读一次第7段(齐读),读出喜欢的感情来。

⑷珍珠鸟不光是外形可爱,雏儿的活动也很可爱。作者是怎样描写雏儿的活动的?默读课文,在有关的句子下划上记号,然后交流。

⑸你发现小珍珠鸟的活动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⑹在与珍珠鸟相处的过程中,“我”有哪些举动?你是怎样看待的?在有关的句子下划上记号。

⑺是呀,一只原本怕人的鸟,因为“我”的尊重、宽容、呵护,因为“我”的“爱”的付出,它同样也给予人以“爱”的回报。瞧,珍珠鸟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睡的`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谁在做梦?为什么?

⑻梦境,是一种美好的境界,在作者看来,这美好的境界是怎样来的?

3、探究延展

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珍珠鸟”这篇课文,你也可以像冯骥才一样,写出自己的感受。请仿照作者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形式写一句有关信赖的格言。冯骥才是文学家,我们在座的各位今后也可能有文学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请在所写格言下面注明未来的某某家×××。

参考格言:①信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②信赖,能创造奇迹。

③信赖,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光明。

④信赖,给世界增添一抹温柔的色彩。

⑵机动研讨:

①“信赖,能在人与动物之间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其实,“信赖”的意义又何止只限于人与动物之间呢?关于“信赖”的意义,你还会有哪些联想?

②你如何看待作者养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