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爱习作提供的《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篇1
【设计理念】
明确文本取向,综合运用课内外学习资源,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得对文本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从而实现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审美品位的提升,让学生喜爱语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1个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情感目标: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读好对话。
【教学难点】理解三次对话,读好对话。
【教学方法】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感悟泛化、浅化、异化的偏差,引导学生潜心会文,通过情境、体验、观察实践等手段让学生读中感悟、悟中生情。
【课前准备】
1、学生:仔细观察茄子与冬瓜,比较它们的异同。
2、老师:cai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音乐《小燕子》,学生随音乐拍掌跟唱。
2、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生在燕子和燕子妈妈身边的故事。板书:燕,指导学生书写识记。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学情:
燕子和妈妈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
【自评: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生动、有趣、形象的画面,轻松优美的音乐导课,直截了当,同时指导书写“燕”字,突出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这一重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2、你们想读课文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新词,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并多读几遍。
3、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看看菜园里的词语你认识了哪些。
(课件出示:燕子、躺在、茄子、挂在、能不能、不错、紫色的、仔细、小刺、满意)
4、会读的站起来读一读。抽读个别难记的词。
5、我们认识了词宝宝,再来认一认字宝宝吧。(课件出示字)
〈1〉请大家拿出生字卡,读读这些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组里的小朋友。
〈2〉请小组长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
6、同学们自学得真好,现在我们一起读一读,遇到不会读的字就摆摆手。抽出个别难认的字,请小老师带读。
【自评:在自由读文中,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识字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主动识字,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字宝宝你们认识了,字宝宝回到课文里你们还能认出来吗?你们能把课文读通顺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谁愿意向这位同学挑战?你认为哪段读得最好就站起来读那段,评一评。
3、谁来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燕子妈妈交给小燕子什么任务?指名回答。课件出示:“你能不能飞到菜园里,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齐读,板书:冬瓜、茄子(简笔画)让学生贴图,体会“躺”和“挂”的意思,感受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4、小燕子完成任务了吗?它是怎么完成的?(指导朗读3-6自然段)
【自评: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读中自主地感知课文,整体把握课文。】
四、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6自然段,找一找:小燕子一共去了菜园几次?它每次都看到了什么?(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2、汇报学习结果,相机板书
冬瓜 茄子
大 小
青 紫
细毛 小刺
师生合作读
(师:冬瓜是大的,生:茄子是小的……)
3、小燕子发现冬瓜和茄子有这么多不同,它是怎样对燕子妈妈说的?你愿意读一读吗?找出小燕子说的话,用“﹍﹍”画出来,试着读一读。
(指导朗读小燕子的话)
(1)课件出示句子:
“妈妈,妈妈,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妈妈,妈妈,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
“妈妈,妈妈,我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呢!”
(2)试读
(3)当小燕子第一次发现冬瓜和茄子的不同时,它的'心情怎样?(高兴)指名读,评读,师引读。
(4)第二次呢?(高兴,而且惊讶),指名读,评读,师引读。
(5)第三次呢?(兴奋)
课件出示(冬瓜、茄子实物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小燕子连这么细微的地方都看到了,它当时是什么心情?(不但惊讶,而且兴奋),指名读,评读,师引读。
再读三组对话
4、燕子妈妈看到小燕子观察得这么仔细,燕子妈妈又怎么样呢?
用“﹏”划出妈妈的话啊,自己读一读。
指导朗读妈妈的话。
(1)课件出示:
“不错。你能不能再去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
“很好。你再去仔细地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
(2)指导朗读对话。
【自评: “读书重在感悟”,让学生在主动和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一次又一次不同的读书过程中,提高了朗读层次。】
四、精读课文,展示表演
听到同学们这么入情的朗读,老师也想加入到你们的队伍。咱们一起来演一演吧,老师读燕子妈妈的话,你们读小燕子的话。
师生共同表演。
课件出示对话:
“你能不能飞到菜园里,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
“妈妈,妈妈,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不错。你能不能再去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
“妈妈,妈妈,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
“很好。你再去仔细地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
“妈妈,妈妈,我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呢!”
学生合作表演
【自评:师生一起尽情朗读,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
五、拓展思维,学以致用
同学们,小燕子能认真观察,发现茄子和冬瓜的许多不同,我们也来比较观察:荔枝和香蕉有什么不同?
【自评:拓展思维,学以致用】
六、小结:
通过观察,老师发现同学们和小燕子一样,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要仔细。这样,这个人就能不断地进步。
七、作业设计:
1、读一读:有感情地读课文
2、演一演:和妈妈一起读对话
3、比一比:观察一种蔬菜的颜色、形状、大小。
【自评:设计层次性作业“菜单”,尊重学生的不同需求,让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能根据兴趣、能力选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教后反思】
这节课在设计上与以往常见的设计没多大区别,重视朗读是本节课的一大特点。
一、重视读好课文,强调以读为本
读好课文是课文学习的关键,怎样读好课文?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两个方面:
1、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
课堂上学生的读书过程,是学生和文本交流,感悟语言,从感悟中掌握语言的过程。感悟必须以充分的读为前提,读得不充分,就很难有所感悟,熟则能悟,悟则能化。这充分的读,表现为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读有所导。如:开课伊始,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想读课文吗?请大家自由地把课文读一读,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新词……”。在课文生字学习之后,“你们能把课文通顺吗?”而后,“一共去了几次?每次都看到了什么?”四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到相关语句,感受故事和人物情感的变化,由此在进入熟读环节。
2、引导学生读出书中人物的感受
学生与文本交流,读文品句的情感体验会因人而异。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要说读书的感受,往往是别人说什么,其他人就跟着说什么。如何凸现学生读书中情感体验的个性化、多元化,老师引导尤为重要。如:当小燕子第一次发现冬瓜和茄子不同时,它的心情怎样?第二次呢?第三次呢?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名读,评读,范读、师引读、师生合作读,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理。
二、重视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本节课中,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读,或者请教同学;然后再由词到字,去拼音认字等方式。这样就使学生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识字,做到字不离词,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熟记生字。
三、巧用多媒体
在这节课中多次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优势:导课、识字、比较观察冬瓜和茄子的异同以及燕子和妈妈的对话等,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这节课发现自身“牵”的成分太浓,学生自主的空间较少。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分析:
本单元以认真为主题,意在使学生通过学习,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才能把事情做好这个道理。《燕子妈妈笑了》是其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它是一个童话小故事,讲了燕子妈妈要小燕子到菜园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在妈妈的耐心启发下,小燕子到菜园去看了三次,终于知道了冬瓜和茄子不同的特点,小燕子妈妈很高兴。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观察事物的方法,还应该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认真”乃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品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体验中自已去获取,去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说中提升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生字学习,了解课文内容。
2、情感目标:本文主要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意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认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燕子妈妈最后笑了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
多媒体运用:
1、上课伊始,教师用歌曲引出与本课有关的内容,让学生进入情境激起学习兴趣。
2、课件出示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字词,使学生在动态的呈现中轻松掌握。
3、课件出示冬瓜,茄子的对比图,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
4、补充句子的练习,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会唱《小燕子》那首歌吗?我们来唱唱好吗?(播放《小燕子》)
2、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燕子妈妈笑了》,看看小燕子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燕子妈妈高兴地笑了?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块板书,认识的字就大声念出来。
3、复习词语(课件出示)
(1)齐读
(2)开火车读
二、初读感知
1、听老师讲讲这个故事吧?(出示课件)
2、喜欢这个故事吗?能不能自己读读课文?并且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课文有几段?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听,手指着字。(分段指名读)
三、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读了课文,你们谁来说说课文里讲了哪两种蔬菜?(据生答粘贴冬瓜和茄子图片)
2、我该怎么贴呢?你怎么知道的?(相机学习第一自然段:菜园里,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
(二)学习二至五自然段
1、燕子妈妈给小燕子提出了什么问题?请自读课文,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指名反馈:看课件,理解课文,指导朗读。读出妈妈的温柔、可亲)
2、小燕子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请自读课文,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指名反馈,据生回答板书:大、小、青、紫、细毛、小刺。看课件,理解课文,指导朗读。读出小燕子的高兴、兴奋和惊喜,声调要上扬。)
3、出示课件,填空。
4、扮演角色表演。
5、分角色朗读课文。叙述部分齐读,女生读妈妈的话,男生读小燕子说的话。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四人小组讨论: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
2、小组交流。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1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懂得要认真、仔细才能有新的发现。
教学难点:
1、规范、正确的书写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课件,燕子妈妈及小燕子图片。
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
①“绿枕头,当中空,包棉絮,蓬松松。”
②“紫花结紫瓜,紫瓜包芝麻,形状像香蕉,生的不能吃。”
(板书:冬瓜 茄子)认识这两个词,并点出课件“瓜” 字,指导记忆和书空。
2、出示灯片(1)——地里的冬瓜和茄子
师:现在我们就到菜园里去看看。瞧,“菜园里,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能读读这句话吗?(齐读。“躺、挂”两个字稍微读重点。)
师:躺在地上的冬瓜和挂在枝上的茄子长得一样不一样呢?
嘘!先别说,因为有只可爱的小动物想和你们一起去观察观察。看,它来了。
3、出示灯片(2)——燕子飞出
师:它是谁?(认识“燕子”,以顺口溜记住“燕”:廿字头,口字腰,北字两边做保镖,四只小燕在下瞧。)
师:小燕子飞到菜园里观察到了什么呢?贴出小燕子图。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要求每个孩子眼到、手到、心到、耳到。(比比谁听得最认真。)
2、生自读课文。
师:谢谢你们的鼓励!热情的掌声把燕子妈妈都吸引来了,他好想听听孩子们的朗读。能像老师这样读读课文吗?
3、出示灯片(3)——带音节的词语
师:真有信心!不过要读好课文,得先和课文中的词语宝宝交朋友。
①先自由练读词语。(我要请读得最认真的当小老师。)
②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词语。(小老师真不错,平、翘舌音和后鼻音都读准了)
③全班齐读词语。
4、读课文感知内容。
师:下面你们就自由的、大声地读课文,已经会读的请加上自己的感情读;还不太会的.就指着字一句一句读准。比比谁读得最认真。
生:自由练读课文。师巡视、指导。(读完后请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5、检查自读情况。
师:乖娃娃,读了课文后,你知道小燕子到菜园去了几次?(三次)
它每次都有什么样的发现?出示灯片(4)——冬瓜茄子图
生回答,师相机板书。(板书:大 小 青的 紫的 皮上有毛 柄上有刺)茄子的柄在哪儿?谁到前面来指给大家看看。
师:真会读书!下面我们就一起做一道填空题。
(2)出示灯片(5)——填空题
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成一到填空题(生口述,师点击出示答案。)
师:我想问一问“为什么前两次小燕子没发现冬瓜皮上的细毛和茄子柄上的小刺,第三次才发现呢?(小燕子第三你看得特别认真。)”
师:是呀,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观察得认真仔细,难怪燕子妈妈笑了。(再读课题,强调“笑了”。)
三、指导朗读,读好课文。
师:乖娃娃,你们已经把课文读正确了,而且也读懂了,下面我们就来练习把课文读好,读出感情来,好不好?
生:好!
师:现在老师就是燕子妈妈啦!你们都是小燕了啦!你们到菜园里看了三次,每次都有新的发现,多开心,多高兴啊!
师:小燕子们,赶快把这三句话读读(出示灯片(6)——小燕子说的三句话)
看怎么读才能把你们高兴的心情读出来?你可以自己一个人练读,也可以几只小燕子聚在一块儿商量商量。
生:自由分组练习朗读。
师:哪只小燕子来读这句话。
生:读小燕子第一次说的话。
师:有点儿高兴,这两个妈妈要读得快点,听老师读。(师范读)你再试试,笑眯眯的,开心一点。
生:再读第一小燕子说的话。
真高兴!还有哪只小燕子像他这样高兴地读这句话。
(再指名读)多开心呀!
师:第二次发现谁来读?你们四只小燕子一起读。
生:四人齐读小燕子第二次说的话。
师:你们真聪明!“妈妈,妈妈”读得很好,如果把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声音往上扬一点,高一点就更好了。谁再来试试。(指名一生读)
生:想读的一起再读小燕子第二次说的话。
师:小燕子,妈妈听出来了,你们更高兴啦!很好,你们再去认真地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
师:飞上来告诉妈妈呀!
生:边飞边说:“妈妈,妈妈,我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呢!”
师:孩子们要注意了,现在小燕子不仅高兴,还很惊奇呢!再一起来读读。
生:起立齐读。(读得非常好!)
师:你们读得这么有感情,老师想和你们合作分角色读一次。
(师读叙述部分和妈妈的话,生读小燕子的话。)
师:还想读吗?那就男女声分角色朗读,比比谁读得好。
女生读妈妈的话,男生读小燕子的话,叙述部分老师读。
师:学到这儿,老师想问问:“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地笑了?”
(出示灯片(7)——课后的问题)
生回答。
师∶小燕子观察这么认真,做别的事肯定也会很认真,所以燕子妈妈笑了!
五、运用方法,延伸知识。
师:观察事物的方法很多很多,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手摸,用耳朵听、鼻子闻等等,不仅可以看外面,还可以看里面,你们回去可以尝试尝试,把冬瓜和茄子切开来,一定还能发现很多很多。
师:老师今天还给你们带了一些图片,请观察它们的区别。
出示灯片(8——11)——水果蔬菜图片
六、生字书写。
师:孩子们,你们今天学得很认真,读得也很美,如果字也能写漂亮,老师相信坐在后面的爸爸妈妈们会比燕子妈妈笑得更开心!
请认真观察老师写“认真”两个字,注意笔顺和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照着各写一个,然后送给家长看看。
七、布置作业。
田字格中的生字各写三个,带一个音节,组两个词。
板书设计:
燕字妈妈笑了
冬瓜 茄子
第一次 大 小
第二次 青的 紫的
第三次 皮上有毛 柄上有刺
教学反思:
一、可取之处
(一)以激发兴趣为先导。
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很高,大部分的生字掌握较好,课文朗读也基本做到了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
1、课始我就用两则谜语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揭示了冬瓜和茄子的特征。认识“燕”字也以顺口溜帮助孩子们记忆:廿字头,口字腰,北字两边做保镖,四只小燕在下瞧。
2、课中设置情境,把小动物作为学生的好朋友、学习伙伴,一同参与,学生学习更具趣味性了。
3、同时,设置燕子妈妈这个角色来检查读书情况,学生进入角色,读起来有声有色,再加上老师的指导,效果自然很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自始至终将孩子们的兴趣作为他们学习的先决条件,从而使孩子在整堂课的学习中都“兴趣盎然”。
(二)以指导朗读为重点。
朗读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孩子语感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这节课我始终抓住朗读不放,并以读代讲,让孩子们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和蕴含其中的道理。
1、初读课文时,学生通过一遍遍有目的的听读、练读,基本做到人人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致使学生的读落到了实处。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2、师创设感情朗读的情境,激发孩子的表现欲,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环境中放声朗读。
3、学生间合作探究,自读自悟,加上教师适时地点拔、指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读好了小燕子说的话,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4、师生共同分角色表演读,学生完全陶醉其中,入情入境,边演边读,几乎能背着表演读了,效果非常好!
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基础理念,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且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三)以教给方法为目的。
“受人以渔”、“学以致用”当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语文学习不仅要理解语言,还应学会观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1、本课教学中,帮助小燕子总结收获就是在帮助孩子们梳理一节课的收获。
2、教给学生学习和观察事物的方法,延伸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请学生观察尖椒、菜椒和苹果、梨、苦瓜等,运用课文中的句式来表达,使其把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去,从而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不足之处
这节课本来设计的以“读”为主,因让孩子们充分地与文本对话。但在教学中,还是有些受“功利心”的影响,为了给家长展示一个更为完整的教学环节而忽略了部分孩子的朗读。同时,孩子们展示的面也不够大(没能做到人人发言。)。
我想,任何时候的教学都应真正以学生为本,踏踏实实教学,认认真真育人。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篇4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观察事物的方法,还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仔细。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生字学习。
2、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理解冬瓜与茄子的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同学们,想不想猜个谜语?
2、它们都是蔬菜,谁来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呢?(看课件,说说它们的不同点。)
3、小燕子也去看了这两种蔬菜,怎么使燕子妈妈笑了呢?相信学完这一课同学们就会懂得。(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词。要求:读准音,读通文。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会(拼音、联系上下文猜字、问老师和同学等)标一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学习情况:(1)读读生字词,开火车读,都会的'放一边,个别不会的处理好。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读。
三、巩固生字学习,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1、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读读句子,变红的词认识吗?读一读。
2、他们从句子里飞出来,你还认识吗?
3、从词里去掉一部分,剩下的字请读出来。(会认字)
4、同桌合作识字:
要求:(1)互助读文。
(2)考考你:互相提问生字记忆结果,交流记忆方法。
5、游戏:读音报字。
四、学习课文:
1、范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谁和谁?主要写了什么事?
2、小组合作学习课文2——6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要求:
(1)小燕子一共看了几次冬瓜和茄子?
(2)找出小燕子3次观察到的冬瓜和茄子的不同。
(3)用“——”和“………”分别画出小燕子和燕子妈妈说的话读一读。
(4)分角色小组内读一读。
3、指名学习小组朗读。
4、读第七自然段。
思考: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
五、总结拓展:
1、你想对燕子妈妈和小燕子说什么?
2、口头表达练习:
说出下面两种事物的不同点。
六、课外作业:
1、找找课文中的反义词。
2、和父母一起分角色把课文读得更好,下次课进行表演。
板书设计:
17、燕子妈妈笑了
燕子妈妈去菜园看又看再看满意地笑了
冬瓜大青细毛
小燕子认真、仔细
茄子小紫小刺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5个生字及其词语。
3、了解冬瓜、茄子这两种蔬菜的知识。
4、学习小燕子观察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
教学重点:
1、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懂得要认真地做每一件事。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今天它来找我们玩来了。瞧,它飞来了。(出示小燕子飞出来的课件)小燕子要考考大家读生字,你们敢迎接小燕子的挑战吗?敢不敢?
1、出示生字。(点击课件)
2、小燕子还想考考大家读词语,相信这些词语也难不倒大家的。(课件出示词语)
3、小朋友们顺利的过关了,小燕子很高兴。瞧,它在表扬我们呢!
二、理解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己把课文读一遍,读不通顺的地方就多读几遍,读通顺的就继续往下读。
师:同学们,读完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冬瓜…茄子…小燕子…
师:你们的收获可真大,原来冬瓜和茄子有这么多不同的地方。那么我们的`小燕子是怎样一次次的把他们的区别发现的呢?现在我们就来扮演小燕子,让我们一齐飞到美丽的菜园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吧!
2、深入理解课文。
(1)读第三自然段
师:小燕子们,你们第一次看到什么了?告诉妈妈!
生:妈妈!妈妈,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板书:大、小)
师:恩,这是你们的第一次发现,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呀?
生:很高兴!
师:好,就带着这种心情再对妈妈说一遍。
生读。
师:真不错!小燕子有了发现,妈妈说什么?谁把妈妈的话读出来!
生读
师:你们听了觉他读得像妈妈吗?
生:还不大像。
师:谁能读得更像妈妈些。
另一生读
师:真像个亲切的妈妈。
师:同学们,这里燕子妈妈用一个词语来表扬我们的小燕子。你们找到了吗?
生:不错。
师:是的,“”不错这个词语,我们要读出表扬的语气。同学们你们能读好吗?( 大家 一齐读)
师:小燕子们从妈妈的话中你们知道什么。
生:妈妈叫小燕子再去看看。
师:可见这句话中哪两个字要重读。生:再去
师:很好,那么咱们再来试着读出妈妈的样子来。生齐读妈妈的话。(读得很好)
(2)读第四自然段
在妈妈的鼓励下,让我们再飞去看看吧!这次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哪只小燕子来说?( 师板书:青、紫)
师:这一次小燕子又有了新的发现,它应该比上一次更加的高兴。同学们,你们能读出来吗?
师:小燕子又有新发现了,这次妈妈应该会笑了吧?(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