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2025/09/15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篇1

课前透视

这是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课文篇幅较长,但情节简单,语言朴实。小小的齿孔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孩子们会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到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进而使他们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二年级的孩子对邮票并不陌生,但对于齿孔及相关知识了解不多。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邮票的资料和发明创造的小故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懂得发明和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邮票(带齿孔和不带齿孔的各一张)、插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观察。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旋风”邮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邮票。)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两张有什么区别?(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板书:齿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

【通过观察对比,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新知创设了条件。】

2、谈话。(出示“黑便士”

邮票)谁知道这是什么?(板书:邮票)(撕开邮票)你们看,这些撕开了的小孔象什么?这就叫做:齿孔(板书)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补齐课题)。

对话平台

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指正。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

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3、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你指我认——看口型猜字——做动作识字。

读思

1、默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小组讨论:带齿孔的邮票是怎么发明的?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交流

以“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为突破口感悟。

1、“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看插图你能想象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神情吗?学一学他的样子,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

3、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

比较读——范读——练读——比赛读。

4、让学生撕一撕有齿孔的邮票,体验有了齿孔之后所带来的方便。

练习

填空

一位先生

一位()

一台()一台()

一张()

一张()

一把()一把()

书写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字(刀、仍、便)是新认的字。

“仍、便”二字可以与“使”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单立人的写法学生已经多次接触,应该比较熟悉,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书写。但三个带单立人的字的右半边应该细致地指导一下。“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便、使”右边十分相似,可以在找到差别的基础上指导写美观。指导的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

1、学生观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难写的字。

2、交流展示,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1、认读生字:开火车竞赛读、摘果子游戏。

2、指名读阿切尔被那个人吸引的内容。

读思

自由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

(1)“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2)“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拓展

1、邮票的齿孔还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了启发,你能说说我们身边类似的例子吗?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如:卫生纸之间的空隙,一些食品的包装袋,药品的包装袋等等。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小发明的实例,激发留心观察生活,勇于探究,乐于发现的兴趣。】

2、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此处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那位不知名的先生,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阿切尔,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同时还要顺着学生的思路,相机引导:牛顿到爱迪生,从伊琳娜到阿切尔,无一不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实践

1.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学习伙伴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收集一些邮票。

2.故事会。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这一实践活动的安排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加强了语文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书写

1学生观察,练习书写。

2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指导:“英”字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要写美观。

3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写不好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伴教锦囊

相关链接

1、邮票的齿孔:

齿孔是邮票外观的一个重要特征。早期邮票的齿孔基本可分为线齿和孔齿两类。线齿又细分为占线、弧线、蛇形、矩形几种孔齿则有圆形、菱形等区别。根据打孔设备和程序的不同,打孔方式主要有线式、梳式、整式三种。根据打孔外观效果,又可以分光齿、毛齿、盲齿三种。

2、目前我国使用的邮票种类:

有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文”字邮票、编号邮票五种。

3、我国最早发行的有水印邮票是“小龙”邮票,其水印图案为太极图。

阅读在线:

世界最早的宇航员

1961年4月12日,苏联的加加林成了人类飞往宇宙的第一个宇航员。

然而,在加加林登上飞船前四百多年,即公元1500年,我国有一位学者万户,就开始研究利用火箭来实现人类飞向宇宙的理想,并冒着生命危险做了世界上首次航天实验。万户把47枚当时最大的火箭绑在一把椅子的后面,自己坐在椅子上,一手拿一个大风筝,让别人同时点燃47枚火箭,希望借火箭的力量送他上天。但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过后,只见烟雾弥漫,碎片纷飞,再也找不到万户这个勇敢的人了。现代科学家为了纪念这位世界上最早的宇航员万户,把月球背面的一个火山口命名为“万户火山口”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篇2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课文,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生字卡、邮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教学目标:掌握生字新词。

重点难点:读准生字的音,认清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关于邮票的知识,板书课题:邮票上的'齿孔。

2、齐读课题,别看这小小的邮票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合作学习,把生字读给小伙伴听,相互检查,订正。

3、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学生认读,读准字音。

4、出示生字卡,让学生看了哪些字较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

5、指名朗读课文。

6、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7个生字,学生练习拼读。

2、用生字组词。

3、师范写,指导学生观察。

四、齐读全文。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默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把句子读顺。

2、找一找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3、那个外地人为什么事情而发愁呢?

4、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三、四、五自然段。

1、自由朗读这一部分。

2、外地人有什么举动?看插图你能想象当时阿切尔的动作神情,学一学他的样子。

3、从课文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哪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师范读。

4、让学生撕一撕有齿轮的邮票。

5、指导朗读。

6、分角色朗读。

三、联系实际,延伸扩展。

四、总结全文。

五、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邮票上的齿孔

外地人:发愁、用别针刺一圈小孔

认真观察,认真思考

阿切尔:思考、发明邮票打孔机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懂得发明和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邮票(带齿孔和不带齿孔的各一张)、插图。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片,导入新课。

问:两张有什么区别?(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你们看,这些撕开了的小孔象什么?这就叫做:齿孔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指正。

3、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你指我认、看口型猜字、做动作识字。

三、读课文,思考:

1、默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小组讨论:带齿孔的邮票是怎么发明的?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懂得发明和生活只有一步之遥,

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邮票(带齿孔和不带齿孔的各一张)、插图。

教学过程:

一、切入举偶

1、观察。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旋风”邮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邮票。)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两张有什么区别?(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板书:齿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

【通过观察对比,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他们自主学习 ,主动探究新知创设了条件。】

2、谈话。(出示“黑便士”

邮票)谁知道这是什么?(板书:邮票)(撕开邮票)你们看,这些撕开了的小孔象什么?这就叫做:齿孔(板书)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补齐课题)。

二、对话平台

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指正。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3、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你指我认——看口型猜字——做动作识字。

读思

1、默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小组讨论:带齿孔的邮票是怎么发明的'?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交流

以“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为突破口感悟。

1、“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看插图你能想象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神情吗?学一学他的样子,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

3、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

比较读——范读——练读——比赛读。

4、让学生撕一撕有齿孔的邮票,体验有了齿孔之后所带来的方便。

三、练习

填空

一位先生 一位( )一台( )一台( )

一张( )一张( )一把( )一把( )

四、书写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字(刀、仍、便)是新认的字。

“仍、便”二字可以与“使”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单立人的写法学生已经多次接触,应该比较熟悉,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书写。但三个带单立人的字的右半边应该细致地指导一下。“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便、使”右边十分相似,可以在找到差别的基础上指导写美观。指导的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

1、学生观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难写的字。

2、交流展示,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

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开火车竞赛读、摘果子游戏。

2、指名读阿切尔被那个人吸引的内容。

二、读思

自由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

(1)“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

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2)“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

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三、拓展

1、邮票的齿孔还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了启发,你能说说我们身边类似的例子吗?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小发明的实例,激发留心观察生活,勇于探究,乐于发现的兴趣。】

2、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如:卫生纸之间的空隙,一些食品的包装袋,药品的包装袋等等。

【此处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那位不知名的先生,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阿切尔,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同时还要顺着学生的思路,相机引导:牛顿到爱迪生,从伊琳娜到阿切尔,无一不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四、实践

1.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学习伙伴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收集一些邮票。

2.故事会。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这一实践活动的安排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加强了语文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五、书写

1学生观察,练习书写。

2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指导:“英”字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要写美观。

3、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写不好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六、相关链接

1、邮票的齿孔:齿孔是邮票外观的一个重要特征。早期邮票的齿孔基本可分为线齿和孔齿两类。线齿又细分为占线、弧线、蛇形、矩形几种孔齿则有圆形、菱形等区别。根据打孔设备和程序的不同,打孔方式主要有线式、梳式、整式三种。根据打孔外观效果,又可以分光齿、毛齿、盲齿三种。

2、目前我国使用的邮票种类:有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文”字邮票、编号邮票五种。

3、我国最早发行的有水印邮票是“小龙”邮票,其水印图案为太极图。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抓住文章对两个人物行为、心理的描写品读,了解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并从中受到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1、识字,写字。

2、了解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

3、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动手操作、读议结合,感悟理解。

计划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带齿孔的邮票

板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

吸引留心观察

一个人阿切尔善于思考

刺小孔发明打孔机勇于实践

启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到:“薄薄一张纸,四边生长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他当差使。”你能猜到吗?

2、出示邮票课件:图片“黑便士”和现在使用的普通邮票进行比较。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左边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邮票,它的名字叫黑便士。右边是我们现在使用的邮票。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比一比,这两枚邮票的四周(强调)有什么不一样?

3、揭示课题:引导观察,现代的邮票四周有齿孔。(板书“邮票齿孔”)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邮票齿孔”。师:可别小看这小小的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有趣的故事,好吗?(板书课题的后三字:“的故事”)

二、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1、初读感知: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一,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生字;

第二,尽量读通句子,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

2、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阿切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那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被撕开。阿切尔从中受到启发,通过不断研究,他终于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3、认读生字词:师:刚才大家读得可认真啦。课文中的生字朋友你们认识了吗?

出示注音生字词。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读读这些生字?(在读时如有错误需要纠正或者请学生指出并纠正)。

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看,现在没有了拼音,大家还能读一读吗?我们来开火车读。

刚才老师见识了你们的识字本领,个个都是识字大王,想展示一下你们读书的本领吗?

4、指名读全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标出自然段序号。(正音)

三、细读思考,梳理疑难。

轻声读课文,质疑。(可能提出诸多问题,但是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发明齿孔邮票?

2、邮票打孔机是怎么发明的?

四、精读理解,品味感悟。

(一)带着问题读课文,别忘了边读边用笔做上记号。然后小组交流。

(二)全班交流汇报:

1、学习第1自然段。

中心问题:为什么要发明齿孔邮票?引导学生读,感受以前邮票的使用很不方便。

2、学习第2、3、4自然段。

中心问题:邮票打孔机是怎么发明的?

(1)指名读第2、3自然段,体会那位先生遇到的困难和他的解决办法。

再次默读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取下”“刺上”“撕开”并理解

具体演示,促进理解。合作表演英国发明家阿切尔看到的情形。

(2)学习第4自然段,观察插图:从哪看出阿切尔被吸引住了?(眼神、动作)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细心观察的品质。

看了那个人的举动,阿切尔有什么想法呢?谁来读一读?

(3)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很快、、、、、、(出示课文第四段最后几句)。指导朗读,体会邮票打孔机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这个词让你知道了什么?

(5)从“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中“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

(6)体验:让学生撕一撕有齿孔的邮票,体验有了齿孔之后所带来的方便。

(7)指导有感情的朗读: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阿切尔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读了课文你想对阿切尔说些什么?带着敬佩的语气读一读课文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五、整体回顾,拓展升华。

1、回顾全文: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2、朗读全文:再次回顾发明家阿切尔细心观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

3、引领启发:你们当中有谁的理想是当发明家的吗?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像阿切尔一样成为一名出色的发明家呢?

师小结:是啊,只要你们留心观察,乐于思考,善于探究。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伟大的发明家的。

4、拓展实践:在生活中,你们还发现有哪些不方便?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六、积累欣赏,延伸拓展。

1、师出示大龙邮票。引读课后我知道内容,读后交流,谈感受。

2、展示各种邮票,欣赏交流。

3、鼓励学生课后设计邮票

七、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字形,师生交流。

教师重点指导:“仍、使、便”三个字右半边的写法。“仍”右边第一笔“横折折折钩”“英”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式”第四笔是提,斜钩要写美观。

2、练习书写,学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