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教学反思
爱习作提供的《秋游》教学反思(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秋游》教学反思 篇1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视写的训练,他说:阅读教学要读写结合,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而课堂小练笔就是最有效的一个结合点,它能将语言文字训练真正落实到位,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读写结合。
《秋游》是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的课文,这篇课文生动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大自然中的欢快心情。在教学时,我根据课文的需要,安排了几处小练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描写天空的美景时,我先将课文“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绵羊,有时像几只白兔。”中的“。”改成“……”引导学生朗读比较,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眼尖的孩子们立刻发现了,找出了标点符号的不同。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老师把它改成了“……”?你想说什么?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因为天上的白云不仅仅只有这两种样子。”有的说:“天上的白云变来变去,还可能有别的形状呢!”我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躺在草地上,看一看白云,你还发现了什么?”孩子们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白云有时像一只可爱的白兔,有时像一头威武的狮子。”“几朵白云有时像胖胖的娃娃,有时像圆圆的苹果。”“几朵白云有时像好吃的棉花糖,有时像老爷爷的拐杖。”……
第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落,有一个重要的句式练习:有的'……有的……有的……以前在教学时,我总是让孩子们自己说,因此他们的思路也很局限,仅仅想到体育课和联欢活动时的情景。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我寻找了几处画面:美术课上、课间活动时、大扫除时、公园里……让孩子们先看着图说,有了图画的引导,孩子们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还想到了很多图上没有的内容,有的说:“天上的白云各种各样,有的像可爱的小白兔,有的像长鼻子大象,有的像凶猛的大老虎。”有的说:“小弟弟搭的积木真有趣,有的像飞机,有的像大山,有的像房子。”有的说:“菜场上的人真多,有的卖鱼,有的买肉,有的买青菜。”
…………
两次小小的练笔,让我感受到课堂中我们应做有心人,要精心选择练笔点,为学生的练笔铺设桥梁,这样孩子们的读写能力一定会提高得很快。
《秋游》教学反思 篇2
在本堂课中,我着力于引领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一、展开想象,感悟白云的变幻无常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描写天空的美,我们先品读了天空的颜色美以及大,接着我们通过想象说话,感悟了白云的变幻无常。
小黑板出示:几朵白云有时像 ,有时像 ……
秋天的天空是又大又蓝,几朵白云悠闲地飘呀,飘呀,一阵清风吹来,这些白云就像一个个魔术师一样,不时地变换着自己的模样,多有趣呀!你能说说白云还会变成什么吗?孩子们思维活跃,七嘴八舌说了好多,什么吃的(棉花糖、汉堡包、棒棒糖……),什么玩的(洋娃娃、机器人……)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狮子、老虎……),白云的千姿百态、变化多端,轻轻地在课堂上空飘浮着。
二、展开想象,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们先品出了农田的颜色美,接着引导学生说说稻子黄得怎么样?高粱红得怎么样?棉花白得怎么样?通过说比喻句,更生动形象地感受农田迷人的景色。
出示:农田里,稻子黄了,就像 。
高粱红了,仿佛
棉花白了,如同 。
三、联系生活,说话写话
课文第四自然段,紧扣“开心”,让学生说说同学们还会在草地上玩什么?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然后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上“有的……有的……有的……”练习写话。我让学生说说大课间的时候,小朋友的活动有哪些?儿童节的时候,小朋友会表演哪些节目呢?大扫除时,大家在干些什么?自习课上,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最后再写写就水到渠成了!
总之,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听、说、读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训练。我想,语文教学就要这样借助文本,拓展说话的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能力。经过这样扎扎实实的训练,孩子们就慢慢会说了,慢慢会写了。
《秋游》教学反思 篇3
《秋游》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秋游》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秋游》教学反思 篇4
《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的记叙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心情。
1、课文具有以下特色:
抓住特征,绘形绘色。作者抓住秋天里天空的一望无边,白云变幻无穷的形态特点,以及稻子、高粱、棉花的色彩特点,绘形绘色。
2、情景交融,真切细腻。
写秋景处处关情,字里行间流淌着喜悦;写秋游处处涉景,由上至下,由远到近,丝丝相扣。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配合,意境优美而生动。
接着,我顺水推舟,指导学生“如果加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那这段话就非常优美了。”出示:( ),农田里,稻子黄了,像( ),高粱红了,像( ),棉花白了,像( )。真( ) !”虽然略有难度,但由于平时我比较重视说话训练,学生说得还是比较好的,从他们最后写的话中间,可以看出他们还是掌握了。甚至有学生写出了:高粱红了,像少女脸上擦上了红红的胭脂。
如果没有平时阅读的积累,二年级的'孩子是写不出这样的句子的。
但我们也应清楚,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毕竟还是识字、写字,说话写话的训练应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材的特点,千万不能主次颠倒。
《秋游》教学反思 篇5
《秋游》是一篇很美的小散文,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历过游玩的乐趣,而且也有了一定的经历与情感体验。执教起来,应该难度不大。但是从我今天的表现来看,还是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师傅听过之后,给我提了以下几点建议:
1、学是为了用——“一望无边”
“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词语“一望无边”,在初读课文的时候已让学生做了简单的理解。因此,在学习句子的时候,我只是关注于让学生理解天空的宽广与辽阔,并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但是师傅指出,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我可以追问:除了天空,还有什么可以用上“一望无边”这个词语?从而使训练更加扎实、有效。
2、拓展难度太大
农田里丰收的景象,是秋天的一大特色。可农田丰收的景象跟孩子们会有怎样的关联?怎样才能使他们快乐的情感体验源于真实、源于自发?在一个孩子说“读了这一小节,我知道庄稼都成熟了。”之后,我便发问:面对成熟的庄稼,你感觉怎样?两个孩子都说了感觉很高兴,因为农民伯伯的辛苦没有白费,汗水没有白流。我当时觉得,孩子还挺聪明,挺会说。但课后的交流中,师傅告诉我,可以让他们来说说棉花、稻子和自己的关系,比如,有了棉花,我们就会有厚厚的棉被,暖和的棉衣、棉鞋,有了稻子,我们就有新鲜的大米等等,这样的快乐就比较自然。
之后,我又设计了一个说话练习。农田里,稻子黄了,像 ;高粱红了,像 ;棉花白了,像 。备课的时候,我也设计了几种答案。但课堂上的效果并不好。有的说稻子黄了,像一堆金子,有的说高粱红了,像一个个草莓,有的说棉花白了,像白云。首先,这些答案是我所没有想到的,所以,情急之下,我没有准确的判断,并给与恰当的指导。其次,师傅说,这个练习有些偏难,他们还没有学过比喻句,而且他们对这些庄稼也不是很熟悉,所以表达的时候,要想既兼顾比喻的恰当,又要兼顾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很困难的。可以把课后作业中的设计:“秋游,我们还有可能去哪里呢?仿照课文的第三消解说一说。”拿到课堂上进行训练,果园,菜园啊,等等。
3、“说话”不够自然
草地上,小朋友们做着许多游戏。“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课后练习的第4题,要求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说一段话。虽然,我也设计了相应的练习,但总觉得有些牵强。“课间、体育课上小朋友们会做哪些活动?”这一语境的提示,也没能调动一些学生的积极性。师傅建议,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插图,并想象一下,小朋友们在草地上还会做些什么呢?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说一段话。然后再转变情境,课间、体育课上学生的各类表现。
4、“主线”不够突出
这篇课文,我旨在抓好“快乐”这根线索,因为从同学们接到秋游的通知到看到天空的湛蓝与无边,白云的变化多端,到农田里的丰收景象,再到同学们在草地上的表现无不洋溢着同学们的快乐与开心。于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板书出这条主线。只可惜,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很好的把本该属于这条线的珍珠很好的串联到一起。因此,这条主线也显得形单影只,形同虚设。
5、识字教学有些散
本节课,我选的两个生字为“追”和“逐”。我之所以选它们,是因为其结构相同,意思相近。于是,在课堂上,我一一呈现,一一分析、范写。可这看似正常的步骤,却也彰显问题。师傅说:你可以让小朋友们观察这两个生字的共同点,以此来加深印象。
一年的见习期已过,我只能说自己刚刚站稳讲台。站在讲台上,不再紧张,面对备课,不再恐慌。但是,我觉得自己还不能很完整地驾驭一堂。一些问题,往往在备课的时候已经有所思考,但在实施的时候还是觉得思考的不够完备,以至于不能达到自己的期待。单靠自己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要学会学习,学会交流,交流也是一笔财富。正如王校长向我们讲述自己的学习经历一样,我也要及时记下自己的困惑,并与同年级的前辈、师傅交流。
柳暗花明的境界令人神往,但蜕变的过程亦需要用心地付出与追求。
《秋游》教学反思 篇6
练习一刚刚学过描写秋天的四个成语,金风送爽、雁过留声、天朗气清、秋色宜人和《秋天到》,所以在学习本课的时候,让学生背诵四个成语和《秋天到》,导入课文。
在课文内容第二段中,写了一望无际的蓝天和白云,并且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白云朵朵,有时像一群绵羊,有时像……在此处,我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逻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心中白云还可能像什么。孩子们各个跃跃欲试,回答各种各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课文的最后一段,写了秋游时孩子们在做不同的活动,在此处,重点讲解“有的……有的……有的……”的用法。起初我给孩子们规定了话题,以春游到塘栖湖公园为主题,让孩子们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说一说春游的时候大家都在做些什么。其中一个学生说,春游的时候同学们有的采集树叶,有的放风筝,有的表演绘本剧。孩子们对春游感触颇多,也加深了孩子们对该句式的理解。然后我引导孩子们集思广益,针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用该句式练习说话,进一步让孩子们掌握该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