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中班语言教案

2025/09/15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中班语言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中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对花布的一物多用感兴趣,并乐意用三字句儿歌,议议花布的变化。

2、 能根据生活经验想象花布的多种变化。

活动准备:

小花布44块折成各种物体贴于kt板上。

活动过程:

一、出示花布,学习儿歌。

1、师出示花布,引起幼儿兴趣,启发幼儿想象。

师:老师带来的`什么?它可以干什么?

2、师变魔术,与幼儿共同学习儿歌。

师:小花布变变变,变成一朵花。小花布变变变,变成一只帽。小花布变变变,变成三角形,蒙眼睛,做游戏,轻轻走,快快躲,大家一起捉迷藏。

3、师生玩捉迷藏游戏。

二、师与幼儿共同复习巩固儿歌。

三、启发幼儿想象,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

师:如果你手里有一块小花布,你想把它变成什么?

四、出示kt板,幼儿观察讲述。

师:小花布变成了什么?

五、幼儿创编儿歌,要求每句为三个字。

师:请小朋友每人去拿一样小花布折的东西,请你看一下它变成了什么?请你

把它变身的咒语给念出来。

六、小花布玩累了,请你把它送回家吧!

师:回家和爸爸妈妈比比,看谁用小花布变的东西多。

中班语言教案 篇2

目标:

1、学会儿歌,能理解儿歌的资料,有热爱实幼的完美情感。

2、初步明白比喻句的用法。

准备:

《幼儿园是我家》

2、与儿歌资料相符的图片。

过程:

一、谈话

1、我们的幼儿园有个好听的名字,它是?(实验幼儿园)

2、你们在实验幼儿园开心吗?为什么感到很开心?

3、我们的幼儿园就像我们所熟悉的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二、教授儿歌,激发幼儿爱幼儿园的情感

1、(出示图片)提问:图片里画了些什么资料?你最喜欢哪张图?为什么?

2、教师把小朋友刚才说的话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听!

A、教师范读儿歌,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你在儿歌里听到哪些好听的歌词?

B、你最喜欢儿歌里的哪一句?

3、幼儿团体学习儿歌

A、整体跟读要求幼儿读准字音:操(cao)、场(chang)

B、分组朗诵引导幼儿说准语气词:哈,瞧,嘿

C、个别表演请个别本事较强的`幼儿到前台表演

4、重点讲述:“绿色的操场像花园”

提问:为什么说绿色的操场像花园?

幼儿园是我家

幼儿园,我的家,

活动室呀宽又大,

图书积木多又多,

哈,我爱我的幼儿园。

幼儿园,我的家,

绿色的操场像花园,

滑滑梯,荡椅,跷跷板,

瞧,我们玩得多开心!

幼儿园,我的家,

教师爱我我爱她,

唱歌跳舞做游戏

嘿,人人都来把我夸!

中班语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了解主人公的活动和感受。

2、通过语言或肢体动作演示,初步理解“绕”、“越”、“趟”、“冲”等动词。

3、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自行车的特征。

教学准备:大书,教师或幼儿骑车的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一张骑自行车的照片,问问幼儿喜欢骑自行车吗?接着请幼儿说说骑车都到过哪里?看到了些什么?幼儿讨论后,教师进行小结。

二、阅读图画:

封面:先出示题目,明确“我”指的是谁:这读本的题目叫“我的自行车”,“我”指的是谁?你们觉得他可能要骑去哪里?

第1页:他骑车来到了哪里?前面有棵树,要继续往前骑的话,该怎么办呢?

第2页:他又骑车到了哪里?要是从小桥上骑过去,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这个动作呢?

第3页:(遮住“来到树下”)请幼儿看图补充“我”骑车来到了哪里?

第4页:教学同2页

第5、6页:分别观察“骑上”“冲下”的动词

第7页: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这样?

三、总结分享:

教师小结小男孩去过的地方及用到的动词。

(本案例参考教师指导用书)

教学反思:

这读本素材来源于生活,这是幼儿身边见过或经历过的事,所以幼儿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参与性很高。通过对读本的学习,幼儿明白了这个故事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的`,以一周的时间展开,每过一天句子就相对的扩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动作的演示,让幼儿模仿读本中出现的动词,加深幼儿对动词的理解。存在的不足有:所提的问题不是很具有开放性,有点限制了孩子的想象思维能力,同时在课堂上过多的关注积极活跃的孩子,忽略另一部分孩子的参与性,希望在下次的活动中吸取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小百科: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中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爱自己的家,爱父母的情感

2、 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口语表达能力

3、 在交流中感悟亲情

4、 大胆说出自己对的理解

5、 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体验、回报亲情、

难点:体会父母的爱 、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

1、 课件 录音机

2、 全家福照片

活动过程

1、 律动《小龙人》

2、 故事导入

森林里住着小熊的一家,有爸爸、妈妈和小熊,有一天,小熊已经吃了两个冰淇淋还要吃,妈妈不同意,它就生气里,小熊一个人跑到外边,越跑离家越远了,它又累又饿,看见松鼠一家甜蜜地依偎在一起,它越来越想家了,伤心地哭了,小熊回到了爸爸妈妈身边,回到了温暖的家。

3、 提问

(1) 小朋友你家里都有谁呀?

(2) 叫什么名字?

小结:

4、 看照片

每个小朋友都想说说自己的家,还有小朋友把照片带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个别小朋友到前面来介绍自己的家里人)

小结:刘老师看得出来,你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都很喜欢它,让我们大声说出来好不好《我爱我的家》

5、 看录象

听了这么多,我真想到小朋友的家里去看一看,咱们先去谁家?

6、 交流

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也是一样的,每天为宝宝们做了很多事,你能不能说一说,学一学

7、 游戏

《咱们一起来学一学》

教学反思:

父母是为宝宝付出这么多,非常辛苦,刘老师希望中二班的小朋友都能听爸爸和妈妈的话,做一个乖宝宝,我这准备了很多糖果,请小朋友把糖送到妈妈嘴里,让妈妈甜在心里,让我们都有一个美好幸福的家。人人参与,在教学中我尽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首先,我利用“全家福”照片介绍自己的家人,采取全班介绍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形式。然后大家齐动手将一个个照片贴在“小房子”里,再把“小房子”贴在黑板上的大房子里,看着自己的创作,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

中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演演中理解动画片内容,鼓励幼儿大胆讲述的能力。

2、培养幼儿乐于帮助别人的情感,感受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

3、迁移经验,进行创造性讲述与表演!

活动准备:

1、剪辑好的动画片

2、 角色头饰,角色图片

3、 现实生活中照片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1。 播放动画片回顾师:“小朋友,还记得我们昨天看的动画片吗?动画片里讲的是谁的故事?(红袋鼠、跳跳蛙、火帽子)它们去愿望岛干什么的呀?(摘愿望果)那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出示愿望果师:“这是一颗神奇的愿望果,不管什么愿望都能实现。那三个小伙伴有没有实现愿望呢?我们今天一起接着往下看。”

二、播放第一段动画片

1、提问:

(1)红袋鼠它们遇到了谁?(小熊和熊妈妈)出示图片

(2)小熊和熊妈妈发生了什么事?(小熊生病了)

(3)红袋鼠看到自己的孩子生病了,她的心情怎么样啊??(很难过,很着急)

(4)红袋鼠它们看到小熊生病了,它们是怎样做的?(帮助小熊,把愿望果送给小熊吃)

(5)小熊吃了愿望果后怎么样了?(病好了,能走路了)

(6) 熊妈妈现在的心情又怎么样了呢?(很高兴,很开心)她会对红袋鼠说什么?(谢谢你)

(7)红袋鼠把愿望果送给了小熊吃,它还有吗?(没有了)那它此时的心情是怎样呢?(很高兴)为什么它会觉得高兴?(因为它帮助了别人)

教师小结:虽然红袋鼠没有了愿望果,但是因为它帮助了小熊,所以它还是觉得很开心。我们一起再来把这段看一看,仔细听一听,它们是怎么说的?

2、再次观看动画片师:“红袋鼠看到熊妈妈是怎样问的?熊妈妈是怎样说的?红袋鼠又是怎样对小熊说的?”

带领幼儿学一学对话

3、师:“你们想不想来做一做红袋鼠、小熊和熊妈妈呢!”

请两名幼儿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红袋鼠和小熊,老师做熊妈妈带着幼儿进行表演。(可多表演几次)

三、播放第二段动画片

1、师:“红袋鼠帮助了小熊后,三个小伙伴继续往前走,你猜它们会遇到谁呢?(请幼儿猜一猜)”

2、师:“我们一起看看你们猜得对不对。这次发生了什么事?看完后请你来告诉我。”

观看动画片问:这段动画片里讲的是什么?(请幼儿说一说)(边说边出示图片狗妈妈、小狗、跳跳蛙)师:”跳跳蛙它们遇到了小狗和狗妈妈,狗妈妈和熊妈妈一样,都很爱自己的宝宝,看到小狗生病了,也非常的'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儿有一个好听的词,叫“发愁”。”

带领孩子学一学发愁这个词

3、师:“是谁帮助了小狗,它是怎样说的?”(幼儿说一说)师:“跳跳蛙在送愿望果给小狗吃时,还说了一句好听的话呢!你听到了吗?”(再听一次这句话)请幼儿模仿动画片里话说一说。

4、师:“狗妈妈很感谢跳跳蛙,它对跳跳蛙说了什么?跳跳蛙又是怎样回答的?”

5、请3名幼儿上来表演3个角色,教师在一旁指导。(可多进行几次)

教师小结:跳跳蛙和红袋鼠一样,都用自己的愿望果帮助了别人,它们也从中获得了快乐。那现在还剩下谁来愿望果了?它又会遇到什么事呢?

四、播放第三段动画片(无声)

1、师:“咦,好奇怪啊,这段动画片没有声音诶,你看懂了吗?”

请幼儿先和小伙伴说一说,你觉得这段讲得是什么事?

请个别幼儿上台说一说。

2、师:“小朋友刚才说得很好,那动画片里究竟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听一听。”

观看有声动画片

3、教师小结一下第三段的内容,请幼儿自由选择头饰,进行表演。(可多进行几次)师:记得要对小喜鹊说一句好听的话。

五、完整欣赏动画片教师小结:帮助别人会让我们自己也获得快乐。

六、迁移经验,创造性讲述

中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为小动物寻找雨伞,萌发关爱动物的情感。

2、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情趣。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动物的伞》

幼儿用书《动物的伞》

[活动步骤]

一、谈话引出

下雨了,你怎么样才不会让自己被雨淋湿呢?

二、为动物朋友找伞

1、激起帮助动物的愿望

师:我们都有自己的雨伞,可小动物们也想有一把伞,你们有办法吗?(出示各种小动物的贴绒)

2、引导幼儿说,为燕子找大树做雨伞等。

三、学习儿歌

1、完整欣赏教师念诗歌一遍,请幼儿给诗歌起个好听的名字。(根据幼儿的`多种回答,选择一较合适的名字为题目)

2、幼儿看图学念诗歌一遍,重点能正确念好动词。

3、幼儿边学念诗歌边表演动作一遍。

4、师生(教师做“雨伞”,幼儿做各种“动物”)边表演边学念诗歌,体验主动学习的快乐感受(集体、分组等方式)。

5、我们一起帮助小动物们找到了伞,小动物真高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