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好朋友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好朋友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①学会爱护玩具,和玩具做好朋友。
②学会与同伴分享玩具,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③爱上幼儿园,能很好的融入到幼儿园集体生活。
活动重点懂得玩具是好朋友,爱护玩具。
活动难点感受与人分享的快乐,喜欢和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故事《多啦的玩具小熊》、玩具积木。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多啦有一只可爱的.玩具小熊,她长的可漂亮啦,是粉红色的,多啦每天晚上都要和玩具小熊一起睡觉觉,可是我们的小多啦,不懂得照顾小熊,她每天都和小熊在一起,却不给它洗澡,于是小熊变得越来越脏……小熊的小伙伴都嫌弃它,不愿意和它待在一起……
师:玩具小熊为什么会伤心的哭起来了呀?多啦为什么又不喜欢玩具小熊了呢?
孩子们带着问题讨论故事内容,多啦和小熊的故事其实也是很多小朋友自己的故事,他们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问题。
二、怎样对待我们的好朋友?
师: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好朋友呢?
教师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我们的好朋友(玩具):学会爱护玩具,定期清洗玩具,保持干净;不乱扔玩具,学会用过的玩具及时归位,摆放整齐。
三、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师:我们除了玩具还有很多很多好朋友,好朋友是不是应该一起玩才更开心呢?小熊有小多啦却没有小兔,小猴,小猪还是不开心,只有他们大家都在一起才变得很开心,那我们呢?要不要和我们的好朋友分享玩具呢?
让孩子们讨论分享的快乐,学会分享!
四、收玩具活动,让玩具回家!
让孩子们动手收玩具是为了让孩子们体验玩具的快乐和成就感,也帮助孩子们养成收拾、玩具的习惯。
好朋友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能愉快地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数学的乐趣。
2.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正确感知5以内的物体数量,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二、活动准备
1.视频展示仪一台;饼干娃娃(△、○、□)一礼盒,夹心饼干一块;录音机一台,音乐磁带一盒。
2.果酱(草莓酱、桔子酱、苹果酱、花生酱)每组各两瓶,饼干4盒,毛巾人手一块,盘子、勺子人手一套。
3.1—5的点卡若干张,红五星若干颗。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氛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我们一块儿来跳个舞好吗?
1、师幼一同随“我的朋友在哪里”乐曲跳舞。
2、教师在视频展示仪上展示礼物。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它是什么?
幼:饼干
幼:饼干娃娃
师:对,饼干娃娃它们也来玩找朋友游戏啦!
(二)通过观察活动,加深幼儿对三角形、圆形和方形的认识。
1、视频展示仪上展示圆形饼干娃娃。
师:这是什么图形的饼干娃娃?
(幼:这是圆形饼干娃娃)
2、展示三角形饼干娃娃
师:这是谁呀?谁能来告诉大家
(幼A:像屋顶一样的饼干娃娃;幼B:三角形饼干娃娃。)
3、展示方形饼干娃娃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叫什么?
小结:你们说的真好,我们的饼干娃娃有圆形的、有三角形的、还有方形的。
(三)启发幼儿探索好朋友饼干的制作
1、观察好朋友饼干
师:展示一块夹心饼干,问:“这个饼干娃娃与刚才的饼干娃娃一样吗?”
幼:不一样
师:哪儿不一样?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知道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好朋友饼干。
2、利用儿歌了解好朋友饼干的制作。
师:这好朋友饼干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打开来看看里面的奥秘吧!
打开饼干编儿歌:中间夹层甜甜酱,头碰头,脸碰脸,轻轻合拢真开心。好朋友饼干做成啦!
可惜,我的好朋友饼干太少了,大家分享不够,请小。
朋友帮我一起来做好吗?
(四)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做好朋友饼干。
1、认识制作材料
师:小朋友来看看桌上有些什么?
幼:桔子酱、草莓酱、苹果酱、花生酱;饼干、盘子、毛巾、勺子;还有点子卡片。
师:请小朋友先找一个合适的位置站好,再用毛巾檫檫手,才可做好朋友饼干了。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注意果酱的用量。先做好的幼儿可与同伴一起讲讲自己是怎么做的?用的是什么酱?做的是什么图形饼干娃娃。
(五)借助实物,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
1、看谁数得对又快(游戏1)
师: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做了这么多的好朋友饼干,好开心哦!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看谁数得对又快。
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自己盒中的饼干。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共做了几块好朋友饼干?
2、看谁找得对又快(游戏2)
师:想一想,你们盆里的好朋友饼干该选那一张点子卡片表示?
幼儿分散活动(寻找与饼干数量一致的点卡)。
建议有困难的幼儿可以与同伴一起商量寻找。
师:展示幼儿的作品,集体评讲。给找得既对又快的小朋友贴上一颗星(面向全体,以鼓励为主)。
3、尝饼干
师:这香喷喷的好朋友饼干真诱人,我喜欢吃三角形的饼干,你们有吗?
(幼:我有的,并举起三角形饼干)
师:我还喜欢吃圆形饼干,你们有吗?
(幼:有的,举起圆形饼干)
师:我最喜欢吃方形饼干,你们谁有?请举起来。
幼儿举方形饼干
师: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尝一尝,好朋友饼干好不好吃?
幼儿尝饼干
师:你吃的好朋友饼干中间是什么酱?
师:启发幼儿相互赠送好朋友饼干。建议他们把好朋友饼干送给客人老师也来尝一尝。
(六)游戏:送饼干
我们把好吃的好朋友饼干再去送给哥哥姐姐吃好吗?
好朋友教案 篇3
好朋友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好朋友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好朋友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识歌曲的间奏,学习领唱与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创编新的歌词,在歌曲间奏处能跟据歌词内容按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3、培养幼儿与同伴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情感及合作进行歌表演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有经常互相帮助做好事的经验,并会用语言表达事情的经过。
2、图片:好朋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歌曲《找朋友》要求:声音自然,发音清晰
2、节奏练习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练习并初步感知间奏
教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打节奏的游戏,画小嘴巴的地方我们以用嘴来打节奏,画小手的地方用手来打节奏。
二、基本部分
1、理解掌握歌词提问:刚才你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么?那请你讲一讲谁是你的好朋友?为什么你们是好朋友?重点引导幼儿讲为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间要互相帮助。
2、结合图片“好朋友”学习歌词师:今天我们班也来了一对好朋友,我们来看看她们为什么是好朋友。
(1)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学习掌握歌词
(2)结合节奏图谱来念歌词,感知歌曲间奏要求:画小嘴巴的地方念歌词,画小手的地方拍手。
小结:教师及时的鼓励幼儿,对掌握快的幼儿提出表扬与肯定。
3、引导幼儿感知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
(1)感知歌曲旋律教师弹奏歌曲旋律,要求幼儿倾听并跟着旋律说歌词
(2)学唱歌曲A、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第二便时幼儿可跟唱)B、集体合唱,提醒幼儿注意歌曲的间奏。
4、尝试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1)出示演唱提示卡:
教师讲解:画一个娃娃头是一名小朋友唱歌,那画许多娃娃头是——(许多小朋友唱)是全班一起唱。我们来试试。
请幼儿试唱几次并讲解领唱与合唱。
(2)创编新歌词演唱教师提示:好朋友之间除了可以帮忙梳梳头,扣纽扣,还可以干什么呀?我们把它也加到歌曲里演唱。 A、幼儿创编歌词。对于幼儿的创编及时给予肯定B、根据创编的歌词演唱歌曲。提醒幼儿可以在间奏时做一些动作。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讲讲有谁帮助过自己,那自己以后能帮助同伴做什么?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同伴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好朋友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复习4以内的组成,初步学习4以内的加、减。
2、认识"﹢、﹣、﹦"符号,理解其意。
3、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有4的分合的概念。
2、物质材料准备:PPT课件一份、幼儿画册三(23)、有趣的数学(5)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做碰球游戏,复习4以内的组成1.教师交代碰球游戏规则:今天呀,我想请小朋友们和数字宝宝4来碰球游戏,我的球和你的球合起来是4。比如我说:"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你们就说:"你的1球碰3球"。
2.组织幼儿练习。3.和幼儿正式玩碰球游戏。
二、带幼儿学习4以内的加法,认识"+、="1.教师边出示课件,边根据应用题引导幼儿列算式。
(1)幼儿园里来了一个西藏小朋友,后来又来了两个新疆小朋友,现在一共来了几个好朋友?
(2)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算出来的。
教师等幼儿回答后,播放"+、="符号卡片,并把其放在"1、2、3"数字中,形成算式:1+2=3(3)小结:"+"就表示合在一起的意思,"="就表示一共有多少,合在一起念就是:1+2=3.我们用这个算式可以表示刚才的事情。
(4)带幼儿学念算式:1+2=32.继续出示课件,带幼儿练习4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
(1)妈妈买了1个青苹果,又买了1个红苹果,她一共买了几个苹果?这个算式该怎么列?(1+1=2)(2)水果店里进了1个梨,后来又进了3个梨,水果店一共进了几个梨呢?(1+3=4)(3)明明先买了2朵花,后来又买了2朵,现在他有几朵花?(2+2=4)三、带幼儿学习4以内的减法1.教师边出示课件,边带幼儿认识减法(1)花园里有4个小朋友在跳舞,走掉了2个小朋友,还剩几个小朋友在跳舞呢?(2)师:剩下2,这个数字是怎么来得呢?
(3)出示"-",带幼儿认识并理解意义,形成减法算式。
2.教师带幼儿练习4以内其他减法算式。
(1)花园里有4只蝴蝶,飞走了1只,还剩下几只?(4-1=3)(2)体育室里有4只篮球,借走了3只,还有几只?(4-3=1)3.请幼儿尝试根据算式编简单地应用题。
(1)3+1=4(2)2-1=1四、组织幼儿操作练习1.教师简单介绍作业。2.指导幼儿做练习。3.带幼儿检查作业。
活动反思:
第三周的星期五,我组织幼儿进行了数学活动《来了几个好朋友》。目标是1、复习4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学习4以内数的加减。2、认识“+”“—”“=”符号,理解其意思。
大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数学经验,活动开始,进行了4以内数的组成,通过“碰球”游戏,提高了幼儿的兴趣,也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待他们熟悉了4的组成以后,及时进行引导,通过出示一道简单的应用题,演示幼儿熟悉的情景,让幼儿仔细观察后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让幼儿在游戏的操作演示中体验并感知加法的意义,同时请幼儿完整地说说图片中的意思。大班的孩子对现实生活反而有兴趣,他们有欲望去探索、去发现生活中的奥秘。所以,我们选择的演示内容要贴近孩子的生活。
在学习4以内数的减法时,方法基本和加法相同,幼儿基本上会根据直观图计算4以内的减法,但是在看图的时候我特别强调,在做减法的时候一定要把图上的总数一起算进去,不要只看一部分,比如在操作练习题上,有一些小动物的身体或头是转过去的,表示要离开的,幼儿往往在做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些转头的不算在总数里了,经常会犯同样的错误:用剩下的来减去离开的。
在集体活动时,幼儿的表现都不错,能大胆地讲述,完整地表达。但是在练习时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加法基本没问题,减法对于个别幼儿来说,稍有困难,老师强调的事情没有完全领悟,只是简单地看图片了。
本次活动我发现本班幼儿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幼儿能独立完成作业,但也有些幼儿对自己缺乏信心,做作业时总喜欢看别人的答案,甚至有的小朋友刚刚拿到练习本就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因此,我们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帮助这部分幼儿树立自信心。
好朋友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往,会以碰碰头、亲亲脸等各种动作表示友好。
2、学习短句:嘿,嘿,我们都是好朋友。
3、体验与好朋友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以及了解相关与人相处的方法。
5、激发幼儿喜欢与他人交往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动物、娃娃等玩偶、幼儿生活照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以游戏引起幼儿兴趣,学说:嘿,嘿,我们都是好朋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了许多的小客人,可是他们都很害羞,要小朋友说一句好听的话才肯出来。
2、教师示范:听老师是怎么说的?(嘿,嘿,我们都是好朋友!)谁出来了?老师刚才是怎么说的?找到朋友我们可以和他碰碰头,亲亲脸!(教师拿毛绒玩具与自己做亲密动作)3、还有许多小客人都躲起来了,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小客人请出来吧。(一起学说短句)(教师拿毛绒玩具与幼儿做亲密动作)4、请个别幼儿请小客人。
(二)友好示意
1、教师:我们班来了那么多好朋友,小朋友会用一些友好动作来欢迎好朋友吗?
2、若小朋友不理解,老师可以示范和好朋友握握手等动作。
3、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动作来表示对好朋友的'友好。
4、请幼儿之间相互学一学友好的动作。
(三)音乐游戏
1、音乐游戏:碰一碰
2、教师:现在我们要将这些友好的动作放到游戏中去,和好朋友们一起玩一玩好吗?现在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我们听着音乐一起玩碰一碰的游戏吧。
3、游戏2-3次。
(四)总结活动
1、教师: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开心吗?想一想,好朋友在一起还可以做什么事情呢?
2、教师播放幼儿在幼儿生活的照片,有一起滑滑梯的,有打架的...(幼儿判断是不是好朋友做的事情)
3、教师总结: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一起玩游戏,玩积木,滑滑梯等等,好朋友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能为小事吵架,更不能打架。因为我们都是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