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看电视》教学设计

2025/09/17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看电视》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看电视》教学设计 篇1

《看电视》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看电视》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看电视》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看电视》。

教学目标:

1、认识“全、奇”等14个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

1、写好6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喜欢看电视吗?喜欢看什么节目?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节目吗?(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说一说)如果你们看的电视节目冲突,你们会怎么做呢?

有一家人也喜欢看电视,不过他们看电视有些奇妙,想知道吗?赶紧读课文吧!

二、学生自提要求,初读课文

1、引导学生先自己试着给自己提一提读文要求。

2、教师出示写在小黑板上的读文要求:

(1)读准每一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中的`字词;

可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说说还要在读课文中做到什么。

3、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感悟体会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告奋勇读喜欢的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缺点,老师作补充评价。

3、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领读易读错的字、词、句;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一家人的亲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竞赛读。

4、小组思考讨论:

(1)“我”家看电视很奇妙,表现在哪里?

(2)读最后一小节,想: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样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5、各小组发言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说。

6、读课文二、三、四节,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

句一:因为爸爸爱奶奶,想让奶奶……,所以……

句二:因为奶奶爱我们,想让我们……,所以……

句三:因为我们都爱妈妈,想让妈妈……,所以……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家庭的情况,用“因为……,所以……”说话。

7、出示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让学生说说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

四、师生共同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这一家人互敬互爱,为了他人的快乐,放弃自己的喜好。说说今后打算怎么做。

五、课后活动

把课文朗读给爸爸妈妈听,让全家人谈谈自己的感受。

《看电视》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教学重点:

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让学生留心观察家人都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谈话导入。

1、请小朋友猜猜:“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换花样。”(电视)

2、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每天我们全家人都看电视。板书课题:看电视。

3、说说你的家庭成员都喜欢看什么节目?

4、小明一家也喜欢看电视,但是,小明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妙。奇妙在哪里呢?请打开课文《看电视》。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

3、全班交流。

三、出示卡片,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己尝试着读。

2、把自己认为觉得很好的那个生字教给其它的小朋友,老师帮助正音。

3、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生字的。

4、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去掉拼音打乱顺序读,开小火车读,并给这个字找个朋友,组词)

四、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个别读,评议,要求在听的时候注意听读的小朋友有没有读得不对的地方。

3、练读,采用多种方式读课文。比如:小组读,男女同学对读,分小节读,全班齐读。

五、图文结合。

1、我们来看看这图上有哪几个人啊?他们在做什么啊?你觉得他们开心吗?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①我们现在来学习第一小节,有哪个小朋友读给大家听一听的呢?

②以“奇妙”设立县念:这家人看电视有哪些奇妙的事呢?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二、朗读感悟。

1、学习第二小节。

①指名读第一小节。

②接下来我们就要看看这家人看电视到底有什么奇妙的。

③请同桌互读第二小节,想想奇妙在什么地方?两个人讨论讨论。

④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发现。(身为足球迷的爸爸爱看球赛,却关掉球赛,换成京剧。)

⑤齐读第二小节。

2、学习第三小节。

①指名读这一小节。

②说说有什么奇妙的地方?(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京剧,换三了足球频道;还有奶奶不看电视只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

③看出了什么?

④有谁能把这一小节读得非常好。谁来试试?(指导学生读出奶奶爱自己的孩子。)

⑤自由读

3、学习第四小节。(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这一小节。)

4、学习第五小节。

①指名读这一小节。想想每个人心里装着的秘密是什么?(互相关爱,心理想着别人,为了别人的快乐愿意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一小节。

5、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话。

《看电视》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二、教学内容

课文《看电视》是一篇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全诗以“奇妙”为线索,通过描写家庭成员之间放弃自己爱看的节目,换成家人爱看的频道,展现了互相关爱、和睦相处的家庭氛围。

三、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质疑、解疑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课文中的奇妙之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猜谜语: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打一家用电器)

谈话:你们喜欢看电视吗?都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你们的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你们知道吗?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出示画面,指导看图:这一家人在做什么?你能猜想他们在看什么节目吗?

学生自由拼读课文,多种方式认读生字。

分小节自愿试读,纠正字音。

齐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朗读课文,感悟亲情

学生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汇报交流听懂的内容。

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提出问题。

全班解疑,通过朗读指导,感受一家人看电视的奇妙之处。

小结

总结本课学习的生字、新词。

布置作业:观察家里人平时爱看什么电视节目,他们是怎样看的?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出示要求认识的字,各种形式读。

复习课文大意,引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学习第二、三、四小节,通过朗读、讨论,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谦让。

学习第五小节,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理解每个人心里装着的秘密是互相关爱。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采用多种方式读课文,如小组读、男女同学对读、分小节读、全班齐读等。

配乐朗读小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写字指导

观察田字格中字的结构特点,掌握书写方法。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习书写。

评议、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

课外延伸

把课文朗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爱的故事。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朗读、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看电视》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㈠猜谜揭题,引入新课

猜谜语

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打一家用电器)板书:电视⒉谈话揭题。

大家每天看电视吗?有一家人也和大家一样,每天看电视。可他们家看电视很奇妙,你想知道吗?那就赶快读一读《看电视》这一课吧!把板书写完整。

㈡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在学习前先认一下。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字连成词。)把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3、同桌相互检查生字,并交流认字方法。

4、教师检查。

⑴出示加音节的生字(这步是为正音而设计的.)本课易错的字音有:(全、精等)

⑵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学生如有不懂的词语提出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放到句子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如:精彩、没完没了(这一步的设计是遵循了识字规律,学生读准字音,感知字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字意)

⑶出示单个字让学生认记。(对于难理解的字可重点扩二到三个词,以帮助理解字意。)

5、学写生字“关、完、写”(读字音,分析字形,在田字格中自己练写)

6、读课文,争当朗读小老师。

㈢练习巩固。

读词语练说话。

全家人 奇妙 却 精彩 球赛 关掉 没完没了 换频道 球员们 写字 音乐 舞蹈

第二课时

㈠情境导入

1、边打快板边读这首节奏鲜明的诗歌。

2、听后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写“全”字。

㈡读文帮老师开火车

1、爸爸爱看 却换成了 奶奶爱看 却换成了

我们一起为妈妈换成了

2、学写爸爸的“爸”

㈢重点质疑,讨论解答。

1、引导生质疑为什么爸爸爱看足球却为妈妈换成戏曲?

为什么奶奶又把她爱看的戏曲换成足球?

我们为什么又提议为妈妈换成音乐舞蹈?

2、讨论解答。(师小结:我们家看电视真“奇妙”!)学写“家”

1、谈感受,悟文情。

㈣感情朗读,把你所感受到的,感悟到的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举行朗读比赛)(朗读重在感悟,对学生的指导不要拘泥于机械的点拔。)

㈤扩展结束

齐读最后一句,猜猜心中的“秘密”是什么?

㈥布置作业

回去了解一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最爱看什么节目?

《看电视》教学设计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

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留心观察父母、家人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2、家庭成员看电视时意见统一吗?意见不统一怎么办?

3、教师准备明明一家人看电视的 flash 动画。

4、教师准备看电视时不同场面的片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结合自家的.情况,谈谈看电视的情况。

2、播放明明一家人看电视的场面,你能猜出他们正在看什么节目吗?

(尊重学生看法,只要说的合理,就给予肯定)

3、引导学生发现明明家看电视中的“奇妙”所在: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认识字词

1、引导学生揭开他们家看电视中的“奇妙”之处,朗读课文,找到答案。

(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

3、找出这些生字在课文中带出的词语,反复读。

(生在书中找词语)

4、学生汇报词语,师在屏幕上呈现词语。

三、引导学生选择学习生字、生词的方式

教学法: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运用加一加、减一减、猜字迷的方法识字,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在什么地方或场合见到过这些字。

1、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引导,例如:

学生汇报“精”时,引导学生说说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在哪儿见过这个字。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字的结构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书写方法:

边板书边讲解。

3、学生描红并临写生字,要求:

⑴ 书写姿势要端正。

⑵ 要按笔顺写。

五、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二、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围绕“奇妙”一词展开,学生读第2~5小节,找找奇妙藏在哪里:

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

2、学生分组讨论,奇妙在哪里。

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⑴ 身为球迷的爸爸关掉球赛,换成京剧。

抓住这一点,询问学生:

爸爸为什么这样做,爸爸表现怎样?

教师引导学生带着爸爸孝顺母亲的感情读读这一节。

⑵ 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京剧,换足球频道,奶奶不看电视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体会老人对儿女子孙的浓浓爱意。

如果学生读不出这种感情,教师范读指导。

⑶ 关掉球赛,看音乐舞蹈。

引导学生说说:

为什么会这样呢?

学生有感情的读这一小节,读出家庭成员间互相关爱之情。

⑷ 互敬互爱,为了他人的快乐,放弃自己的爱好。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五小节。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四、感悟诗歌,课外延伸

配乐朗读小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出示反映谦让、礼貌、孝顺等主题的小诗:

培养学生喜爱诗歌的兴趣,同时受到好的品行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