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与爱同行》读后感

2025/09/17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与爱同行》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与爱同行》读后感 篇1

爱在哪儿?爱是什么?爱在我们身边吗?我一直都不明白。直到这个国庆假期,我阅读了《与爱同行》这本书,我对爱有了更深的了解。

从一位因病及将离世的台湾爸爸给他女儿的遗书与十年后女儿的回信中我明白了爱的理解也是一种坚持,这位小妹妹一直坚持着,她肯定明白爸爸是去世了,但却一直坚持十年,我想只有爱才能让这位小妹妹这么坚持。

从张剑鑫写的《每个人都是一个被牵挂的风筝》我明白了爱的责任也是一种牵挂,一个人的父母、老师、领导、妻子如果经常对你管这管那,不要埋怨,这是对你的一种爱,对你的一种责任。

从“送粥奶奶”这一事迹中,我明白了爱是一种分享,虽然这一碗碗粥没有那么豪华,但是对于那些外来务工人员来说却是比五星级酒店大厨烧的东西还好吃。因为这粥里还包含着爱 。

从《殷红的母爱》这篇文章中,我明白了爱是一种力量,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女儿,竟不惜划破了自己的胳膊,用自己殷红的鲜血在雪地上画出求助符号。只有爱的力量才有这么的伟大!

爱其实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爱是一种理解,爱与被爱都需要理解,缺少任何一方的理解,爱都是不完整的,理解爱才能让爱变得更珍贵,更有力量﹔爱是责任,爱是责任的体现,而责任是爱的化身,爱既源于责任,又产生了责任。有了爱,就能勇敢地付起责任﹔爱是一种分享,如果说爱是空气,那分享就是氧气,空气中包含着氧气,爱里充满着分享﹔爱是一种力量,爱的力量能给人无穷的动力,去超越自我,超越极限,创造奇迹。

《与爱同行》读后感 篇2

记得有一次,天阴沉沉的,我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谁知在菜场转了一圈出来时,天已下起了倾盆大雨。“哗啦啦,哗啦啦”黄豆般的雨点打在地上,溅起了朵朵水花,不一会儿就汇成了条条“小溪”。我和妈妈赶紧躲闪到屋檐下。就在这时,一位老奶奶一手拄着拐杖,一手将菜篮遮挡在头顶,颤巍巍地向菜场走来,路面坑坑洼洼,已经到处是积水,老奶奶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着,我看着心里都替她着急。忽然,从后面赶上来一位大姐姐,手将雨伞撑在老奶奶的头,一手扶着老奶奶,嘴里还不停地说:“老奶奶,你慢点走,当心脚下路滑。”我看了这一幕,心想真是位有爱心的女孩,我以后也要向这位大姐姐学习,做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与爱同行》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妈妈背我上大学”,故事的'主人公是金鑫,因天生瘫痪,生活无法自理,为了照顾残疾儿子,金妈妈辞去工作背着金鑫上学。这不由得让我回忆起一件事: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动过一次小手术。手术过后,我静静的躺在病床上,爸爸妈妈一直陪在我身旁,一步也不敢离开,爸爸见我睁眼醒来,忙关切地问我:“饿不饿,想吃点什么?”“粥”我有气无力地回答。爸爸听了,像箭般冲出病房,买回来了粥,一小勺,一小勺的喂我。白天爸爸照顾我,晚上妈妈陪着我,在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我渐渐康复了。

从这件事中让我明白了母爱似海,父爱如山,天下父母都有一颗纯真的爱子之心,他们的爱默默无闻,不动声色,点点滴滴都在行动之中,滋润着我成长,激励着我们奋发向上!

《与爱同行》读后感 篇3

我在国庆长假期间看完了《与爱同行》这本书。

这本书讲述了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书里有父母为孩子捐出了自己的肝脏,让孩子的生命延续;有的讲述孩子从小瘫痪,12年都是妈妈背着孩子上学,并以高分考入浙江大学;还有超越血缘的母爱和雷锋叔叔的故事等等。

这让我想起了几个月前的傍晚,我和爸爸在科技学院的操场上锻炼,正在回家时,一位老爷爷走了过来,老爷爷以为我爸爸是老师,就说:“老师,我捡到了一个学生丢的钱包和身份证,请您把它送到这个学生手中。”爸爸接过老爷爷手中的钱包和身份证,就开始寻找那个学生。

我们翻遍了钱包,但令人人失望的是,没有任何其他联系方式。可是找到了一张饭卡,上面有他的名字,这时食堂正好没有下班,我们马上赶往食堂管理处,去查找他的电话号码或宿舍地址。可没有查到,工作人员说,“明天再来查吧!今天太晚了。”爸爸却说:“如果明天送到的话,他肯定会很着急,今天必须找到他。”

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提议我们去校医务室试试,通过他的名字也许能查到他的联系方式。我们打听到校医务室的'地址,就立刻赶了过去。校医务室的工作人员听完我们的来意,马上打开电脑查找,幸运的是,终于查到了他的手机号码。

爸爸马上和他取得了联系,让他到校医务室见面。不一会儿,那个大哥哥骑着自行车飞快地赶来了。原来,他在我们没有给他打电话之前,他还不知道自己的钱包丢了哩!

我看到大哥哥拿到自己的钱包和身份证时高兴的样子,我心里美滋滋的。

在找到这个大哥哥的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我心里想,帮助别人,就是与爱同行。

《与爱同行》读后感 篇4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感恩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

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在《与爱同行》里,有一篇名叫《大爱托起生命》的文章,讲述的是20xx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受到重创造成手臂骨折,孩子经过抢救已无生命危险。经诊断其左手臂多处骨折,受伤较严重,完全康复可能需要半年时间,但治愈的希望很大。该事件被报道后,在网络上热传,无数人为之动容。当被问及救人动机,吴菊萍回答说∶“这是本能,是作为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

吴菊萍阿姨也是一名母亲,事件发生时孩子只有七个月大,还在哺乳期。在坠楼女孩生死关头的瞬间,明知巨大的冲击力会造成伤害,她还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手去,这样的牺牲精神让人感动。我要向吴菊萍阿姨学习,并把这种精神传播开来。

牵手你我,与“爱”同行,和谐的社会就是需要“诚信与友爱”,我们一起乘“和谐”的小舟,在“爱”的海洋里徜徉吧!

《与爱同行》读后感 篇5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人的心灵就像是一个丰富的收纳袋,它不断地收获自己的需求,也在不断地给予和付出。遭遇困惑、经历失败,都不该让我们的心失去爱的温度……诚信友爱,是唱响和谐的第一乐章。

最近我读了一篇《感恩之心,与爱同行》的文章,令我深受感动,故事讲述了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小家庭,因为夫妻关系不合而离婚,母亲一个人凭着不屈的意志和一双勤劳的双手含辛茹苦地把作者养大成材。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没有再婚,为了孩子没有给自己买新衣服,而她却给孩子买孩子需要的物品,这是一份伟大的母爱,终于有一天作者成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自然地挑起了家庭的担子,这位伟大的母亲晚年生活过得幸福而快乐!我的泪水情不自禁的从眼眶里掉了下来。

常言说得好:“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孟祥斌,他就是个主动去铺垫爱的“煤渣”,给人温暖的军官。金华市城南桥的23只灯箱广告牌上,一位年轻英俊的解放军军官微含深沉笑意的照片,在阳光下熠熠发光。照片旁还有两句话:“向孟祥斌英雄致敬;一个人感动一座城。”孟祥斌,一个年仅28岁的青年军官,为了抢救一名素不相识的.女子,在寒风凛凛的冬日,毫不犹豫地跳进了冰冷的婺江。他挽救了女子的生命,自己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可能留给了自己;他尽管没有穿军服,但仍没有忘记作为一名军人的职责,他为人真诚,有着一副热心肠,当噩耗传到孟祥斌的父亲耳里时,他说“祥斌这样牺牲光荣啊……。”是啊,孟祥斌真有着硬汉子的高尚情操。一个人感动一座城。这正是孟祥斌的一跃,使深藏在人们心中的真情和良知瞬间迸发出来,弥漫天地之间。这难道不是和谐吗?

与“爱”同行,和谐的社会就是需要“诚信与友爱”,让我们一起乘坐“和谐”的小舟,在“爱”的海洋里徜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