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城南旧事》读后感1200字

2025/09/17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城南旧事》读后感1200字(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城南旧事》读后感1200字 篇1

《城南旧事》,看似平凡的一本书,却讲述了一个悲惨且又意味深厚的故事。

这本书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集。它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睦的一家。它透过主角英子那双童稚的眼睛,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与单纯,却道尽了人世间复杂的情感纠纷。

文章描写旧北京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从童年的骆驼队到爸爸的花落了,中间英子经历了许多成长的变故。也就是这样,一个个人物开始走进故事里:惠安馆内被称做疯子的姑娘秀贞、英子的好朋友妞儿、为供弟弟上学而无奈做小偷的哥哥、常住在英子家躲风声的德先叔、被施家赶出来留宿英子家的兰姨娘、英子家的仆人宋妈、因病去世的爸爸……他们都是英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人物,也是教会她许多道理的人。

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惠安馆那章。秀贞是英子搬到新家认识的新朋友之一。她天天听着她念叨着小桂子之类的话,使英子很好奇,她觉得假装有一个小桂子很好玩,于是她每天上午偷偷跑去惠安馆和秀贞玩,听她讲小桂子的事。可是似乎胡同里谁都说秀贞是疯子,不许自己家的孩子靠近惠安馆。但是在英子的眼里,秀贞跟其他人家的姑娘没什么两样嘛。直到有一次,她无意中听到了宋妈说的话,才知道秀贞为什么会变疯的。原来,秀贞和一个借宿在惠安馆的学生相爱,有了孩子,但是他必须得回家一趟,可怕是被***扣在了那里,一走就是六年。

后来秀贞生下来一个女孩,却被***丢到了齐化门城根下,她从那时开始就疯了。英子从秀贞口中得知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她还告诉英子小桂子的脖子后面有一块青疤,拜托英子帮忙找到小桂子。秀贞的眼睛下面有两个泪坑,英子的好朋友妞儿也有两个泪坑,英子经常把妞儿和小桂子混在一起。直到有一天,妞儿和英子哭着说她不是她爸妈亲生的,说要回齐化门找她的亲生父母时,英子恍恍惚惚地去掀开妞儿的头发,发现妞儿的脖子后面真的有一块青疤。

她想让秀贞和妞儿回惠安找她爸去,于是拿上妈妈的金手镯,带着妞儿跑去找秀贞了。秀贞连夜整理好行李,带着妞儿去搭火车。可是英子不舍得妞儿,便使劲跑去追赶妞儿。那天夜里,又下着大雨,英子还发着烧,但她最后还是顶不住了,幸亏刚好遇见了妈妈,她才不至于晕倒在马路上。后来,英子有一次听妈妈说原来那天晚上秀贞和妞儿被压在了火车底下了。英子突然想起了一个人,她那又湿又长的睫毛一闪动,眼泪就淌过泪坑流到嘴边了。

本书中的英子用自己稚嫩的眼光看着这个杂乱的社会,对那些复杂的人和事,她有着自己特殊的理解和看法,但她也有分不清的事,像她分不清海和天、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因为她觉得太阳是从碧蓝的大海上升上来的,但是它也是从淡蓝的天空上升上来的呀。而她更有一种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乐于助人的善心,像那次她为了别人家一家团聚,竟把妈妈的金手镯都拿去给别人做盘缠,这是件几乎连一个成人都做不到的事,这让我想起了一句俗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想这本书也是林海音为了怀念她的童年而写的吧。

《城南旧事》读后感1200字 篇2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这首诗使我们走进了林海音的自传小说《城南旧事》。

我很喜欢《城南旧事》这本书,因为它蕴含着浓浓的亲情,与小孩子的那种天真,渴望和期待,和震撼人心的友情!仿佛身临其境:二十年代的时候,六岁的林英子住在北京的一条小胡同里,她活泼好动,有着其他小朋友不具有的胆量,与大家眼中的疯子秀贞做了好朋友,当她得知秀贞的女儿生下来就被家人抛弃,英子对她很同情,经常找她玩耍,而她也不停的嘱咐英子一定要帮她找她的女儿。可能世界就是这样的吧,英子在一个狂雨的晚上发现伙伴妞儿正是秀贞要找的女儿,小桂子。于是便冒雨带妞儿与秀贞相认了,最可怕的是这对不幸的母女却在匆忙的赶火车中惨死在火车轮下。后来英子搬了家,在家门前的废屋院子里中认识了一个年轻人,他为了供弟弟上学,不得已才去偷东西,最后被警察抓走了。英子很难过,因为,她不再有朋友了。英子九岁时,英子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在无意中听到了宋妈与她丈夫的谈话!她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了,女儿也被她丈夫卖给了别人,而不是代养,所以直接崩溃了。英子并不明白宋妈为什么会来到她家,照顾林家的孩子,而扔下自己的孩子不管。后来,英子的爸爸因为肺病去世了。宋妈也被她丈夫用毛驴接走了。英子开始在马车上回忆她以前的时光,和妞在一起、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光!

英子的童年虽然逝去了,但是,她却长大了。她感受到了世间的冷暖,父亲的爱,母亲的温暖,友情的重要。所以,童年逝去的我们,不要灰心,不要丧气,因为,我们已经长大了!不知为何,我喜欢英子,喜欢她童年时对于别人那种天真的同情,喜欢她对于友情的珍惜与渴望,更喜欢她对父亲的那种情感。《城南旧事》更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作者描写主人公英子观察骆驼吃东西时,英子发现骆驼们都一样,唾沫沾在薄薄的唇边,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英子想就是因为这种不慌不忙的性格,骆驼才能耐住长途的寂寞吧。我们的学习和做事也是这样的,应该沉着冷静地面对困难困难,解决问题。我们想要把事情做好,就是应该要学会镇定,冷静,不要慌张,多动脑,不钻牛角尖。在我们生活中:如语文考试时有的字不会写,一定不要着急,认为没希望了,其实翻翻试卷,看看有没有这个字,也是可以的。有时,有一道数学题怎样解都解不开,用另外一种你自己的方法做也可以。记得作者的爸爸常说:“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其实爸爸也经常用类似的话来鼓励我,一想到这里就充满了对爸爸的感激和爱。我看完了整个故事,合上了书。可是,那场景却在我的脑海里依然浮现着,久久无法散去。作者的童年,是多么的完美,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种种的种种,都是那么的感人,那么的细腻动人!虽然,我的童年己经成为过去,但是,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为向作者学习,做一个冷静、镇定、懂得感激的人。好好感激父母,多年来对我的爱。

《城南旧事》读后感1200字 篇3

这是一个很久以前发生在北京的故事,它讲的是一个叫英子的小女孩,一天英子的爸爸、妈妈带英子去看骆驼队,打头的骆驼,总会有一个铃铛,英子问爸爸:“为什么打头的骆驼都会有一个铃铛呢?”爸爸说:“要是骆驼们碰见远处的狼,铃铛在响,狼就知道是有人在保护着骆驼呢。”英子说:“不对,爸爸,是因为打头的骆驼太寂寞了,所以才用铃铛的。”

一天,她们家的奶妈--宋妈要去买菜,英子跟着一起去了。走到惠安馆,她们看见了一个疯子。这个疯子是个女的,她总是站在门口整理她的麻花辫,她的名字叫秀贞。秀贞是因为她的孩子小桂子丢了,才疯的。英子看呆了,疯子招手叫她过去,她就顺着疯子的手势,慢慢地过去。这时宋妈说:“孩子,快走啊!”

说着,就拉起了英子的手。走到一口井边,她看见一个叫妞儿的小朋友,她刚打完水,一些坏孩子说:“唱个歌,才让你走。”妞儿哭了,英子忍不住大叫:“你们为什么要欺负她?”从此以后,妞儿和英子成了好朋友。一天,妞儿告诉她:“我的爸妈都不是亲的,他们老是打我。”

妞儿一笑,总是有一个泪坑,英子看见秀贞脸上也有一个泪坑,她怀疑妞儿是不是秀贞的孩子。有一次,妞儿走到横胡同,后面跟着高高的男人,那是妞儿的爸爸啦,英子看见妞儿来,她很高兴,可是妞儿并不高兴。她还拿手把英子推走。第二天,妞儿到她家,撩起裤腿,给英子看她爸爸给她打的伤,妞儿的肩膀也被她爸爸打肿了。

一天,英子偷偷溜出门,到惠安馆去找秀贞,秀贞拿了一件还没缝完的衣服,在英子的身上左比右比,还托英子帮她找齐化门的小桂子。英子最后帮她找到了妞儿,原来妞儿就是小桂子。

英子生病住院了,刚可以下床,她爸爸就把她接回新家了。英子就上学了。有天,她爸爸睡着了,刘平他们在墙上踢球,踢的乒乒乓乓响,英子的妈妈说:“英子,下去让他们到空房子那边踢,告诉他们你爸爸在睡觉。”刘平他们把球踢到了草丛里,他们请英子去捡球,英子没说话,只是拨开草,往草丛里走去。

英子左翻右翻都翻不到,她在草丛里发现了一堆东西,后来她知道这些东西是一个小偷的。这个小偷跟她是好朋友,有一天,刚下完雨,她到草丛里去看那里的东西还在不在,她看到那个人还在那里,可始那个人低着头,仿佛没有看见英子一样,英子走过来,他才看见。那个人说:“我不能在这儿长呆了,你快回家吧。”后来,那个人被抓住了。英子很伤心,她抱在妈妈怀里,想哭一通。

英子是六年级的同学了,今天她该毕业了。是她代表大家去领毕业证书,英子想请爸爸去参加。可是,叔叔被日本人害死了,爸爸急得吐了血,住在医院不能下床。领了毕业证书,她兴冲冲地跑回家,她看见夹竹桃都谢了,几个妹妹在玩土,她就说:“是谁把爸爸的花都给摘下来了?我要告诉爸爸。”

这时,老高过来说:“英子,你快去医院吧,去安慰安慰***妈。你爸爸他……”说到这儿,他再也说不下去了。英子从来没有这么镇定过,她说:“好,我去医院。爸爸的花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

《城南旧事》读后感1200字 篇4

惬意的午后,一扇窗,一张台,一本《城南旧事》缓缓打开我的心门,拨动我的心弦。

当读到最后一篇文章《爸爸的花落了》,我不禁泪水涟涟。故事的主人公英子完成了六年前爸爸的愿望,在毕业时上台代表全校同学领取毕业证书。那一天来了,可爸爸病倒了,不能陪英子去学校了。在英子临走前,爸爸语重心长地说:“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句话在英子的成长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影响,也使我受益匪浅。

记得我第一次做主持人的那天,南方六月的天气十分闷热,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马上就会下一场瓢泼大雨。上场前我站在台下紧张万分,努力回想着平时练习的情景,希望上台时不要出错。

不一会儿,音乐停了。我便和搭档慌张地走上演讲台。由于太紧张,上台时竞走成了顺拐。台下发出一阵不小的哄笑声。我抬眼一看,台下两千多双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吓得我腿直打哆嗦,手也不听使唤地直颤抖。我的思绪非常乱。直到我的搭档说:“尊敬的老师”时,才猛然把我的思绪拉回演讲台。我赶紧想起应该接下句了,可我就像在冰窟窿蹲了一个世纪似的。“亲......爱.....的同学们。”好不容易吐完这句话。我那发颤的声音让我有些害怕:“天哪!要是坚持不下去怎么办?我的耳边仿佛听到了同学们的讥笑声,辅导员老师的叹息声......

天气像个顽皮的小孩,一会儿乌云密布,一会又艳阳高照。这会儿太阳正好照在我的头上。我感到像是坐在火炉里炙烤一样的难受。我斜视了一下我的搭档,他投来的是疑惑和责备的目光,台前的辅导员老师十分失望地摇了摇头。此时,我好想跑下舞台,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面对台下两千多双眼睛我该怎么办?

我本来就是一个主持的新手,房漏偏遇阴雨天。接下来是:唱国歌班级介绍班级情况,那个同学在介绍班级情况时,开始还自信满满的,可到了后面她竟忘词了。(也可能是因为跟我一样第一次上台紧张的原因吧)可他没说完,我却要接她最后一句话才能进行下一个环节。他愣在哪里看着我,我也盯着她,一时不知怎么办好。这时我的搭档悄悄地拉了我一下,我便立刻大声喊道:“全体立正!”咦?声音为什么这么小?台下辅导员老师示意我看话筒。原来是我由于太紧张,话筒竟然拿反了。

“ 不要怕,无轮做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句激励英子的话在我耳边萦绕。于是,我鼓起勇气大声说道:“下面请值周老师做值周总结。 ”此时我的声音听起来是那么的清脆;那么的响亮;那么的甜美!我真的硬着头皮闯过来啦!我终于战胜了胆怯,找回了往日的自信!

当我说完最后一个演讲词,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迈着轻盈的步子走下演讲台。第一次主持的工作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

啊!这时的天真蓝;云真白;花真艳。大自然的一切仿佛都在笑。

《爸爸的花儿落了》让我们在我们漫长的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不退却,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 要有“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的勇气 。任何困难就像我们脚下的一颗小小的泥丸一样。

一本书,一片光;一本书,一段思……

《城南旧事》读后感1200字 篇5

待我静心品读完了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早已是思绪万千。在她细腻的描写下我细细品味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老北京故事;在她淡淡的文字描写中我深深感受旧社会人们的悲欢离合;在她如泣如诉地点滴中我默默感悟人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性文学的开山人——林海音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受,以童年在北京的生活为素材而创作的经典作品。整书以主人公英子生活在一个宽裕的家庭,有恩爱的父母和可爱的弟妹为背景而拉开了序幕。

书中的开篇之作《惠安馆》主要讲述了英子一家所住的胡同路口,有一个供读书人寄宿的惠安馆。看门人老王有个女儿叫秀贞,人人叫她疯子,而她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但是她,却成为了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有一天,小英子因为好奇而走进了疯女人秀贞家,从而了解了她的凄苦人生,英子深深地感动于秀贞虽疯但对女儿的深切思念之情。小小年纪的她决定帮助秀贞寻找女儿——小桂子……因为一次偶然,她发现,好友妞儿是秀贞女儿小桂子!历经几许不解,几许磨难,几许挫折,小英子忍病把二人送上了火车,终于母女深深相拥。看到这里,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英子小小年纪便有助人为乐的好品质,让我颇为感动:现如今我们这个年纪的孩子,已全然没有了英子的品质,自私好争,不会把自己的东西拿来分享,更不要说会把自己所有的家当都用来帮助人们所说的“疯子”,也不会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倾尽全力帮助了。可这一切,小小的英子却做到了。这是一种多么纯洁、高尚的大爱精神啊!

光阴如箭,日月如梭,慢慢的,一个个好友、亲人、熟人,都消失在面前。小英子也长至十二岁了,宋妈走了,父亲去世了,童年也消失了。她默默地挑起了家中的顶梁柱责任,闯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在我最喜欢的最后篇章——《爸爸的花儿落了》中,英子六年级毕业前夕,爸爸却病危了。“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领毕业证书前,忐忑的英子在父亲艰难地鼓励下勇敢地走上典礼的舞台。而在父亲走后,小学毕业的英子真正地体会到了自己的责任,她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担负起生活的责任,她坚强地面对一切,担起生活的重任,照顾好了弟妹,正是因为爸爸的这句“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一直指引着英子坚定地面对着一切酸甜苦辣、悲欢离合。

轻轻地合上书本,英子的童年,让我记忆犹新。我觉得:英子的儿时很快乐很幸福,几许天真,几许活泼,几许纯洁……给我一种美的享受。她热心助人,心疼弱者,努力让悲剧变身为相聚,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而追忆起英爸走了,英子还是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却义无反顾地告别童年、肩负重任时,又难免为她的不幸而感到伤心落泪,同时又深深震撼于英子的沉着冷静,有条不紊,这或许也是英子身上另一抹美丽的风景吧!

夹竹桃垂落了,爸爸的花儿落了,英子也不再是小孩子了……或许,在若干年后,我的父母也将会老去,那时,我也大了,我要多干活,打理好家,迎接成年,回忆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