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大班数学认识球体教案

2025/09/18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大班数学认识球体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认识球体教案 篇1

活动内容:数学活动“认识圆柱体和球体”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观察、比较球体和圆柱体,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2、让幼儿初步体验并能区分平面和立体图形的不同。

活动准备:

教具皮球1个,圆片纸1张,圆柱体积木1块。

学具幼儿人手一个乒乓球和若干大小不一的圆柱体积木。

活动过程:

1、认识球体。

(1)出示皮球“这是什么?”“皮球是什么样子的?”

(2)比较圆片纸和皮球,了解球体特征。

“你们看,这张纸是什么形状的呢?”“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玩乒乓球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请小朋友在桌上玩一玩乒乓球,不要让球离开桌面,你发现了什么?”

(4)说出球体的主要特征。

“球是什么样子的?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往哪边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你见过的东西中有哪些象球体?”

2、认识圆柱体。

(1)出示圆柱体积木。

“它是不是球体?为什么?”

(2)比较上下两个圆,了解圆柱体的特征。

“上面和下面这两个圆一样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和上面的圆一样大的圆片,我们用这个圆片和下面的圆片比一比,看看它们是不是一样大?”

(3)说出圆柱体的主要特征。

“象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请小朋友在盒子里找一找,哪些积木是圆柱体?能不能把你找到的圆柱体变成一个。”

(4)幼儿寻找圆柱体并拼接。

“你找到的圆柱体能不能变成一个长的圆柱体?为什么?”

结论:只有一样粗的圆柱体才能变成一个长长的圆柱体。“你见过的东西中还有哪些象圆柱体?”

3、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球体和圆柱体,球体是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往哪边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圆柱体是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相同大小的圆柱体可以接成一个长圆柱体。”

大班数学认识球体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

2、能按照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1、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物体若干,篓子两个。

2、圆柱体和球体的物品每名幼儿一个。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

难点:能按照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启发探索法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找出能滚动的物体

1、出示各种形状的物体:这里有什么?它们中哪些东西能滚动,哪些东西不能滚动?请小朋友玩一玩,试一试,把能滚动的东西和不能滚动的东西分开,各放一个篓子。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的分类情况。

观察教师出示的物体。

玩一玩教师出示的物体。

通过观察和玩一玩,让幼儿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

二、认识球体和圆柱体

1、教师:这些能滚动的物品都是哪些东西?它们的形状一样吗?请你把一样的放一起。

2、请个别幼儿把能滚动的物体按形状进行分类,把球体和圆柱体分开。

3、教师分别出示球体和圆柱体的.物体,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小结: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我们就叫它球体。上下一样粗,两头都是圆形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

4、滚一滚

(1)教师:球体和圆柱体都会滚,它们滚起来一样吗?

(2)幼儿人手一个球体和圆柱体进行滚动,操作过程中,引导幼儿尝试从不同方向滚动球体和圆柱体,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

(3)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4)师生共同小结:球体可以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不能向各个方向滚动。

回答教师提问。

把一样的放在一起。

把球体和圆柱体分类。

幼儿回答。

回答教师提问。

操作,发现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

交流。

通过提问、比较、分类等方法,进一步让幼儿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并让幼儿能按照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

三、分组活动

1、引导幼儿将收集的物品分类。

2、尝试用揉、捏、团、搓、压等方法塑造球体和圆柱体,发展泥塑能力。

分类。

操作。

通过让幼儿自己制作,充分的认识球体和圆柱体。

大班数学认识球体教案 篇3

1.萌发探索几何形体的兴趣。

2.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区分球体和圆柱体。

3.认识球体、圆柱体的不同特征。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球体、圆柱体。

难点:区别球体、圆柱体。

活动准备:

圆纸片和球体物体(乒乓球、皮球、篮球)若干;球体、圆柱体的积木每组一筐;木棒每人一根;圆柱体薯片盒、露露盒、电池等各一。

活动过程:

㈠ 导入

出示圆纸片和球体物体,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咱们一起来玩吧”。(给幼儿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由动手操作。)

㈡ 展开

1.认识球体。

⑴在操作活动中初步感受球体的特点。

操作一:引导幼儿分别转动圆纸片和乒乓球(或者其它球体),通过观察感知两者的不同。

操作二:引导幼儿摸一摸乒乓球的表面,感受球面的'特点。

⑵在操作的基础上总结球体的特征。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它摸起来怎么样?”

小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无论怎么转动看上去都是圆形的,表面摸起来到处都是鼓鼓的、圆溜溜的、光滑的,像这样的物体就是球体。

⑶联系实际,请幼儿说说日常生活中玩过的、吃过的、看见过的哪些东西像球体。

2.认识圆柱体。

⑴出示圆柱体学具,幼儿操作比较。

师:“这是什么形状呢?请小朋友来玩一玩、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朋友说一说!”

⑵在操作的基础上总结圆柱体的特点。

提问: “你有什么发现?他摸起来怎么样?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吗?上下两个圆一样大吗?”

小结: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是平面的,四周都是圆圆的,很光滑,像柱子一样的物体,我们叫他“圆柱体”。

⑶经验拓展。

①请幼儿在筐子里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引导幼儿了解这些物体尽管大小、高度不同,但都是圆柱体。

②启发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形状像圆柱体。

3.游戏活动:“赶小猪”

玩法:球体、圆柱体的物体制作成“小猪”状,幼儿手持一根木棍,自由驱赶“小猪”,体会求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的道理.

㈢ 结束

1. 教师评价活动。

2. 延伸:区域内投放各种球体、圆柱体供幼儿自由探索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巩固对球体、圆柱体的认识。

活动反思:

在找找、做做、说说这一环节中,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培养幼儿动脑、动口、观察、比较等能力。从幼儿的操作结果来看,幼儿对于球体的认识是比较到位的,只有个别幼儿出了点小错。

大班数学认识球体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在操作活动中认识球体的主要特征。

2.在活动中让大班幼儿自己说出、找出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3.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自选商场场景。(如:皮球、乒乓球、苹果等)

2.人手一套小筐。

3.泥土、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进入自选商场选购商品,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到自选商场去选商品,你们高不高兴?在选商品的`时候有一个要求,请你们把凡是可以滚动的东西都放到自己的小筐里面。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

1.找出能滚动的物体。

师:现在我来看看,你们选了些什么商品,这些所有会滚动的东西又有什么不同呢?小朋友去试一试、滚一滚、想一想。

2.请幼儿在玩中观察、比较这些能滚动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3.请幼儿上前玩一玩、讲一讲,并指出哪些能向不同方向滚动。

三、幼儿第二次尝试

1.观察比较,认识球体。

师:(出示皮球与纸片)请幼儿试着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皮球、乒乓球都是球体。

四、巩固对球体的认识

1.请幼儿在周围找出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师:小朋友已经知道了什么叫球体,现在就请你到边上去把与球体相似的东西找出来。

2.让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五、结束活动

在复习巩固对球体认识的基础上,让幼儿做出与球体相似的物品。

师:电话铃响,老师接(经理需要球体的商品),小朋友愿意加工球体的产品吗?在加工之前先要知道怎样做球体,(教师边说边示范)先把和好的泥土或橡皮泥搓圆,做好后还可以试着滚一滚,是不是能朝任何方向滚动,小朋友会做了吗?

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到加工厂去做球体的产品吧?

(幼儿出活动室)

大班数学认识球体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了解球体的主要特征。

2.比较、发现球体和圆形的不同,并乐意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玻璃球、飞盘、乒乓球、小皮球、木珠、光盘、圆环、硬币、瓶盖等及其图片,笔和记录表。

2.环境布置:圆圆世界--摆放玻璃球、小皮球、木珠、乒乓球等各种球体物品及圆环、光盘、飞盘、硬币、瓶盖等。

活动过程:

(一)以"圆圆世界"导入活动,教师ppt展示图片,引发探究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进入一个"圆圆世界",看看这个世界里都有什么东西?它们哪里一样?

(二)引导幼儿在"圆圆世界"里边玩边探索,初步感知球体的特征。

1.介绍玩法和记录要求;老师把他们请到了教室,待会儿小朋友们滚一滚,玩一玩,看一看他们是不是都可以滚,如果可以滚的就在这个图示下面"√",不能滚的就打"×"。

2.幼儿选择"圆圆世界"里的物品玩,教师观察、引导他们;把玩的结果记下来。

3.结合记录,交流玩的`结果:有哪些东西是可以滚的?哪些东西是不可以滚的?

4.小结:原来,"圆圆世界"里的东西都可以滚。

(三)再次探索,进一步感知球体的特征。

1.师;"圆圆世界"里的东西都可以滚,但可以随便滚吗?请小朋友们再去滚一滚,玩一玩这些东西。操作时请按照记录表上的图片指示进行,并且把玩的结果记录下来。

2.幼儿再次探索,教师观察、引导幼儿;把玩的结果记录下来。

3.结合记录,交流结果。

4.小结:从各个方向来滚、滚来滚去都不会倒的这些东西,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球体"。

(四)引导幼儿找一找生活中的球体物品。

1.师幼交流:找一找我们的周围有哪些东西是球体(如柜子上的地球仪等)。

2.师展示ppt,介绍生活中的球体及其作用,。

师:老师也找了一些球体,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它们为什么要做成球体?。

3.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球体物品。

师:回家以后你们再去找一找球体的东西,看一看这些东西有什么作用,会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大班数学认识球体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认识球体和圆柱体。

2、感受和体验平面下立体图形的不同。

活动准备:

皮球、乒乓球、茄子、萝卜、易拉罐、水杯(有把的)、笔等实物,圆形纸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球体

1、请每一个幼儿取一些圆形纸片和一只乒乓球,让幼儿分别观察、比较。运转圆片及乒乓球时形状怎么样?发现了什么?

(幼儿运转圆片发现有时看上去是圆形,有时不圆,有时成一条线。拨动乒乓球时无论怎样转,看上去都是圆形)。

2、小结:这些圆片,正面看是圆形,转动后有时看上去是椭圆,再转动成一条线,继续转动又成了圆形,而乒乓球就不一样,无论怎样转,看上去都是圆形,因为它是球体。(让幼儿知道球体名字)

3、请幼儿将各种球和茄子、萝卜等玩一玩,转一转,滚一滚,并组织幼儿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有的东西转得快,时间长,滚得远;有的东西转得慢,时间短,滚不远。转得快,时间长,滚得远的是球体。

4、请幼儿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球体?

(如皮球、弹子、篮球等,凡举到麻球、西瓜、土豆时教师应肯定:“对,像球体。”)

幼儿说不出时教师可以把已准备好的球体物品让幼儿观察,启发引导。

二、认识圆柱体

1、请幼儿将铅笔、易拉罐、水杯滚一滚,玩一玩。

2、组织幼儿讨论并帮助幼儿总结:你发现了什么?

如:有的东西可以滚动,有的东西滚不了,铅笔、易拉罐可以滚动,水杯(有把的)不能滚动。

3、请幼儿观察并说出,铅笔、易拉罐的共同特征。

4、教师小结:上面是圆形,下面也是圆形,二个圆形一样大,中间一样粗的物体是圆柱体。

5、厨师大小,高度不同的圆柱体实物,让幼儿知道凡是符合以上特征的.都是圆柱体。

6、请幼儿想一样,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

三、游戏:奇妙的口袋

让幼儿逐个摸出袋中的物体,摸出后按圆柱体,球体分类。

活动结束:

由圆形过渡到球体,对幼儿来说较有难度,应让幼儿在充分的操作和比较中感知球体和圆形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