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简爱》有感荐
爱习作提供的读《简爱》有感荐(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简爱》有感荐 篇1
第一次接触《简爱》这本书是在高一的下半学期,而且是从学校的图书馆借来看的。这个寒假,我特意跑了一趟新华书店,讲《简爱》买了回来,再一次细细的品味了一遍。《简爱》主要讲了一位无父无母、贫困可怜的少女简爱,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收获了财富与爱人的故事。
简爱的真诚与顽强总是那么的令人感动。她的朋友海伦因传染病而将要死去,她毫不畏惧地陪她度过了人生最后的一个晚上,她们率真的话语,生离死别的友谊无不打动着我。简爱是个孤儿,从小寄养在舅母家中,受尽百般欺凌。后来进了慈善学校洛伍德孤儿院,灵魂和肉体都经受了苦痛的折磨。也许正是这样才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她以顽强的意志以成绩优秀完成了学业。
而故事的重点是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以往爱情故事的女主人公都是些美丽温柔、高贵贤淑的女子形象。而简爱,她“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她拥有的一颗智慧、坚强、勇敢的心灵,使那些外在的美在这内在美面前黯然失色。也正因为此,简爱敢于去爱一个社会阶层远远高于自己的男人,更敢于主动向对方表白自己的.爱情。"你以为,就因为我穷,低微,不美,我就没有心,没有灵魂吗?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也赐予我美貌和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每次读《简爱》的时候,都会被这段话所震撼。正如爱德华所说的,简"如一只发疯的鸟儿拼命撕掉自己的羽毛。"这是一种强烈的自我释放,一种悲与爱交织起来的"支配一切、战胜一切、压倒一切"的力量。她在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表明:自己有权平等地追求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如何赢得了男贵族爱情的平民女子的故事。而是简爱藐视财富、社会地位和宗教的威仪,她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纯洁的心灵。”她的信念和行动展现出来的力量,,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使生活在金钱万能的社会中的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简爱是,一个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认识的女性,一个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追求的女性,一个不再只是盲从于男人和世俗要求的女性,一个对自己的价值和情感做出了独立判断的女性,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夏洛蒂·勃朗特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简爱发出了一个属于女性自己的声音——对于平等、独立、完整、自由的坚持和追求。
而书中另一个亮点便是它所传达出来的宗教信仰的力量。读这本书我仿佛读了一遍《圣经》,西方人对宗教笃深的感情与真诚的信仰,真很令人敬佩。现在的中国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在读《简爱》时候,让我感受到在拥有宗教哺育下才可以得到的人情的纯美,在现在
的中国这真的很难得。其实,很多圣经里的教诲与中国的孔儒的经典思想是相通互补,而现在国人却往往忽视了祖先的睿智。比如圣经里劝人从善,劝人宽忍,劝人感恩,与孔老夫子劝国人礼义仁,两者是相同的。
《简爱》这本已被翻译成许多语言,在全世界广泛流传的著作里,一定还有许多隐藏着的真理,看来我只有不断的研读,一遍又一遍的探究,才能离它的精髓越来越近。
读《简爱》有感荐 篇2
在20xx年这个寒假开始后,我读了《简·爱》这本名著。
上学时候没时间读,现在读完《简·爱》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就像平静的湖面忽然被人扔下一块石头一样,泛起一阵阵涟漪。这个假期,我跟着《简·爱》,做了一次心灵之旅。
简·爱这个名字,是自立自强者的代名词,她留给后人的总是无尽的敬佩,这种敬佩更多的是她能够勇敢并顽强地追求妇人在社会中的独立自主平等的地位时所表现出的巨大的人格魅力。
我现在久久地回味着,怎么也想不通,那样一个出生低微的女子,究竟是哪里来的勇敢?这样一个并不高贵的女子,是什么样的勇气让她始终坚持维护独立的'人格,始终坚持追求个性自由,始终坚持主张人生平等?
我也想象不出,这样的一个自幼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身无分文又受尽歧视的弱女子,竟是这样的热忱刚烈、这样的不甘屈辱;我想象不出,当她的表兄殴打她时,她是怎样地勇于回击;我想象不出,当舅母嚷叫着自己的孩子远离她时,她是怎样的高傲地喊着:他们不配和我在一起!;我也想象不出,面对冷酷的校长和摧残她的教师,她是怎样的深恶痛绝地对好友海伦说:假如她用那根条子打我,我要从她手里把它夺过来,并且当面折断它。
我更想象不出,这样一个身份低微、相貌平平的普通女子,在追求个人幸福时,究竟是怎样的朴实自信?我想象不出她究竟是怎样对地位高贵的罗切斯特喊出: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样一番话。
是的,我想象不出。因为我不是幼年父母双亡,我不用寄人篱下,我并不出生低微,我也不会受人欺负,被人虐待,可以说,我比简·爱更强大,更幸运,但为什么我会如此自卑不求上进,而不是像简·爱一样坚强自信?为什么我会如此平庸,而不是像简·爱一样人生如此丰富?
我迷惑了。
因为,简·爱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梦想。不知怎的,我心底某处突然响起了这句话。
有人说,理想是一颗会开花的树;斯大林说: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雨果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而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而追求独立、自主、平等是简·爱的理想。而简·爱因为有了理想,所以纵使弱小无助,也要竭尽全力地去反抗;因为有了理想,所以纵使地位低贱,也要顽强勇敢地去追求;因为有了理想,所以纵使生活曲折,也要坚强自信地去活着。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动力。追求独立、自主、平等是简·爱的理想,而理想是简·爱追求独立、自主、平等的动力。
就像醍醐灌顶一般,我震撼了,明白了,也羞愧了。
清风,穿过花香,掠过竹林,踪影漂漂渺渺。骄阳,跨过高山,漫过沧海,渐行渐远。我知道,从此以后我将不再自卑,不再甘于平庸,我也知道,那被我废弃于心底已久的理想种子,将被我重新播种。
我在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像简·爱一样,把理想带在身边,那么,这个世界上会不会少了一些平庸之人呢?当每个人都有梦想的时候,努力去实现它才会真正拥有人生的价值。
这次旅程我感觉真心不错,沿途的风景也是很美的。
读《简爱》有感荐 篇3
早在初中的时候,我便读过《简爱》这本书了,但那时囫囵吞枣,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和体会。当我现在重读之时,忽然有了很多感慨和体会,我也重新认识了简爱这个伟大的女性。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女主人公简爱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舅母家,深受虐待,后来被送到洛伍德慈善学校。为追求独立和自由,她通过登广告找到一份在桑菲尔德府当家庭教师的工作。简与庄园主罗切斯特互相爱慕,决定结为夫妻,但在举行婚礼时,有人揭发罗切斯特早结过婚,疯癫的妻子被关在他家一间密室里,简爱因此离开了桑菲尔德府,后来被弗斯兄妹收留。但爱情的力量使她最终回到了罗切斯特身边,即使他已经双目失明,一手残废,两人幸福完婚。
“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瘦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如果上帝赐予我一点美,许多钱,我就要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以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准则和你讲话,而是我的心灵同你的心灵讲话,就像我们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一样,因为我们是平等的'!”简爱在为自己的平等和地位抗争。读完此书,我脑海中一直浮现“抗争”二字,我佩服她那种为命运、为人格尊严抗争的精神。现在我虽没有简爱那么艰苦的条件,但也有很多困难等着我来克服。我需要简的那种抗争精神,追求独立自由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我是一名高一学生。学校里的优秀生有很多,但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下,我必须努力拼命地学习。我坚信勤能补拙,即使现在的成绩不很拔尖,但我会为我自己而奋斗、抗争,努力做到更好,努力达到我每一个目标。我会执着于自己考上梦寐以求的大学的信念,一直奋斗下去。三年,不过是打一场仗。但我必须得打赢,我要为我自己的将来抗争。
坦白讲,我对于现在这个社会还是心存恐惧的。关系、利益、名利、权势充斥着整个社会,混乱无比,乌烟瘴气,但是我要做我自己,做一个纯洁的人,做一个像简爱那样会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的人,我不会卑微地活着。书中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是海伦朋斯对简说的:“只要你自己问心无愧,那么你仍然可以昂起头来。”诚然,只要我问心无愧,我就没有理由低声下气。无论别人地位再高,官位再大,我和他们都是平等的。
我要做一个像简爱那样的人!我希望在我步入社会以后,我还能够骄傲地说:“我还是我!我敢于为我自己抗争!”
读《简爱》有感荐 篇4
《简·爱》作为一部影响中外的英国名著,深受人们的喜欢,它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
首先,大家来思考以下这三个问题:
1、如果你也寄人篱下生活在别人家里,你是顺从还是会反抗?
2、在学校里,如果被老师和同学孤立,你会像简爱一样坚强吗?
3、金钱与尊严,你以为哪个更可贵?
故事一开始,简爱便被寄养在舅妈家里,经常受到舅妈一家人的轻视。并且之前对她很好的里德舅舅也去世了。在舅舅去世之前父母也相继而去,简爱就这样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有一次简爱在偷偷看书,结果被舅妈家里的男孩约翰发现了。还被约翰欺负了一通,但简爱是一个要强的小姑娘,不惧怕他人的欺凌,于是他勇敢地站起来反抗和约翰扭打在一起。这充分表现了,简爱敢于反抗的精神。
就因为这件事,简爱被舅妈关到了红屋子里。后来简爱就被舅妈送到了一个私塾学校——罗沃德学校。但是这所学校的投资人布洛克赫斯特先生,之前去过简爱的舅妈家里,简爱的.舅妈告诉他,简爱是一个爱撒谎的孩子。
在投资人来学校检查的时候发现了简爱,让简爱站在凳子上,当着全学校同学的面诋毁简爱,不要让同学们和简爱交朋友,并且罚简爱在凳子上站半个小时。出于投资人的压迫在全学校没有一个同学敢看简爱一眼,唯独海伦乐意帮助简爱,还给简爱端来了咖啡和面包。
在之前海伦和简爱也谈过好多话,这里的老师出的问题非常奇怪,只有海伦每次能对答如流,但是老师还是责骂,批评,殴打海伦。每次海伦被老师殴打,简爱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从那之后,海伦和简爱两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随后简爱和她最好的朋友海伦主动去找校长坦普尔小姐求助,并告诉她事实真相。坦普尔小姐在知道事实真相之后在一次学校大会上,帮助简爱澄清了她的事实。还了简爱一个公道。这充分体现了简爱坚强独立的品质。
简爱在这个学校生活了八年,后两年她当了教师,并且成绩一直很优秀。在外求职,找工作也很顺利,简爱在桑菲尔德府当了一名家庭教师。
后来简爱与桑菲尔德府的主人罗切斯特产生了爱情,但是罗切斯特想尽快与简爱结婚,远离自己以前的疯妻子,就谎称自己要与另外一个女人结婚。果然,简爱发怒了,她说:“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这是我的心灵在和你的心灵对话,就好像我们两个人已经穿越了坟墓,站在上帝的脚下,我们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看到简爱说的这一段话时,我被震撼了。在那个时代,如此弱小卑微的一个女子,能说出这样的话,能追求男女平等,能让自己活出尊严,是多么了不起啊!
另外,这部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非常吊人胃口,使人看完这一章,非常想接着往下看下一章……
简爱,一个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敢于抗争,敢于追求平等的女性人物,这种品质在任何时代都非常难得。想想我们,不是更应该让自己活出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吗?
读《简爱》有感荐 篇5
这本书以简·爱的几句话开篇,引出简·爱这位奇特女子,并通过这位女子平凡的、奋斗的一生中的一些事迹来体现这位女子敢于抗争,追求正义、平等,心地善良,自尊自重,追求独立人格等独特的人格魅力,并从中穿插了笔者的所感所悟。
“难道就因为我贫穷、地位低下、相貌平平而且身材矮小就没有灵魂,没有一颗心吗·你想错了!我的心灵和你的一样丰富,我的心也和你的一样充实。”相信看过《简·爱》这本英国文学史上经典著作之一的人对这几句话并不陌生。那是书中男主人公罗切斯告诉简·爱,说他要和英格拉姆小姐结婚并要求深爱着他的简·爱继续留下来当家庭教师时,简·爱拒绝的答语中的几句话。这是简·爱的平等宣言,也体现了作为一名女性的尊严。
的确,一个人虽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样貌等外在的东西,但是每相貌美丑等来决定一个人的贵贱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应凭一个人的地位高低、财富多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由自己决定。简·爱就是凭着这样的信念,不因自己贫苦的出生,普通的外貌而抱怨不已,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获得了她渴望的平等与真诚的爱情,过上了她想要的平静与安定的生活。就是这样一名女子,她称不上漂亮,还在人群中一抓就是一大把的那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却以她那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与自强不息的.人生感动了无数的读者,也征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她平凡而又历尽坎坷的一生中,她敢于抗争,追求正义、平等,心地善良,自尊自重,追求独立人格。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颗美丽的心灵,也意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女性美:不依附任何人生存,靠自己的努力与能力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美貌只是一时的,应用一颗美丽的心去征服他人。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死亡”,面对恶势力与不公平,我们是勇于反抗,还是忍气吞声。令人赞赏的是寄人篱下的受尽委屈和不公待遇的瘦小的简·爱选择了前者。面对长得又高又大的表兄约翰·里德的暴打虐待,曾习惯服从他的简·爱终于忍无可忍,勇敢地站起来进行自我保护,与他抗争,骂他是“残酷的坏小子”“像个杀人犯,向虐待奴隶的工头,像那些罗马暴君”,还打得他大声嚎叫。然而原本是受害一方的简·爱却因此而被关进了恐怖的红屋子,在那里,简·爱在恐惧的同时,想到了舅妈里德太太的憎恶,她儿子约翰的虐待蛮横,她两个女儿的傲慢冷漠,佣人们的偏心,意识到了自己在盖茨黑德府是处于多么低微的地位,对于现实的清醒和痛苦的认识使她发出了“不公平啊——不公平!”的呐喊,并认识到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争取自己的地位和权利。正是她骨子里那股强烈的反抗意识,使得她在进入洛伍慈善学校后化身为追求正义的使者。当好友海伦·彭斯受到心存偏见的老师斯凯切德的责难和体罚时,她为海伦打抱不平,满腔的怒火熊熊燃烧着。当海伦被罚戴着一块写着“邋遢”的纸牌时,简爱等老师一走,就“奔向海伦,一把将纸板撕下,一下子扔到了火里”。她用行动来表达了自己对恶势力的不满,是何等敢作敢为的一个女子啊。她追求平等、正义,勇于抗争,一如她对海伦所说的那样的“别人善待你,你也要善待别人”“如果我们无缘无故被打,我们应该狠狠地反击”。虽然简·爱多受磨难,但生活的艰辛并没有磨平她善良的本性。小时候受尽舅妈里德太太的折磨,简·爱曾说世界上最恨的人是她舅妈,还发誓一辈子都不会叫她舅妈,长大了也永远不会去看她舅妈。可当她知道里的太太病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时,她曾经对里的太太的满腔怨恨和反感都烟飞云散了,对她的同情和怜悯之心占据了上风,去探望并原谅了她曾经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而里德舅妈在简爱好言安慰她时仍是恶言相对,简·爱虽痛心也还是担心着她的身体。没有一颗善良的心的人是不会对他人怀有仁慈之心的。简·爱嫉恶如仇,勇于反抗,却也自然率真。她毫不掩饰自己对里德太太的厌恶,说她是个“狠心的坏女人”。即使如此,她在得知里德太太病危时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自己曾无比憎恨的人。说到这,不得不提到书中另外一个人,那就是简·爱的好友海伦·彭斯——一个和简·爱同样善良的女子。海伦无论受到任何责难和体罚,都会淡然处之。简·爱则认为被罚很羞耻的一件事。海伦却对简·爱说:“命中注定该你忍受的事,你要说忍受不了,那就是软弱和愚蠢的。”简·爱当时不理解这种叫人忍耐的训诲,但还是感觉到海伦看待事物的眼光是她所没有的。当时看到这些话,我也很不理解是什么能让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就有着如此的忍耐精神和容纳百川的气度。但我觉得海伦博大的胸襟应对简·爱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否则那次简·爱遭到布洛克赫斯先生的诽谤和体罚时,就不会因海伦望向她时眼里闪出的一道奇异的光芒而制住了正待发作的歇斯底里。而在很久以后,简·爱对待里德太太的态度和举动不也印证了海伦对她说过的《圣经》中的以德报怨吗·童话故事中善良的女子不管经历多少磨难,总会得到王子的青睐,最终会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希望心地善良的简·爱最后也会得到属于她的幸福。但幸福不是垂手可得的,只有靠自己的努力追求和争取才会得到幸福。简·爱没有花容美貌,没有家财万贯,也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这并不妨碍她获得美好的爱情。因为爱情不是靠美貌、财富、地位堆彻起来的。爱情要的是两情相悦,心与心的相通。爱情里没有谁处于主导地位,双方都是平等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简·爱最终找到了她的MrRgh。尽管她的爱情道路一波三折,但她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冷静理智、自尊自重、不卑不亢、独立自主的态度和行为还是引起了我们对女子在爱情中该如何定位的思考。在和桑菲尔德府的主人罗彻斯特先生相处的过程中,对于他的傲慢,粗鲁的态度,简·爱始终没有胆怯退缩,而是不卑不亢,沉着冷静地应对。
在两个人的唇枪舌剑中,他们的思想撞出了激烈的火花,彼此也越来越欣赏对方。面对着爱情的火苗,简·爱还是冷静地意识到她和主人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而且可能只是自己的单相思,只有小心翼翼地压抑着对主人的感情,尤其是在装着光彩鲜亮,高贵的英格拉姆小姐出现时。但她不是自卑,因为她清楚地意识到在人格和品质上她并不比任何人差。直到她知道罗彻斯特先生其实也爱着她后,她才大胆、热烈地放任自己沉浸在爱情得到回应的甜蜜之中,但她并没有在其中迷失自我,成为爱情的俘虏,而是一直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平等、自由。她不喜欢罗彻斯特先生给她买珍贵的钻石项链,漂亮的衣服把她打扮成美人,因为那就不像她自己了。的确,被人打扮的像个花孔雀,即使再漂亮那又怎样,都不是真实的自己。爱情需要的是坦诚相待,彼此接受真实的对方,而不是一味的迎合对方的品格。她还要求继续当阿黛尔的家庭教师,自己挣钱满足自己的日常需求,而不是靠人养。因为她已渐渐意识到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就没有人格的独立。她不想当衣着鲜亮的阔太太,当罗切斯特的附属品,而是做一个可以和他平起平坐,共同担当的爱人。而当她知道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更是义然决然地离开了罗切斯特,尽管她依旧深爱着他,但她不能忍受成为一个已婚男子的情妇。这是维护了作为一个女性的独立的人格和尊严的体现。所幸的是,历经波折,有情人还是终成眷属。简·爱最终回到了罗切斯特的身边,过上了她想要的生活,尽管罗切斯特身体已有些缺陷,但她认为“自己无比幸福——幸福得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看到这,相信每个读者都会为这个平凡的,独立自主的女子拥有了她想要的幸福而感到欣慰吧。
简·爱的独特人格和品质又何止这些,不然平平凡凡的她怎能魅力经久不衰,感动和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任何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殆尽,只有美好的精神品质能流芳百世。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但不管怎样,都应在生活中永葆一颗美丽的心。用心生活,自尊自爱,做最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