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读后感800字
爱习作提供的城南旧事读后感800字(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城南旧事读后感800字 篇1
在书店的“文学畅销书”架子上我看到了它——《城南旧事》。四个刚劲有力的书法字体像磁石一样吸引住我的视线,我决定买下它。
翻开书,油墨香味扑鼻而来,淡雅而清新。这本书的开头就很新颖,带着童真和淳朴,引着我细细品味。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越看越惊喜,我知道,这不是一本平平淡淡的自传体小说。虽然这些情节曲折的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让我真切体会到林奶奶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主人公的积极向上。从每一个故事中,都能感受到小英子对童年即逝的惋惜,对每个人物的深深回忆。
在《惠安馆》中,作者一开始给我们留了悬念,即使宋妈让小英子不要接近“疯子”,但小英子依然很勇敢主动跑到惠安馆去找所谓的“疯子”聊天。在他们大人世界里看到秀贞那样“疯疯癫癫”的人,绝大多数人都会避而远之,甚至作为茶余饭后谈论的笑柄。但小英子看人角度不一样,她认为秀贞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和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她不在意别人怎么说秀贞,也不怕被伤害。并且在她们做朋友的期间,小英子没有嫌秀贞烦,若是常人,肯定被“小桂子”、“小桂子”搞得一头雾水,早就离她而去了。小英子富有耐心和同情心,最终帮秀贞找到了她日思夜想的“小桂子”,让她们母女相认。她们走时,小英子还把妈妈最宝贝的金手镯送给了母女俩做盘缠,可见她善良到了极点。
除了《惠安馆》,我最喜欢的就是《兰姨娘》。兰姨娘是整部小说中光环最大的人物,时尚独特,冰雪聪明,心思巧妙都不足以形容她。她寄宿在英子家,本算客人,但她毫无架子,对宋妈也是毕恭毕敬,她把自己当作和宋妈平等的人。兰姨娘心思玲珑剔透,愿意帮英子做西瓜灯,让本来对她不满的英子重新绽放笑容,对她产生好感。要做到这些是不易的。且别看兰姨娘整天嘻嘻哈哈的,实则在她笑容背后隐藏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苦楚,她不幸的身世令人唏嘘。她却在英子面前像个大姐姐,把正能量传递。她和德先叔叔的美好结局虽是英子帮忙牵线,但她高尚的人格魅力是不容忽视的!
仔细一品《城南旧事》那透着质朴的字里行间,一定会被书中人物所打动、感染,也会觉得,童年时多么纯真美好。
城南旧事读后感800字 篇2
一直觉得林海音的文字带着阳光的色彩与温度,淡淡地暖入心中,在不经意间绚了你的眼。
《城南旧事》是我最早接触的她的一部作品。刚见到书名,一种念旧的温馨感便油然而生。
想象中的《城南旧事》应该是描写一个小城镇中所发生的故事。
故事可能发生在八九十年代,人物有西装革履的教书先生,穿着旗袍的深巷佳人还有所有城镇故事中不可少的骑着自行车打着车铃在巷子间送报的邮差。
当然这都是想象。
真正开始读《城南旧事》时才发现,书中所写的与我想象的大相径庭。
《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的短篇小说集。以老北京城为背景,全书文笔自然朴实,讲述了主人公英子的童年生活。
书中,英子的童年是快乐的同样是悲伤的。因为天真可爱的英子一直在面对别离。
先是总是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秀贞和她的伙伴妞儿。很多人都说秀贞是疯子,但英子却很同情她,也喜欢同她讲话。后来,英子帮助秀贞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女儿——桂子,也就是英子的伙伴妞儿。母女团聚,秀贞立刻带着妞儿去找她的父亲,不料却被火车压死。
秀贞是个可怜的女人,她的一生没有什么词来形容,唯一的词只有“爱”。为爱而生且一生追爱。
然后是附近荒园中的年轻人。也是一个无奈的可怜人。为了供弟弟上学,只得偷窃。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不能分清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虽然偷窃很可耻,可为了供弟弟上学才走上偷窃的路,又很让人同情。最后,年轻人被抓走了。英子很失落,因为她真得觉得年轻人很好。
接着是与英子朝夕相处的宋妈。不晓得宋妈在听见丈夫告诉自己的消息后有没有伤心,但英子是真真确确为宋妈的子女难过。儿子掉进河里淹死了,女儿被自己的父亲卖给了别人,宋妈居然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这令英子不解而且伤心。后来,宋妈被她丈夫接走消失在了英子生活中。
最后是英子最爱的父亲。癌症离世,突然到让英子以为是一场梦。
不论是秀贞,妞儿,年轻人,宋妈和父亲也好,还是身世凄苦的兰姨娘和不理孩子的德先生也好。他们都先后离开了英子的世界。
童年中,周围人在岁月的步影中一个个消失。童年结束,那被岁月覆盖的花开也成为空白,只剩下英子孤独地走下去。
《城南旧事》虽写的是英子的童年生活,可也是当时老北京的缩影。
老北京的生活多姿多彩,但最后,那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这时,回首彼岸,才发现光景绵长,那昙花一般的生活有悲有喜,无可复制。
城南旧事读后感800字 篇3
总觉着自我不是个喜欢回忆往事的人,没有保留记忆的习惯,也没有儿时的老友能够叙旧,况且,有知觉的岁月何其得少,老停留在回忆里,作什么直到与学生一齐看了《城南旧事》。
总觉着混沌中的童年,没有门前澄澈的小溪,没有月夜篱下的蛙声,没有夏日老槐树的荫蔽,甚至没有呼朋引伴采蝶去,应当是忘却了吧!直到看了《城南旧事》。
觉着忘却的东西,觉着忘却的那些人那些事,却原先一向潜藏在心的某个角落里,此刻竟像潮水一般慢慢涌来。觉着了无印象的童年,觉着早已消褪殆尽的那些童年玩伴的脸,此刻竟又鲜活起来,仿佛就在眼前。其实每个人记性都一样好,只是芸芸如我们,总是不经意间失落了那把钥匙,无从开启罢了。庆幸有《城南旧事》。
一个孩子的眼眸,纯净得容不下任何尘埃,给这世界蒙上一层梦幻般的明朗。人世的挣扎与苦痛,在孩子的眼里滤去了浮世悲欢,还原成生命本来的模样。疯子也好,贼也好,贫穷也好,富庶也好,在孩子的眼里,丝毫不带有任何人间烙印,她的眼里仅有生命本身。孩子的眼神,是非人间的。
不禁觉得好笑,我们苦苦纠结的有关人本的思考,其实早有答案,因为人人生来就有一副纯净的眼眸,只是我们听任它一天天蒙尘而锈蚀了。悲哀么有点,亦不尽然。敏感如孩子,我们又何以沉浮在这世上麻木与世故是成长的代价,少有人能逃离这样的宿命,何况大多数是欣欣然的。
看《城南旧事》的时候,我一向在惊异:作者和编者何以能葆有这样清澈的眼眸,让年轻如我亦觉出自我的衰老他们在现实中是否也这般率真,压抑或戴着面具孩子般率真的人,多是不入世而短寿的,尽管其中的一部分发出过耀眼的光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童年的回忆大多是片段,因为不懂人世离合,因为无力探究世事纷扰,只能听任一切随缘而来,又随风而去。仔细想想,又有几个童年玩伴能够交代明了他们的今昔。这样的别离,比起成年之后,犹更痛切,因为多数只能留作一生的回忆。
看《城南旧事》,心头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精致的东西,这样的不疾不徐,温厚淳和,这样的纯净淡泊,弥久恒馨,这样的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心。
看《城南旧事》吧,如果你累了,倦了,想念母亲的怀抱了。你想要的,她会给你。如果你愿意,还能够做一个有关童年的玫瑰色的梦。梦犹酣畅,人已远离。
城南旧事读后感800字 篇4
今天,我又翻开那本令我难以忘怀的书——《城南旧事》。书中描写北京城南里,一家人温暖和睦的生活,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展现出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那既清晰又模糊的故事,常使我潸然泪下。
这本书讲的是上世纪一个住在老北京的小女孩英子的生活。疯女人秀贞,井边的伙伴妞儿,蹲在草丛里的小偷,勇于反对封建思想的兰姨娘,朝夕相伴的奶妈宋妈和沉疴染身长眠地下的慈父……这些人,伴随她走过了六到十三岁的童年。童年已一去不返,思绪却如潮水般涌出,小英子的童年生活虽离我很遥远,却仿佛隐隐伴随在我身边,如同一副幅美丽的画。
作者的描写,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孩子的世界,天真无邪,童稚青涩,旧社会的黑暗好像不存在了,只是一个孩子快乐,纯真的生活。但纯朴的语言之间,又夹杂着丝丝忧伤。英子眼里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生活起居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那些曾与她一起谈笑的人们,音容笑貌是那样的清晰,转眼却又一一弃她而去,这是为什么?英子不明白,但她的童年依然开心快乐,读后使很多人魂牵梦萦,对早已溜走的童年生活依依流连,不禁仔细回味起那段时光。
作者用轻松朴实的笔调,勾勒出一幅幅图画,追寻着微小的记忆,回忆着童年。书中的一切是那么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骆驼队,缓缓流过的人群,缓缓流逝的岁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天真,却又饱含着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如同一曲娓娓道来的诗篇,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人间的凄苦。作者借描写英子的童年充分展现对纯真岁月的充分留恋,在英子的眼里,虽世态茫茫,但寒来暑往,斗转星移,落叶残阳……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美好,令人快乐,令人向往。
童年,是冬日的阳光,是雨后的彩虹,是滋润万物的雨水……童年,是一生中最绚烂,最愉快的时光。在《城南旧事》的结尾,英子告别童年岁月,成长为坚强,独立的少年,迈步走向新的生活,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城南旧事》,每个人都有快乐时光。
城南旧事读后感800字 篇5
《城南旧事》是一部百看不厌的书,并且《城南旧事》看一遍是不够的,得看许多次才能体会其中的妙处。正是因为这样,我最近才又多看了三遍,发现《城南旧事》真的很有味道。
《城南旧事》的作者是林海音,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主要由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和冬阳童年骆驼队这几个故事组成的。林海音(1918年-20xx年12月1日),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于日本大阪,原籍苗栗县头份镇,作家。提出了“纯文学”的概念,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成名作为小说《城南旧事》。如今《窃读记》、《冬阳童年骆驼队》已选入小学五年级课本,《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已选入初中课本。
在过新年的时候,我们家家户户都要穿新衣服。而在20世纪初,基本上的东西都是旧的。在这本书里,我体会到了旧的意义。看那古老的服装,看那破旧的门槛,一切都显得那么新,一切都显得那么旧。主人公就是我们的小英子,在那时,小英子虽然没有我们这样高科技的东西,但是他的童年是天真无邪的。最后,爸爸的花儿落了,小英子也告别了童年。
生活在20世纪初的小英子在生活中的影子以及她的家人,一个个都浮现在我的脑子里。在英子熟悉的记忆下,惠安馆的“疯子”秀贞和她失散多年的女儿小桂子;如介于好人与坏人之间的不好不坏的厚唇年轻人;像爱笑漂亮的兰姨娘和“四眼狗”德先叔;还有爱开玩笑的宋妈和她的“黄板牙儿”丈夫……
《城南旧事》这本书中,我认为最令我难忘的是《冬阳童年骆驼队》了,那里面的小英子在童年中透露出一种天真无暇的表现,在东阳下,小英子好奇地看着咀嚼的骆驼,看得是那样出神,甚至自己也跟着骆驼咀嚼了起来。那是一种多么天真可爱的表现啊!
生活在21新世纪初的我们是那样的无忧无虑,但是我却是多么羡慕小英子的童年生活,我的童年连游戏都没有痛痛快快地打一场。但是比起小英子的生活,我们还是很幸福的,别生在福中不知福,努力学习,天天向上。童年,就是这样从我们的指甲缝中流过的,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来的是充满活力的少年,让我们珍惜童年的最后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会离我们远去,抓住童年最后的时光,留下我们对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城南旧事读后感800字 篇6
如果有一本书,我愿意一读再读,那一定就是《城南旧事》,它的作者是林海音。还记得刚拿到时,我就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几乎整天捧着不舍得放下。
这本书讲了20年代末,有一个叫林英子的六岁小女孩,她搬家搬到了北京城南,而她的童年就在那里度过了。在惠安馆里,英子认识了一个疯女人秀贞,看到这里,我真觉得英子的胆子真大,我可不敢跟疯女人去讲话。读着读着,我又觉得疯女人其实也不那么可怕,而是有些可怜。她是英子认识的第一个朋友。英子还结交了一个好朋友,叫妞儿,她爸爸常常动不动就打妞儿,英子告诉妈妈,妈妈怀疑妞儿不是他们亲生的,又得知妞儿脖子后面有一块青记和秀贞的小桂子一样,就这样促成了她们母女相认。
后来英子迁居到了新帘子胡同,在一个荒园的草丛中认识了一个年轻人,可他居然是一个小偷。不过当了解了那个年轻人的身世后,英子又觉得非常同情他,觉得他很善良,他是为了供自己的弟弟上学,不得已才去偷东西,可最后还是被警察抓走了……
眼间,英子已经九岁了,她的宋妈也被她的丈夫带走了。而英子的爸爸因为感染肺病去世了,爸爸最喜爱的花儿也落了,我想英子该是非常伤心的,我的心也随着英子已经千疮百孔了。最后,英子带着种种疑惑踏上了远行的马车,告别了自己的童年。
看完这本书,已经是深夜了,但我辗难眠,脑海中一直浮现缓缓的骆驼队、惠安馆、胡同的井、闹市僻巷、草垛子,井边的小伙伴妞儿、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躲在草垛里的小偷、斜着嘴笑的兰姨娘、不理“我们”的德先叔、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妈,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爸爸。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那些景物好像电影画面般出现在我的梦中……
英子所经历的童年是对于我而言非常的陌生,我的童年简单而又快乐。但是平时有空时,总是有学不完的功课,做不完的作业;周末也报了舞蹈培训班,虽然这也我喜欢的,可能与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时间却少之又少。回忆我的童年,是这样的简单而苍白,根本不可能经历英子的故事,所以,英子的童年深深吸引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