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学设计
爱习作提供的猫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猫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会写“糕、贪”等13个生字,会认“馋、霉”等9个生字,在语境中理解“年糕、贪馋”等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吃年糕的经过。
3.了解猫在吃年糕的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者的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暖的不满与愤恨。
教学难点:
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先生的代表作《我是猫》中的一个精彩片断。(板书课题)
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新词。
2.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重点指导:
(1)属于左右结构的生自有哪些?
(2)哪些字的字形容相混淆?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想一想: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我”看见厨房没有人,决定抓住机会吃了那块年糕,并由此发现了第一条真理。
第二部分:(3、4自然段)写“我”人不见一个人影,咬了一口年糕不能动时,又发现了第二条真理。
第三部分:(5、6自然段)写“我”为了摆脱那年糕,使出种种伎俩,最终直立起来已经不是猫了,又发现了第三条真理。
第四部分:(7、8自然段)写在人们的嘲笑下“我”无奈地演完一场丑剧。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可以通过听写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默读思考,自主学习。
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思考:猫在头吃年糕的时候发现了哪几条真理?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你觉得哪些情景最可笑?为什么?
2.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
四、交流汇报,深入学习。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二题,梳理猫发现三条真理的过程。
第一条真理: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
(这条真理是在猫看见年糕时发现的,它当时的心理活动是:若想吃,趁此刻,如果坐失良机,只好胡混光阴,直到明年也不知道年糕是什么滋味。)
第二条真理:所有的动物,都能直觉地预测吉凶祸福。
(这条真理是在猫吃年糕的时候发现的,它当时的`心理活动是:还不快吃!假如有人来才好呢!)
第三条真理:临危之际,平时做不到的事这时也能做到。
(这条真理是猫在拔年糕时发现的,它当时的心理活动是:最重要的是忍耐,便左右爪交替着伸缩。唉,这太麻烦,干脆双爪一起来吧!)
2.引导交流:你觉得哪些情景最可笑?为什么?
学习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部分,画出你觉得可笑的情景,说说你从哪些语句感觉到可笑?
(教师引导学生从猫的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体会。理解:瘆人、难得的机缘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学习第二、三部分(3-6自然段)
(1)自学二、三部分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3-6自然段,画出你觉得可笑的情景,说说你从哪些语句感觉到可笑?有感情地朗读你所画的语句。
(2)交流汇报
第二部分交流重点:猫咬了一下年糕,牙齿动弹不得。“当我意识到这年糕原来是个妖怪时,已经迟了。宛如陷进泥沼的人越是急着要拔出脚来,却越陷得深……”的尴尬处境。
第三部分交流重点:重点体会猫在摆脱年糕时的动作和心理活动。(通过评读的方式体会猫的可笑——可怜——同情,通过读把情感的变化表现出来。)
课件出示:
(1)烦躁已极,便将尾巴摇了几圈儿,却不见何功效。将耳朵竖起再垂下,仍是没用。想来,耳朵和尾巴都与年糕无关,摇尾竖耳,也都枉然,所以干脆作罢。急中生智,只好借助前爪之力拂掉年糕。
(2)我先抬起右爪,在嘴周围来回摩挲,可这并不是靠摩挲就能除掉的。接着抬起左爪,以口为中心画了个圆圈。单靠如此咒语,还是摆脱不掉妖怪。
(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猫当时的处境。)
3.学习第四部分
(1)自由读第四部分,把人物的不同表现画出来。
(2)分角色朗读第四部分,深入体会。(读出各种不同人物面对猫艰难的窘境而表现出来的冷漠心态)
4.自由朗读全文,并重点朗读你自己喜欢的段落,提出自己还不太明白的问题,全班交流。
五、总结全文
文章学完之后,你的脑海中留下的仅仅是猫可笑的形象吗?还有什么?(引导学生领悟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情感: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拓展阅读:《泰戈尔散文诗二首》、《狗的友谊》、《母爱》
七、板书设计:
看见年糕
我是猫
偷吃年糕
可笑
可怜
同情
力拔年糕
众人嘲笑
猫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无忧无虑、任凭、抓痒、稿纸、丰富多腔、摔跟头、跌倒、胆子、遭殃、开辟、责打”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蕴涵的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一、谈话导入,播放课件,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想亲眼看看各种神态的猫吗?下面,我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猫的图片,欣赏之后,用一个词来说说你对这组猫总的印象。
2.(放课件)生欣赏。
3.生回答:调皮、可爱、机灵、活泼、憨厚、忠诚等,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用词也很贴切。有位作家的家里也养了一只猫。作家还专门为此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猫》。板书课题:猫
师:大家齐读课题,(猫)叫得再亲切点儿,(猫)。作者是谁?(老舍)关于老舍在学《趵突泉》时已作了介绍,我们对他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他家的猫又是怎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梳理重点
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课文读一遍。读后,四人一个小组交流一下,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把小组内认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找出来,以待全班交流。
2.学生读书,教师巡回指导
3.师:同学们刚才读得很认真,交流得也很热烈,现在可以把你们组中认为最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提出来。
生提问题,师梳理如下重点问题:
生1:为什么说大猫的性格古怪?
生2:把一组组截然不同、相互矛盾的词用在同一只猫的身上,不矛盾吗?
生3;为什么说小猫更可爱?
生4:小猫把老舍的花弄得枝折花落,他为什么不生气?
生5.为什么把猫的脚印说成小梅花?
生6:屏息凝神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师:刚才同学们提了这么多富有价值的问题,咱们就围绕着这几个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如果其余同学还有什么别的疑问,课下再和老师讨论,好吗?咱们现在逐个解决问题。
三、解决重点,品读佳句,体会思想
(一)下面咱们来解决前两个问题。问1.2(略)
师: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读书)大家读书,从文中找到答案。生读书。师: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文中讲述大猫古怪的句子。生读有关句子。同时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贪玩尽职
大猫
胆小勇猛。
师:生活中你发现猫是否也是这样呢?学生列举生活中看到的猫的特点。
师:现在你们还认为第二个问题矛盾吗?
生1:不矛盾,所有表现集于一身,恰恰体现了它的古怪
生2:我认为作者这样写才能体现大猫古怪的性格。
生3:我认为这样写更能表现大猫特有的灵性和魅力。
生4:我很喜欢这样写,似乎把一只灵气活现的猫置于大家面前,更能让人产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师:大家说的真好。确实如此,上面的各种表现从单个来说,都构不成猫古怪的性格,但把一组组截然相反、相互矛盾的表现都集于猫的一身,就使猫的性格变得不同一般,令人琢磨不定,因而显出了它的古怪。(板书:古怪)
师:为了检查我们这一部分的掌握情况,小智慧星——“聪聪”专门出了一道闯关题,看看同学们能不能胜利闯关?
师:出示课件:猫的性格古怪,主要表现在: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既胆小又(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
指生读句填空,闯关成功。指生读,生齐读,进一步体会大猫的古怪。
(二)解决问题3
师:作者写了大猫的古怪,为什么又写小猫更可爱?
生1:大猫的古怪比起小猫的淘气,就显得小猫更可爱。(板书:小猫可爱)
生2;因为小猫淘气而可爱。(板书:淘气)
生3:我可以举例说明,我和老师比,我就显得可爱,小动物也一样,越小越可爱。(师:同学们同意他这种说法吗?不同意。认为老师更可爱。生3还是认为自己更可爱。师:我也觉得这位更可爱,老师也许更可亲吧!
(三)解决问题4
师:虽然刚满月的小猫很可爱,但也很淘气,而且大猫又古怪,老舍先生是不是讨厌他们,生气了呢?
生:没有。
师:从哪看出?
生:读“它们.........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出示课件)生看,问:从哪几个词看出老舍先生没生气,怎样理解这几个词?生:从“生气勃勃、天真可爱”这组词中看出的,这两个词一般用来形容小孩特活泼可爱,这里却用来形容猫)
师:怎样理解这句话?为什么不生气?
生1:老舍先生把猫当小孩,当宝贝来写了。
生2:把猫当孩子写,显得很可亲,当然不会生气了。
生3:好比家长生气了,也不愿打小孩子一样,因为他爱这只猫。
生4:我从这句话中看出老舍对满月猫的喜爱之情。(板书:喜爱)
师:谁能带着喜爱的语气来读读这个句子。指生读。愿意给老师一次朗读的机会吗?(师范读)
生练习读,然后老师指名读。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通过读这个句子,你还体会出什么?(生1:老舍先生很慈善;生2:老舍先生是位重感情的人;生3:老舍先生是个有爱心的人。)
师:是啊,老舍是个爱花的人,他的情感世界始终和花联系在一起,在养花过程中他“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可是花草被猫折腾得枝折花落,他却没有因此伤心落泪。相反的,他却感觉到这时的小猫是那样的“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由此可见,老舍先生不但对满月的小猫十分喜爱,而且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四)解决问题5.6
师: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能表达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
学生读有关句子。生1: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放课件)
师:看,多么尽职的一只猫呀!谁愿意把猫尽职的语气读出来。指名读,男女生对读,齐读。
生2: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
生3:它还会丰富多腔的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师:谁愿意当这只可爱的猫,为大家亮一嗓子。(一个学生起来学猫叫)多么善于变化的一只猫呀!叫腔真美,我们为他的精彩表演鼓鼓掌吧!(学生鼓掌)
生4: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放课件)生齐读这句话。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这个句子好在哪里?现在咱们讨论一下,小梅花指的是什么?(脚印)把脚印比作梅花,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说体会。
生1:把脚印比作梅花,看出脚印很美。
生2:老舍很喜欢猫。
生3:老舍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师:现在请大家从文中选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看谁将获得这节课的“金话筒”奖。学生练习朗读。之后,小组选代表比赛。
师生共同评出获奖者。
师:刚才同学们找得很全面,读得也很美。读得美,源于作品写得美。老舍先生用如此细腻的笔调向我们表达了他与猫的亲密关系。在他的心里和笔下,这只猫就像一个既可爱又顽皮的孩子,极富灵性。而作者恰似一位深爱子女的父亲在向别人娓娓讲述自己的孩子。
三、转换角色,搭建对话平台,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这只极富灵性的猫生活在一个既温暖舒适又充满爱心的家中,它一定会心存感激。它会对老舍先生说什么呢?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学生讨论。
师:现在我冒昧地做一次著名的老舍先生,你们每个人就是那只可爱的猫。可爱的猫儿们,你有什么心里话现在就尽情地倾诉吧!
生1:老舍先生我真幸运,有你这样的主人。
师:谢谢你的夸奖,我有你也很幸运。
生2:老舍先生,我把你的稿纸弄脏了,你却不生气,你真是个宽宏大量的人啊!
师:因为你给我带来了创作的灵感,我感谢你还来不及,怎么能生气呢?
生3: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做您的猫,陪伴您。
师:但愿如此,有你的陪伴,生活会更精彩。
生4:老舍先生你这么善良和仁慈,以后我再也不任性了。......
师小结:多么富有人情味、善于回报的猫呀!如果老舍先生如今还健在,一定会被你们真挚的话语所感动,说不定还能写出更多的佳作呢!
四、学生自留作业,发挥创新意识。
师:同学们,这节课凭着你们的力量,读懂了课文,有了很多的收获,或许还有不少的疑问。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布置一道作业题,把疑问解决掉,好吗?
生1:我要把这篇课文中的好词好佳句写进我的“知识百宝箱”内。
生2:我打算回家上网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猫。
生3:我准备办一期关于“我”喜欢的猫的手抄报,让大家都来认识猫。
生4:我打算写一篇观察猫的作文,和老舍先生比一比。(师:是呀,只有挑战,才能进取。)
生5:我要以文中这猫的口气,写一篇童话故事,夸夸老舍先生是怎样爱我的。
生6:我要为街上的一些流浪猫找一个温暖舒适的家。(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师:有句话说得好:“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其实,课外还有更大的学习语文的空间。希望你们带着这节课的收获或疑问,继续积累,继续探索。老师将永远做你们学习上的导航标!
猫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老舍作品,掌握本课13个生字及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变化多端、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4、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通过预习达到以下目标:1.通读全文,圈画应掌握的生字新词,查字典正音、释义,初步感知文章内容。2. 理清课文层次,明白作者从几个方面描述猫的性格古怪,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3.完成预习自测题,并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我的疑问”处。4.限时15分钟完成。
【走进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老舍作品甚多,有16卷《老舍文集》问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中篇小说《微神》、《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猫的身上有不少学问。如果你把猫抛到空中,无论你怎么扔它,它最后总是平稳地落到地面。原来,猫是靠尾巴来保持身体平衡的。
有趣的不光是猫尾巴,猫眼也有一种奇异的功能。猫眼睛的瞳孔能调节外来光线的强度,白天眯成一条线,到了黑夜就变得圆圆的,看得见极微弱的光。猫眼在夜间还能放出可见光,蓝莹莹的眼睛,活像两只小灯笼,这是人眼望尘莫及的。这种光的释放,为猫捕捉老鼠提供了有利条件。即使是漆黑的夜晚,它也能清晰地看到鼠的踪影。
猫须也特别有趣。猫的胡须是和它的生存息息相关的。猫须除了能显耀出那种“虎威”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衡量能否进出鼠洞的一把尺子。如果猫在探鼠洞时,胡须左右撞不着洞口,这就意味着它可以自由入洞,直捣鼠窝;若胡子与洞口两边碰撞,它就索性不进,守洞待鼠。
猫的爪子也非常特别,它可以随意伸缩。猫爪的伸缩,往往是根据对象和猫喜怒哀乐的程度来使用。猫对人的态度,更多的是温顺。只要你不迁怒于它,它是不会挠你的。
随着仿生科学的发展,人们根据猫的优点制造了一些新的仪器,微光夜视仪就是其中一种。
【预习自测】
学习建议:自测题体现一定的基础性,又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只有“细心才对思考才会”。
一、读一读(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任凭 尽职 淘气 贪玩 抓痒 屏息凝视 ......
暖和 的确 解闷 性格古怪 没完没了 枝折花落 ......
二、忆一忆。
课文主要写了( )的大猫和( ) 的小猫。
三、画一画。
1、 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用“--------”画出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画出描写大花
猫性格古怪的句子。
2、 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词句。
【我的疑问】预习中,我遇到的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案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1、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讨论交流:课文从三方面描写猫的性格有些古怪?
3、交流: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用“———”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学习建议:请你用5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以上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1、读课文,完成填空。
猫的.性格古怪主要表现在它既( )又( ),既( )又( );它高兴时和( )时截然不同的表现;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 )这三个方面。
2、想一想,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特别喜爱这只猫。并在文中勾划出相关的词、句,说说原因。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展示。
3、认真朗读勾划部分,读出喜爱的感觉。
【我的知识网络图】——归纳梳理、整合内化
↗大猫 性格古怪
老舍 → 猫
喜爱 ↘ 小猫 活泼可爱
【当堂检测】
我会填:《猫》的作者是_____。原名_____,字_____。作者生动、细致地描述了大花猫________的古怪和它刚满月时的________,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猫的______________之情。
【学习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案
学习建议:完成课后训练案需要定时训练,时间不超过25分钟。独立完成,不要讨论。
【达标检测】
一、用多音字组词。
bǐng( ) zhé ( ) jiào( )
屏 折 觉
Ping ( ) shé ( ) jué( )
二、仿例写出词语。
1、例:生气勃勃(ABCC)、_____、_____、_____
2、例:粗细各异(含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
3、例:无缘无故、无__无__、无__无__
三、体会句子的感情,在正确说法的括号里打上“√”。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天夜不回家呢?
1、责备猫贪玩,说明作者很生气。( )
2、表面上是责备的话,实际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
【能力提升】
猫的爪子也非常特别,它可以随意伸缩。猫爪的伸缩,往往是根据对象和猫喜怒哀乐的程度来使用。猫对人的态度,更多的是温顺。只要你不迁怒于它,它是不会挠你的。
1、 用“--------”画出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 用“﹏﹏﹏”画出描写猫性格的句子。
【小结拓展】
请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题目自定。
猫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举和热爱生活的情趣。
2、给课文分段,练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段意并归纳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学会生字新词,进行分析判断句子正确性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5、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6.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体会猫的性格古怪。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揭示课题,介绍作者。(揭示课题,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谈谈猫。教师简介作者,让学生初步了解老舍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感受作者语言魅力的积极性。)
2、提出学习目标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有读不通的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和词语:尽职 抓痒 稿纸 咕噜 遭殃 彼此 任凭 无忧无虑 性格古怪 粗细各异 闭息凝神 温柔可亲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2)抓住重点词、句、段,了解大猫性格古怪、小猫可爱各表现在哪里?(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3)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可包含朗读、心得、写诗、续写、片断仿写等)
(4)课外资料收集展示。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1、我会读、写生字新词。
2、我会用“尽职、无忧无虑、变化多端”等词语说一句话。
3、我会流利读课文。(单独读、合作读、分自然段读等)
4、我会自主完成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等。
(二)学文悟情展示
1、我会读。(读重点句、段)
2、我会悟。(我了解了大猫性格古怪、小猫可爱各表现在哪里?)
(1)“它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重点词:闭息凝视:写了大猫捉老鼠的专心负责、全神贯注,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的样子,作者对大猫尽职精神的赞扬。
(2)“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你抓痒。”重点词:蹭:摩擦
用“蹭”表现了猫对作者的亲近,作者对猫的喜爱,在作者眼里猫像一个撒娇的小孩。
(3)“跳下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重点词:小梅花。把稿纸上脏乎乎的脚印比作美丽的小梅花,足见作者对猫的宠爱喜欢。
(4)“…… 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小梅花”指的是猫的脚印。因为梅花有五个花瓣,猫有五个脚趾,它的脚印和梅花的`形状很相似。最重要的还是作者十分喜爱猫,由于喜欢就不会嫌它脏,就不讨厌它,所以把猫的脚印比喻成美丽的小梅花。这表达了作家老舍爷爷喜爱猫的思想感情。
(5)“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为总起,采用对比的方法分三个方面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猫的古怪性格。三次用“可是”作转折,写出猫既老实又贪玩,虽贪玩却尽职,虽胆小却勇猛的性格特点。第二自然段中,“这可都凭它的高兴。”一句,一个“可”字,形象地写出了猫的古怪,同时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6)“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为全段总起,同样通过三个方面写出了小猫的淘气。①“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②“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撞疼了也不哭”③“所过之处,枝折花落。”写出了小猫的“更可爱”,在于更淘气,更天真,更生气勃勃。作者喜爱之情更深了一步。
(三)创作性展示
1、展示个性谈感受。
2、展示续写、仿写片段。
(1)鸡吃了虫子,食袋子鼓得像小皮球,走路都摇摇摆摆的了。你看那些母鸡,脸巴下红红的,挺着大肚皮,“咯嗒咯嗒”,爬到草窝窝里生元宝去了。
(2)那蜜蜂儿,好勤快哟,赶集似地飞来飞去。来的蜂,毛茸茸的大脚挟着花团、花粉,乐得“嗡嗡”直嚷,好像生怕人家不知道似的;去的蜂,薄纱一样的小翅膀扇呀扇呀,风风火火的,就像要赶去上课似的。
(3)那只鸽子长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红褐色的小尖嘴,机灵的眼睛,细长的双腿,一双脚像鸡爪但却没有脚蹼。站在那里,亭亭玉立,简直像一位高雅华贵的夫人。
(4)猫是人们宠爱的小动物,它温驯,活泼,可爱,能捉老鼠,博得主人的欢心。 猫的牙齿尖锐如锥,舌面粗糙,有许多倒刺。猫还有随身携带的探测器--胡须。别小看猫的漂亮胡须,很灵敏,一般等于自身胸围的最大长度,所以,猫是否能深入洞穴,只要胡须量一量洞口就知道。 猫骨头软,能在半空自觉翻身。 猫是老鼠的天敌,它的耳朵很灵活,能随意转向声音的来处,哪怕是极细微的声音,也能及时辨出。猫,应该得到人们保护和宠爱。
3、展示创造性朗读。
4、展示心得体会。
三、激发知识冲突
课文主要写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作者写大猫古怪、小猫淘气是讨厌它们吗?为什么?
四、知识拓展延伸
同学们,我们用自己的努力,读懂了大猫古怪得可爱,小猫是淘气得更可爱。在老舍爷爷笔下,猫是多么活泼可爱啊!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优美迷人啊!同学们,我们想不想也拿起来写一写?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写一段描写小动物的话。
猫教学设计 篇5
猫教学设计汇编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猫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猫教学设计 篇6
教学设计: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科组
一、 学习目标:
1、 会读、会写课后要求记住的13个生字
2、 通过抓重点词句,想想画面理解猫的性格特点,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白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3、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 学习重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具体的实例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三、 学习难点:
理解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四、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预习卡
一、 自读
1、我先读一遍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再读上( )遍 这些词我能试着读出来:
性格 任凭 贪玩 尽职 稿纸 跌倒 开辟 古怪 屏息凝视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无忧无虑(提醒同学易错的音)
在这些词语中,我想提醒同学们注意这些词
二、 自查
通过查字典我知道了“古怪“的意思
三、 自悟
1、《猫》是著名作家( )先生的一篇文章,我能把概括课文内容的两个关键语句找出来( )和( )。
2、通过读第一段,我知道大猫性格( )、( )、( )(温馨提示: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句,圈画出来,边读边想这是只怎样的猫?写出自己的思考)从中看出猫的性格( )。
3、通过读第二自然段我又能够抓住重点的词句感受到猫高兴时( ),不高兴时会( )。从第三段中我感受到了大猫性格还表现在( )和( )。
4、阅读文章老舍先生的《养花》。
养花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作研究与试验。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耍,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花虽多,但无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欲死是件难过的事。北京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会忽然闹霜冻。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决不是坏事。 (温馨提示:读了这篇短文,我知道老舍先生是个 的人。)
4、 读文后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5、比较阅读课后连接,完成以下表格
四、小组交流预习
第二课时
珍贵的熊猫
熊猫,也叫猫熊、大熊猫、大猫熊。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数量很少的动物。 熊猫的生活习惯十分奇特而有趣。它生活在高山的森林里,喜欢吃竹笋、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