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荷花教学设计

2025/09/23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荷花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荷花教学设计 篇1

荷花教学设计合集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荷花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荷花教学设计 篇2

教 学

目 标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知识点

梳 理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

(谜语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体会情感。)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

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交流重点句)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 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从色彩和姿态体会大自然的了不起。

(2) 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汁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来找找看。(朗读)

2、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复习生词: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感情,学习写作方法;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 2、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慰情

1、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4、如果,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三、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板书: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2、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富有感情、充满理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重的重要内容)

四、回到整体,小结全课

五、书写生字。

课 后

反 思本节课,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以新理念为指导,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注重借助多媒体进行合理情境的创设,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学好语文。

荷花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设计】

《荷花》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用第一人称描绘了公园里满池荷花的美丽景色。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方面,难点是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为此,运用电教媒体形成优化的教学过程,在解决教学重点的同时,既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可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强化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电教媒体所创设的美景给学生以多层次的欣赏,让学生得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从而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听、说、读的技能,提高他们观察、想象以及赏析词句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发展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说明】

1、围绕训练目标,创设情境、引导情趣:

为使学生对满池荷花有真情实感,特设计宽银幕投影,以增强空间效果。用轻柔的音乐和描述性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美丽动人、风姿妩媚的荷花池旁。初步的观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继而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理清第三段的脉络: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并按这一顺序显示相应的情境,指导学生读文赏析。

2、借助情境,理解词句:

凭借电教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思,从形象到抽象,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课文里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 冒字,学生难以正确理解,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若设计卡通式的动景,让学生观看荷花从荷叶丛中渐渐往上生长的过程,从而领会到冒是往上升,是在荷叶的缝隙间长出来,体会其长势。进而再与钻比较,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通过电教媒体的辅助,不仅使学生正确理解词句,从静态中体会荷花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活跃思维,增强美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3、神化意境,陶冶心情,朗读升华:

课文第四节,作者想象了荷花的动态美,是全文的难点。其中我仿佛是一朵白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在翩翩起舞一句,更难领会。采用一幅神化的意境:满池荷花的静景配以仙女翩翩起舞的动景,让学生观赏,使学生理解作者看荷花的心情和神情,再通过一个口头句式训练:我( )地看着满池荷花让学生自己感受表述。并再次面对荷花的特写镜头,诵读课文,在神化般的意境中,增强美感,陶冶学生的身心。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创设情境,学习第一段

1、揭示课题:《荷花》

2、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荷花池旁。

(教师同时打开三架投影机,使宽银幕上的满池荷花刹那间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3、学习第一段:

⑴ 读第一段,思考: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呢?

⑵ 指导朗读,要求学生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喜爱,希望看到荷花的一种迫切心情读出来。

二、观美景,入意境,品词句,学习第二段(重点)

1、师:我们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来欣赏呢?

(听录音,指导看投影)

2、图文对照,理解词句:

⑴ 荷叶是什么样的呢?轻声读课文,划出描写荷叶的句子。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挨挨挤挤,抓住词语体会荷叶的数量多,形状大,颜色美。

⑵ 观看荷花从荷叶丛中冒出来的录像并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通过卡通式的动景使学生理解冒的意思,与钻进行比较,知道冒显示出荷花生机勃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⑶ 在诵读、观察的基础上对一池亭亭玉立的荷花进行赏析。

(运用电教画面,让学生在欣赏中对只有展开两三片花瓣,全展开的,含苞待放的荷花表示自己的感受,从而进一步领会满池荷花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

⑷ 写荷花为什么还要写荷叶呢?将画面上荷叶覆盖住,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朵朵荷花,让学生理解荷叶可以衬托荷花的美。

3、欣赏满池荷花的组合美:

⑴ 师:为什么我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呢?

⑵ 观赏姿态各异的荷花,结合朗读指导。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表达自己对荷花的喜爱,使学生爱美的情感得到升华。

4、为什么说这是一幅活的画?

结合上下文理解。

荷花教学设计 篇4

设计理念:

课文如画,课堂如诗。依靠录像、音乐等媒体营造出课文的意境,让孩子倘佯其中。读悟结合,边读边悟,熟读成诵,培养语感,促其积累。让阅读过程个性凸显,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听中想象,化语为画,读中想像,移情体验,抓住契机,训练语言,发展思维,让孩子获得审美体验,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积极对话。

教学过程:

一、录像导入,直观激趣,进入课文情境。

导语: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叶圣陶爷爷写的,齐读课题――《荷花》。想不想亲眼看看荷花?看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你可以指指点点,可以和身边的伙伴讨论交流,看完后,请你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那朵荷花。

1、播荷花录像。

2、描述自己最喜欢的那朵荷花。

二、读悟结合,突破重点,学习第2小节。

是啊,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简直就是一大幅画,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这幅画是什么样的呢?还是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1、自由读第2小节,划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多读几遍,说说自己的感受。

2、交流收获,结合指导朗读。

a、板画理解“挨挨挤挤”。

b、换词,体会“冒”(播白荷花图片,想像:这些白荷花从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干什么呢?)

c、表演品味荷花的三种姿态。

课文中一共描写了几种姿态的荷花?连起来读一读(师板画)。

3、指名读书,其余同学合上书,用心倾听,边听边想像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

4、根据板画背诵第2自然段。

三、以演促读,读中想像,学习第4小节。

过渡:听着听着,想着想着,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配乐范背第四自然段,美吗?想读吗?那就美美地读吧,可爱的荷花仙子们。

1、指名个别读。(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随音乐翩翩起舞)

2、数人齐读,边听边配以动作。

3、语言训练:

蜻蜓蜻蜓,你刚才跟荷花仙子说什么啦?

小鱼小鱼,你刚才跟荷花仙子说什么啦?

还有,其它的小家伙都躲到哪儿去了,你不想跟荷花姐姐说些什么吗?

4、熟读成诵。

四、挖掘文旨、扩展廷伸,实践中求发展。

过渡: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哩。看,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你知道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吗?

1、说说画家是谁?

2、展示数幅各色荷花图片,引导学生说说你还有哪些好办法来夸夸荷花,夸夸大自然。

3、交流。

设计反思:

《荷花》一文语言清新,颇有美感,值得品味与积累。因此,设计时,我以“画”为线索贯穿整课,扣住课文的第二与第四两个重点段,引导学生进行品味,直到熟读成诵。

在设计品读二、四自然段时,又根据两段课文的文字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在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时,让学生先自读自悟,在交流反馈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艺术地学生品词品字,并结合进行朗读指导。做到以读促悟,以悟助读,读悟结合,将读定位于“精读与品读”,从而扎实地训练学生的语感。依文而作的板画则成为指导学生背诵该段的线索。

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先以范读诱情。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融表演于朗读之中。积极创设情境,抓住文中的空白之处,展开想像,进行语言训练,在童话世界里孩子的童心得以彰显。在形式多变的朗读中,学生乐此不疲,背诵也水道渠成。

三、五小节,则成为整个课时的过渡语,在课中反复出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铭刻于心,整个设计也显得自然流畅,浑然一体。

荷花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荷花》是一篇写景的美文,文中以“我”被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作为铺垫,引入课文重点描述部分——一池美丽的荷花。在作者的笔下,荷花色彩鲜艳、形态各异,满池荷花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

语言朴实简洁,想象丰富,富有感染力,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在教学中,一是让学生在读文章、想画面中,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让学生感悟描写的细腻以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二是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荷花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读“挨、蓬、胀、蹈、翩”5个字,会写“瓣、蓬、胀、裂、姿、势、仿、佛、随、蹈、止”11个字。读准带儿化音的词“花瓣儿、花骨朵儿”和读轻声的词“莲蓬、衣裳”。读准含有多音字的词“花骨朵儿、挨挨挤挤、露出”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花地美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积累优美语言。练习运用“有的……有的……有的……”的表达方式仿写片段。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仿照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荷花。练习运用“有的……有的……有的……”的表达方式仿写片段。

3、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景。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2、学会背诵课文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荷花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荷花开放时的种种姿态,体会荷花的.美。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具准备:

1、荷叶,三种姿态不同的荷花,小鸟,蜜蜂,蝴蝶图片。

2、蓬字微课、电脑动画课件。

课前准备:搜集关于荷花的名篇佳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荷花的诗句,谁来展示一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自古以来荷花称为莲花,又叫水芙蓉,很多文学大师都写下了不少荷花的美文,宋代周敦颐赞美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花中君子,现代作家朱自清把荷花比作婷婷玉立的小姑娘,季羡林先生笔下的荷花自然清新,充满活力,这节课让我们跟随大作家叶圣陶先生一起去赏荷花。请大家齐读课题:3、荷花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师:叶圣陶先生笔下的荷花是怎样的呢?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这一池的荷花?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检查生字词。

第一组,开列小火车。字正腔圆

第二组:你注意到了轻声。找小老师领读。

第三组:儿化音读得真不错。

第四组:翩翩起舞,真美,老师都想跳了。

三、细读课文,指导朗读,感悟美丽。

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这一池的荷花?(生:第二三自然段)师:下面我们先来看第二自然段,默读,想一想,这一池的荷叶,荷花是什么样的?(指名读)

师:这段文字很美很美,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同学们想不想根据

课文内容共同来创作一幅荷塘图。生:想

师:这是蓝蓝的池水,岸边有供游人休息和赏花的小亭子,柳条随风飘荡,远处有连绵起伏的群山。同学们看,荷塘这里老师给大家空着呢!留给同学们来创作。荷塘里都有什么?师:谁愿意来贴荷叶?

师:同学们看,我们就贴这两片荷叶可以吗?不着急,再来读读描写荷叶的句子。

生1:不行,因为书上说的是荷叶挨挨挤挤的。很多。茂盛

师:你真会读书,抓住了关键词读懂了这句话意思。你来读读这句话。(生读)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挨挨挤挤的现象?(假期出去游玩时,坐公交车时)谁再来试试。

师:可以了吗?同学们,看看这一池挨挨挤挤的荷叶,象什么?

生:碧绿的大圆盘。师:写出了荷叶的什么特点?你来读。

师:叶圣陶先生不愧是语言大师,一句话就写出了荷叶的这么多特点。让我们一起美美的读读这又绿,有大,又圆又多的荷叶。

师:一池茂盛的荷叶。还缺少荷花呢,文中怎么描写荷花的?指名读。交流:

句子二: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预设师:你的眼光真独特,这么不起眼的一句话都被你找到了,老师跟你有一样的想法。

师:在这个句子当中有个字用得特别好,它把满池的荷花写活了,赶紧擦亮你智慧地双眼找一找。生:冒。同意吗?

师:如果你是荷花你打算怎样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出来。生:蹦,跳,挤,钻,探,冲。好一个跳出来,钻出来。表示动作的词积累的可真多。

师:但是,同学们,叶圣陶先生不用“长”、不用“伸”、不用“钻”,就用了“冒”这个字眼。为什么?

师:别着急,你看。(视频)荷叶挨挨挤挤地,它是怎样出来的?生;非常快。(使劲地,不停的,急切的,争先恐后的,兴高采烈的,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

师:带着你快乐的心情读一读。生读。师:终于看到了这美丽的世界。多么急切,多么迫不及待呀。把你的感觉读出来。生3读。师:语言大师就是这样。一个冒字就能让文章变得生动,画面活灵活现。一起读第二句。

句子三: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冒出来的荷花都是什么样子的?你来读。

1、师:(指名读)你发现了什么?生:用了三个有的。(你真会观察,一眼就发现了这个排比句。(红色显示)

2、师:作者用三个有的写了荷花三种不同的样子。哪三种样子。(板书:初放,盛放,含苞待放,)

师:三个有的让我们看到了荷花的不同姿态,再这样读读看。你体会到了什么?(会读书,会思考的孩子)

师:你喜欢哪一种呢?自由读,让老师感受到你的喜爱。

荷花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想象在文章写作中的重要性,练习发挥想象进行说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幻灯片出示谜面“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怀抱碧玉盅”打一植物(荷花) 指名学生回答。

2.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荷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画出生字生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对于难以理解的词语标上记号。

2、想一想文章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学习生字生词

清香 碧绿 舞蹈 莲蓬 花骨朵 饱胀 姿势 仿佛 挨挨挤挤 衣裳 蜻蜓 翩翩起舞

4、通过指名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5、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有哪个词语不理解,说出来我们一起解决一下。

通过动作表演引导学生理解“挨挨挤挤、翩翩起舞、饱胀”通过观察课文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碧绿、莲蓬、花骨朵”等

6、读了课文之后,想一想文章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学生回答:“荷花很美丽。”

师:“那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让我们感受到荷花的美丽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把事物写美、写活的方法。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1、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想一想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2)、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3)、用双横线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2、合作交流 (1)、默读课文,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想一想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2)、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3)、用双横线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3、集体交流

(1)比喻句: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这个比喻把什么比做成什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比喻句: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这个比喻把什么比做成什么?为什么把一池的荷花比做成是一大幅活的画?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那创作这一大幅活的画的画家是谁? 大自然

(2)排比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个排比句分别描绘了哪几种形态的荷花? 学生说,师出示三种不同形态的荷花图片。 指名学生朗读,教师泛读。学生背诵。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根据图片背诵。

(3)能把事物写美丽的方法还有拟人呢?你找出来了吗?

拟人句: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教师泛读。学生背诵 师:“这些景象是作者亲眼看到的吗?” 生:“不是,是作者想的。”

师:“对,这种写作方法就叫想象。其实课文中的第四自然段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

出示: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教师泛读,学生练习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教师配乐朗读,学生想象。 学生试着背诵

四、拓展练习

1、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蜜蜂、小鸟、蜻蜓、青蛙??会来告诉你什么呢? 分别出示图片:蜻蜓飞过来,告诉我——————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 小鸟从远方飞来,告诉我———— 青蛙告诉我----- 蜜蜂告诉我————

2、其实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以荷花为题来写作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3、配乐朗读,并指导学生背诵。

五、作业布置 作业:

1、找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根据课文想象一下荷花的美丽风貌,将它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