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书心得
爱习作提供的《呼兰河传》读书心得(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 篇1
在那遥远的呼兰小城,住着小萧红和她的祖父。
祖父给了童年的萧红许多温暖。萧红幼年丧母,得不到继母的欢心,父亲持家很严厉,祖母是缺乏爱心的人。幼小的萧红借以庇护的,只有她的祖父。小萧红和祖父在他家的园子里,度过了许多轻松愉快的时光。祖父也经常给她念诗,使她得到了启蒙,小萧红因此很快乐。遇上掉井的小猪或鸭子,祖父总会要了来,烧了给她吃。作品中,温暖可爱的词句处处可见: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面,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祖父戴大草帽,我戴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
《呼兰河传》中的人物境遇是悲凉的,叫人同情。胡家的小团圆媳妇,只有十二岁大。做婆婆的认为她“太大方”,不像个媳妇,所以成天成夜地打她,还觉得自己“做得很对”。文中提到:
气得想要打人了,打鸡呢,怕鸡下不出蛋来,打狗呢怕狗跑掉,打猪呢怕猪掉了体重。还是打她吧,她又不会下蛋,掉一两斤也不要紧。
在婆婆看来,小团圆媳妇都不如鸡、狗和猪呢!而邻居们充当看客,所有人都觉得这很正常。
可怕的还不只这些!那婆婆一有气就打团圆媳妇,把她打出了病,最后用开水烫的方法,来给她“治”病。围观的群众不但不认为残忍,还帮着婆婆把小团圆媳妇按进水里,以至于小团圆媳妇当天晚上被烫了三次,烫一次昏一次,最后被活生生地烫死了。
“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本是一个美好又健康的小姑娘,就这样活生生地被“送回老家去了”。而小团圆的`婆婆也可怜,她只是“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生活”的一个牺牲者。当时的人们是多么愚昧和麻木啊,这一切又是多么残忍又悲凉。
合上书本,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彼时的呼兰城是刻板、单调又寂寞的,一切都按照几千年来的传统去做,没有一点改变,这是多么的可悲。幸好,此时的我没有生活在那样的年代,现在的美好生活,值得我去好好珍惜!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 篇2
《呼兰河传》这本书故事情节很普通,主要讲了发生在乡下的事情,发生在呼兰河这个小镇上的有趣事情,大概人物有:作者、祖父、团圆媳妇、有二爷、冯歪嘴子和老厨子,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这个故事:作者喜欢吃,有一次,一户人家的一头小猪乱跑掉进井里了,大伙把小猪抬上来的时侯,小猪已经死了,祖父立即拿了钱,买了这头小猪,回家以后,祖父把小猪贴了泥,放到了坑灶上烧过了一会儿,便可以吃。有一次,一只鸭子又掉井了,因为鸭子比猪更好吃,所以作者要把鸭子赶井里去,被作者的祖父给看见并阻止了。
这个故事就透露了作者天真无邪的心和热爱乡村生活,思念乡村生活,也告诉了我们作者小时侯发生在呼兰河镇上的'有趣故事,这本书比较独特,它虽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全书共七章各自都有特点,但是又是一个整体。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 篇3
《呼兰河传》更像一部自传,萧红回忆着出生小城的每条街每间商店,自家的每间屋子每个摆设,当然还有那些人那些事,好的坏的,不好的`不坏的,好的不见得怎样优美,坏的也不会有多可恶,总是命当如此,哭也由不得人,笑也由不得人。东大街的泥坑,陷了多少次马,也没有人说要去填;漏粉人家的草房歪得一塌糊涂,也没见人说要去修;七月十五呼兰河上的水灯慢慢向下游漂,漂着漂着就灭了一盏;邻家人的歌声,像一朵红花开在墙头上,越是鲜明,就越觉得荒凉。竟是生也由不得人,死也由不得人。
萧红的文字,总是无止尽地沉落下坠,看着让人又喜欢又心疼。这样的女子纤细敏感偏偏缺少足够的爱,她童年时,母亲父亲都不喜她,唯一亲厚的爷爷没有多久也去世了,当诺大的世界只剩下她一人,她却还有一生的路要走,而这一生,荆棘满路,无人相伴,究竟要怎么走。
满篇满纸,都是回忆,满眼满心,都是萧索。这书不该看的,看了要有心魔。佛家说,你若望向深渊,深渊也会回望你,我只怕,萧红她已在深渊。芸芸众生,各有自己的无奈挣扎,保不准什么时候一个念头就放任自己坠落,跌进无边黑暗里,永远永远都不想醒来。而我绝对不能这样,我连那个崖边都不可以靠近。一切脆弱,就只在今夜。
但,蚀出的大坑,可以填上;松动的围墙,可以修补;悲凉的人生,却有什么方法补救?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 篇4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萧红,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这本书讲述了呼兰河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以回忆式的笔调表达了对旧中国扭曲人性的强烈控诉。
《呼兰河传》共有七章。第一章描述了呼兰河城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人情,重点描写了那个给人们带来灾害和热闹的大水坑,以及旁边的扎彩铺、染缸房等多处风俗景观。第二章谢了人们的.各种盛举:跳大神、放河灯等等,表现了呼兰河这个地方的风俗。第三章写了萧红那美丽快乐的童年和她那有金子般童心的祖父和那有着美丽风景的后花园。第四章写了院中那些养猪的、漏粉的人的贫困、凄清的生活。第五章说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团圆媳妇(童养媳)被活活折腾死的悲惨而荒.唐的故事。第六章写了一个以偷盗为生、贫困、可爱又可怜的乡下老头---有二伯的生活。第七章则写了王大姐不守妇道私嫁磨倌儿而被人们的流言蜚语吞没的故事,和磨倌儿在丧妻的情况下仍顽强生活的励人故事。
《呼兰河传》给我了很大的震撼,尤其在第五章和第七章。第五章那可怜的小团圆媳妇!旧社会居然那么可怕!一个好好的小团圆媳妇被她的婆婆折磨成了那样!旧社会害人不浅啊!第七章让我体会到了那“唾沫星子淹死人”的社会,人的流言蜚语居然有那么大的作用!使人不假思索就相信它!
《呼兰河传》一本让我难忘的书!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 篇5
《呼兰河传》是由著名女作家萧红在重病缠身时于香港完成的作品。而之后这位富有才情的女作家于1942年在香港病逝,而年龄仅仅只有31岁。我今天翻开这本巨作来品味其中的精华。
分割线纵观全书,首先,它向我们介绍了呼兰河这座小城的大概面积,它有东西南北两条街,还有许多的小胡同。街上的各种店铺,以及小胡同的人家。接着又向我们描绘了在呼兰河这座小城里的各种风俗活动,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4月18娘娘庙大会……然后又向我们叙述了小时候在花园和祖父在一起的生活。最后又描述了她生活的院子里的几个人物,描绘了这些人物的生活状况及坎坷命运。
在描写东二道街西二道街时,能让我们想象出这条大街的全貌。文中通过描写这两条大街的人与物,能让我们感受到当时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文中描写了东二道街的那个大泥坑,虽然这个大坑给那里的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但是为了所谓的淹猪,为了面子,它依旧在那里。当时的人们思想是多么的愚昧,现在看来又是多么的可笑。
街上还有卖豆芽菜的王寡妇,人们讲着染缸房里被人淹死的学徒,扎彩铺里那些为死人扎了很多美丽的房子、摇钱树、高大的骏马、帅气的厨师、美丽的仆女与一些丑陋的人。这些人的命运似乎都很悲哀,在外人看来,他们似乎每天都生活在机械的重复之中,没有自己的思想,生活的意义似乎就是吃喝。而这些所有的描写,从侧面也反应了当时中国百姓的愚昧,思想的落后。为我们展现了20世纪初期中国广大农村的生活状况。
在作品中,作者也投入了大量的笔墨,去描写各种风俗。为了治病人们会跳大神,这是作者童年的记忆。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所存在的问题,中国依然被封建的思想禁锢得很深,中国的百姓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作者描写了大量与祖父相处的时光,在童年时期,祖父应该是她最亲的人吧。那段童年记忆带给了作者许多美好的回忆。作者不断地回忆那时的种种事物,大概现在的生活过于残酷,无法从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而回忆也许能给干涸的心灵以滋润。从中感受到无限的美好与快乐,重新对生活充满希望。
文中对小时候的那段时光描写得特别的细腻。每个动作,每个对话,每个眼神,我们都能从中感受到无限的幸福与快乐。我想那种每天与植物相伴,与自然同呼吸的生活,今天应该很少有人去体验了。其中完全没有生活的烦恼与不悦,一会儿锄地,一会看到黄瓜去摘黄瓜,一会儿看到蝴蝶又放下黄瓜去追蝴蝶,生活得多么的惬意潇洒。如今久居城市之中,这种田园生活也是许多人的向往吧!
在文章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些人物形象,让人感到奇怪的有二伯。一块石头撞到了他的脚,他会和这块石头说一串的话。一只鸟把鸟粪落到他的身上,他会不停的对着鸟飞去的那片瓦蓝的天空大骂。他希望别人叫他“有二爷”、“二爷”、“二掌柜的”、“有二东家”,一听到别人叫他有子,他就会立刻跟别人生气。但是祖父叫他有子他却不生气,他知道祖父为一家之主。有二伯的这个人物形象,让我们感受到当时的封建地主家庭中,小人物的生活命运及生活状况。他们出身低微,却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他们的内心缺乏关心、关爱,他们的心灵是孤独的.,无奈的。他们只能按这种生活方式生活下去,无法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境遇。因此他们的命运是可悲的,他们的一生似乎都掌握在他人的手中,任凭他人的摆布。
而如今,中国早已推翻了封建官僚主义。我们每个人都获得了自由,我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我们的生活。相比那些人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幸运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我们每个人应为之感到自豪。并用行动为这个时代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在文中冯歪嘴子,这个形象也引发我们每个人的深思。他处于社会的底层,即使成个家都不能名正言顺。而在那样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的老婆在生完第二个孩子以后就去世了。一个孩子四五岁,一个刚出生没多久,在外人看来他的生活充满了绝望与艰难。在那个困苦的环境之中生存下去,对他来说似乎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他并没有一蹶不振,依然乐观坦然的面对生活。每天做该做的事,该挑水时挑水,该拉磨时拉磨,虽然他的眼里也有悲哀,他常常也是满眼的泪水。但是,看到他的大儿子拉着小驴,他就立马把那含眼泪的眼睛笑了起来,是孩子给了他巨大的精神动力,他也在履行一个父亲应尽的义务。在一个艰难困苦的时期,用自己不断的辛勤劳动去换取更多的食物。
当我们把他的境遇和今天的我们相比时,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至少我们可以不为我们每天的食物担心,每天都会有舒适的衣服,良好的教育环境。虽然在这样一个良好时代,可是我们却去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忘记我们的初心,消磨我们的意志。和那些人相比,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伟大的时代。可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而奋斗本身也是幸福的。我们应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用我们的努力、奋斗、拼搏去创造一个更加美丽,丰富多彩的人生。读《呼兰河传》我们能从中感受到太多太多,她向我们展现了上世纪20年代广大农民的生活状况,勾画出了一幅伟岸的画面。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在那个历史背景下,当时的人民群众生活的艰难与无奈。而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在这个社会中展现我们的英姿,拼搏我们的人生,绘画属于我们的蓝图!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 篇6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萧红写的《呼兰河传》这本书,读着读着我不禁感慨万千。
呼兰河这座小城是单调刻板的,是寂寞的,是贫困的,但又不是没有音响和色彩的。在这里没有什么有趣的事,上午大家就讨论的就是谁家的大动物掉到大泥坑里,救没救上来。这些无聊的事在他们看来却很有意思,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跳大神,只要听到谁家跳大神,便赶着去凑热闹挤得房顶上围墙上爬满了人那时可真称得上是万人空巷。上午是无聊的,但到了下午满城的冷清寂寞中便多了一些温馨,黄昏时刻天空出现了片片彩霞,那里的人们叫它“火烧云”,这时就是孩子们的天下了,有的在街上跑来跑去,有的则呆在院子里,躺在大人的腿上,看着天,不时冒出一句:“看那片云像”。渐渐的黄昏消失了,这是大街上又传来卖豆腐人的声音,各家买几块豆腐便开开心心的.吃晚饭了。
而萧红的生活则也是寂寞的,生母早逝,继母对她很冷淡,父亲思想保守,整个家中只有年迈的祖父能给她一点安慰,春天夏天秋天小萧红都是在祖父的院子里度过的,那也是她最美好的时光。饿了采几根黄瓜吃,累了躺在房檐下就睡了,一切都是自由的。到了冬天院子就被封了起来,萧红的生活便更加寂寞。
《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话,一串凄婉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