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柳树》优秀教案

2025/09/27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柳树》优秀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柳树》优秀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分组展示春天的图画。

1、你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说说你看见这个字想到什么?

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

3、出示课文插图,老师这儿也有一幅美丽的图画,想看看吗?你看到了什么?(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情景)。

二、初读,了解短文

1、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说说课文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板书:柳树

2、自由读,读准音,并标小节号。

3、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见板书)

板书:春雷

春雨

春风

春燕

4、合作识字:

⑴ 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出生字。

⑵ 同桌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准。“醒”后鼻音;“澡”平舌音;“枝、梳、梢、耍”翘舌音。

⑶ 小组比赛认读生字卡。

⑷ 出示下列生字,让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

说( )( )( ) 话( )( )( )

朋( )( )( ) 友( )( )( )

春( )( )( ) 高( )( )( )

三、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1、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柳树醒了?指名逐节读。

2、学第一节:

指名读。

想象:春雷会跟柳树说什么话呢?

朗读指导。

3、学第二节:

指名读。

指名板画柔软的`柳枝。

朗读指导。

4、学三、四节:

师引读:你们瞧!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梳着梳着──

春风中,柳树展示出它婀娜多姿、俏皮可爱的样子,你愿意让柳树变得更美吗?(画一画)

朗读指导。

四、背诵,感悟文意

1、借助板书、板画背诵。自由练背;同桌互背;齐背。

2、创设情境背诵。配乐背诵;表演背诵。

五、指导书写

六、扩展活动

1、说一说: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

2、画一画:春天来了,大地万物复苏的图画。

【课后记】

学生对生字掌握的不够熟练,要加强对生字的强化。

《柳树》优秀教案 篇2

一、说教材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都蕴涵了深刻而丰富的生活哲理。对于这组课文的教学,要特别关注人文精神的挖掘与落实,在让学生不离开对语言文字感悟的同时进行自然的思想教育,使生动的教材显得更加鲜活。授以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的能力,逐渐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一深刻的道理。

二、说学情

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

三、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用不同语气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

教学难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学会欣赏别人。

四、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特色,教学中,以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比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我运用了谈话法、、图片对比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说学法:

1、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一是要求听别人讲话要用心,要细心;二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

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别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培养发散思维,创新意识和独特个性。

《柳树》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课前准备:

投影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谈话: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一对邻居,她们同住在一家院子里.这一对邻居之间曾经发生过有意思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学?

2、齐读课题:15 小柳树和小枣树

出示实物:枣子 小朋友打算怎么记住”枣”这个生字呢?

生说,说得好的奖给枣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

正音练习。

看清声母读:枣、虽、思、乘。提示:“思”在“意思”一词中读轻声。

看清韵母读:忍。

4、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段落和句子大声朗读,注意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5、小朋友读了这个有意思的故事,了解到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提问:说小柳树骄傲,课文用了哪个词?

出示句子: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 指名读,齐读。

过渡: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小柳树为什么那么得意。

三品读感悟,积累语言

1、自由读2至4段,边读边想:小柳树为什么会得意呢?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来。

2、根据回答出示句子:

(1)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2)春天,小柳树发芽儿了。过了几天,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3)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

3、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看图理解、感悟,运用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充分朗读。

4师:小朋友,请闭上眼睛,老师要在你们的脑海里画画了。生闭眼端坐,师配乐描述。

5、如果你来到这棵美丽的小柳树身边,你会怎么赞美她呢?

6、小柳树的确很美。那么小枣树呢?你能从文中找出描写她的词语吗? 看图理解“光秃秃”。

7、小柳树发现小枣树那么难看,她得意地说——出示句子:“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多种方式朗读。

小柳树发现小枣树还没长叶子,光秃秃的越来越得意了,她说——出示句子:“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充分练习朗读。她发现枣树才长出小小的叶子,更得意了,干脆跳起舞来。她一定边跳边唱,你想她在唱什么?生说。

8、你看到得意忘形的小柳树,你想说什么? 9分角色朗读2至4段。小柳树前面两次说的话要读出骄傲、瞧不起小枣树的语气,读第三次说的话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读小枣树的话要读出温和、赞扬的语气。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会写10个生字;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预设过程:

一、继续品读感悟。

1、时间过得真快,秋天来到了。这时的小柳树和小枣树又是什么样子呢?观察第二幅插图。

2、小枣树的变化可真大啊!看着小枣树的变化,这时的小柳树又在想些什么呢?

3、自读六、七段。

4、小柳树和小枣树分别说了些什么?你读懂了什么呢?

5、小枣树并没有嘲笑小柳树不会结果子,反而说了很多小柳树的优点,你觉得小枣树怎么样啊?

6、这时的小柳树还那么得意吗?她不再看不起小枣树了!相反,自己觉得很不好意思。以前,她只看到小枣树的短处,却没想到小枣树的作用这么大!

7齐读第五到八自然段。

二、齐读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2、演一演课本剧

三、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巩固会认的字。

回忆已经认识的生字,看谁说得多。

游戏1:听音出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游戏2:组字。

禾+几=(秃) 口+贝=(呗) 口+虫=(虽) 田+心=(思)

2、巩固会写的字。

本课要写的字较多,其中,左右结构的有六个,上下结构的有四个。因前几课要求写的字大多是左右结构的字,所以,

本课左右结构的字就不必再详细指导了,建议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

“怎、思”二字可以合在一起指导,重点指导“心字底”的写法。左点不能写成撇,中间一点要写在竖中线上,右点要写在卧钩的外边,卧钩一定要“卧倒”,不能写成“竖弯钩”。“穿”字的特点是上宽下窄,上短下长。“弯”字的特点是上宽下窄,下面比上面略长一些。教师在示范书写时,要提示学生先仔细观察然后再仿写

3、抄写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四、实践活动

1、讲讲自己读过或听过的说明人各有长短的故事。

2、说说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同学,说说他的长处。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处,也可以请别人给你提醒提醒。)

《柳树》优秀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婀娜的柳树,曾引起无数人的遐思:像梳妆的少女在风中摇曳的秀发,像春风裁出的精美艺术品……课文中的柳树,更像一位天真、顽皮的孩童在池塘边垂钓:不钓小鱼,不钓小虾,她钓的是日月星辰;从日到夜,从冬到夏,不灰心,不歇息,绿色的钓线在长,心中的希望也在长……“绿柳垂钓图”,这个简单的意象,在作者的笔下,在孩子们的.眼睛里,却生发出了无尽的想象。

教学目标:

1.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认读十一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柳树的形态特点,初步培养感受美欣赏美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柳树的形态特点,初步培养感受美欣赏美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发想象。

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并结合生活说一说:你觉得柳树像什么?你能想象像她在做什么吗?

2.师范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解决。

2.小组合作,认读识字。

师出示带生字的词,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记忆生字。

3.去掉拼音读一读读生词、生字。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1.学生在小组内读课文。同学互相评价指正。

2.师指名读课文,并让学生评价指正。

3.逐段指导朗读,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指导学生借助“站”“弯”“垂下”等词语想像柳树的样子。

想一想:她还会钓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从春天钓到冬天”是什么意思?

从“绿色的钓线,越垂越多,越垂越长。”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柳树什么也没钓到,但她并没有灰心,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4.学生自读课文,说一说你头脑中所想像的画面。

5.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四、课外拓展。

让学生课下收集描写柳树的词语、句子或诗,摘抄下来。

《柳树》优秀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学生分析】

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

【设计理念】

1、在新教材和《课程标准》中,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学生读、写的欲望都很强烈,要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为了这一理念,要充分运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让师生之间形成这样一种特定的关系: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并由此诱导学生作出研究的反应。学生通过研究性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一系列具有诱导倾向的问题,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3、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找春天吧!引导学生齐唱《春天在哪里》。好,我们已经找到了春天。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树来了!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小枣树呢。想知道它们在春天、秋天时有什么不同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首先用学生会唱的歌曲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在没有外界压力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教者以启发质疑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阅读、识字、探究、感悟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 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回答: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设计意图:明确初读目标,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以简单的问答,提高学生的读书效率,达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⑵ 出示字卡,学生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并想办法记住它。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⑶ 开火车认读生字。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准备,帮助不会认的同学想办法认字。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喜欢比赛的特点,培养团结合作和竞争意识。

2、再读课文,突出重点:

⑴ 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讲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

设计意图:抓住事情的过程,体会重点人物的特点。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注重展示从对内容的理解到对人物品质的认识过程。

⑵ 略读分析这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你喜欢哪几句话?读给大家听,要读出感情噢!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⑶ 学生自选角色,有感情地表演出来,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感悟小枣树说的话,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小柳树:得意、骄傲、不懂礼貌;小枣树: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角色的研读,力求突出重点,使学生对课文有进一步的理解。

⑷ 读了课文,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大胆说出来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3、精读课文,加强语感:

⑴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们准备抓住哪些语句把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特点表现出来呢?

设计意图: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 分角色表演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重点词语,观察插图,对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性格对比,加上学生自己的理解,把课文朗读并表演出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的情感。

三、拓展与巩固

1、说说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同学,说说他的长处。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处,可以请别人给你提醒。先自己想想,然后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教师巧用课文抓住文中的发散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文中人物的优缺点转移至现实的每个人身上,使德育落到实处。

2、巩固会认的字:

游戏:听音出示字卡。(教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

3、总结谈话:

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却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我们是不是要学习小枣树的高尚情操啊?

四、作业设计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课后朗读全文给大家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吧!

《柳树》优秀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用不同语气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

教学难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学会欣赏别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五课《小枣树和小柳树》,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枣树和小柳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回答

上节课我们还认识了好多的生字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认它们吧。

男生读,女生读,一条龙读。

同学们读得真好,还有一些生字朋友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和大家见面呢,我们来看看它们。

指名读,组词,造句。

看来我们和生字朋友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消除了课文中的拦路虎,相信在这节课中我们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精读课文,感悟体验。

1、结合课文插图用心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以及描写他们的语言的语句。遇上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

2、生自由汇报,师相机引导。

你准备抓住哪些语句把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外形特点表现出来呢?

(1)外形方面: ①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一样吗?你能用哪些词说说它们的样子?(相机板书)

学生发言:

生1: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生2: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春天的小柳树长得真美,小柳树的腰好细啊,枝好绿啊。你一定喜欢小柳树,那你把喜欢它的感觉读出来。

指导读出小柳树的美。

②春天到了,小柳树和小枣树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生1:春天,小柳树发芽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生2: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指导读出春天里的小柳树的美丽。

(1)老师觉得他读得很美,如果能读得仔细一点就能读得更好,小朋友们用自己的感觉来试试。

(2)这个地方跟老师读一下“小柳树的芽……”

(3)谁能把小柳树的'美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可以加上动作。

学生评议后再读。

③小柳树越来越漂亮,也越来越骄傲。难道小枣树一直就光秃秃的没有任何变化吗?

从哪个词最能看出此时小柳树的心情?(得意)进行换词练习。

指导学生表演朗读出小柳树在风中舞蹈的美丽姿态和得意的心情。

(2)语言方面

①小柳树确实长得太漂亮了,那么看着旁边一点儿也不好看的小枣树,它是怎么说的呢?

生:“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从小柳树的话里你听出了什么?(瞧不起、神气、骄傲)

读了小柳树的话,你认为它怎么样?读中感知小柳树的骄傲

谁能比她读得更神气?范读。加上动作表情读。

②春天来了,小柳树发芽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这一次小柳树又对小枣树说了些什么?你又听出了什么?

小柳树更加得意骄傲了,外表比原来还漂亮的她,和光秃秃的小枣树形成了更为鲜明的对比。

③对比两次说的话,小柳树第二次说话时要比第一次显得更加骄傲得意(表情和语气)。

“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更加骄傲,瞧不起小枣树,语速放慢,语调上扬。做出动作,范读,指导。

④小枣树长得不好看,是不是就没一点用处,就什么也比不上小柳树呢?秋天不知不觉来临了,关注一下小枣树什么样了?读课文。(板书:结果实)指导读有关句子。

⑤小柳树会结果实吗?这下小枣树该好好嘲笑一下它了吧?到底有没有?在课文中找到它们的对话读了就明白了。

(1)、看到小枣树结了满树枣子,又受到人们的喜爱,小柳树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想象:如果你是小柳树,你觉得此时小枣树会说她什么?,

(3)小枣树没有这样说,看到小柳树能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小枣树说她什么了呢?

生1:春天小柳树发芽长叶早;秋天落叶晚;虽然不会结枣子,但长大了可以让人们在树阴下乘凉。

(4)从小枣树的话中你看出了什么?

师帮助总结出小枣树宽容大度,谦虚,发现小柳树的长处夸奖她。

指导反复朗读小枣树的话,读出宽容、谦逊。

(5)读了小枣树的话,你有什么想法吗?听了小枣树的话,小柳树会有什么想法呢?

(6)师生分角色读对话,感悟小柳树态度的转变。

师读小柳树的话,生读小枣树的话。体会低下头的心情和感受。

生读小柳树的话,师读小枣树的话。反复教读,强调低着头。

(7)让我们齐读小枣树的话,细细地体会枣树的为人。

四、生质疑还不明白的地方,师生共同释疑。

五、自由畅谈,升华主题:

(1)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位伙伴,小柳树和小枣树,你更喜欢哪一位?为什么?

小结: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但是,老师也喜欢小柳树,因为小柳树长得很美,是春天的使者。同时,小柳树还能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相信他以后肯定会改正,这一点,老师也喜欢。

(2)夸夸我的好同学。用几句话来夸奖他身上的闪光点。

(3)教师总结:同学们,无论是小枣树、小柳树,还是其他的任何事物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但是它们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献给了大家。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人,发现美的眼睛。我们也要向小枣树学习,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真诚地赞美他夸奖他。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多多发现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不断地取得进步,正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六、板书设计;

15 小柳树 和 小枣树

绿绿的 弯弯曲曲

又细又长 光秃秃

跳舞 结果

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