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交通工具》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交通工具》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职业与工具之间的关系。
2、懂得尊重各种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叔叔及他们常用的几种。
2、各种职业的人的图片。
3、录像片:环卫工人工作的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一、邀请嘉宾并讨论。
1、说说叔叔的工作是什么
2、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叔叔在工作的时候要用什么工具?这些工具有什么作用?
3、请叔叔出示自己常用的工具并讲解用途:口哨、指挥旗(或指挥棒)、笔、违章处罚本、对讲机。
4、先鼓励幼儿说说工具的名称和用途,再请_叔叔讲解自己工作时如何使用工具。
二、观看录像:辛勤的环卫工人。
1、录像片里的叔叔是谁?他的.工作是什么?他工作时需要什么工具?
2、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环卫工人的工具有什么作用。
3、老师总结
三、观察图片并讨论。
1、出示其他职业的图片,请幼儿讨论他们的职业名称和使用的工具。
2、帮助幼儿总结各职业需要的特别的工具。
四、引导幼儿体会人们劳动的辛苦,知道要尊重劳动的人和人们的劳动成果。
1、刚才我们看了很多劳动的人,他们的工作辛苦吗?为什么辛苦?
2、我们应该怎么做起呢?(如:尊重所有劳动的人,对他们有礼貌;不乱垃圾;上课认真;不在马路上乱跑……)
五、比一比,赛一赛。
1、出示各种工具图片,请幼儿说出这是哪种职业的人需要的工具。看哪组说得对、说得快。
2、对应比赛:工具与各种职业相匹配。
《交通工具》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在集体和分组谈活动中,了解交通工具的名称、颜色、特点、用途等。
2、幼儿的耐心地倾听同班的谈话内容,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不跑题。
3、幼儿乐于与同伴交流、讨论,并在讨论中体会到快乐。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拿着自己之前画的我的交通工具;
2、各种交通工具图片各一张
3、与交通工具相对应的人物的图片各一张
4、准备某种交通工具的模具(已拼好的)
活动过程:
1、问候: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是几月几号?天气怎么样?今天吃早餐了吗?
2、热身: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手指操,好吗?请你跟老师一起做。“小白小白上楼梯,打开电视机,拉拉小天线,电视不好看,关掉电视机,小白小白下楼梯,去吃肯德基,薯条阿薯条,鸡翅啊鸡翅,可乐啊可乐,汉堡啊汉堡,呃,吃饱了。”你们吃饱了吗?
手指操:你到漂亮的大操场,一队出列,二队出列,三队出列,四队出列,五队出列,起步走,一二、一二,一二一。
3、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老师想考考小朋友,看谁最聪明,能猜出这是什么?拿着卡片挡住一角让小朋友猜一猜。
4、主题展开谈话:
(1)教师引导:老师今天是骑自行车来的
你是坐什么交通工具来的?引导幼儿想,交通工具老师提出以下问题:你坐得是什么类型的车?你的.车是什么颜色的?什么特点?你为什么喜欢坐这类型的车上幼儿园。
(2)幼儿自由交谈: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根据老师的提问,互相谈论自己的交通工具,教室巡视幼儿谈话,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讨论,不跑题,提醒分神的幼儿参加讨论(3-5min)
(3)个别发言:老师邀请在自由谈话中发言较好的幼儿来发言,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交通工具。(3-4个幼儿)教室可以引导幼儿用类似句型表达这是我的交通工具。
5、围绕主题,拓展谈话内容:
(1)教室提问:你还知道那些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有什么用途?教室逐渐拓展谈话内容,引出各种类型的交通工具如吉普车、火车、列车、汽车等。
(2)配对游戏:出示交通工具的图片和准备班里小朋友的图片,引导幼儿找伙伴喜欢的什么车。然后小朋友的画,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里把自己画里面的车给对应的车图片对上。
6、结束:教室(目标)
延伸活动:
根据小朋友交通图工具的特点,教小朋友做交通工具的模型。
《交通工具》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掌握不同类型交通工具的动力。
2、能根据图片很快说出相应的动力。
3、通过游戏,锻炼幼儿手眼协调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交通工具的图片、煤的图片、加油站图片、太阳能板图片、太阳图片、烧煤的火车图片、风力发电站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学习过的交通工具类型。
——师:它们是通过什么来行使的呢?
——师:如果汽车没有油了,应该怎么办呢?(去加油站加油)
2、加油站的油都有哪些类型?
——教师小结:汽油、柴油、机油等。
二、开拓视野。
1、观察体验。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不同的交通工具行驶的动力。
——出示所准备的全部图片,一一让幼儿观察,并说一说哪些是见过的。
2、认识不同的`动力类型。
——教师出示图片,一一解释交通工具行驶的动力。(如:船行驶的浮力、汽车行驶的汽油、电车用的电力、节能车用到的太阳能等等)
——教师小结动力的类型。
三、开心游戏《神奇加速》。
1、游戏规则。
——请三位幼儿分别做加油站、加电站和太阳能站(或其他动力站),站好不同的位置,教师就带着若干幼儿扮作不同的交通工具。
——游戏开始后,教师带着幼儿变换不同的交通工具行驶,停下不走时,就必须有相应加油站、加电站、太阳能站来加动力,交通工具又开始前进。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掌握程度,加快变化速度或者交通工具的速度。
2、教师小结交通工具的动力,表扬游戏中幼儿的积极表现。
活动应变
可以增设一个加气站,现在有好多车用天然气了。还可以设置混合动力加油站。
活动延伸
教师和幼儿一起搜集汽车的动力原理内容,激发幼儿对动力探索的兴趣。
区角活动
科学区:放入课堂上使用过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
游戏益智区:放入相应的图片和游戏规则,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游戏互动,加强对动力的掌握和认识。
环境创设
将各种动力的汽车图片贴在主题墙内,并标注它的动力情况。
家园同步
请家长协助幼儿,在网上搜集一些不同动力的交通工具图片,并给幼儿做简单的讲解。
随机教育
现在的汽车以石油为主要燃料,但石油资源总会有枯竭的时候,所以我们要研发新的替代燃料,天然气和电力就应运而生。另外电力是最环保的能源,不会对大气造成任何的污染,我们应提倡使用电动车。
《交通工具》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火车。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的经历等,学会乘坐交通工具时保护自己的方法。
3、学着按陆地、空中、水土进行交通工具的分类。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按陆地、空中、水土进行分类,因为幼儿认识的交通工具是零乱的,所以我把它设为重点。
2、注意乘车是的安全和规则。
活动准备
1、挂力(安全小乘客)
2、许多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活动过程
1、提问学习:小宝宝们,今天我们班收到了邀请,请我们到这些地方参加森林集会你们想去吗?可是森林很远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呢?怎么去呢?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兴趣。
2、幼儿相互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相互讨论更多的看法和方法。
3、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具做车子出发去草地
(一)基本部分
1、提问:是谁帮忙来到森林的呢?
2、教师总结交通工具的用处
3、你们还认识哪些交通工具,用小组和个别的形式进行讲述
(二)安全小乘客
1、讲述交通工具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2、让幼儿观察挂图
3、幼儿相互讨论、乘车的安全规则。
(三)交通工具大比拼
1、教师引导幼儿给交通工具分类
2、分组进行操作
3、展示结果,并指出自己的理由
教学反思
可提供幼儿儿童自行车,体验骑车的乐趣,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活动设计背景
交通工具是我们日常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跟我们密切相关,幼儿也非常喜欢,很感兴趣对于交通常识规则、认识更多的交通工具对于幼儿来说,不是很清楚也能吸引幼儿。
小百科:交通工具是现代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周围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给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交通工具》教案 篇5
《交通工具》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交通工具》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交通工具》教案 篇6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现代交通工具的不足之处,并了解交通工具不断创新的有关信息。
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交通工具革新的探索和团结协作。
二、活动准备:
查找有关交通工具的信息。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交通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许多方便,但也给人们制造了不少麻烦。怎样才能使交通工具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呢?
(二)交通工具的不足
1、出示图片1:交通事故,提问:交通事故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危害?
2、说说自己听说或亲眼目睹的`交通事故。
3、教师简单介绍全国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的情况。
1、出示图片2-4:污染环境、行驶缓慢、侵占良田。分小组讨论:交通工具有哪些不足?
2、:交通工具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我们不断改进。
(三)设计一个新型的交通工具
1、出示图片,观察并讨论:两位小朋友的想法好吗?为什么?
2、思考:你有什么好办法?
3、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4、小组确定一个比较好的主题,开展讨论,制订一个新型交通工具的设计,并按设计画一个设计简图。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各组讨论。
5、各小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小组设计的作品的优点,小组内其他同学可补充。
(四)活动
先自评,然后小组评议或集体评议。
(五)活动延伸
1、根据自己作品的优点,再合作设计一条推销的广告语。
2、评一评:谁的设计好,广告语吸引人
3、小组合作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交通工具,要体现自己的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