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和狼的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小兔和狼的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兔和狼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狼来了小兔要快快地藏起来;
2、初步学习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做小兔跳的动作;
3、通过小兔和狼的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草地、萝卜地)。
经验准备:有学习小兔子跳的经验
材料准备:兔妈妈头饰,兔宝宝胸饰。
活动过程:
一、情境设置教师以兔妈妈的角色出现。
兔妈妈:我来找我的兔宝宝,谁是我的.兔宝宝。(边问边有节奏地做兔跳)兔宝宝:我是你的兔宝宝。(兔宝宝有节奏地回答。肯定一位幼儿说得真好听,并挂上胸饰)。
兔妈妈:谁是我的兔宝宝?(幼儿集体回答后师分发胸饰)幼儿佩带胸饰。
谁是我的兔宝宝?(通过提问集中兔宝宝的注意力)
二、感知乐曲一(小兔的音乐)
1、听乐曲一兔宝宝长耳朵最灵了,听!谁来了呀?(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合着音乐做小动物相应的动作,如:小鸭子——小鸭子怎么走路的,喜欢到哪里玩?我们一起到水里去玩了,引导幼儿做做小鸭子洗脚、游泳的动作。
2、小动物玩得真高兴啊,走!跟着兔妈妈到草地上玩咯!看看谁的耳朵长得最最长,一蹦一跳出发咯!(兔妈妈夸张的做四次兔跳,起到再次演示的作用,幼儿练习时加入语言节奏的暗示:我是一只 小白 兔呀 蹦蹦 跳跳 真可爱。。。。。)
3、兔宝宝第二次练习:宝宝,我们在草地上跳个舞吧!长耳朵们,跟着妈妈轻轻跳、慢慢跳
4、宝宝第三次练习:时间不早了,跟着妈妈回家了,我们的家在哪里?(那里)我们的家在前面。
三、感知乐曲二(大灰狼的音乐)
1、到家了,真累呀!擦擦汗、洗洗手,拍拍身上的灰尘舒舒服服睡觉了(大灰狼的音乐)兔妈妈:嗷哟!谁来了?
2、大老虎大灰狼来了我们怎么办?(躲起来、藏起来,这样我们就安全了)
3、你想躲在什么地方?(我想躲在大树后面,肯定说完整的幼儿,引导后面的宝宝说完整)
4、是呀,大灰狼来了,我们可以躲在很多地方,这样就安全了。可不要躲在一起,不然大灰狼会发现你们的。
四、音乐游戏:小兔和狼
1、音乐声起,兔妈妈:宝宝记住了,大灰狼来了,要躲在安全的地方)播放音乐做小兔跳的动作,播放曲二旋律时,小兔躲藏起来,大灰狼出现了,大灰狼自言自语:“怎么一只兔子都没有,咳!今天只能饿着肚子回家了。”兔妈妈:大狼走了,我们安全了!
2、再次出现大灰狼音乐,兔妈妈:不好,大灰狼又来了!
小兔和狼的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歌曲内容自由创编舞蹈动作。
2.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愉悦情趣。
3.巩固切分音符的唱法。
4.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叔头饰4个、老狼头饰2个、兔子头饰若干、大床单(蘑菇伞)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围圆圈坐好,播放音乐,请幼儿说一说歌曲中都唱到了哪些歌词,他们从中听到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舞蹈动作(引导幼儿逐句创编)。
好听的音乐要有好看的舞蹈,现在老师就请我们小朋友来当舞蹈家给这首歌曲创作漂亮的舞蹈动作。(幼儿在教师清唱歌词的提示下自由创编)
2.放音乐,幼儿根据自己创作的动作进行表演。
3.请幼儿发挥想象对最后一段“狼来了”的音乐发挥想象,创编老狼的动作,并配合音乐表演一遍(要求幼儿展示出来肚子饿了,急于捕捉兔子的心情)
4.引出游戏,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与玩法
(1)刚才小朋友听了好听的音乐,表演了好看的舞蹈,现在老师请我们小朋友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兔子和狼。
(2)教师出示头饰、道具,并请幼儿自由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头饰戴好。
(3)教师讲解游戏玩法与规则
玩法:
当音乐响起时,请小兔子跟随音乐进行表演,在听到最后一句歌词“狼来了”时,要赶快躲在大树下的'蘑菇伞里藏起来,大树在看见小兔子藏时,要赶快把蘑菇伞撑起来,兔子们藏好以后要放下来,帮助小兔藏好。
规则:
1.被老狼捉到的小兔要和老狼互换角色。
2.藏在蘑菇伞下的小兔,如果屁股漏在外面老狼也可以捉住他
3.教师组织幼儿玩游戏。
开始时可以是一只狼,玩两三遍以后可以增加变成两只狼。
(三)结束部分
对幼儿进行坚强勇敢的品质教育,并学习大树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反思:
兔子和狼是小班幼儿熟悉的音乐形象,在认知上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孩子喜欢游戏,在游戏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活动内容,同时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 能够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 , 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通过让幼儿扮演小兔和大灰狼 , 让幼儿愉快的参与角色表演,体验游戏的快乐。
小兔和狼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的游戏情节,熟悉乐曲旋律,知道A段音乐跳跃,B段音乐沉重的特点。
2、初步尝试看图谱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愉快地参加演奏活动。
活动准备:
大鼓一个,串铃若干(人数一半)、圆舞板若干(幼儿人数一半)
节奏图一张(A段)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情节和熟悉音乐旋律。
A段:春天到了,花儿都开了,草地上也长出了很多嫩嫩的青草。有一只小白兔来了,看见了这么多青草:“啊,好嫩的青草啊……”于是,它就赶紧喊自己的好朋友们一起来吃青草。小白兔们听到了,都跳了过来,大家一起吃青草,好开心哦!
B段:听,谁来了?原来是大灰狼来了。小白兔们一看,赶紧躲了起来。大灰狼东找找,西看看:“咦,小白兔怎么都不见了?”一只小兔也没有找到,大灰狼只好回家了。
A段:大灰狼走了,小白兔们高高兴兴地跳了出来,快乐地做游戏。
2、根据对乐曲的理解选择打击乐器。
出示打击乐器,引导幼儿感知A、B段不同的特点。
(1)师用圆舞板有节奏地敲,×× ×× ×× ××师:今天,小白兔和大灰狼都来了,听,谁先来了?
请幼儿猜测这是谁的脚步声?
(2)师用鼓敲节奏:× ×问:谁来了?
(3)请幼儿跟着音乐,在教师圆舞板的`伴奏下,学学小白兔跳跃。
放音乐A段,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起跳跃,吃草。
放音乐B段,教师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学大灰狼走路。
3、出示节奏图,引导幼儿看图谱。
(1)刚才很多小白兔都跳得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里的小兔们是怎么跳的?
(2)幼儿跟着节奏图打节奏。(拍手—跺脚———拍腿)
跟着音乐一起打节奏。师用圆舞板、串铃和语言引导幼儿徒手打节奏。
(3)请幼儿选择打击乐器为A段进行伴奏。
4、师幼完整表演。
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表演A段,打鼓由老师演奏。
5、结束部分:小白兔们听到小朋友们的伴奏可开心了,森林里马上有个联欢会,它们邀请我们一起去表演,好不好?
请幼儿拿起乐器和老师一起收起来。
小兔和狼的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小兔和狼》是一首富有故事性的歌曲,二拍子,旋律简洁流畅、活泼有趣。特别是趣味故事性的歌词,形象生动,便于幼儿记忆。还有幼儿熟悉喜欢的小兔子,都是他们很感兴趣的,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最后大灰狼的出现,更是在游戏时把活动气氛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学习,体验快乐,很适合中班幼儿进行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游戏,熟悉乐曲旋律,演唱歌曲《小兔和狼》。
2、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创编不同的造型。
3、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背景图
2、大灰狼头饰、小兔头饰
3、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孩子们,看,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小兔子)我们和小兔子打个招呼吧!
小兔子:小朋友们好!幼儿:小兔子好!
2、小兔子: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想听吗?(讲述故事)
一天,小小兔子跳呀跳呀跳到树林里玩,它竖起耳朵仔细听,听到风儿在呼呼地吹,树叶沙沙地响。正当小兔子玩的开心的时候呀,只听!嘭!嘭!哎呀,不好,来了一只大灰狼,吓的小兔赶紧躲了起来,聪明的小兔子躲在大树丛中,大灰狼没有发现它,灰溜溜地走了,小兔又高高兴兴地出来玩了。
3、师:故事好听吗?谁来说说在故事里你听到了什么?
幼儿:小兔子、狼。(出示背景图,图片小兔子、狼)
4、师:小朋友们听的真仔细!
二、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师:这个有趣的故事还能编成一首歌曲呢!你们想听吗?
(教师跟着琴声进行第一次范唱)
2、师:好听吗?在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小图片)
3、师:这么好听的歌曲,老师还想再来唱一遍呢!你们要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是怎么唱的?(教师跟着琴声进行第二次范唱)(教师边唱边手指图)
4、师:你们想来唱一唱吗?我们一起跟着琴声来唱一唱!(师幼一起在座位上唱两遍)
5、小朋友们唱的真棒!
三、幼儿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以及造型。
1、师:在歌曲里小兔子是怎么样走路的?(请幼儿表演)谁来学一学小兔竖起耳朵听的动作?风儿怎么样?树叶怎么样?(动作)哎呀,谁来了?小兔看到狼后是什么样子的呀?小兔害怕极了,吓的`躲了起来。
3、师:宝宝们,我们一边唱一边来完整的表演这个故事。
四、游戏《小兔和狼》。
1、师:《小兔和狼》还能做成游戏,你们想玩吗?听到狼来了,小兔要想个办法不让狼发现,应该怎么办呀?在唱到“哎呀”的时候声音不能很响,不然被狼发现的。
2、配班教师扮演狼,幼儿扮演小兔玩游戏。
3、一幼儿戴上头饰扮狼玩游戏。
五、结束部分。
师:小兔子们真聪明,大灰狼啊!没捉到小兔子,灰溜溜的走了,我们又可以高高兴兴的到别的地方去玩了!走喽,去玩啦!(音乐声中,幼儿边唱边跳出活动室。)
反思:
《小兔和狼》是一首富有故事性的歌曲,二拍子,旋律简洁流畅、活泼有趣。特别是趣味故事性的歌词,形象生动,便于幼儿记忆。还有幼儿熟悉喜欢的小兔子,都是他们很感兴趣的,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最后大灰狼的出现,更是在游戏时把活动气氛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学习,体验快乐,很适合中班幼儿进行活动。
首先,从选材上看,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精心选材,小兔的形象是幼儿比较熟悉、喜爱的,能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积极参与,热情投入。在活动中,改变了以往教师示范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幼儿创造性地探索小兔各种高兴的动作,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幼儿在活动中以自身特有的可爱的动作和形态为集体做出示范,毫不胆怯,动作自然协调。具有节奏感。
整歌教学过程动静交替,幼儿在不断地动静交替中,丝毫未觉疲劳,一直兴趣盎然。教案设计中,通过提问采取了层层递进的方法,活动的每一步都让幼儿充分展现自己的经验,然后对幼儿的经验进行及时地整理归纳,使幼儿的经验得到提升,幼儿在整歌活动中都使主动的,积极的,充满了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整堂课中,我说的太多,示范的太多,没有留足够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创编。
小兔和狼的教案 篇5
小兔和狼的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兔和狼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兔和狼的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情感外露,注意力易分散,因此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活动的特点:(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我选择了这个音乐游戏。
小班教学活动时要更加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得发展。《兔子和狼》这个游戏中,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兔子,在蹦蹦跳跳的嬉戏中,反复感受两段音乐的不同性质(活泼、欢快和缓慢、低沉)。使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让幼儿玩中乐、玩中学。
活动目标:
1、感知两段音乐的不同性质:活泼、欢快和缓慢的、低沉。
2、能用动作表现兔和狼的音乐形象。
3、乐于参与音乐游戏,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活动准备:
1、背景:草、花、蘑菇等若干
2、大灰狼头饰三个、小兔头饰若干。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幼儿随《小鸟飞》音乐进人活动场地。
2、感知两段音乐的不同性质:活泼、欢快和缓慢、低沉。
(1)师:今天来了两位动物客人,它们是小兔子和大灰狼。就藏在这两段音乐里。让我们仔细地听一听。(放音乐A、B)师:你觉得前面的音乐是快快的、跳跳的,还是低低的、慢慢的?那你觉得是那个小动物呢?小朋友猜得对不对呢?(出示小兔)(2)感受兔子的音乐:
师:小兔子一蹦一跳真可爱,让我们听着音乐,学小兔跳吧!
师:后面的音乐低低的、慢慢的你觉得是哪只小动物呢?(出示大灰狼)
(3)感受狼的音乐:
师:大灰狼是怎么样的啊?(凶狠、可怕…)(启发幼儿跟着音乐做出狼凶狠的样子)
(4)完整欣赏音乐ABA。
幼儿跟随着音乐不时的更换着自己的角色,模仿小兔和大灰狼的样子。
3、故事:小兔和狼
(1)师:如果兔妈妈带着小兔们去森林里玩,遇到了大灰狼,该怎么办呢?(启发幼儿大胆想像)师:那么小兔子是怎么对付大灰狼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吧。
(2)、看图,讲故事,让幼儿了解游戏的情节。(幼儿边听故事边完整欣赏ABA)
老师边操作活动图片边讲解故事: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兔妈妈和他的孩子们。一天,天气晴朗,兔妈妈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树林里去采蘑菇。小兔子们一边走一边看,一边看一边采,心里可高兴了。忽然,兔妈妈发现了一只大灰狼正朝这边走了过来,他赶紧说:"孩子们,快躲到蘑菇下面,不然就被大灰狼抓走了。"孩子们乖乖的听了妈妈的'话。那只大灰狼真的来了,他恶狠狠的瞪着眼睛,东瞅瞅,西望望。没有发现一只小兔子,它什么也没有抓着,只好灰溜溜的走了。大灰狼灰溜溜的走了,小兔子又从蘑菇下面跳了出来,他们一边唱歌一边采蘑菇,多高兴呀!
师:小白兔想了什么好办法对付大灰狼的?它们躲到了那里?(蘑菇下面)小白兔真聪明,一个都没让大灰狼抓到。这个故事好听吗?小朋友想不想也来玩一玩"小兔和狼"的游戏。
4、音乐游戏:小兔和狼
(1)师: 那咱们就来玩这个游戏吧。你们扮演兔宝宝,老师当兔妈妈,请三位小朋友扮演大灰狼,当听到大灰狼的音乐响起,大灰狼就要来了,你们可要赶紧躲到蘑菇下面,不要发出声音,不要动,要不然大灰狼就会发现你们,吃掉你们的,等大灰狼走了才能出来,记住了吗?
(2)教师指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刚才,可真危险啊!有几只小兔子在动,幸亏大灰狼没有看见,不然,就会被抓走吃掉的。所以,兔宝宝一定不要发出声响。我们再玩一次吧!
(3) 师:兔宝宝们真聪明!一听见大灰狼的声音就躲起来了。大灰狼连一只兔宝宝也没抓到,只能灰溜溜的走了。
5、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