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的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美术的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美术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能在观察蝴蝶标本或图片的基础上,用电线以及简单图形左右对称第装饰蝴蝶。
2. 能选择鲜艳的色彩装饰蝴蝶,并能注意到色彩的搭配。
活动分析:
幼儿喜欢花,喜欢蝴蝶,因为蝴蝶身上有各种各样漂亮的花纹,它总与美丽的的花相伴吧,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本次活动重点以点线及图形装饰蝴蝶,学习色彩的搭配。
活动准备
1. 化好的花园图。
2. 蝴蝶标本或图片(幼儿以前欣赏 过 )。
3. 操作材料“画有蝴蝶 轮廓)。彩笔。浆糊,剪刀,歌曲。“蝴蝶找花”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蝴蝶找花”,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蝴蝶都出来赵化作朋友了。
出示花园图片:这里的春天也到了,可是蝴蝶还没有来,今天,老师让小朋友去请一只蝴蝶来打扮它。
2. 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标本或图片。
教师:蝴蝶幼儿有一对翅膀,有的有两对翅膀,翅膀上有许多美丽的花纹,还有漂亮的颜色。请小朋友告诉老师:花纹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组成的?各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花纹是对称的,是由几种颜色搭配的,而且颜色也是对称的
3. 交待要求,而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指导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蝴蝶上对称的进行装饰,帮助个别幼儿选择和确定花纹,鼓励幼儿用鲜艳的色彩进行装饰,并注意色彩的对称和搭配。
4 . 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请幼儿讲画好的蝴蝶剪下来贴到花园,在添画触角,注意贴出不同的角度。
引导幼儿欣赏花园里的蝴蝶,引导幼儿从花纹色彩和整体感受方面进行谈话。
引导幼儿在蝴蝶找花的音乐中模仿飞的动作。
美术的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验各种材料的不同效果。
2、引导学生尝试用线材表现烟花。
3、指导学生学会安全的使用剪刀等工具。
二、教学重、难点
1、点、线、面的应用。
2、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烟花。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一张大纸、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水彩等。学生准备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哪儿见过烟花,都有什么样子的。
2、引导学生回忆烟花是如何升空的,用手势表演一下烟花。(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烟花升空后是从中间向外放射)
(二)掌握、创作阶段;
1、观察书上烟花的照片,说说它们的形状象什么?
2、请几位同学到前面的大纸上,用油画棒或水彩笔画画烟花。其他同学在自己桌子上用水彩笔或彩线摆出烟花的形状。
3、烟花的形状丰富多变,要如何变?教师在学生画的烟花上进行再创作,有的.加粗,有的线加长,有的线弯曲,线一多一密就成了面,让学生领悟点、线、面的大小、长短、粗细等可以让烟花的形状发生各种变化。
4、教师将五、六支彩色铅笔绑在一起花烟花,出现一种五彩斑斓的效果。鼓励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表现特殊的绘画效果,如:在彩纸上画,用深色油画棒涂满底色后再用硬物刮画等。
5、每两个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设计的烟花与众不同,可添加上人物、建筑物,增加节日的气氛。
作业完成后,贴在教室的墙上,互相评价、欣赏。
美术的教案 篇3
教学科目:
《彩虹桥》
教学时间:
一小时
教学目标:
培养儿童对色彩的认识能力,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观察力,以及提高儿童对颜料的兴趣感,让儿童了解部分颜色的调合,并开发儿童的想象力来装饰“彩虹”。
教学重点:
两种不同色彩的颜料混合后所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的过程,变后的颜色是由那两种颜色相结合的。
教学难点:
儿童对色彩的理解,动手能力相对较弱。
教学方法:
以彩虹的颜色和形状的形式开头,以此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提及到本节课所讲课程的重点,或部分重点,主要以学生动手为主,老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方法来进行。
教学过程:
1.彩虹有几种颜色?彩虹的形状?彩虹是什么时候出现?出现在什么地方?(老师在提问的时候先让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讲解和补充)
2.介绍画材:排笔、颜料、调色盘等(主要以学生能够理解的话)
3.动手绘画
A:画彩虹(单个色彩的绘画)
B:彩虹有几种颜色?只有红、黄、蓝三种颜色如何调出其他颜色来?(老师以变魔术的方法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或让孩子自己用两个手指沾上不同的颜色,和在一
教学材料:起变出的'颜色)黄加蓝——绿、黄加红——橙、红加蓝——紫、绿加蓝——青
C: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在彩虹上画一些东西(如:云,小鸟,太阳等等,老师记住他们在画面上画出的有特点、有意思的东西,到时候给家长讲解)
4.儿童自己讲解自己画面上的内容。(给家长讲解) 排笔、水粉颜料、纸、水桶、画板、透明胶布(窄)
美术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简单的装饰设计,色彩的搭配,剪、粘、组合等基本制作技巧。通过造型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并使他们认识到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建立尊敬师长的观念。
教学重点:
了解基本的制作技法。
教学难点:
制作精美,设计有新意。创设情境,赏析激思
作业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自己喜欢的教师制作一份礼物
学生准备:
根据自己的设计准备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毛线等等
教学过程:
1、教师介绍一位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和喜欢老师的原因。
2、学生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最喜欢的老师。
3、说一说:9月10日是什么节?
4、讨论:
在老师的的节日里,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5、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件或几件作品,送给你最喜爱的老师,表达你对老师的`美好祝愿,好吗?
6、宣布小组活动内容及要求:
观察作品,按用途分类。
分组讨论制作方法及所用材料。
7、小组汇报。
根据要求进行分组学习,针对实物进行观察与讨论。
(按用途分:小挂件、相架、贺卡、装饰画等;制作方法:剪贴、编插等;所用材料:彩纸等。)
8、欣赏观察、明确重点
看一看,说一说:
在课本第2、3页中找出新的制作形式,并说出有什么不同。
9、小结制作要求:
作品的形式要能够表达你对老师的心意。要有自己的特点。
欣赏一些特点鲜明的作品。
10、自由创作
你要设计制作什么作品?用什么材料?
11、提出要求:
自由选材,可以合作或独立完成。同学间要谦让、友好。
1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辅以轻松的音乐。
创作形式由学生自主选择,不作统一限制。体现自主选择的原则。
美术的教案 篇5
第一课
我们的身体
教学目的:
让学生认识人体外形的四个基本部分,为今后学习人体结构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人体外形的四部分。
难点:让学生记住四个部分的名称和位置。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投影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出示几幅不同类型(男、女、学生、工人、干部等)的人物挂图,指出人体中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使学生明白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由这四大部分构成。
三、教师示范指出四个部分在身体的什么地方。
四、引导学生指出四个部分在身体的什么地方。
五、课堂教学总结。
六、完成思考题。
人体由几部分组成?请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第二课
人体健康主要条件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人体健康的三大主要条件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知道人体健康的三大主要条件。
难点:阳光、空气、水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投影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知道阳光、空气、水是人体健康的三大主要条件的主要原因。
三、引导学生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四、课堂教学总结。
五、完成思考题。
人体健康与哪些条件有关?
美术的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从形式语言入手(色彩、图形等),初步感受“星空”的美。
2、尝试用图形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感受。
3、通过感知对比色、图形联想,体验欣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观赏星座图。
2、ppt、音乐钢琴曲《星空》。
3、4大张画纸(星夜)、颜料盘8个(红、黄、蓝、绿、黑)、圆点刷子16个(每组1大2中1小)、水彩笔16支。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你观察过晚上的天空吗?晚上的天空有些什么?(ppt1)
二、欣赏:
1、(ppt2)西班牙有个大画家——米罗爷爷。他的爸爸是个天文学家,喜欢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星星,米罗爷爷受他爸爸的影响也很喜欢看星星,还很喜欢画星星。
2、看,这就是米罗爷爷的画,美吗?
你认为它美在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月亮、星星、一个个黑黑的圆点)黑黑的圆点表示什么呢?(一闪一闪的星星)有首歌曲《小星星》,我们来唱一唱。你还看到了什么?(线条)
师指小人,你觉得这像什么?(娃娃)他的表情是怎样的?(惊讶、开心)
3、除了线条、图形,你还看到了哪些漂亮的东西呢?(色彩)
4、(ppt4)米罗老爷爷为什么喜欢这几种颜色呢?(出示颜色标记)颜色和颜色之间藏着一个小秘密:对比色。(红——绿、黄——蓝、黑——白)老师身上有对比色吗?你们找一找自己身上有哪些对比色?对比色放在一起,会使颜色的对比更明显,黄的更黄,蓝的更蓝。
5、鲜艳的对比色、有趣的图形、跳跃的线条,米罗爷爷用这些向大家讲述了一个美妙的故事。告诉你们哦,米罗爷爷画画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把自己看到的景色用图形表示,然后再通过想象加上一些颜色和线条,就把它组合成一幅美丽的画了,而且他的画中常常出现米字型。
6、如果请你给这幅画取名字,你会取个什么名字呢?
7、如果让你画星星的话,你会把一颗颗星星连画成什么样子呢?
三、创作:
1、今天我们四个小朋友合作画《星空》。请看步骤图:
四人合作:海绵圆点刷印大小黑圆点
水彩笔连线
棉签添画及涂色。
2、幼儿4人合作画,提醒幼儿涂色时注意画面的干净,可用纸巾吸颜料。
3、展示,欣赏同伴作品。
美术欣赏:向日葵
发布者:xxx
美术欣赏活动:向日葵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凡高的作品“向日葵”中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线条,感受画面传达出来的强烈、炙热的感情。
2、鼓励幼儿大胆欣赏与评价,发展幼儿对艺术作品的解释和评判能力。
3、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孩子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实地参观:向日葵园地。
2、多幅凡高的画。
3、收集来的向日葵的照片或者图片。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欣赏、讨论和比较。
教师:今天让我们将自己拍的向日葵照片或者图片和凡高的作品“向日葵”比一比,你喜欢那一幅?为什么?
2、放映幻灯“十四朵向日葵”,完整欣赏“十四朵向日葵”。 1)色彩感受。
教师:画面中什么颜色最多?你最喜欢画面中的那种颜色?如果都用黄色好吗?……(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受到画面中黄色为主、其他色为辅,同时关注到色彩的巧妙搭配及对比色的使用比列。这样画面才能饱满、好看。)
2)线条的感受。
教师:为什么向日葵的花瓣弯弯曲曲?好象感觉到了什么?……(引导幼儿感觉和体验作品中线条的夸张大胆和扭曲,感受到画面中的向日葵充满着生命的力量。)
3)构图的感受。
教师:数一数由几朵向日葵?它们一样吗?(辨别成熟的和还未成熟的或还未开放的)为什么有的'低下了头?(教师引导幼儿从画面的背景,花瓶,花朵的整体来分析作品的构图。通过对话帮助幼儿理解构图有张驰有疏密才会漂亮。)
3、进行二次对比欣赏。
在分步感受理解和欣赏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再次比较照片图片和绘画作品给予人的不同感受。
4、教师出示更多的凡高的绘画作品“向日葵”(两朵、五朵、十二朵向日葵等等),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欣赏作品向日葵带给人们的那种美丽和热情。激起幼儿的创作欲望。
5、教师小结,自由结束活动。
(四)活动提示
1、凡高简介:文森特&;#8226;凡高,1853年3月30日出生于荷兰的格鲁宗戴尔的一个新教牧师之家。1890年逝于巴黎。凡高是最令人怀念和感动的一位画家,不只是他的悲剧性的生涯,更因为它纯粹而真诚的艺术态度,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世人。凡高的艺术生涯虽然只有短短八年多,却留下了大约850件油画作品和数目更多的素描。
2、创作《我的向日葵》,激发幼儿学习模仿或创作一幅“向日葵”作品。
3、有关向日葵的照片、图片,《向日葵》作品图片每二位幼儿各一幅,“十四朵向日葵”作品幻灯一幅,凡高的其他《向日葵》作品幻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