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自控力》读后感

2025/10/01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自控力》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自控力》读后感 篇1

这本书看完了,按照微信读书的记录,我总共花了5个小时48分钟的时间。个人感觉这本书没有《意志力》写得好。现在来按着本书的结语部分写一个简略的读后感。

你对意志力和自控力的想法是否有所改变?

有一些改变。最重要的改变我认为是意识到了为什么我会喜欢向明天赊帐,因为人容易认为未来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完全不同。我可以怎么应对这一点,给未来的自己写信,多想象未来的自己,让未来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联系更紧密一些。我也懂得了控制自己不要,远不如让自己去想要某事更有效率。

你认为哪个意志力实验对你最有帮助?

培养专注力。冥想。冥想是对很多生活方面都有益处的一件事情。我想要每天都冥想一段时间。昨天尝试了一下,可以每天晚上在东东入睡之后我在旁边冥想十分钟。刚好等到他睡熟了我再走,一举两得。

你看到哪一页的时候最吃惊?

道德资本。原来我每次做了计划实现不了是因为在做了计划之后我就有种觉得自己已经很自律,积累了足够多的道德资本可以放纵一下自己的原因。改善的方法也很简单,牢记我的目标,而不是关注实现目标的途径。我的目标是学完论文,如何自律地写完只是途径,我不能因为看清了途径就忘记目标了。

你从这本书里学到了什么?

我从这本书里学到了控制自己的很多小窍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然做事容易失败。我现在有一点点知己知彼的感觉了,知道我的大脑里有不同的`自我,也知道每个自我存在的原因和意义,知道我想要的力量比我不要强大更多,也知道专注力对于自控力的影响;也知道我应该怎么取长补短。所以昨天在超市里我控制住了自己想买培根的心情,记住我希望少吃肉来保护地球。这也是一小步自我控制了。希望我能更好地控制我的人生!

《自控力》读后感 篇2

有人说看心理学书籍的人不是专家就是神经病,而我作为一个异类存在于两者之间,有感于心理学书籍对我的巨大帮助,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摒弃这种观点,为自己的心灵施肥,让自己的精神世界雨露丰盈。

假期时候我借到了《自控力》这本书,当时拿着这本书与表妹和同学分享,结果被一顿鄙视,后来一口气读完全书,感慨颇多。不仅感慨于现今社会大多数人对心理类书籍的排斥,也感慨于这样一本好书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书中不仅仅告诉了我们自控力是什么,良好的自控力是什么标准,更从生命科学、解剖学的角度去诠释了自控力在人身体里是由那一部分主要操控的,继而从我们身体自我出发,并以此为基础去告诉我们意志力为何会有惰性、意志力受什么影响、怎样锻炼自己的意志力等多种方向来描绘出一个健全的“意志力”。

我自己一直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是不错的,因为我能在所有要紧时刻到来之前全心全意的为目标而奋斗。可我也为我的自控力而不满,我时常会因为压力过大而放弃,因为压力过小而荒废,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让自己的人生不会碌碌无为的虚度。读《自控力》让我从多个层次认识了我自己,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待我的懒惰,看待我那幼稚的烦恼。我相信心理学,也相信我们的社会问题都会从一种理论的角度去解释,《自控力》让我从一个爱好者的角度体验了一把掌控自己人生的快乐。

我不去关心你是否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也不希望每一个人都像我一样去相信心理学的'伟大,我只知道每个人的心里都需要雨水的滋润,而这些东西除了部分来源于生活,绝大多数都藏在书中,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的心灵浸漫在书籍的温泉中,让自己变得温柔,变得真诚,变得强大。掌控自己,过怎么样的生活,就做怎样的自己。

《自控力》读后感 篇3

周日是我的阅读日。

一早我便来到年轮课堂,开启新一天的阅读之旅。早就听说了阳光姐姐的书《自控力是我的魔法棒》,我对于和她的邂逅很是期待,今天我梦想成真了,我特别高兴,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打开书本,读了起来。

我以前单纯的以为阅读的过程很有趣,但在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实践和应用起来更值得提倡,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学到了人要有自控力,有一颗包容之心,用适当的方式去对待人和事。

本书每一章都有6个部分,首先是一些小朋友的来信,诉说他们的烦恼;接着阳光姐姐会给他们回信,教大家如何运用正确方式解决问题;然后会有一些与本章有关的名言;最后会有一些题来考验读者。我最喜欢的部分是成长故事袋,讲的是一些名人故事。

这本书精彩连篇,使我看得入迷,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我就是那个充满烦恼的.孩子,在阳光姐姐的引导下豁然开朗。从小就喜欢看阳光姐姐的书,今天看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当然我觉得最能够让大家产生关注和共鸣或议论的就是爱玩手机游戏怎么办?这个话题,这可说中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心声啊!它讲述了一个小学生的班级掀起了一股游戏热。特别是奇奇暖暖,甚至有同学带头充钱,导致小朋友的母亲十分生气。我虽不充钱,但每到长假,也会忍不住拿起手机玩游戏。阳光姐姐的方式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她是这么说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换掉自己的智能手机,用最普通的按键手机。阳光姐姐还说:在学校不参加任何游戏讨论,为自己培养新的兴趣爱好。

我想说阳光姐姐真的是一位爱生活有情趣的热心人,她关注时下热点,关爱读者,了解我们,在我们迷茫的时候,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尽力助我们擦亮眼,识真相,用真情,走进生活,发现生活的美,使我们抵制诱惑,从容面对,过好生活的每一天。

《自控力》读后感 篇4

最近,在老师的指导下,看了一本书《自控力》。

这本书是由美国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著。这本书,告诉读者如何通过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自控力,成功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自控的策略有助于人们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

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实际上是“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这三种力量。它们协同努力,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书中,为读者介绍了自控力和肌肉一样有极限。在追求自控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把所有的意志力挑战都放在道德标准的框架中。想要做到始终如一,我们就需要认同目标本身,而不是我们做善事时的光环。当我们产生欲望的时候,其实是人脑在分泌多巴胺。为了避免压力导致的意志力失效,我们需要找到能让我们真正快乐的东西,而不是虚假的奖励承诺,也不是空洞的`改变承诺。

书中为读者介绍了几个意志力的实验。这些我都去试过。

第一个实验是:“记录你的意志力选择。至少选一天,注意观察你做的关于意志力的决定。”我列了一个表格,将我要做和我想做的事情写出来。发现我要做的事情每次都完成了,但会有拖拉。我想做的事情有时会被遗忘在脑后。周末发现,我意志力最强的时候是在下午。下午只要想写作业,就一定会去写,不会被其他的想法所打破。

第二个实验是:“5分钟大脑训练冥想,在脑海中默念呼和吸,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当你开始走神的时候,重新集中注意力。”周末放假了,早上起来吃完饭后,就是打开电视。看到十点钟左右的时候,突然想起要写作业了,此时我脑中自控力就在与诱惑作斗争。这时,我想到尝试用“5分钟冥想法”去消灭那个“魔鬼”。但“看完这个,下午也可以写”这句话让我瞬间失去自控力。我多次使用这个“5分钟冥想法”,有时我的自控力还是会打败这个魔鬼。关掉电视,去写作业。

看完了这本书,经常去练练我的自控力。虽然我的自控力没有大幅度提高,但在长期的积累下,一定会比原来的自己更好。

《自控力》读后感 篇5

自控力是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的深刻表现。没有自控力的人是没有好习惯,而没有好的习惯就不会有好的人生。我在想既然自控力对我这么重要,那我如何才能提高自控力呢?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的人气新书《自控力》就是介绍如何提高自控力的一本好书。这本书写作的最大特点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形式出现的,不像我们平时阅读的书目一样的分章节。

整本书大都从不同的角度在论述方法,归结起来提升自控力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设定长远并切合实际的目标,最好将目标步步分解。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激励相结合。

2、自我形象认知。将一个将来理想中的自己作为这个认知的范畴,提升面对诱惑时的'自制力。书中没有对于自我想象进行进一步论述。但这显然是一个更浩大的工程,提升个人修养与境界从来都不是想象画个框框就可以轻松实现的。

3、在面对诱惑的时候适当的做出回避短期行为的措施,适当的回避有助于将眼光放到长期目标上。

自控力也有很容易失控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压力时不能认真倾听自己内心的诉求时造成的自我约束的放松。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呢,作者没有回避这样的问题解决方法:面对诱惑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自己是可以回避解决的。显然实际中我们越想回避什么自己越是往上面放心思。这时候作者提出的作法是:“用心感受自我忠于你的感受,但别相信你所有的想法。”用对内接受自我,对外控制行动的方法驾驭自我的冲动。作者进一步详细说:你无法控制会出现什么想法,但你不必接受他的内容……换言之你可以对自己说“好吧,那种想法又来了,有得心烦。不过,这就是思维的运作方式,他并不一定意味着什么”但不要对自己说:“好吧,我想这是真的。我真是个糟糕的人,糟糕的事会发生在我身上,我想要接受这一点”。这真是个想得开的好办法,有什么比放低身段,坦然面对自己的想法更能解决问题的呢。

从这本书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就是把“我不要”换成“我想要”的思维方式,只是换一个角度思考,对自己的意义就大大的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