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昆虫记》有感

2025/10/01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昆虫记》有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昆虫记》有感 篇1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作的《昆虫记》,是我最欣赏的一本书之一。今天,当我再次合上这本书,感慨便不由地涌上心头……

在科学的世界里,优秀的著作浩如烟海,为何只有这本书,这本单单给小虫子“立传”的书,受到了青少年的狂热追捧?我认为,这与它的诸多优点密切相关。

首先,它是一部蕴藏着丰富知识的科学宝典。不瞒你说,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还真不知道那些小巧可爱的虫子的存在呢!就拿舍腰蜂来说吧,这种“孤僻”而难以令人捉摸的蜜蜂,宁愿冒着被人类“追杀”的危险,也不肯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非要独自“闯荡江湖”;而找个宽敞干净的住所也就罢了,他们偏偏要窝在黑乎乎炉灶旁……我知道蜜蜂是不太可能有人类的“青春叛逆期”的,转念一想,才明白了真实原因——舍腰蜂喜欢炎热的地方,黑乎乎的炉灶就更是他们的“雅座”,这样,一切疑难就迎刃而解了。

不仅是“不走寻常路”的舍腰蜂,《昆虫记》里还有着许多个性各异的角色,“精通几何题”的蜘蛛、“貌美心恶毒”的螳螂、“尾上挂灯笼”的萤火虫、“穿衣赶时髦”的被管虫……都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扣人心弦。哦,说到“扣人心弦”,就不得不提《昆虫记》的文学价值了。

其实,看看我刚才说得眉飞色舞的样子,你就大概能感受到这本书语言的生动形象了。没错,的确如此,《昆虫记》这本

书,按照法国著名戏剧家罗丹的话来说,是“像文学家一般地写”的.,它的描写,细致入微;它的语言,趣味十足……如果你读过这本书,定会觉得,现今为止人们对它那文学成就的赞颂之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话说回来,我虽是个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又偶尔喜欢舞文弄墨的人,但我却是更热衷于哲学的,这也是我爱上《昆虫记》,而不喜欢读其他科学著作的原因。怎么说呢,书中虽没有明确点出什么“至理箴言”,但从字里行间,我却总能淡淡地品出一些颇富有哲理的“味道”。例如,从黄蜂不辞劳苦“白手起家”的行为,我明白了不应坐待成功、空耗流年,而应勤奋钻研,自力更生;从萤火虫巧妙捕食蜗牛的故事,我知道了做事要有针对性,找对方法、对症下药往往可以事半功倍甚至一劳永逸;从蝗虫缩身蜕皮的经历,我悟出了想要成功,要学会忍耐,学会从“弯曲”种聚集力量,来创造下一次“伸直”的辉煌……

《昆虫记》这本书,就是一席盛宴,给了使我前进的知识动力,赋予我乐于思考的钻研精神,启示我以发人深省的精妙文字……它似乎有一种魔力,缠绕着你的手,在它的每一页、每一行留下指纹……

这本书,值得一读!

读《昆虫记》有感 篇2

今年寒假,我又看了一遍《昆虫记》。这本令我百看不厌的书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耗费毕生心血完成的一部昆虫学巨著。它深深地吸引着我,不单单是那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更有法布尔那闪光的人格魅力。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法布尔身上所具有的超人的观察力和超强的意志力。那些昆虫要么躲在草丛洞穴中,要么生活在树叶枝丫上,法布尔居然能一动不动地扒在草丛里、土堆上、枝杈间观察它们,一连就是几个钟头。要不他怎么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呢?怎么能为我们揭开不为人知的奥秘呢?记得他描写螳螂捕食蝗虫的那段:“它的翅竖了起来,直立得像船帆,身体上端弯曲起来,不时地上下起落,还发出像毒蛇喷吐气息发出的声响,就在蝗虫被这声势吓得不知所措时,那两条锯子用力劈了过来。”这一幕让我们见识到了螳螂那奇特的心理战术,使我知道了蝗虫一半是被吓死的。每每读到这样精彩的地方,法布尔那手持放大镜、专注于细节发现的一丝不苟的探索神态仿佛就浮现在眼前。也许是受法布尔的.影响吧,今年寒假,我到乡下姑奶奶家去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很多母鸡吃食的有趣镜头。每吃一会儿,母鸡就把尖尖的小嘴在地上来回磨两下,还喜欢用爪子在土坑里刨来刨去找食物,我还惊奇地发现它居然还吃细小的沙石……这不,法布尔的细心观察法,让我关注到了以前从未留意的奇怪细节。

其次,吸引我的便是法布尔那不畏困苦、不惧失败、勇于尝试的科学精神。法布尔的观察研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他迎着“偏见”、伴着“贫穷”,只靠微薄的工资购买瓶子、笼子、箱子,自己准备材料,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试验,失败了再重来直到成功为止。有时,他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不惜用自己身体做实验。记得有一次,他为了证明毛虫的血液中有毒素,就把毛虫粪便涂在自己身上,以致皮肤红肿、溃烂,惨不忍睹。当我看到这儿时,不由地被他这样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深深打动。想想自己,有时只是遇到一些难题就想打退堂鼓,真是羞愧难当呀!我得向法布尔学习,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这本书一直放在我床头,即便现在开学了,只要一有空,我还会翻开它。读一本好书,如同寻一位良师,交一个益友。《昆虫记》让我了解了许多昆虫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认识了杰出的法布尔。

读《昆虫记》有感 篇3

《昆虫记》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因为这部科学百科同时也带有文学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同时也展现了昆虫独一无二的个性。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法布尔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他的《昆虫记》也让我在读时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在旁观的昆虫。每一只昆虫都有人一样的情感。如:“已经慌了神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忘到脑后去了。”

在读《昆虫记》时,我甚至能想象昆虫在活动的画面,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神秘的大自然。蝉在歌唱,蟋蟀再管理家务,蜘蛛再捕获食物……神秘的自然中也有这么有趣的事物,我对大自然的敬意油然而生,它也有心细的一面。

法布尔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一定遇到很大的困难,但是再大的困难也没有挡住他探索的.道路,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

《昆虫记》不仅仅浸溢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这就是法布尔精神。在《昆虫记》的引导下,我要继续探索神奇的昆虫世界。

看了《昆虫记》后,这本书使我着迷,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凌晨,暗里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的幽暗。是法布尔,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问题是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我仰起了头,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头,像仰望星空一样,来对待昆虫们的存在的奥秘。它使我第一次进入了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于是,我接着往下看《昆虫记》。

接着往下看,《昆虫记》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蜘蛛织网, “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看着看着,这些虫子们渐渐地清晰起来,我思考着:如果我们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这些虫子是不是还会在呢?现在的环境恶化,又是不是在以后还会有呢?我仔细地想着这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一次阅读,《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

当我继续阅读《昆虫记》时,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过程与数据,一步一步推断高鼻蜂毒针的作用时间与效果,萤的捕食过程,捕蝇蜂处理猎物的方法,孔雀蛾的远距离联络……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这一次,我感觉到了“科学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内涵。

读《昆虫记》有感 篇4

在这平淡的人身中,有一位朋友,如果你喜欢它,它便永远陪在你的身边,但如果你不爱它,它也不会将人生必学的教给你,也不会让你的生活变得多彩起来…。。它,就是书。

而法布尔先生写的《昆虫记》,笔调十分朴素优美,他将一部严肃还且无趣的文书写成了一部幽默、有趣富有童心的故事,让我们不经从中获得了知识,还让我们获得一种美的享受。他热爱自然,热爱昆虫,更热爱大自然中的任何一种生物。它观察昆虫,从不把它开膛破肚,而是用心的在田野中细心观察,他用诗人的语言,让一些厌恶这些小昆虫的.人们知道一只微不足道的小虫子也拥有神奇的本领,也在这世上接受这大自然的考验,在这世上争取生存的空间。

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无论强大还是柔弱,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尊重。昆虫,这些飞行于天地之间,自古以来就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与我们却很少去关注过它们

人们称赞它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一个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是一部值得传给下一代的书。

这本书将每一位昆虫成为主角用了第一人称“我”,他为每一位小虫子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比如:节腹泥蜂----阿布,战争狂----红蚁,神秘的隐士---毒王……

《昆虫记》并不仅仅是一本介绍昆虫的大全,更是一本美妙的散文。作者法布尔以幽默的语言、平实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可爱的萤火虫提灯夜游、勇猛的螳螂捕食猎物、勤劳的蜘蛛吐丝织网……我的脑海中也浮现出了昆虫的一幕幕,随即,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位武士、歌唱家、小提琴手……

我深深地叹服于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所付出的精神。这位感情细腻、思想深刻的天才,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用哲学家一般的思考,美术家一般的观察,文学家一般的叙述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向昆虫世界,更是通向科学的大门。

读《昆虫记》有感 篇5

今天,爸爸从书店里买来一本《昆虫记》书给我看,我知道这本书是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观察记录。于是,我便把书打开,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不一会儿我就看完几章。这本书是法布尔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等的描述,体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独特欣赏,观察的也非常仔细。对于昆虫我还是挺感兴趣的,有威风的螳螂,英勇的蝈蝈,叫声响亮的蟋蟀;还有我不喜欢的有脏兮兮的苍蝇,讨厌的蚊子,还有更令人恶心的毛毛虫……而法布尔把昆虫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把它们描写的`绘声绘色,把研究昆虫当作一种乐趣,融入毕生的心血中。这也说明了他对昆虫无比的喜爱。

这十卷里,我只看了一小部分,他用充满美感的文字,展现出了昆虫世界的千姿百态,书写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我们也要爱护昆虫,热爱大自然。

读《昆虫记》有感 篇6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是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我们应该读许多的好书。

在暑假里,我在书店看见了一本好书,它是——《昆虫记》,这本书让我喜欢上了昆虫。之后,我对昆虫有了新的看法:《昆虫记》这本书中描写最多最细致的昆虫是蜘蛛。在很多人眼里,蜘蛛很恐怖,它是人们讨厌的坏家伙,人人见了都会立即将它踩死。看了这本书后,我发现蜘蛛也有它的可贵之处,它手艺高强,善于织网,巧于捕猎,并且有着悲惨的爱情和极为有趣的生活习性,像它织网还可以帮助我们粘住那讨厌的蚊子,苍蝇,臭虫……可以说,《昆虫记》这部作品的感性基调和动力,就是一种对昆虫的敬畏和关爱;一种对生存的清醒认识;一种对生活的深厚感情。作者由热爱自然、热爱昆虫而产生了对生命的好奇,于是在观察中认真体验生命的每一种,并陶醉其中,乐此不疲,这继而又支撑了学者一心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通过读《昆虫记》这本书,我觉得昆虫是人类的`朋友,作为一名跨世纪的新一代小学生,我们不仅要有数以万计的昆虫那样的好品质,好作用,好习惯,还要有刻苦钻研科学知识的精神,处处注意保护昆虫,保护生态平衡,为创造绿色地球作出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