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的读书心得
爱习作提供的基督山伯爵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基督山伯爵的读书心得 篇1
最近的生活,我过得十分充实,因为我读了一本好书,它就是大仲马的经典之作《基督山伯爵》。
这本书的确是一本经典之作,它故事情节曲折有趣,人物的语言、对话生动、有力而又灵活,有着浓郁的传奇色彩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这本书主要讲了19世纪一位名叫埃德蒙·唐太斯的大副在新婚之夜遭人陷害后的悲惨遭遇以及日后以基督山伯爵身份成功复仇的故事。
我十分敬佩大仲马笔下的基督山伯爵,因为他爱憎分明、敢爱敢恨。而这不也正是作者大仲马的部分写照吗?大仲马说过:“我爱爱我的人。”而基督山伯爵就诠释了下半句话,那便是“我恨恨我的人。”是的,别人如何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别人,这样既公平,又符合情感的平衡。唐太斯就是这样做的:面对帮助过他的人,唐太斯毫不犹豫,“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而面对那些恶人,他也给予他们应受的惩罚。
基督山伯爵在最后给马西米兰的信中写道,“只有体验过不幸的人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人类所有的智慧都包含在四个字中:‘等待’和‘希望’。”没错,只有经历过苦难和艰辛的人才能感受到无上的幸福,因为世上没有幸与不幸,有的,只是境况的`比较。而落难之时,耐心的等待加上希望所带来的动力必然可以迎来黎明的曙光。基督山伯爵也一定是靠这两个词度过了他最艰辛困苦的岁月。哦,也许这就是大仲马想告诉人们的生活的真谛。
这本书更多的却是揭露当时社会的暗无天日、金钱至上。财富、权利对人性的毁灭超出了想象。当时的人们对金钱无比贪婪,对权力无比渴望,而这样的环境下基督山伯爵的惩恶扬善就更具意义了。
哦,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基督山伯爵的读书心得 篇2
人的一生最精彩的便是做了一些令自我感到自豪的事情,最值得回味的便是最简单的生活,最简单的幸福。
有一个人在他人生即将步入那平常人所拥有的最简单的幸福生活时,却因为自我的地位和所拥有的东西招人嫉妒,而被卷入一个臭名远昭的监狱中,在里面是度过了14年的时间。他就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笔下塑造的,一个不幸被造物主选中的人——邓蒂斯——《基督山伯爵》的主人公。《基督山伯爵》写的是一个精彩的复仇故事,读这个著作,最让人值得回味的就是主人公邓蒂斯在监狱中的生活以及复仇的过程。他原本将被提升为船长且要与他的爱人美茜丝成婚,却含冤被关进监狱。艰难地越狱后,他展开了一系列的复仇计划,最终他复仇成功了,同时也领悟到了冤冤相报何时了的道理。
他的故事,发人深思。当他在即将爬上他人生的一个顶峰时,却被人一拉而下,直坠低谷,然而他未曾一蹶不振,而是一心向前,从而到达另一个属于他的人生巅峰。当命运夺走他一切时,又是命运使他遇到结识了长老法里亚,这个人物的出现,如一根救命稻草,给予他期望,否则他将带着他的痛苦和绝望一步步走向地狱。他从囚徒变为自由人,从热情变为冷漠,从邓蒂斯变为基督山伯爵,他除了有复仇之心,他亦有感恩之心。他的感恩不像武侠小说里所写的那样对恩人扑汤蹈火,在所不辞,而是如一股涓涓细流,滋润他的恩人,当他找到以往的`恩人时,他只是默默地给予支持。而对于仇人,他没有一剑刺死,只是用他自我满意的方式去实现复仇计划。
这也告诉我们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不要只想着抱怨,而要靠自我,机会只留给努力不轻言放弃的人。对于以往对自我有恩情的人,不要忘却,要懂得回报,同时也不要盲目地付出,而是要在其背后默默地支持和帮忙;对于复仇,不要急迫,而是要有计划的,当然如果能够化解的话,那最好是化干戈为玉帛。真正的痛苦不是死亡,而是生存。在复仇的同时,不要越过限度,适可而止,冤冤相报带给人的,仅有愈加痛苦和更多的悔恨,要在现实及猛烈的鞭打中清醒,找回宽恕。
人拥有生命,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使自我的生活更加温暖,更加幸福,更加精彩。
基督山伯爵的读书心得 篇3
“有一颗愿意等待的心,说明你对未来充满期望,有一颗充满期望的心,那么等待,又算的了什么。”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选自《基督山伯爵》这部作品。
趁着假期的闲暇时间,读一本有意义也有意思的小说,再好可是了。大仲马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基督山伯爵》是一部很有影响力的作品,被后世传颂。《肖申克的救赎》就是根据此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堪称经典。小说讲述了19世纪法国皇帝拿破仑时期,法老号大副唐泰斯受船长委托,为拿破仑党人送了一封信,遭到两个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监狱。狱友法利亚神甫教给他各种知识,并在临终前把埋于基督山岛上的一批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唐泰斯越狱后找到了宝藏,成为巨富,从此化名基督山伯爵,之后,他经过精密策划,最终报答了恩人,也惩罚了仇人。我本以为情节会枯燥无味,但并不是,《基督山伯爵》,又名《基督山复仇记》,我认为一部作品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读者阅读完后,能重新审视此刻的生活,这正是此部作品的魅力所在。
唐泰斯在监狱中度过了14年的时光,漫长的时间,常人难以想象的煎熬,让他由一开始坚信自我的清白,到最终想要自杀的念头。时间,是会磨灭人的意志的,而情节的转折点,或者说是,拯救了唐泰斯的人,就是他的狱友——法利亚神甫。他教给唐泰斯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让他复仇的信念和勇气。他走出这座坟墓,让仇人得到了惩罚,也拯救了自我。他最终并没有拿到宝藏,而是把宝藏的秘密告诉了船长之子,而自我,远离了这个地方。
我们可能会疑惑,14年的苦难过后,他为何不让自我的生活过得更好些,他本能够拥有一切。而他没有,这也是我最钦佩他的一点,唐泰斯,用我们现代人的角度看,就是现实,他爱着爱他的人,恨着恨他的人,“别人如何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他”。这话并非是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是告诉我们,被人欺凌时,我们要勇敢应对。
在这个世界上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仅有一种状况和另一种状况的比较,如此而已。仅有体验过极度不幸的人,才能品尝到极度的幸福。确实是这样的,就拿我们来说,我们与那些穷得吃不上饭的人相比,我们是幸福的,可是,如果和那些生活富足,无忧无虑,或者是能够理解更高等教育的人相比,我们当然欠缺。心态是很重要的,你把现状想得那么糟,那么它就有多糟,甚至把你拖进万丈深渊。当然,我们的一生也很难会像基督山伯爵那样曲折离奇,也很难做到像他那样勇敢坚韧,可是,日子一天天地过,困难一天天地来临,我们要有一颗乐观的心,去应对这一切的一切,这样,我们也是胜利者。
人的一生可是是经历漫长的等待,对未来的路,我们一步步走,在布满荆棘的路上,要学会忍耐和勇敢。
基督山伯爵的读书心得 篇4
近来读了大仲马的长篇小说《基督山伯爵》,从去图书馆借到这本书的一瞬间突然想起自己很久以前买过这本书,只是从未打开,但那本只有一册,而眼前是厚厚的上下册。想来那应该是改编本,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眼前的厚度确实心里一惊——打开后却发现从第一章就是大段对白,很容易读了下来。
情节动人,语言形象鲜明,让人止不住一路读下去。然而当故事发展到法利亚神甫出现,突然感觉变了——之前章节的连贯一气呵成,在法利亚神甫出现后,尤其是两人相遇后对他种种神通的介绍,突然有点不愿接受。分明是小说,分明知道是浪漫主义小说,分明也感受到了作品的丰富想象力和紧凑诱人的情节,可是还是忍不住想:如果在现实社会里这根本不可能,怎么会就有这种“神人”,怎么会就那么快学到那么多渊博的知识,不幸的人没那么幸运就会遇到救兵,成为伟大的人,一切顺利的执行下去。不得不又一边提醒自己,这是小说,不等同于现实。
看下去。不得不佩服作者充沛的活力,丰富的象形,故事让人不自觉联想到中国武侠里一人误打误撞遇到一个神秘莫测的老人,并虔心以待,岂料这人竟是武侠高手,并在这高手死前获得帮助得到独门秘籍和他全部内力,于是成为众人景仰、年轻有为而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高手,君子。甚至涉及的地点景物更加广博,自然科学与人文知识的交错更具有广阔视野,于是一边为之赞叹觉得这一切迷人同时却会在心里暗暗想,不真实。
原来曾经喜欢的英雄,恩怨分明、善恶有报都已经渐行渐远。更确切的`说,现在观念里仍这样的期待,却不再如以前“好人”、“坏人”泾渭分明,更没有满腔热血和愤怒,不会大嚷着“那些都是坏人,让他们都去毁灭吧”。因此对于大仲马文中恩怨报应、热烈的感情会羡慕,也带着几分赞赏,却不会真的进入到内心了。
是一点点成长,成为所谓的现实吧。知道人应当带有美好期待,拥有想象能力,拥有除了物质世界外的丰富精神生活,不能那么“俗”。可就是美丽的期待也是有限度的,会参照“可实现性”来设定,此外不过是关于生活,即使被好友骂做“太理想化”的想法也不过是远离喧嚣吵闹,随心所欲的享有自己追求的快乐自由,而不是这种跌宕起伏,需要毅力与智慧坚持的传奇故事,甚至觉得这更加“不靠谱”。
有时候,看到某些情节,会微笑着想:作者这种想法挺孩子气。换言之,即使作者阅历再丰富,思想再广博,表达技巧再成熟,还是会觉得故事是离奇的,主人翁的奇妙遭遇就像两个孩子打架,打输了的那个会想着“有神仙帮自己赢”来安慰自己,更像某一阶层被压迫时总会想着出现英雄、清明的官员等等能够把压迫自己的人统统予以严厉惩罚,这种希望的寄托点没有真实的立足之处,有点孩子气。
然而理智告诉我不是这样,一方面这种感觉的产生应该与性格和人生经历有关,另一方面浪漫主义的热情是有着积极向上的意义的,而不能简单用“幼稚”、“空想”来概括。如大仲马之类,故事背后隐藏的作者应当像是一团团火,他们的故事充满激情与梦想,不断以夸张的方式释放并燃烧着自己,他们向往的是恩怨分明的世界,他们具有十足的活力,他们这一团团火足够点燃一片天空,够给一个阴暗的时代带来光明,够给迷茫的人们带来炽热的希望甚至是内心某种情绪的煽动,以至于引发那个时代随之相和的疯狂。而对于我来说,这种作品是有吸引力的,只是它更多的限于理性的感悟,而不是心里随之雀跃,作为读者的我性格成分中有这种热烈却已经被消磨很多,更多的是喜欢平静简单的节奏,随遇而安的心态,所以真正由衷敬佩的更多的是唐泰斯的坚毅执着,以及他的善良和最终努力获得的智慧,此外的巨额财富以及作为基督山伯爵的恩仇还报就只会作为局外人看着发生。
或许失去了什么,可失去一些什么不一定就是悲哀,性格与欣赏习惯的改变不意味着初心不在,放弃原则和坚守。失去了一些浪漫的色彩,昂扬的情绪,单纯的心境,可是不会失去对美好的期待,面对生活起伏的勇气,不会失去对生活的感悟与执着。也希望能够保持童心,让生活享有应当享有的美丽。
基督山伯爵的读书心得 篇5
大家好!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是大仲马写的《基督山伯爵》。故事是这样的:在法国的马赛,有一个正直的青年水手叫爱德蒙。唐泰斯,当他将要迎娶美丽的梅塞苔丝的时候,却因为他带了一封拿破仑的信,而被唐格拉和费尔南趁机告发,而被关进了臭名昭著的伊夫堡监狱。他的一生并非就毁在这监狱之中了,他奇迹般的遇到了同样蒙受不白之冤的好心的'神甫。这位神甫视爱德蒙如亲生儿子一般,教授他知识,可是好景不长,神甫因一种家传的怪病而瘫痪在床。虽然他瘫痪在床,依旧念念不忘爱德蒙,在弥留之际传给他一笔巨额财富。没多久便死去了,看着神甫的尸体,爱德蒙突然想出了假冒尸体逃出监狱的办法。经过一番周折,他也终于逃出了困扰他十三年的伊夫堡监狱。人就是这样,有着有限的力量,却有无穷的欲望。爱德蒙有了自由和财富,又想着去复仇。他决定抛弃一切“对”与“错”,一心复仇。凭着他的冷酷和机智,巧妙地挤进了巴黎上流社会,变成了富有的基督山伯爵。通过他的精心算计,终于将三个仇人弄得:一个自杀,一个疯,一个破产。
读完这册书,我觉得大仲马对人物的描写十分值得借鉴。尤其是主人公爱德蒙,他在环境中,性格一点点变化着。先后有两种性格,先是正直单纯的水手爱德蒙,后是老谋深算手段凶狠的基督山伯爵。三个仇人更是各有特点。一个是凶狠毒辣,一个是性格粗野狡诈略有不足,一个是害人于不知不觉中。大仲马的写作风格更是通俗易懂。全书中都是大篇的对话,但是一点点描绘出了整个故事,又不让人觉得太麻烦,像是在观看一部影片。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文中的一句话:“痛苦呀你不是祸殃!”从中可以看出唐泰斯对于痛苦的坦然面对。对呀,痛苦并不是什么祸,人往往在痛苦中历练在痛苦中成长。看看那些顶天立地名扬四海的大名人,无不是从苦海中走出来才成就如此一番事业。想想霍金,不是全身瘫痪,只有三根手指能动,才激励他做得更出色吗?我们也应该不畏挫折,迎难而上,为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奋斗再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