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反思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教学反思(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学反思 篇1
《月亮姐姐快下来》是四年级新教材的歌曲,三四拍,虽然歌曲只有'sol,do,re,sol四个音,但旋律朗朗上口,二声部又好听又好记,是一首非常便于识谱的二声部合唱歌曲。合唱对于我们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我就发现新教材中的二声部相对于以往旧教材的合唱歌曲好上手教,虽然有难度,但还是硬着头皮教了下来,总的感觉,轮唱与伴唱好教一些,像《绿叶》这种纯二声部音程旋律就难了(因为学生不喜欢识谱,且学得不系统,音程很难掌握)。而这首歌识谱相对简单点,而且二声部与一声部形成了轮唱的感觉,只有最后一句稍有不同,学生通过练习还是可以学会的。
第一节课我只是从旋律上让学生分析乐谱,了解一二声部的不同,从而学习并掌握二声部合唱,但中间费了不少口舌,因为学生对于乐句间细微的'变化还是会混淆。第二节课我就改变了策略,从识谱学期,先认识这四个音,然后再让学生去识谱,虽然学生使得也挺费劲的,但后面就越学越轻松了,二声部合唱也较第一节课学得顺当一点,因为学生更了解旋律的细微变化了,但我一直困惑的就是什么时候学生识谱就像做数学题一样就好了。这是一个梦想吗?但有总比没有好!
幼儿园教学反思 篇2
我曾经看到过一节绘本《长长的……》的活动,我发现上这节课的老师用了非常直观的、新颖的教具,所表达的意思也是非常明确的,所以我就想利用我们自己已有的资源(绘本《长长的……》)上一节公开课。
这节活动的目标我设定了4个:通过阅读,理解什么是“长”;大胆想象,说出长的.东西有什么功能;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发现;能用自己的腿当桌子,安静地看书。第一个目标是认知方面的,也是知识层面的;第二个目标主要是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第三个目标是鼓励幼儿大胆发言;第四个目标是上绘本阅读时,老师给孩子提出的要求。纵观这节活动课,我的第二个目标完成的不是特别理想,孩子虽然都能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想法,但还做不到大胆想象。
在第一个环节中,由于小班的课时间非常短,所以,我就直接进入主题,让幼儿看书。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在第二个环节中,孩子们都能够非常积极地说出自己想到的,但是并不是根据自己的回忆说出来,而是翻到哪里就说哪里。在第三个环节中,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一步步下来,过于注重流程,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兴趣。其中,我还特地把已经忘记的小鸟的嘴巴拉长,过于刻意。结尾时显得非常仓促,提出的问题有点偏难。我可以根据还没有变长的东西来引导幼儿发现这些动物身上有什么东西是长长的。
虽然这节课是我模仿的,但是,我发现并不是模仿就能上好一节课,还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关注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教学反思 篇3
实录:
夏天予和罗辰昊来到科常区玩起了小车,他们看到有两辆小车和两块板,就各自拿了一块板和一辆小车,夏天予看看墙上的操作图示,就将一个盒子垫在板下,把小车放在板的顶端,小车顺着斜坡滑下去,他显得非常兴奋,拍着手说:“啊,车子开下去了。”罗辰昊见了,把夏天予的板拿掉,将自己的板放在盒子上,也将车开了下去,等车停下来,夏天予又开心地说:“我的车比你开得远。”罗辰昊有点不服气,说:“我们再来一次。”说完,两人又各自拿好自己的车和板,你一次,我一次地进行比赛开车,可试了几次,都是夏天予的车开得远,罗辰昊似乎有点不理解,看了看示意图,又在板下加了一个盒子,对夏天予说:“我们再来比赛。”然后两人又开始比起来,结果还是夏天予的车开得远,等放到第三个盒子时,罗辰昊的板有点够不着了,车从板上滚下来,更近了,他忽然好象明白了,说:“我知道了,你的板长,我的板短,所以你的车开得远。”夏天予说:“那你也从我这块板上开吧。”罗辰昊说:“好的。”两个人的兴趣还是在谁的车开得远上,而对墙上的记录表却没有关注到,在老师的介入下,他们开始试着记录,可不知道怎么记,一边记一边问:“这里记什么?”
解读幼儿行为:
对于新投放的材料孩子往往比较喜欢,而车对于男孩子来说,更加富有吸引力,在活动中,两个孩子从一开始的分好车和板,到后来的比赛、共同使用一块板也是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的表现,因为中班的孩子是在活动中学会交往的,而孩子对记录表的不明白,是由于孩子对文字还是不能看懂和理解的,在孩子比赛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板的长短与车的距离的关系,因为这在孩子的`活动过程中,是孩子能观察到事物的表面现象。
反思与调整:
因为只有一个车道,所以孩子在活动时只能你一次,我一次地进行玩车的活动,这样一是让孩子增加了等待的时间,二是不利于孩子观察比较能力的发展,因此,可以再增设一个车道,让两个孩子能同时进行,这样除能比较远近外,还能比较速度的不同。中班的孩子对文字还是比较陌生的,可以结合幼儿最近区发展目标,留意周围符号的意义这一点,将记录表上的文字改成比较形象的符号,一方面孩子比较容易看懂,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孩子对符号的敏感性。
幼儿园教学反思 篇4
户外游戏中,孩子们拍球用的大篮球只有几个,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要想玩到大篮球都要轮流玩。今天,朱一菲拿到一个大篮球,她在一旁认真的进行拍球练习,由于她不太会拍,球拍几下就跑掉了。这时,许炜昆见机就过去拿球,顺势将球“归为已有”了,只见朱一菲也不甘示弱,上前抢自己的球,而许炜昆也不让人。他们在一起争夺着,一会菲菲跑到我身边,向我“投诉”许炜昆的'情况。
我想:如果我这时批评许炜昆她肯定会很“老实”地把球还给菲菲的,可是这样一来,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从她内心也未必真正知道自己该如何做才是正确。这时,我便走到许炜昆身边,向聊天一样,问她“许炜昆,这球是谁的呀?”“是朱一菲的”她回答到。“那这球为什么在你这呢?”“刚才朱一菲玩时掉在地下了,我就捡起来了呀!”“那这球应该是谁的呢?”我问到。“我不知道,我很想玩。”许炜昆低着头回答。“如果你想玩,你可以向小朋友说明呀,等朱一菲玩完了,让她给你玩好吗?小朋友问要学会互想谦让对不对呢?”“对,我等朱一菲玩完了,再向她借。”说完,许炜昆向菲菲走去,把球还给了菲菲。
现在的社会都是独生子女,许炜昆小朋友家也不例外,由于社会及家庭因素的影响,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从他人的角度去关心、体贴别人。所以,在幼儿园这种孩子多的环境中,幼儿在遇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往往不考虑别人的因素,而是从自己的角度,只要我得到就可以了,我就满足了的想法,便造成一些幼儿之间争抢玩具、争抢东西等事件。这时,教师要先分析幼儿特点,不能急于解决问题,先弄清整个事情,再引导幼儿自己来分析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幼儿自己想如何改正。这样,幼儿与教师既把问题解决了,又可以使幼儿自己明白以后该如何做,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幼儿园教学反思 篇5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到位而不越,重视精讲点拨、有效提问。发现、接受、探究、动手实践练习都是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内容、对象,科学合理的运用,要抓好定向研究。在教学中,幼儿的探究需要循循善诱的引导,恰到好处的点拨。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有效教学意味着想方设法的让幼儿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因此,就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好准备,写好适合幼儿的教学活动设计。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反思;实践思考
一、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要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心情舒畅,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首先,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怎样,教师都应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的信心和勇气。晨间接待幼儿入园时,教师可以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情绪变化,寻找话题与幼儿做一次简单对话。又如: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做前说”——先说说自己的计划、打算,然后按自己的构想去做;“做中说”——边做边说,借助说,推动游戏情节展开,丰富游戏内容;“做后说”——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对自己的活动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二、教育应该贴近生活
教师在鼓励孩子进行发散思维时,是否要一味的表扬?表扬对于孩子的发散思维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于那些偏离现实生活,根本不可能实施的想法,老师的这种鼓励就会误导孩子。教育应该贴近生活,保护孩子的创造思维,我们对孩子的任何想法,都给予赞扬就会渐渐走进一个误区。怕伤害孩子的积极性,怕孩子没有发散思维,怕他们不会发散思维,实际上已经违背了“教育要贴近生活”,“教育生活化”的原则。当孩子的思维违背生活现实的时候,老师应该引导孩子“聚集思维”,适当的点评让孩子能更有逻辑性的想象,在现实生活的前提下,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三、给孩子一片自主的天空
我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会觉得身心愉悦,在幼儿园,孩子也需要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孩子自主地参与活动,自主地学习,自主地发展,是我们老师经常谈论的话题。游戏活动在幼儿园中是必不可少的,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自主选择,愉快地自我表现的活动。游戏活动时,活动内容是让孩子自主选择的,但由于游戏中人数的限制未能参加所选择的游戏,他的自主选择落空了。这样就会导致有的孩子不能达成心愿,空有自主选择的条件而没有实现自主选择的机会。好比在户外活动中,我组织孩子们玩沙包,让孩子们想出各种玩法,看谁创造的玩法多。分散活动之后,我把大家集合起来,讲评说:“刚才有的小朋友的玩法很好。有的小朋友虽然在玩,但是玩得不好。现在,让一个小朋友来告诉我们他的玩法。”讲解后,孩子们又纷纷玩了起来,不过,运动需要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与目标。活动中尽可能给孩子一段自主探索玩法的空间,激发孩子运动的兴趣。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发展了想象力、创造力。
四、对待淘气的孩子
经常有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太淘气,真不知该如何对待。淘气是小孩的天性,也是他们天真、好奇心和丰富想象力的表现。淘气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的教育。对淘气的`孩子老师感到头疼,家长心里也着急,感到毫无办法。其实办法还是有的,淘气的孩子是可以教育好的,关键在于老师和家长是否能根据淘气幼儿的心理特点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幼儿为什么会淘气捣乱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精力过剩,家长对孩子夸奖多,批评要求少。家长有时批评责备过多,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当我们知道孩子淘气的原因,就应该对孩子进行教育。他们的好奇心是非常可贵的,是孩子获得知识的动力,对孩子的好奇心我们不应该认为是调皮捣蛋,老师只要加以鼓励并正确引导,那些调皮捣蛋的行为就会逐渐减少。教师对孩子要有慈母般的爱心,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他们的自尊心,要尊重他们,不要伤害他们。对淘气的幼儿不要过多地批评和指责他们,更不要羞辱他们,体罚他们。平时要注意他们的自身优点,并加以鼓励和肯定,对于他们的缺点要心平气和的指出,并帮助他们改正。这样一来他们淘气的坏习惯会渐渐的改变。正处在成长期的孩子好奇心强,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而且还打破沙锅问到底,大人们往往会一笑而过,然而这样的态度却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其实我们应该正确的回答孩子的问题,一直到幼儿满意为止。以上这些只不过是我对教育淘气孩子的一点看法,幼儿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但是我相信老师们在不断的实践中会用爱心将许多的淘气幼儿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才。
五、把握教育的度
教育这个词包涵的内容太广了。来自书本、环境、事物、人物等,但是怎样的教育才是恰到好处的呢?我认为要将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相结合。过度的期望给孩子带来无望,过度的保护会给孩子带来无能,过多的指责会带给孩子无措,这几句话说明了我们教师要时刻以孩子为中心,时刻思考我们给予孩子的是不是孩子所需要的,依据孩子的需要给予孩子的才是精神食粮,否则就是糟粕,甚至会伤害孩子。蹲下来去看待孩子,看待别人,才能看到别人的长处。今天的感悟会让我记在心里,以此来度量我今后的工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物如此,人亦如此,只要是人才,早晚会开窍,无非需要我们的智慧和耐心。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爱心就能感召孩子,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使他们成才。为他们将来铺路。
幼儿园教学反思 篇6
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事先让每个孩子带了两支春笋。在活动中,我让孩子们由外及里开始观察笋,看看、摸摸、比比,孩子感受到了毛笋和雷笋的不同:粗细不一、长短不一,连笋壳也不一样。接下来,我通过“里面会不会也不一样呢?”这个问题,让孩子们有继续探究的愿望。于是,孩子们开始剥笋,这是孩子们都没有体验过的活动,于是有孩子就遇到困难了:这个笋壳怎么剥?我将笋放在实物展示台上,让孩子仔细观察了下笋壳的走向,让孩子自己发现剥笋的方法,经过孩子自己的探索之后,大部分孩子都能自己剥笋了,除了个别两三个孩子的动作发展不是很好的,还需要帮忙。在剥完笋之后,孩子们发现笋都有一节一节的`,我将笋竖着切开,孩子们惊讶地发现里面怎么像楼梯一样,也有孩子说像格子。在收拾整理的时候,我们还进行了插笋壳的游戏,既让孩子将笋壳进行了整理,也让孩子进行了想象,创作了作品,孩子们也体验到了成就感。
整个活动在老师的提示下,孩子们参与的兴趣很高,倾听得也很认真,还能发现问题,希望得到老师的技术帮助。我想,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是真正让孩子们学习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