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除法的验算》教案

2025/10/09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除法的验算》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除法的验算》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教材第25例4,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体会验算的作用。

2.使学生掌握乘法验算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通过除法验算,沟通乘、除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

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验算,大家回忆一下验算加减法的计算结果一般有几种方法,都是什么?

加法验算的方法:

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结果是否相同。

②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方法:

①用所得的差加上减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②用被减数减去差,看得数是否等于减数。

小结: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之间存在互逆的关系,加法可以验算减法,减法也可以验算加法。

那么乘法和除法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共同来探索。 (板书课题:除法的验算)

二、探索新知。

1、学校准备对一些表现优异的同学给予奖励,就派聪聪和明明去买笔记本。 ①出示25页的主题图。

提问:通过看图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组讨论后汇报。

聪聪和明明每人都拿100元到商店买笔记本。聪聪买的是红笔记本,每本7元,共买了14本,阿姨找了他2元。明明买的是蓝笔记本,每本5元,共买了20本。

②把学生发现的数学信息用算式表示出来,该怎么列式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100÷5=20100÷7=142

③他们算得对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

你们能帮聪聪和明明解决这个问题吗?

2、探索方法: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有什么好办法,然后自己试着做一做。

(1)学生试做过程中,教师巡视,并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演示验算的方法。

(2)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可能得出以下几种不同的验算方法:

100÷5=20

验算:①20×5=100②5×20=100

引导学生说出验算方法: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

因为蓝笔记本每本5元,买这样20本,共花100元。用20×5=100或5×10=100。100÷7=142

方法一: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红笔记本每本7本,买14本共花14乘7等于98元,再加上找回的2元,一共100元。

方法二:被除数减去余数的'差除以商等于除数。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100减2等于98元。蓝色笔记本每本7元,共买了98除以7等于14本。

方法三:被除数减去余数的差等于商乘除数的积。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98元;蓝色笔记本每本7元,14本一共花98元。

3、归纳出除法的验算方法。

一起总结一下除法验算的方法,师板书:

没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商乘除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最后老师告诉学生说:我们为了计算地正确,不仅要掌握正确验算的方法,还要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教材第25页“做一做”。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54÷8209÷3856÷7

订正时强调验算的方法。

2.教材第26页第2题。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并进行验算。

四、总结全课,归纳新知。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教材第26页第1题。

《除法的验算》教案 篇2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4页。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位数除整十数除法的两种验算方法;

2、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对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重点: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两种验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商品的画片,做游戏:这里有3元一块蛋糕,

请同学们来想一想,做一做;

1、买这样的一块蛋糕要多少钱?买两块呢?

2、如果我有12元钱?能买多少块?27元钱能买多少块?你是怎么想的?

3、36元可以买多少块?

二、新课学习

1、一起讨论:怎么样证明36÷3=12是正确的呢?12×3=36

2、试一试:这些除法算得对吗?9÷3=363÷3=2194÷2=47

3、65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65÷3=21(块)......2(元)

想一想:你能验算吗?21×3+2=65(元)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练习:

1、与同座位同学合作,互相验算。

2、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3、一边说一边做第一4、5两题。

四、教学后记:

《除法的验算》教案 篇3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P25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六。

例4以计算100元钱可以购买多少本练习本为背静教学除法的验算,使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使学生利用乘除法关系,教学用乘除法验算除法,并且学会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明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检验的.习惯;(2)使学生进一步利用除法解决问题,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实际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计算进行验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品质和认真仔细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

1、课件出示例4情境图。

师:文具店里有什么呢?各多少钱一本呢?

师:如果你现在有100元,能够买几本红笔记本呢?又能够买几本蓝笔记本呢?

2、揭示课题。

师:刚才大家的购物活动开展得不错。我们通过购物活动,进一步熟悉了除法的计算方法。但在购物活动中,会不会出现一些错误呢?那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师:同学们说的方法真多。这说明,我们在计算时为了提高正确率,要注意验算,千万不能出现错误。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验算。

二、教学新知

1、课件出示小明和小华购物情况。

师:小明和小华都拿着100元钱分别去买红笔记本和蓝笔记本,小明买了14本红笔记本,售货员找回他2元钱,而小华刚好买了20本蓝笔记本。

师:根据上面的购物情景,你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吗?

师:他们算得对吗?我们要如何判断对错呢?这时候,除法的验算就派上了用场。和你的同桌说说看,你想怎么样验算,然后动手试试看,你的方法管用吗?

师:刚才的几位同学说得真精彩,你们知道他们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吗?

师:谁能到黑板上来验算给大家看一下。

师:为什么第一个验算还要加2,而第二个的验算不要加上任何数呢?

3、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觉得在要验算一个除法算式是不是确的,应该要用什么方法呢?

师:在验算过程中,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例4后面的做一做。

2、练习六第3题。

师:同桌两个人合作,利用除法,分别找出被2除,被3除,被5除余数为0的数。

师:你们还能想到更简单的方法吗?

3、练习六第4题。

师:租9辆车够吗?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解决呢?

4、练习六第7*题

师:因为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也就是说每2个成人带1个儿童,每三个人中有1个是儿童,那么456人中有几个3人呢?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呢?

以上内容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由数学网提供,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同学们的学习,如想了解更多数学知识,请继续关注数学网。

《除法的验算》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验算方法的过程,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2、 在解决问题、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

3、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学会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口算练习:

30÷3 80÷4 96÷3 48÷4 5×9+3

36÷3 26÷2 87÷4 56÷5 4×20+2

师:如果我们能又对又快地完成这些口算题,小林和小芳就会邀请大家一起去逛商场,怎么样?抓紧时间开始吧!

二、探求新知、掌握算理:

1、出示情境图画,获取数学信息:

问:小林和小芳带大家到哪里去呀?从食品柜台上,你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2、探索验算方法,体会验算过程:

(1)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①蛋糕香喷喷的可好吃了,小林带了36元钱,他可以买多少块蛋糕呢?大家能帮他算一算吗?(学生独立练习)

指名交流:36÷3=12(块)

②你们认为自己算出的结果正确吗?有什么方法验证?

预设:A 可以再算一遍;

B 可以用乘法来算。

③用乘法怎么来验证呢?请大家先试一试。(指名板演)

④根据学生的板演情况指导学生写出乘法验算的竖式。

在乘法验算的竖式中12、3、36分别表示什么?

1 2

× 3

3 6

⑤小结:请学生说说验算的方法。

(2)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①小芳也喜欢吃蛋糕,她有65元钱,可以买多少块呢?还剩多少元?你会算吗?请你试着做一做。

指名交流:65÷3=21(块)……2(元)

②这个结果算得对吗?怎么知道?

刚才一题是怎样验算的?还用这个方法验算行不行?先独立尝试,再同桌讨论。

指名交流。

预设:A 每块3元,21块是63元,再加剩下的2元,正好是65元;

B 2 1

× 3

6 3

+ 2

6 5

③仔细观察这两种验算方法,有没有发现什么?请学生说出验算竖式中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④小结:请学生说说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

(3)比较总结、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问:没有余数的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在验算时有什么不同?

总结:在对除法进行验算时,一般用商乘除数,如果有余数,还要再加上余数,最后看看得数和被除数是否相等。

(4)拓展:

如果你有65元钱,你想买什么?能买多少呢?先自己算一算,再用今天所学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

同桌交流。

三、巩固练习、综合运用:

1、基础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看看每组中的两道题有什么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验算的方法。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他们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综合运用: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

①仔细读题,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你能独立解决吗?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自备本上。

③集体交流。问:为什么最多只能装11辆车?

④哪些同学已经自觉地验算过答案了?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还可以形成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5题:

①认真读题,说说题中什么叫单打?与之相应的双打又是怎么一回事?

②如果都参加单打,可以分成几组?学生独立列式,组织交流。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决,然后交流。

(3)我们班有48个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4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如果每5人一组呢?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四、总结提高,课后延伸:

在计算除法时,如何知道做得对不对?如何进行验算呢?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经常进行验算,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五、作业:

1、完成书P4想想做做的第2题。

2、补充作业:

(1)每辆汽车能装3吨货物,65吨货物最少要几辆汽车才能装完?

(2)搭一个正方形要4根小棒,47根小棒最多可以搭几个这样的正方形?

《除法的验算》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例6、例7,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比较、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根据下列乘法算式写除法算式。

8×3=242×9=187×6=42

学生口答。思考:乘法里的积到除法里是什么数?

提出:从这里看出,在相应的乘、除法算式里,乘法里的积就是除法里的被除数。

2.计算下列每组题的得数。

18÷3=48÷2=

6×3=24×2=

(1)学生口答。

(2)让学生看每组算式。

提问:乘法算式里相乘的两个数是除法算式里的哪两个数?相乘的积和除法算式里哪个数相同?

想一想:商与除数相乘,结果等于什么?学生回答后,出示结论。

3.提问:既然商与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那么在计算了一道除法后,要检查算得对不对,可以用怎样的方法呢?

说明验算除法的方法。(出示小黑板:验算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

二、教学新课

1.这节课,就用商和除数相乘,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这种方法,来进行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除法的验算)

2.教学例6。

(1)这道题大家会算吗?请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同时指名1人板演)

(2)要检查算出的商47对不对,应该怎样验算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出竖式×6,一起算出得数282。

根据验算的结果,除法算得对不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强调看乘法的结果是不是等于原来的被除数。等于被除数,就说明除法做对了)

横式上的`得数应该写多少?(板书横式得数,并强调在验算正确之后,要写除法里的商)

3.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前两题。

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道题,要求验算。

(2)集体订正。先看除法计算,再提问学生是怎样验算的,检查验算过程。

(3)提问:通过刚才的练习,你知道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要怎样验算吗?

说明如果题里要求验算,就要在练习本上列竖式验算;题里没有要求验算的,要自己在草稿纸上自觉验算。

4.教学例7。

(1)除法计算除了像上面的题正好除尽外,有时候还会有余数。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先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出示小黑板: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余数)下面看例7,学习有余数除法的验算。

(2)出示例7。

指名1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提问:你是怎样验算的?(学生口答,老师板书验算竖式)怎样看出原来的除法是对的?

思考:这道题商是几,余数是几?根据上面验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你能验算吗?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验算。

(4)谁再说一下,例7和例6的验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5.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后一题。

指名1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每组一题。

集体订正。重点看是怎样算的,再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2)谁再来说一说,有余数的除法要怎样验算?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二第1题前2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二第2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二第3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第1题后4题,第4题。

《除法的验算》教案 篇6

《除法的验算》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除法的验算》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