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教学设计
爱习作提供的《葡萄沟》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葡萄沟》教学设计 篇1
第一课时
一、区别形近字
此题是比较形近字组词语的练习。需要注意的是:
1 先比较形近字的字音,字形的区别,再组词语,在运用中区别。
2 组词语时,鼓励一词多组。
例:密 亲密 保密 密集
蜜 蜜蜂 蜜糖 甜蜜
飘 飘带 飘动 飘落
漂 漂流 漂浮。读piao时指漂白。读piao时指漂亮。
坐 座位 坐机 宝座
底 锅底 月底 海底
低 低头 降低 低烧
二、抄写词语
此题的目的是积累词语,练习把字写端正。可先读一读,说说那些字音容易读错;接着说说每个字的意思;然后找找那些字容易写错;再工工整整的抄下来。
易读错的字:成熟热情好客唉声叹气淳朴
易写错的字:蒸(13画,四点底上还有一小横);醒(左边不是西字,里边还有一小横是“酋”);岭(右边是令字,不是今字);辛(最后一短横,中间一长横);声(上边是示字,不是土字)
还可鼓励学生再摘抄一些词语:民族小孔小镇早晨介绍工具油菜决心长江百售
三、词语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词语和正确的进行词语搭配。补充词语可按以下层次训练:
(1)审题,明确要求。
(2)指导方法,前面的叠词是修饰后面的词语的.,应在横线上填名词。
(3)试着独立完成练习。填完后想一想,填上的词语和前面的词语搭配是否合适。
(4)全班交流。应鼓励发散,说出不同答案。
(5)开展填词语的抢答活动。学生出叠词,其他学生抢答,把词语补充完整。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汇。
四、读对韵歌
注释:大漠指沙漠。孤烟直:孤伶伶的炊烟笔直的升上天空。长河:指黄河。
补充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五、体会动词。
1 钻漂荡漾既写出小船在小河上悄然划过的样子,船驶远后,小船飘荡,更衬托出小镇早晨的恬静;
2 低弯鸣唱欢笑朗读时要读出怜爱之情。
先自读,再交流体会,然后练习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可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读背古诗
《敕勒歌》比较浅显,学生可以自己大体读明白,但要注意古诗中生字比较多,需要学生自己动手解决。
古诗的学习除了要加强朗读和背诵外,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读了这首诗,可启发学生:你能不能想象出北方草原的风景?和学过的描写江南风光的额诗比较一下,说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二、自读课外短文
教师先不要指导,应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悟,自答,让学生自学。在自读的基础上,归纳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在抓住每段要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说变化,要鼓励学生的不同表达。最后练习路的变化(羊肠小路——黄土公路——柏油马路)。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路越修越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些好处。
生字:轧(ya).
第三课时
一、综合实践
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提前布置,使每个同学思想上都有准备。
2 选择大家都想了解的地点,是每个同学都有话可说。
3 同学都可随时提问,使大家真正交流起来。
4 采访结束后,归纳刚才提的问题,那些问题与主题无关,哪些是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怎样采访,提问题。
5 告诉学生在采访中注意采访的态度和语言的修养。
口述时要注意三点:(1)说出你采访的景物,采访的对象。(2)讲讲它过去的样子。在口述时要寓抒情于见闻与联想之中。
二、金钥匙学习一些朗读的技巧
可指导学生结合学过的课外,说说自己朗读的体会。还可以举行一个朗读比赛,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三、自检
通过自检,引导学生总结前一段的学习情况,鼓励大家向好的同学学习,多积累语言。
教学后记:
学生对对仗歌很感兴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意思,但对这种对仗理解的不够好,弄不明白什么是对仗,我在讲的时候,也感觉不知怎么解释才好,只有举很多例子来讲,但效果仍不太好。
《葡萄沟》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感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向往新疆,向往葡萄沟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教学难点】:感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资源准备】:
1、一张地图
2、多媒体课件或吐鲁番葡萄沟的录像带
3、少量的葡萄干
一、猜谜导入
1、讲新课前咱们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
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谜底:(葡萄沟)
2、出示中国地图:在我国新疆吐鲁番有个盛产葡萄的地方,这就是葡萄沟板书课题《葡萄沟》齐读课题
二、内容研讨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葡萄沟出产水果)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朗读如:葡萄沟的水果那么多,你能通过读让别人感受到吗?
2、 这节课我们主要到三个地方去看一看 板书:山坡梯田、老家乡、阴房
3、学习第二自然段:指名评价读的优点、缺点
(1)自读
(2)指名读
(3)指导读“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绿色的凉棚”
① 听了你的读,我知道了“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
② 谁能通过读让人感受到凉棚多?重读“茂密”“一个个”
③ 师情景描述:在很热很热的夏天里,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身上,一丝风也没有,你有什么感觉?(热、难受) 这时你来到了这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又有什么感觉?
4、师:过渡语:葡萄的枝叶这么茂密,葡萄怎么样呢?
(1)说说葡萄叶和藤各是什么 样(一大串、一大串说明葡萄很多很多)
(2)默读课文,用“──”画出写葡萄的句子
(3)指名读
(4)你觉得这里的葡萄怎么样?自由说
(5)出示课件:五光十色的葡萄
5、 过渡语:葡萄这样的诱人,真想吃个饱那里的老乡愿意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热情好客、准会吃个够)
(1)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2)出示课件,进一步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品尝葡萄干,感受它的味道
齐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游览了葡
萄园,现在坐上汽车,老师领你们去阴房看看
(4)出示课件,教师范读
(5)葡萄干怎样?用一个成语表示: 板书:色鲜味甜
师小结:是啊,葡萄沟确实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喜爱、令人向往的地方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有机会到葡萄沟,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美景,亲口尝一尝盛产的'水果,亲自感受一下老乡的热情好客
三、实效评价
学习了本课看你掌握了哪些的内容(我会填)
到了( )葡萄一串串地挂在( )底下,有( )的、有( )的、有( )的、暗红的、淡绿的( )美丽极了
【板书设计】:
葡萄沟(好地方)
山坡梯田 老家乡 阴房
(图) (图) (图)
葡萄多、美 热情好客 色鲜味甜
《葡萄沟》教学设计 篇3
《葡萄沟》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葡萄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葡萄沟》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勤劳热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识记“葡萄沟碉堡”等词语,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4、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具学具:
葡萄沟图或相关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自主设疑
同学们,喜欢吃葡萄吗?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你们想去那儿看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游览一番,去领略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认识。
2、自由读课文。ィㄒ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读后提问: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找到这句话了吗?(指名答)(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精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那么你知道葡萄沟在哪里吗?我找同学来读第一段。(指名读)
2、那么谁来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指名答)生:新疆吐鲁番。
3、师引读第一段:葡萄沟这个地方盛产什么?板书:盛产水果。
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这么多的水果,(品种多)大家喜欢吗?那你能把这种喜爱读出来吗?(指名读,赛读)
(二)学习第2自然段同桌交流汇报。
1、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是种在什么地方呢?请同学们自己读第二段,找出答案
2、什么是梯田呢?一起来看图片。(出示图片,同时讲解)梯田是聪明的维吾尔族老乡在山坡上开辟的农田,样子像楼梯,一级一级的,边缘筑有田埂,以防止水土流失。
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茂密”是什么意思?一片叶子叫茂密吗?那两片、三片呢?到底什么是茂密?(师黑板上画出葡萄叶子)
(1)这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老师只画了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2)大家都知道,吐鲁番的夏季非常炎热,那有了这些凉棚,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导学生朗读)
4、秋天到了,葡萄熟了,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葡萄的句子。
课件出示: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让学生画出句子中表示颜色的词)
5、相机出示葡萄图片让学生上台展示欣赏欣赏,并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理解
“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葡萄很多、葡萄长得很好。)
6、谁能用一个词语说说看到了怎样的葡萄?(“五颜六色”、五光十色”)
7、课文中为什么用“五光十色”,不用“五颜六色”呢?在比较中悟出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感悟“五光十色”。
(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语“光”先组词,体会出一串串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美丽极了!)板书:五光十色
8、看到这么多葡萄,你有什么感受?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这句话。
9、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很喜爱这些葡萄。其实,这里不光葡萄美,这里的.老乡还非常的——?热情好客。老乡的热情好客表现在哪里呢?谁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
(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这些老乡可真热情啊!板书:热情好客。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10、下面我们要演一个节目,老师扮演新疆老乡,谁愿意到前面表演?看,新疆老乡来了!
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到葡萄沟来玩儿,汉族小朋友长的真可爱,你们猜猜我是哪个民族的?你知道“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吗?(维吾尔就是联合协作的意思,我们新疆还有哈萨克,回族,汉族,这些民族联合协作团结向上。)对我们新疆的葡萄沟的葡萄印象如何?(训练学生口语交际时,有意指黑板的画面,适当鼓励引导学生用上刚才学习的好词佳句)
小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嘛。
11、感情朗读:
过渡:如此优美的语言,大家难道不想美美地读一读吗?
(1)先听老师读,大家闭目想象画面。
(2)带着自己的想象朗读这段话。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评读)
(4)引导学生评价,以评促读。
(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a、葡萄沟的葡萄结的又多又好,收下来怎么办呢?板书:葡萄干
b、阴房什么样?怎样把葡萄制成葡萄干呢?
c、这里的葡萄干为什么有名?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答案。
3、读后交流汇报,相机出示课件:阴房
4、这里制成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品尝。板书:(色鲜味甜、)
5、从这里你又能看出维吾尔族老乡的什么?板书:(聪明能干)
小结:葡萄沟这里除了盛产水果,还有热情好客、聪明能干的老乡,还有色鲜味甜的葡萄干,看来,葡萄沟——(生:真是个好地方。)课件:(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5、让老师听出你赞美的语气来。(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6、新疆好玩的地方可多了,我们来欣赏一下新疆的美丽风光吧。课件展示
四、讨论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收获是什么?
2、看出来,同学们这次参观游览,可以说大饱眼福,大饱口福。就要离开葡萄沟了,难道你就没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咱们留言,哪怕写一句话也好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
(动动笔,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写下来,此环节既是对课文的总体认识,又是感悟、交际的训练)
3、小结: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板书: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个”句号改成叹号)没有发言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4、旅游到此结束,回家把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拓展延伸,提升认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葡萄沟确实是个好地方:水果出产多,最有特色的是葡萄;葡萄长的好(量多、色美),葡萄干有名(色鲜、味甜);这里的老乡热情好客。其实,我们兴平也是个好地方,让我们也来夸夸自己的家乡吧!可以写家乡的物产,也可写家乡的风景,还可写家乡的建筑。
《葡萄沟》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继续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学习第2段,练习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3、较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重点:
学会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教学难点:
能在课文的朗读中读出自己对课文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去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了解到哪里是盛产水果,今天我们再去看一看哪里最有名的水果——葡萄。
二、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
思考:
(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给句子编上序号。
(2)根据学已学的写作顺序,说说这一段话中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再读课文,按已学的方法,理解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
(1)学生自读1、2、3自然。
(2)小组交流。
课文第2自然段一共有()句话。第1句写(),第2句写(),第3写()。这段话从第2句开始,是按()顺序写的。
(3)反馈。
3、深入学习第2段内容。
(1)再读第2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思考你在读这句话的时间,你读懂了什么?
(2)抽生说,进行句子训练。(梯田:出示投影)
句子1:夏季,茂密的枝中向四周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说说,你在读这一句话的时间,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投影。
齐读。
句子2: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学生找出这一句话中描写颜色的词语。除了以上几种颜色,你还能说出几种来吗?
理解“一大串一大串”在句子中的用法。
学生读句子。指导朗读。进行绘画练习。练习完成《作业本》填色。
据自己所填的颜色把这一句话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句子3: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发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从哪里看出来的?进行词语意思理解的练习。
你能不能把句子中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读出来呢?
学生自读,抽生读,齐读。
4、尝试背诵。
对于这么优美的内容,我们有必要把它记下来,指导背诵。
5、第二自然段教学总结。
同学们对这几个这第简单的句子,既然读出了这么多的说问,可真不简单啊!同学阅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对刚才句子的理解,同学们一定还有许多的话要说,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要说的话流露在朗读中吧!齐读课文第2自然段。
三、补充练习。
刚才同学们对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已掌握得较好了。这里也有一段话,检验一下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投影出示。)教师范读。
学生自读,检查1、2两个问题。
春天的时候,池边一丛丛马兰头开着粉红色的小花。池塘里的水浅浅的。水面上漂着一点点嫩绿的浮萍。夏天,一阵雷雨过后,池水迅速涨起来,池子变大了。小石桥好像浮在水面上。秋天,池水是深绿的,水面上有一片片菱叶,菱叶下面藏着小小的四角野菱。冬天一到,池子干涸(h)了,可以见到池底是黄黑色的泥土,偶尔能看见几株小草,平平常常,并不神秘。
①这段话共有()句话,句子之间是按()顺序连接起来的。
②短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
③朗读这段话,摘录好词佳句。
④尝试背诵这一段话。
《葡萄沟》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等词语口头说话。
4、能对课文优美的句子进行摘抄。
5、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6、能说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葡萄沟美在哪里。
2、交际目标:利用对话和人热情相处。
3、能力目标:自己动手感悟颜色的差异性,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读好长句。
四、教、学具:
音响设备、纸做的葡萄、水彩笔、搭满葡萄架的挂图、各种颜色的真葡萄、新疆产的葡萄干、课件等
五、教法:
启发式、讨论式、表演式、游戏式、自学式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爱音乐,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播放音乐,学生自由地做动作。)
2、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刚才同学的回答真是雅克西。谁来说说这雅克西是什么意思?(好)能不能做做这个动作?(学生自己做动作)
3、师:让我们随着刚才轻盈、欢快的歌曲来学习今天的新课,雅不雅克西?(雅克西)
4、出示课题:《葡萄沟》
师:让我们来齐读一次吧!(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好,让老师想起那又大又园的葡萄。(出示葡萄)忍不住想吃上一口。(做个夸张“吃”的动作)这三个字都是要求我们掌握的字,老师相信同学们能把这三个字写得和葡萄一样美,是不是?(是)那我们就开始写吧!看谁写得又快又好。(生写,师巡视)
师:写得真不错,下面翻开书,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夸葡萄沟的,我们边听录音边用“——”把它找出来。(播放录音)
师:谁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师板书)找得可真准,让我们来读一读。(生读)
二、新课。
(一)、教学第一段。
1、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我想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吗?(想)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段。(抽生读)
2、师:读得真不错!下面由老师领着小朋友读:
葡萄沟在什么地方?葡萄沟出产什么?出产些什么水果?(如读得不好,可再读一遍)
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哪位小朋友来读出喜爱之情?(抽学生巩固读一、两次)
3、师:读了这段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生自由地说,师相机板书)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吧!(生齐读本段)
4、师:让我们来夸一夸葡萄沟吧!(指黑板提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第二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生读)
2、师:读得真认真!从这段中你感受到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请同桌互相说说。
——根据说的内容边读边讲解。(抽小组共同来回答。)
如:生说: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允许同桌互相补充)师:说得可真好,能不能把这句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读)“一个个”表示葡萄怎么样?(多),那好大家就把“葡萄”多的意思读出来好吗?(生读)
步骤:先把说的读一读,把“一个个”“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读好。
3、师:葡萄有很多颜色,请在书上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用“——”勾出来。
师:现在用你神奇的画笔把葡萄涂上你喜爱的颜色,涂好后自己把它挂在“凉棚”上,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先涂好。
(师巡视,生自己挂,先挂上的给予加油。)
4、师:哇!这么多颜色,真美!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它,谁能把它找出来?(五光十色)
我们来读一读这个词语。葡萄这么美,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生读)
5、师:葡萄沟里的葡萄不但很多、很美,连老乡也非常好客,大家把这句话找出来,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抽学生读)
大家一起来读,好不好?
6、师:读得真不错,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热情的.老乡会对你怎么说?看看课文的插图,闭上眼睛想一想。(想时播放轻音乐)
生回答,师给予鼓励。
7、师:维吾尔族老乡这样好客,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
(三)、教学第三段。
1、师:葡萄沟真美,葡萄还有另外一种用途,可以制成……?(葡萄干)师出示葡萄干。
大家来尝尝,这葡萄干是什么样的味道?(甜)我们把它说完整,好吗?(葡萄干的味道可真甜呀!)
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2、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读)
3、师:读得真不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余同学看电视,注意观察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4、师:现在请同学们互相说说,请加上“先、接着、再、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先互相说,再抽同桌起来说)
5、师:说得真好,那么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鲜、甜)
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怎样才能读出“甜”的感觉?(抽学生读,再齐读)
6、师:读得很好,把鲜、甜的感觉都读出来了,我们再齐读本段好吗?
7、师: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七、小结: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里水果多,葡萄美,人热情,葡萄干是那么有名,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话夸一夸葡萄沟吧!最后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读全文,相信你们的感受又不相同!(生齐读)
八、抄写:
师:读得真好,葡萄沟美不美?好不好?想不想去?那好,希望你们努力学习,今后去开发建设新疆,建设我们西部。这一课有许多优美的句子,想不想记住它们?(想)那好,就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抄在本子上。(生抄写)
如有时间,可让学生起来读一读他们所摘抄的内容。
板书:
16 葡萄沟
水果多,最喜爱葡萄
葡萄长得好
人好
葡萄干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