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安全用电》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安全用电》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
2、通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电线一段、插座一个、“电”的标志一个。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些地方用得到电啊?”朱老师问道。“灯、电风扇。”小白回答说。奇奇说:“还有电视、电脑也要用到电。”朱老师又请陈泽天来说,他回答道:“游戏机。”大嘉嘉想到的是桌子,这答案使得其他小朋友在底下哈哈笑了。这时,朱老师笑着说,“电确实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但它有时会发脾气,你们知道吗?”小白举手了,他认为人们把电线切断的时候,电就生气了。奇奇有别的看法,他说闪电会令电发脾气。朱老师在黑板上,画下了小朋友回答的这些情况。
之后,朱老师出示了三幅图画,第一幅大致说一个小哥哥在插了许多插头的电板上又拉了一条线,第二幅画了一个小朋友自己去插电,最后一幅展示了有人把收音机的插头插到电灯泡上。小朋友看明白了之后,朱老师问“你们有没有做过这些行为?”小朋友都说没有。“那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醒人们安全用电?”霏霏说:“把电线拔掉。”“额,跟他们说。”这是刘项望的提议。小白说:“可以在小区贴一张纸,上面写几个字‘ 电很危险,不要乱玩电’。”朱老师点点头:“老师也想了个办法,做了一个标志,提醒人们。”说着便出示这个标志---外面是一个黄色三角形,表示警告注意的意思,中间是个闪电的`图形,表示有电危险的意思。
介绍完“电”的标志,朱老师带着小朋友在教室里逛了一圈,观察那里需要贴“有电危险”的标志。最后朱老师拿出了她带来的电插板,介绍给小朋友认识。
听课有感:
朱学姐上课总是让我们觉得很舒服,她的体态、语言、语调把握得很好,就像已经参加工作的老师那样。今天的这节课不是很容易上,对于小朋友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朱学姐能够用贴近小朋友视角的方式来说课,小朋友乐意听也乐意说,效果很好。最后展示电插板这个环节,本来她打算在中间部分就介绍给小朋友的,但是上课时太投入了,没有想到这一环节,所以就留在了最后介绍。
《安全用电》教案 篇2
教育的主要目的:
对学生进行用电、防火、燃气安全等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主要 实 施 步骤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有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独立完成了,家长和老师也把你们看成了小大人。下面老师有些问题要问问大家,看看你们有没有为成为一名小大人做好准备。
二、用电安全:
1、学生说说家里有哪些电器?(引起学生兴趣,因他们较熟识。)
2、用电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安全?
3、不当的使用会导致什么后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教育:现代家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中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方便及乐趣。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所以,我们不要出于好奇,自行拆卸、维修电器,不要私自拉或乱接电线和随意拆装电器。使用和操作电器要注意不能湿水,一旦电器出现故障,应立即截断电源。
防范措施:
1、 家里的插座、插头不能乱动。
2、 全家外出时要切断家里的总电源。
3、 不私自拆卸、维修电器。
4、 使用和操作电器要注意不能有湿水。
5、 一旦出现电器故障,立即截断电源。
三、 注意防火:
过渡:生活中,有哪些环境中,用到火?
1、 出现过的.一些火灾是怎样引起的?(不小心留下了火种)
那么我们怎样在生活中不留下火种呢?
(1)、小心不要留下火种。
(友情提醒:家中客人来去较多,督促吸烟的客人掐灭烟头,小心留下火种。同时在生活中做到不玩火,小小的一颗火心都有可能引起火灾。特别提醒在寝室中不能带易燃易爆的物品。如:打火机、摩丝等。)
(2)、根据国家规定燃放烟花爆竹。
(友情提示:到正规商店购买烟花爆竹;在指定的场所燃放烟火爆竹;学生不能单独燃放;必须在大人的陪同下,由家长燃放;燃放时须远离火源,注意保护好自身安全。)
2、 提出问题讨论:如果你遇到发生火灾或看到邻居有火灾怎么做?(学生各自发表意见,说做法,对正确的肯定。)
3、小结:万一发生意外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应做到:要说出哪里着火了,火势怎样,是如何着火的,还要说出自己的姓名和地址。如果你置身于火场,必须沉着、冷静。绝对不能慌张。要一个一个地沿着安全通道按次序逃离现场,不然就会踩死很多人!” 同学们,如果学校真的发生了火灾,千万不能慌,要齐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保住生命财产,
大家都知道——生命比金子更保贵。”
四、小心使用燃气。
故事导入:【20xx年11月16日晚,袁媛像平常一样在家里写作业,袁媛的妈妈搀扶着脚部受伤的爸爸走进浴室,袁媛写完作业后出来找妈妈连喊几声都没有听见应答,她来到浴室门口,听见里面传来“哗哗”的流水声,同时闻到一股煤气味,她赶快用力推开门,只见父母已双双昏倒在浴室的地上。面对此景,袁媛并没有慌乱,她想起课堂上所学的紧急自救知识,按照了老师教授的方法,迅速关上煤气阀门,打开门窗,由于现场残存煤气,她担心打电话可能引起爆炸,于是她拿起爸爸的手机,跑到外面打110、120 报警后,还拨通了几个亲戚的电话求救。由于抢救及时,袁媛的父母终于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
这个故事警示我们,生活中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安全自救的方法。这样才能够远离危险,快乐的生活。但生活中有些人往往忽视了这些问题,上演了一幕幕人间悲剧。
讨论: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使用燃气呢?
防范措施:
1、晚上睡觉前和外出时关闭煤气总开关。
2、白天家里有人时,保持厨房窗户打开,使空气流通,预防煤气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打开厨房窗户,关门厨房的房门,预防煤气中毒。
4、发生燃气中毒后应该迅速关上煤气阀门,打开门窗,(在泄漏的房间内不能开灯、打电话)走到外面迅速拨打110、120等及时求救。
总结:时代代召唤跨世纪人才,而跨世纪人才首先要学会生存。同学们,别忘了,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让所有的孩子们天天快乐,日日平安.
《安全用电》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随着自然环境的污染,自然灾害也随之增多。其中雷电的安全事故现象也有发生。家居的危险用电事故也有发生,并且多是幼儿事故。让幼儿从小就认识如何防雷电和在家时如何安全用电,是我们教师必不可少的教育工作。于是,特此设计了此活动。 安全知识,理性的东西比较强,我考虑到这一点之后,于是,在活动的前端,便设计了躲雷雨闪电的情景,让幼儿自由地发挥,老师在旁边仔细地观察、引导,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之后,再让他们来掌握正确的方法,这样便会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再者,通过表演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更快、更好地掌握住所学的安全知识。 活动目标:
1、 教育幼儿节约用电、安全用电。
2、 教育幼儿学会如何防雷电。
3、 锻炼幼儿对事情的判断能力和想像力,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如何防雷电》;躲雷雨闪电的情景场地布置(即游戏场地):大树一棵、电线杆一条,房子一座,雨的形成:用银色的包装纸剪成一条条细小的长带,挂在场地的房顶上面飘落下来;情景演习的准备:电烫斗一个,一件破了一个洞的衣服;小兔子头饰、木篮子各40个;音乐《下雨了》。
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导入:今天,黄可芳小朋友邀请我们到她家去做客,现在,我们出发吧。
二、躲雷雨闪电的情景:
1、 刚走到半路上,突然传来一阵雷雨闪电的声音(用录音机播放音乐),“孩子们,下
雨了,打雷啦,赶快躲”。仔细观察孩子们躲在哪里。
2、 雨停了,继续走,来到了黄可芳的家里坐下,***妈热情招待我们。
三、围绕刚才躲雷雨闪电的情景进行提问:
1、刚才我们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啦?
2、你们是怎样避雷雨闪电的?躲在哪里?
3、今天小可爱也遇到了像我们同样的事情,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她是怎样做的?
四、观看课件《如何防雷电》。
五、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
1、 故事里的小可爱她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2、 小帅哥又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3、 小可爱、小帅哥谁做得对呢?请幼儿自由讨论,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情的判断能力。
4、 老师小结应该怎样防雷电。
(1) 不可以跑到大树下躲雷雨闪电。
(2) 不可以躲在电线杆下。
(3) 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4) 不可以躲在潮湿的地方。
六、情景演习:突然在黄可芳家里的一个角落里冒出一阵阵烟和闻到一股烧焦的味道。
七、与幼儿一起讨论应该如何安全用电。
1、 寻找出冒烟的苗头(原来是黄可芳贪玩,用电烫斗烫衣服忘了关掉电源,把衣服烧焦了)。
2、 与幼儿一起讨论在家该如何安全用电?请幼儿各抒已见,这时候,要运用灵巧的引导语言来开发幼儿的想像力和对事情的判断力。
3、 老师小结该如何安全用电:
(1)、不玩弄电器的插头,需要时请大家帮忙插和拔。
(2)、不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
(3)、在没有学会操作前不能随便按动电器上的旋钮及各种键,有的家电只有大人才能操作,不能随便乱动。
(4)、注意节约用电,要随手关灯,没人时不开灯,电视看完要及时关掉。
八、表演游戏:《下雨啦》。
情景设计:播放音乐《下雨了》,兔妈妈和兔子们随着轻快的音乐采蘑菇,突然下雨了,打雷啦,兔妈妈和兔子们赶快躲雨,雨停了,兔妈妈表扬躲得好、躲得对的小兔。 活动评价:
1、幼儿对安全用电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大部分幼儿都有这方面的经验,这说明,家长们在家都有教育幼儿如何安全用电。
2、 幼儿对参与表演性质的游戏非常感兴趣,幼儿在玩中学得更好、更快。这个活动环节如此吸引幼儿,应该让幼儿多玩几次游戏,在以后的户外活动中,要安排插入这个游戏让孩子们玩。
3、 幼儿的想像力比以前有所进步,并且对事情的判断能力也提高了不少,这真是可
喜可贺,我发觉孩子们在玩中、在动态中更有积极性,更能发挥他们自己潜在的能力,思维都变得活跃而富有前进性。
《大班安全教案如何防雷电,如何安全用电》大班安全教案如何防雷电,如何安全用电
设计思路: 随着自然环境的污染,自然灾害也随之增多。其中雷电的安全事故现象也有发生。家居的危险用电事故也有发生,并且多是幼儿事故。让幼儿从小就认识如何防雷电和在家时如何安全用电,是我们教师必不可少的教育工作。于是,特此设计了此活动。 安全知识,理性的东西比较强,我考虑到这一点之后,于是,在活动的前端,便设计了躲雷雨闪电的情景,让幼儿自由地发挥,老师在旁边仔细地观察、引导,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之后,再让他们来掌握正确的方法,这样便会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再者,通过表演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更快、更好地掌握住所学的安全知识。 活动目标:
1、 教育幼儿节约用电、安全用电。
2、 教育幼儿学会如何防雷电。
3、 锻炼幼儿对事情的判断能力和想像力,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如何防雷电》;躲雷雨闪电的情景场地布置(即游戏场地):大树一棵、电线杆一条,房子一座,雨的形成:用银色的包装纸剪成一条条细小的长带,挂在场地的房顶上面飘落下来;情景演习的准备:电烫斗一个,一件破了一个洞的衣服;小兔子头饰、木篮子各40个;音乐《下雨了》。
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导入:今天,黄可芳小朋友邀请我们到她家去做客,现在,我们出发吧。
二、躲雷雨闪电的情景:
1、 刚走到半路上,突然传来一阵雷雨闪电的声音(用录音机播放音乐),“孩子们,下
雨了,打雷啦,赶快躲”。仔细观察孩子们躲在哪里。
2、 雨停了,继续走,来到了黄可芳的家里坐下,***妈热情招待我们。
三、围绕刚才躲雷雨闪电的情景进行提问:
1、刚才我们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啦?
2、你们是怎样避雷雨闪电的?躲在哪里?
3、今天小可爱也遇到了像我们同样的事情,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她是怎样做的?
四、观看课件《如何防雷电》。
五、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
1、 故事里的小可爱她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2、 小帅哥又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3、 小可爱、小帅哥谁做得对呢?请幼儿自由讨论,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情的判断能力。
4、 老师小结应该怎样防雷电。
(1) 不可以跑到大树下躲雷雨闪电。
(2) 不可以躲在电线杆下。
(3) 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4) 不可以躲在潮湿的地方。
六、情景演习:突然在黄可芳家里的一个角落里冒出一阵阵烟和闻到一股烧焦的味道。
七、与幼儿一起讨论应该如何安全用电。
1、 寻找出冒烟的苗头(原来是黄可芳贪玩,用电烫斗烫衣服忘了关掉电源,把衣服烧焦了)。
2、 与幼儿一起讨论在家该如何安全用电?请幼儿各抒已见,这时候,要运用灵巧的引导语言来开发幼儿的想像力和对事情的判断力。
3、 老师小结该如何安全用电:
(1)、不玩弄电器的插头,需要时请大家帮忙插和拔。
(2)、不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
(3)、在没有学会操作前不能随便按动电器上的旋钮及各种键,有的家电只有大人才能操作,不能随便乱动。
(4)、注意节约用电,要随手关灯,没人时不开灯,电视看完要及时关掉。
八、表演游戏:《下雨啦》。
情景设计:播放音乐《下雨了》,兔妈妈和兔子们随着轻快的音乐采蘑菇,突然下雨了,打雷啦,兔妈妈和兔子们赶快躲雨,雨停了,兔妈妈表扬躲得好、躲得对的小兔。 活动评价:
1、&nb
sp; 幼儿对安全用电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大部分幼儿都有这方面的经验,这说明,家长们在家都有教育幼儿如何安全用电。
2、 幼儿对参与表演性质的游戏非常感兴趣,幼儿在玩中学得更好、更快。这个活动环节如此吸引幼儿,应该让幼儿多玩几次游戏,在以后的户外活动中,要安排插入这个游戏让孩子们玩。
3、 幼儿的想像力比以前有所进步,并且对事情的判断能力也提高了不少,这真是可
喜可贺,我发觉孩子们在玩中、在动态中更有积极性,更能发挥他们自己潜在的能力,思维都变得活跃而富有前进性。
《大班安全教案如何防雷电,如何安全用电》
《安全用电》教案 篇4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本次活动中,我利用让幼儿分组自由讨论的方法,自由的探索家用电器的名称、功用等,幼儿兴趣很浓,讨论得很激烈,很多幼儿能根据已有经验讲出自己知道的想法、结果。最后又启发幼儿用记录的形式区分家用电器。很多幼儿能分辩出是否是家用电器,本次活动达到了较好的教学的'教学效果。
活动要求:
1、使幼儿了解安全使用电器得粗浅知识。
2、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各种用电设备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找一找教室中的电源插座或插头在什么地方?
2、讨论:幼儿园班级里的插座为什么都要安装得这么高?(让幼儿知道电插头、电源插座都是很危险的东西,如果手碰到插孔内,人就会触电,会有生命危险。)
3、请幼儿看教师拿插头时手的姿势和抓的位置,让幼儿知道插孔里有电,插头上的小铜片能把电通过电线传给录音机,所以手不能碰到铜片,更不能把手伸插孔内。
4、组织幼儿讨论:用电时要注意什么?知道潮湿的东西不能靠近电器,这样会漏电,电器不能和与纸、布等易燃物品放在一起,不然可能引起火灾。
5、让幼儿说说在家中用电器时要注意什么?
活动延伸:
散步时。可以带幼儿从远处观察高压电的标记,教育幼儿高压电很危险,一定要远离高压电。
电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能量,但是电的危险性也是很高的,我们一定要教导幼儿如何安全用电,不让它伤害到自己。
《安全用电》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本节课从电压的高低、电阻的大小对用电安全的影响入手,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电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又提高在帮助他人时讲安全、讲规则、讲科学的意识,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理解影响电流的因素,电压和电阻对安全用电的影响;防雷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第六节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一、欧姆定律 1.当R一定时,U越大,I越大 2.当U一定时,R越小,I越大
二、安全用电 1.高压危险 2.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
三、雷电与防雷 教学过程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知识,现在同学们想想,为什么高压线要架在高大的钢架上?为什么电吹风不允许在浴室使用?下雨天为什么不可以站在大树下呢?可能有同学有答案,我们先不研究答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这节课,之后大家便能解答了。 首先回答我的问题,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生: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师:很好,那么公式怎样表达呢? 生:I=U/R。
师:没错(欧姆定律I=U/R),我们已经知道,电流的大小跟电压、电阻有关,具体是怎样决定呢?我们现在分析一下:既然电流由电压、电阻决定,我们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电阻不变,当电压变小的时候,电流会怎样变化?
生:变小。 师:那电压增大呢? 生:跟着变大。
师:也就是说,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大,电流就越大,二者成正比关系。平常见到的变压器上标有“高压危险,禁止攀登”的字样,就是因为变压器的电压很高,教案《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教案》。如果人体不慎接触到高压,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大,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会造成生命危险,所以不要去攀爬变压器、高压线支架等,以免造成危险,因为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的电压,凡高于36V的电压对人都有生命危险,因此必须小心用电。 刚才是用固定电阻来研究电压对电流的决定关系,再看看当电压固定时,电阻对电流又有什么决定关系,电阻变大时,电流会怎样?
生:会变小。
师:那么电阻变小呢?
生:电流会变大。
师:那应该怎样总结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生: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小,电流反而越大。
师:原来干燥的木棒,不容易导电,可是当用水把它淋湿后,木棒就容易导电了,是因为湿了的木棒电阻变小了,使得通过的电流变大。同样道理,对于人体来说,潮湿的皮肤比干燥的时候电阻要小,此时若有电压存在电流会很大,很危险。如果用湿手插拔插销、开关电灯等,极易使水流入插销和开关内,使人体和电源相连,造成危险,所以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那同学们现在能回答:为什么在浴室不能使用电吹风了吗?
生甲:因为在浴室中人体是湿的'不安全。
生乙:浴室中水分多,电吹风易进水漏电。
师:方向对了。通常在浴室中使用电吹风是为了使浴后的头发快干,洗完澡后皮肤的电阻变小,若发生触电事故,极其危险,另外,由于室内水气较大,易被电吹风吸入筒内使机件短路而发生危险。故此,不应在浴室内使用电吹风。人双手间干燥时电阻是1000~5000 Ω,潮湿时是200~800 Ω。如果两端加上36 V的电压,电流是多少?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分别计算手干燥和潮湿时的电流,干燥时:Imin= =7.2×10-3 A=7.2 mAImax= =36×10-3 A=36 mA潮湿时:Imin= =0.045 A=45 mAImax= =0.18 A=180 mA根据欧姆定律的计算,即使人体电阻在最大的时候,如果碰到220 V的电压,电流也在40mA以上,对人是有危险的。用湿手去触摸开关,拔插头时,容易使水流入开关或插头内,通过水这种导体使人和电源相通,造成危险。 通过用控制变量法: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电压、电阻对电流的决定作用,那么平时就要注意用电安全了,那为什么下雨天不可以站在大树下呢?跟洗澡有关系吗?
生:没有。
师:那跟什么有关呢?
生:雷电。
师:哦,原来是跟雷电有关系,那雷电是怎样产生的呢?可能不是每个同学都知道,现在跟大家介绍一下,有关雷电的知识。云层能积聚大量正电荷(云层本身带负电荷),而地球是导体,本身积聚负电荷(地层自身带正电荷),从而使得云层与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形成很高的电势差,几百万伏到几亿伏,因而产生的电流就十分强大,达到几万安至十几万安,形成高热和强光,会造成巨大破坏,能使人立即死亡。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破坏,科学家们努力寻求方法,发明了避雷针。在一些高大的建筑物的顶端,装上针状的金属物,用导线把它与大地连接,就形成避雷针了,当发生雷电的时候,避雷针把雷电引到大地,使建筑物避免雷击。每一年我国都会因为雷电而遭受损失,雷电的危害很大,大家阅读有关的资料就知道了。另外,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大家可以通过资料来了解一下。雷雨的天气尽量不要外出走动,不要在大树下躲雨,不站在高处,而应蹲在低凹处并且两脚尽量并拢。
本课总结:
1.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的电压。
2.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3.预防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
(1)绝对不要接触没有绝缘皮的火线以及跟火线连通的导体。
(2)绝缘部分破损,导电部分裸露处要及时更换。
(3)不要在电线上搭晾衣物,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4.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5.雷电的产生、危害及预防产生:危害:(略)预防:避雷针:
《安全用电》教案 篇6
地址和电话
活动目标:
为锻炼孩子的安全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我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记住自己家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另一方面也让幼儿懂得地址和电话在生活中的用途,知道每个家庭都有各自不同的地址和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在活动前请父母写一张有自己家地址和电话号码的便条来园,并请家长教会孩子说出地址和电话号码;教师对幼儿的地址一定的了解;准备一段约五分钟的情景录象,内容为:(1)迷路以后找警察叔叔帮助找回家;(2)邮递员送信。
活动过程:
1、设置情景,引出地址和电话的重要性。
(1)播放录象:迷路了,小朋友着急地哭了。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讨论想办法。
(2)播放录象:找警察叔叔,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并按地址送小朋友回家。
(3)小结:地址是每个地方的名称,地址和电话是非常重要的。
2、引导幼儿讨论地址和电话在生活中的其他用途。
(4)播放录象:邮递员送信。
(5)讨论:除此以外,地址和电话还有什么用途。
3、.请部分幼儿说一说自己家的地址和电话。
4、游戏《到我家来做客》,让幼儿巩固对自己家地址和电话的认识。
(1)教师示范游戏玩法:找一个朋友,用打电话的形式,大声地告诉他:“你好,我是XXX,我家住在XXXX,我家的电话号码是XXXX,我家有许多玩具,欢迎你到我家来做客。”
(2)请幼儿走下座位,自由邀请朋友游戏,教师巡回,鼓励幼儿多找几个朋友。
5、引导幼儿说出:各人都有自己的`家,而地址和电话都不相同,它们都是很重要的。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将幼儿带来的电话号码便条装订成电话号码本,放在娃娃家中,让幼儿用玩具电话模拟与他人通电话;在美术活动区中,为幼儿提供材料,制作信封,把要说的话画出来,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寄给爸爸妈妈。
与家长沟通计划:
由家长将自己家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写在便条上,教会孩子说出;
请家长鼓励孩子与亲戚朋友打电话交流,指导孩子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外出后回家时,让孩子带路,认识自己的家;或模拟迷路后怎样找警察,告诉家庭地址和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