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

2025/10/11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绘本《点点点》颜色鲜艳,画面简单,整本书挥洒着魔力,吸引孩子热烈参与,随着一页一页的互动,书的内容也开始产生奇妙的变化,非常能满足中班孩子的好奇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所以,我秉着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的宗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一本好玩的.绘本——《点点点》,让孩子一起在体验如魔术般的游戏中学习数量、颜色、排序、方位、大小等的变化!并以集体游戏的方式重新演绎绘本故事,在游戏参与过程中,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听觉能力,反应力,并享受一起协作的愉快和成就感。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想想,理解绘本内容。

2.在动作指令的操作中,感知点点的数量、颜色、排序、方位、大小等变化。

3.在魔法般的互动游戏情境中,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

通过看看、说说、想想,理解绘本内容。

活动难点

在动作指令的操作中,感知点点的数量、颜色、排序、方位、大小等变化。

活动准备:

PPT、红黄蓝三色点点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点点魔法师

师:小朋友们,瞧一瞧老师今天扮演的是谁呀?(魔法师)老师还带来了一样神秘的东西(出示盒子)这里面装着许多的点点,有红色点点、黄色点点、蓝色点点。这些点点都被施了魔法,只要带上点点,你就可以变成小小魔法师,一起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点点贴在胸前吧。

二、采用魔术游戏,感知图画书内容。

(一)出示黄点点,激发阅读兴趣。

师:今天我还请来了一位小伙伴,看看是谁呀?(黄点点)

黄点点是魔法师的好朋友,想不想和它玩一玩?

(二)通过多种指令,完整感知绘本内容。

1.按一按,点点会变多。

师:请一位小魔法师来按一下这个黄点,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一个黄点变成两个黄点)再来按一下,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变成了三个黄点)

2.点一点,黄点会变色、变多。

师:哇,一个黄点点变成了三个了,最左边的黄点点说:“哪位小魔法师能按一下我呀?”黄点点发生什么变化?(变成红点点)

最右边的黄点点说:“快来快乐,也来按一下我。”最右边的黄点点怎么了?(变成蓝点点)

3.按五次,点点又变多。

(1)师:中间的黄点点不服气了:“不行不行,我要请黄点点魔法师来按我5下!”中间的黄点点又发生什么变化?(变成5个黄点点)

(2)师:红点点魔法师,你们也给红点点按五次,看变成了几个红点?

(3)师:蓝点点魔法师,你们也按五下蓝点,会有什么变化呢?

4.摇一摇,点点会移动。

(1)师:现在红点点、黄点点、蓝点点都变成了5个排成三队,小魔法师们真棒呀!你们还想继续给点点们施魔法吗?

师:现在请一个小魔法师上来,摇一摇头,看看点点们发生什么变化?

(2)师:小魔法师们,我们来摇摇身体,看看魔法会让点点发生什么新的变化呢?

(3)师:小魔法师们我们一起跳一跳,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咦?点点们去哪了?看一看这边有没有?会不会另一边呢?

(4)师:再来蹲一蹲,点点们还会在上面吗?

(5)师:点点们真顽皮,到处躲,想请一位魔法师来给它们施个魔法,让点点们排排队,站整齐。(请一位幼儿自己想个动作施魔法)

师:这位小魔法师真厉害,让点点排成了一条长队,我们从左边看,点点怎么排的队?(红黄蓝)

5.使劲按,点点换位置。

师:哪位魔法师来把黄点点指出来,看看接下去又会发生什么?(剩下黄点点)其他点点去哪了?

师:咦,有两个调皮的点点换了位置,你发现了吗?一起找一找。

6.吹一吹,点点会飞走。

(1)师:小魔法师们,我们对着点点们一起来吹口气看看,点点会变化吗?再使点劲儿。

(2)魔法师们劲儿太大了,把点点都吹到最上面去了。

7.拍一拍,点点会变大。

(1)师:我们一起拍一下手,看看点点们会不会掉下来?

(2)接着拍两下、三下、四下呢?

(3)点点还会变回原来的样子吗?黄点点说:只要拍手从5开始倒着数到1,我就变回原来的样子啦。

三、听指令,表演绘本故事片段。

师:其实这是一本有趣的绘本故事《点点点》,点点们特别喜欢做游戏,现在它想邀请你们和它一起玩,愿意吗?

1.按颜色排成三队。

2.按颜色围成圈,听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 篇2

活动日标:

1.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感受其作品中线条与色块的特点。

2.借鉴格子画的特点,设计、装饰手帕。

3.体验像大师一样创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颜色(红、黄、蓝、黑),大小、形状不一的`即时贴若干。

2.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3.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蒙德里安作品,了解其特点

1.演示课件,认识蒙德里安。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绘画大师,他就是荷兰着名画家蒙德里安。他的画与众不同,让我们看一看他的画与别人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2.欣赏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的构成》,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线条和色块。

提问:画上有什么?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你还发现了什么?剩下的地方是什么?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这就是蒙德里安的格子画,它叫《红黄蓝的构成》。几个色块、几条线就组成了一幅格子画,又简单又漂亮!

3.欣赏蒙德里安的《伦敦构图》,引导幼儿观察其中的线条。

提问: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它和前一幅画有什么不同?

小结:画中虽然只有几个简单的色块和一些线条,但却让我们联想到很多东西,真神奇!

二、了解蒙特里安画风在生活中的应用

1.播放课件。

使幼儿了解蒙德里安的作品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2.引导幼儿回想生活中用格子装饰的物件。

三、幼儿操作,感受装饰的乐趣

1.教师和幼儿共同设计、装饰一块手帕,让幼儿了解用格子与线条进行装饰的顺序。

2.幼儿设计自己喜欢的作品。要求像大师那样运用线条和色块设计,创造性地装饰。

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作品单独做,或两人合作做。

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随机点评。

四、幼儿作品分享交流,随音乐进行“作品表演秀”。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在游戏中学习控制自己的身体。

2、乐意模仿机器人,能根据指令迅速变换动作。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活动准备:

1、自制遥控器一个,红、黄、蓝星各与幼儿人数相符,玩具机器人一个。

2、《机器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模仿角色走路引出课题。

教师带领幼儿模仿老爷爷、老奶奶等走路的样子进入活动室。

2、以"闯三关"学做机器人。

(1)"机器人"玩具以客人的身份出现,提出"闯三关"。闯过三关可分别获得红、黄、蓝星各一颗。

(2)第一关:模仿"机器人"走路。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边学机器人走路,边朗诵儿歌:"我们都是机器人,拿起枪来打敌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白牙。"念完儿歌后每人摆一个造型,并控制自己的身体,在规定时间内保持不动。

游戏进行4至5遍,引导幼儿相互看看"机器人"的造型。教师以玩具"机器人"的口吻进行小结并向孩子们宣布第一关闯过。

(3)第二关:做听指挥的'"机器人"。

教师做"科学家"手拿"遥控器",发出如"小小机器人呀,变成小鸭子呀"等口令,指挥"机器人"变换动作。幼儿听到指令后立即变换成"小鸭子"的角色,模仿小鸭子的动作。"科学家"逐一发出变"小兔"、变"小猴"、变"乌龟"等口令,"机器人"则按口令迅速变换动作。

请个别幼儿当"科学家",指挥"机器人"活动。教师对这一关进行小结,并向孩子们宣布第二关也闯过。

(4)第三关:做快乐的"机器人"。

带领幼儿在《机器人》的音乐伴奏下,做相应的身体节奏动作。其间教师引导幼儿把"机器人"帮助人类做事情的那份快乐的情绪表达出来,并启发幼儿表现出机器人的动作特点,如身体有些僵硬、动作不连贯、手臂一动一颤等。

教师对这一关做一小结并宣布第三关闯过。

教师以机器人的口吻进行总结,并向孩子们表示祝福,你们都是最棒的,我喜欢你们。

(5)发星星。

3、放松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边说儿歌《手指游戏》边做动作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 篇4

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发现盐溶解于水会增加水的浮力的现象。

2、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准备:

杯子若干,盐,小苏打,白醋,搅拌棒,土豆片

过程:

自由探索

1、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个土豆),我把它切成了土豆片,现在我要把土豆片放到水里去,你们猜猜会怎样?

2、把土豆片放到水里会怎样呢?我们来试一试。

3、我这还有三杯水,我又要把土豆放到水里去,这回会怎样呢?(幼儿回答教师验证)

引导发现:

1、为什么这个杯子里的土豆片会浮起来呢?

2、老师帮你们准备了一些东西,看看是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

3、你们每人拿一个杯子,先放土豆片,再放盒子里的东西,记住绿颜色标签的杯子里只能放绿颜色盒子里的'东西,红颜色标签杯子里只能放红颜色盒子里的东西,蓝颜色标签杯子里只能放蓝颜色盒子里的东西。看看土豆怎样了?

4、不管你的土豆片有没有浮起来,我们来听听你在实验的时候都发现了什么?

5、现在请你们再拿两个不同颜色标签的杯子,想个办法让土豆片浮起来,每个杯子里只能放一样东西,要不你们就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土豆片浮起来了。

6、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为什么他们也放了盐,可是土豆还是没有浮起来?他放了很多盐,土豆片才能浮起来,你们再去试试。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觉得太仓促。虽然我不断的给孩子们用实验来启发他们,但是孩子还是有一些朦胧感。

不过在此次活动中还是让孩子知道了盐的来源、味道。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参与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2、引发幼儿仿编散文诗,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3、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欣赏及关爱。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纸、胶水、散文诗字卡,环境布置。

2、知识经验准备:户外观察云彩。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一个地方,看一些有趣的东西,你们想去吗?”(想)

2、参观图片,初步熟悉,了解大自然的美,引出活动主题:云彩和风儿。

提问:

(1)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自由观察并用完整的.语言回答)

(2)你平时看到的云会动吗?(让幼儿知道天空中有风,风一吹白云就会移动。)

二、欣赏配乐诗朗诵,初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其优美的意境。

1、引导幼儿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散文诗的《云彩和风儿》。

提问:听了后有什么感觉?(让幼儿充分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2、欣赏第二遍

老师操作云彩图片,帮助其体验理解。

根据散文诗的内容提问:

(1)为什么说云是有趣的云,风是能干的风呢?

(2)散文诗中的风都把云彩变成了什么?

用“吹呀吹,云彩变成什么?”来表述。

(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语句完整的回答)

2、集体跟着老师朗诵散文诗。《云彩和风儿》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散文诗的内容。

3、请幼儿说说平时还见过云彩变成什么?用“吹呀吹,云彩变成什么,什么怎么样?来表述。(激发幼儿想象,积极表述,有助于幼儿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口语表述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三、幼儿自选材料,创作有趣的云。并将作品与同伴进行交流,仿编散文诗。

1、教师操作。动手把云彩撕成其他形状,发挥想象力

2、幼儿动手操作,进行合作仿编

3、展示幼儿作品。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我发现这节语言教育活动基本上适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我班幼儿愿意说,而且多数幼儿“会说”。在户外活动时,我发现许多男孩子爱用肢体语言表现各种人物如:变形金刚、奥特曼等,而女孩则喜欢扮作小蝴蝶、小魔仙等,因此,我想,在创编动作的环节中,幼儿会有很多东西展示出来。果然,活动中,靳杨哲小朋友变的小茶壶令我刮目相看。

活动过程中,有几名幼儿急于表现自己而忽视了体会诗歌,是我没有预想到的,而且,也有部分孩子的兴趣在表现动作上,而对于仿编诗歌兴趣不太浓厚,需要在后来的活动中再进一步复习、回顾。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活动目标:1.看到不同的色彩能想到不同的味道、感受和情绪。

2.能够运用色彩构成的知识,运用丰富的色彩表达出不同的味道。

3.感受到色彩的神奇,体会用色彩画出味道的快乐。

活动准备:色彩知识PPT、各种味道的食品(软糖、话梅、辣条、莲子心)纸、

油画棒、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了解色彩知识

1. 出示图片引发兴趣(PPT课件)

问:小朋友,你们今天开心吗?(开心)考考小朋友,哪幅图代表开心呢? 看这颜色就很开心了。痛苦是哪个?愤怒是哪个?忧伤是哪个?轻松的`是? 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色彩可以表达我们的心情。

问: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之处?(两幅橙子的图)你看了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一个热、一个冷)

2.讲解色彩知识

(1)讲解冷暖色调知识

(2)(两幅橙子的图)问:看这两幅图的橙子,哪个更甜?为什么?

总结;色彩有许多秘密,它会让我们感受到冷暖、还能让我们联想到味道,今天我们要用色彩来表示味道,下面让我们看看常见的色彩让我们联想起哪些事物和味道。

(3)(逐幅出示红黄绿色的幻灯片)问:红色让你们想到了什么?(黄绿如是提问)

总结:红色会让我们想起喜庆的、浪漫的,想到甜甜的草莓苹果和火辣辣的辣椒。(每张图片后总结) 绿色会让我们想到平静的、舒服的、有活力的,想到酸酸的柠檬和青苹果。 黄色让我们想起温暖的、华丽的,想到酸酸的柠檬、酸甜的橙子,还有梨。下面我们来尝尝味道画画色彩吧!

二、品尝味道,教师示范

1、集体品尝苦味。问:品尝完味道后,说说你尝到什么味道,你想用什么颜色表示?什么样的装饰画线条?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作范画

3、强调作画要求:用马克笔勾边,油画棒涂色。 用两种以上的色彩。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