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活动教案

2025/10/11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活动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通过亲自的参与,让孩子们对冬天有更深刻的认识。

2、在切身感受中,教会孩子们冬天的一些自我保护小知识。

3、通过自我感知,体会冬天的别样美。

活动准备:

1、开展《不一样的冬天》主题活动,激发孩子对冬天的兴趣。

2、讲解一些户外安全知识。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引导谈话,关于冬天的.图片(雪人)

老师:什么季节到了?

幼儿:冬天

老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二、带领幼儿,感受冬天

老师:你们喜欢冬天吗?

幼儿:喜欢

老师:我们去外面看看好吗?

带领孩子在就近的田野或花园中观看冬天的景色,要求孩子们形容冬天。

三、活动延伸

要求孩子们对春天和冬天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差异美。并要求孩子们,对自己认为最美的冬天进行描述。通过这些,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力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并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述能力。

幼儿园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了解一些小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对动物过冬产生兴趣。(重点)

2、知道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背景图一张,动物卡片(燕子、青蛙、小蜜蜂等各种小动物图卡),小动物声音,塑料筐4个。

2、故事《动物怎样过冬》。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活动,引发幼儿对故事产生兴趣。

1、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啊?"幼:"冬天。"师:"天气怎么样呢?"幼:"很冷。"师:"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这个冬天呢?"

教师提示:(幼儿)有穿棉衣、安装取暖设备、喝热水、加强体育锻炼等。

2、今天啊,老师还请来了三位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燕子,青蛙,小蜜蜂),同时出示声音、图卡。

3、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样过冬的吧?

二、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说说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讲述故事《小动物过冬》

提问:故事里的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能激发幼儿说出故事里的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如,小燕子飞到南方去了、青蛙冬天睡大觉、小蜜蜂储备粮食。)这一环节中,讲述故事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而且生动形象地让幼儿感知动物是如何过冬的。

提出问题讨论:

1、故事中小燕子是飞到南方去过冬,那还有哪些小动物是和小燕子一样呢?

2、小青蛙在冬天靠冬眠来过冬,那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也是靠冬眠来过冬的呢?如,蛇、青蛙、乌龟等。

3、还有哪些动物和蜜蜂一样储存粮食来过冬呢?如,松鼠、蚂蚁等。

延伸:哪些动物在冬天需要要加上后皮毛或羽毛来过冬呢?

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大胆的想象、思考,这些开放性的问题,是幼儿的发散性思维的已扩展,在交流中总结出动物们不同的过冬方式。

三、引导幼儿将自己手中的动物送到相应的过冬方式的筐里,鼓励幼儿互相检查,小动物被送到的过冬方式是否正确。

我们这里还有一些小动物,你觉得他们是怎么过冬的就将他送回相应的地方去过冬?

这一环节幼儿自己动手送小动物回家,不仅巩固了幼儿所学的知识,了解了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而且有激发了幼儿爱护小动物、探索研究动物的兴趣。

四、活动延伸:回家跟爸爸妈妈讨论其他小动物的过冬方式。

幼儿园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中国的饺子是享誉世界的美食,并产生探究包饺子的兴趣。

2、通过共同劳动、共同分享集体劳动的成果,培养幼儿热爱集体的感情

【活动准备】 1、幼儿都吃过水饺,对水饺的种类、外形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2、面粉、擀面杖、两种水饺馅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看录像 师:“你们看录像里是什么地方吗?”(大娘水饺店) “你们喜欢吃水饺吗”“哪个小朋友能说一说,饺子是什么样子的?”(半圆形、中间有馅子、像小花瓣。。。。。。)

二、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中国饺子的文化

1、我国饮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以无以伦比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独特的食品——中国饺子。饺子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让饺子在老百姓心目中扎下了根,古代饺子的名称很多,饺子既能充饥,又能尝鲜。中国的饺子是享誉世界的美食,中国人有句老话:“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饺子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美食,象征着团圆、喜庆,是一种贺年的食品,过年过节没有饺子是万万不行的。

三、制作饺子

1、师;“中国的饺子这么有名,你们在什么时候吃的'水饺?”“吃的是什么馅子的水饺?”(让幼儿交谈)

2、师:“你们知道饺子是怎样包出来的吗?”让幼儿看包饺子全过程的图片。

3、老师示范包一次

4、让幼儿自己尝试来包。老师提要求:放进皮子里的馅子要适;边上要捏紧,以防漏馅;能力弱的幼儿对折即可,能力强的包好看点。

5、包好后,把饺子投到锅里煮,可以组织孩子观察饺子的生沉熟浮的现象。

6、大家品尝饺子。

7、教师留问题给孩子:“为什么饺子熟了就会浮起来?”

幼儿园活动教案 篇4

一、主题的产生:

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宝宝来说,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也是他们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虽然这里有许多吸引他们的东西,如:玩具、游戏、老师、同伴等,因此我们选择了《宝宝上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以此来帮助孩子们尽快熟悉和适应幼儿园里的集体生活。

二、主题目标:

鼓励宝宝愿意上幼儿园,情绪愉快的参加幼儿园的各类活动。

三、主要活动计划表:

主题活动《宝宝上幼儿园》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结合托班幼儿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首先设计了让孩子们在集体的'面前,大声向大家说说自己的名字,对于说得清楚又响亮的宝宝,我们给予了小礼物进行奖励,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反思:由于孩子们已来园一个月了,彼此之间也有些认识了,又在小零食的吸引下,所以大部分的宝宝都愿意走到集体前面大声说自己的名字。有些宝宝为了能再吃到小零食,竟然主动要求上来再说一遍自己的名字。)

另外在活动中,我们发现有的宝宝会主动询问自己身边的同伴:"你叫什么名字呀?"于是我们又再延伸活动中,设计了让宝宝上来说说自己好朋友的名字,对于说对的幼儿再给予小零食奖励。结果许多宝宝上来后仍然说自己的名字,就算是已经问到了好朋友的名字,但上来介绍时已经忘记了。

(反思:这是我们太急功近利的结果,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由于受自我为中心的影响,因此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名字,而要记住同伴的名字,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因此活动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在反思之后,我们将这个活动放在了日常生活中、游戏活动中以及随机的活动中,利用孩子们的交往活动,以个别指导的形式,引导部分或个别孩子互相认识,并互相介绍名字,这样几次之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反思:

对于托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由于动作、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逐渐习惯与同龄的伙伴及其成人交往,而幼儿园正是一个非常好的场所,这里不仅有老师、同伴,还有哥哥姐姐,但他们由于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亲人身边,所以一旦离开还不会马上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因此帮助他们尽快熟悉自己的老师、同伴是非常重要的。在幼儿已来园一个月后,在长假过后再来园的时候,通过上述的一系列活动,使得大部分的孩子已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班级中哭闹的现象大大减少,同伴之间也开始交往了。

幼儿园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怪物朋友的图片,了解怪物朋友的基本特征。

2、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怪物朋友,感受创作的乐趣。

3、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乐趣,愿意和朋友共同游戏。

活动准备:

1、城堡、怪物拼图的.各种材料。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海绵宝宝来做客

提问:他是谁?你喜欢他吗?愿意和他做朋友吗?为什么?

二、说一说——怪物朋友哪里“怪”

1、出示怪物图片:海绵宝宝请来了许多好朋友,说说他们怪在哪里?

2、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幼儿想法。

三、玩一玩——怪物朋友猜猜看

游戏规则:给出怪物的几个显著特征,请幼儿猜出是哪只怪物朋友。

四、画一画——我的怪物朋友

引导幼儿自由创作,设计自己最喜欢的怪物朋友。

五、赏一赏——大家一起开派对

展示幼儿作品,师幼、同伴共同评价,以参加怪物派对的形式自然结束。

幼儿园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川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上次活动京剧脸谱的基础上,我再次尝试脸谱艺术的活动设计,让幼儿欣赏川剧中的变脸,从而了解中国戏剧面具艺术的多姿多彩。

活动中脸谱的借形想象是一大挑战点,需要幼儿在观察欣赏的基础上,利用发散性思维为面具上的眼、鼻、口等部位进行想象添画,随后为面具涂上颜色,进行进一步装扮。活动的高潮在幼儿脸带面具进行游戏的环节,这个川剧中的变脸衍生为幼儿活动现场中的亲身体验,带给幼儿成功感的同时更领略到川剧变脸的独特魅力。

活动重点:尝试用各种图案为五官装饰

活动难点:利用图案和色彩装饰美化面具

活动目标:

1、通过观赏“变脸”,感受游戏的有趣。

2、大胆尝试运用各种图案进行五官替换创作,激发创造性思维。

活动过程:

一、欣赏川剧变脸的视频(环节意图:师幼共同欣赏视频,在问题互动中感受变脸的神奇奥妙。)

1、今天有一位大师要为小朋友们表演节目,这位大师有一个很神奇的本领,你们看看神奇在哪里?

(幼儿:他会变脸。)

2、重点提问:这位大师一共变了几次?都有什么不同?

(幼儿:4次,颜色不同/图案不同。)

3、面具变变

有的小朋友看到了大师的本领也学着变变面具,瞧,他们变出了好几张新面具,看看他们是怎么变的?

(引导幼儿关注范例图上眼、鼻、口有什么变化,变成了哪些图形。)

4、老师来变变

(拿出空白的面具)

刚才你们发现了那么多面具上的秘密,那么我也想来试试,变出一个我自己的面具。幼儿想象眼睛能变成什么图形,教师当场示范,其余五官逐一添加。

5、现在我们的`面具图案都变好了,那该怎么来变颜色呢?

(引导幼儿发现要先把主色先描好,然后再用辅色来“发光”,否则很容易把自己辛辛苦苦变的图案,变没了。)

二、制定游戏规则(环节意图:幼儿自己制作面具,为下阶段戴上面具进行游戏奠定基础。)

1、现在我们学会了变面具的秘密了,就自己来试一试,变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面具。

2、等会儿面具制作好以后,我们还要进行变脸游戏哦。

3、幼儿尝试自己制作面具。

1)进行面具五官的添画(要求画的图案要稍大些,让其他人开清楚你的眼睛、鼻子、嘴巴变成了什么特别的东西)

2)选择颜色进行装饰(先想好要制作一个什么颜色的面具,然后用主色调描好轮廓线,再用辅色加以涂色,突出变化的五官图案。)

三、变脸游戏(环节意图:通过现场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感受制作面具的成功和喜悦。)

1、说清楚规则:4人结伴为一组,幼儿自由选择同伴组合,并一字排开。

2、游戏开始,当听到老师第一声鼓声时,第一个幼儿手持面具迅速地转身,并还原。随后第二声鼓声响起,第二个幼儿听到后做重复动作,四轮游戏一次进行。3、邀请变得最快最好的小组再次表演,幼儿在高昂的情绪中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