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科学教案

2025/10/14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科学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纸的吸水性,探索蜡能让纸杯不漏水的科学现象。

2、用语言和记录的方式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感受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纸折的盒子。

2、幼儿人手两只纸盒。

3、大小记录纸,实验纸。

4、水盆、滴管。

5、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这两只盒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

二、观察、比较两只盒子装水后出现的不同现象,了解纸的吸水吸水性。

1、幼儿猜测,往两个不同的盒子里放水会出现什么现象。

2、幼儿人手两只纸盒,在纸盒中加水,观察它们的变化。

3、教师小结。

三、通过探索、实验,发现蜡能让纸盒不漏水的秘密。

1、观察两只纸盒,发现其中一只盒子里有一层白色或透明的保护膜——蜡。

2、幼儿探索,教师巡回指导,可启发幼儿采用多种方法,如:刮一刮、撕一撕等。

3、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原来是一层保护膜让纸盒不漏水的。这层保护膜是什么呢?

4、通过猜测、探索、实验,发现蜡能防水让纸杯不漏水的科学现象。

(1)师介绍实验材料和操作纸,讨论操作方法和要求。

(2)幼儿猜测,并在记录纸上记录。

(3)师介绍实验方法和要求。

(4)幼儿实验操作,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5)交流:你有什么发现?实验的`结果和你刚才的猜测一样吗(6)师小结:经过小朋友刚才的实验发现,纸盒里涂的是蜡。那你知道为什么涂了蜡的纸盒就不漏水呢?蜡有什么作用。原来,纸盒里面涂有一层石蜡,它无色无味无污染,对我们的身体没有害处。蜡不吸水,蜡涂在纸上就象给纸穿上了一件雨衣,纸在蜡的保护下遇不到水,也就不会变形漏水了。

四、经验拓展:了解蜡能防水这一科学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你们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也用到这个科学现象呢?(幼儿自由发言后集体观看课件)

幼儿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使幼儿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在某一方面能称得上“之最”的动物。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大象有个长鼻子

2、ppt课件:动物之最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看动画片,引起兴趣

1、小朋友最喜欢看动画片了,现在呢,老师请小朋友看一个很有趣的动画片,看完以后呢,给老师和小伙伴讲讲动画片里演了什么故事。

2、你在动画片里看到了什么动物?

大象

长颈鹿

鸵鸟

河马

二、展开

1、这些动物有些什么特点呢?

(让幼儿互相说一说)

2、引导幼儿讨论动物身上最明显的特点

它们都有各自的本领和特点,那么,它们身上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想一想。

3、ppt课件:动物之最

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幼儿说出的动物之最,进行归纳。

脖子最长的动物是:长颈鹿;

鼻子最长的动物是:大象;

耳朵最长的`动物是:

兔子;跑的最快的动物是:猎豹;

最凶猛的动物是:老虎;

嘴巴最大的动物是:河马;

唱歌最好听的动物是:百灵鸟。

4、请幼儿同桌两人互相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动物,它有什么本领?还有那些动物之最?

5、请幼儿表演动物之最。如:表演大象:就做出长鼻子的样子,并说:“我是大象,我的鼻子最长。”

三、结束

学唱英语歌:大象有个长鼻子

师幼一起边看动画片,边唱英语歌,根据幼儿的兴趣,反复跟唱。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

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3.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活动准备

课件、表格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气象与军事的关系。

1.让幼儿先来欣赏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个非常聪明的人叫诸葛亮,他利用天气在3天时间造了10万支箭,是怎么办到的呢?

2.让幼儿通过故事思考诸葛亮是怎么知道会有雾天呢?

二、了解常见的和恶劣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

1.除了雾天,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天气?

2.了解一些恶劣的天气情况。并观看课件。

3.你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

(短信、电视、报纸等)

4. 欣赏一段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天气、温度、穿衣指数等)

四、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趣味问答

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们。

(1)高温天怎样避暑?

(2)雷雨天怎样维护自身?

(3)雨天出门准备些什么?

五、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1.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变化学会维护自身。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气、温度、温馨提示3栏。

2.请小朋友来当一当气象员,在表格上记录一下天气。

幼儿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发现与了解吸铁石,知道它能将铁制品吸住。

2、愿意进行探究活动,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饼干铁盒、回形针、小积木、硬币、旺仔牛奶罐、布头、石头等小玩意每组一篮;人手一块磁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饼干盒,问幼儿“这是什么?”故作神秘跟幼儿说“今天老师给大家来变一个魔术,老师不用手指抓饼干盒,只要把手放在盒面上,盒子也会跟着老师的手慢慢地起来!”

1、请个别幼儿试试老师做的魔术

2、引导幼儿发现老师手中的吸铁石

二、认识吸铁石

1、请幼儿看PPT,各种吸铁石图片,让幼儿知道它们都是吸铁石。

2、请幼儿帮吸铁石找朋友,老师出示回形针、小积木、硬币、旺仔牛奶罐、布头、石头等小玩意让大家认识,请大家说说它们谁愿意和吸铁石做好朋友。

三、幼儿操作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教师引导幼儿用吸铁石与每个小玩意亲一亲,看看会不会粘在一起。

2、提问总结:

你们找到的'吸铁石的好朋友都有谁?

它们都是用什么做的?你们怎么知道它是吸铁石的好朋友?

总结:原来吸铁石的朋友都是用铁做的。

那我们把吸铁石的好朋友放在盒子里,我们送给吸铁石。

3、请幼儿拿吸铁石到教室里找一找,教师里哪些物品可以被吸铁石吸住?

总结:你们在教室里找到的磁铁的好朋友都是谁?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活动延伸:

我们家里也有很多吸铁石的好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明天来幼儿园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反思】

1.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材料的投放。

孩子在日常生活及游戏过程中,很喜欢动手操作周围的物品,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并结合主题,对孩子的活动区域进行操作材料的投放。

2.科技教育应从小班开始。

通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根据孩子的理解力和认知程度,会更多地对大班的孩子进行科技常识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更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小班孩子。从小班孩子的年 龄特点来看,虽然他们的无意记忆占优势、逻辑思维能力缺乏,但他们的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力却非常强。所以,小班孩子提出的问题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学现象,教师都应给予正确的回答和引导。但是,给小班孩子讲解应注意措辞,教师要将规范、抽象的概念通俗化,并以小班幼儿能理解的词语来解答分析。

幼儿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在进行“有趣的水”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对于水的变化(包括三态、沉浮、溶解)都特别感兴趣,很想了解变化的秘密。而我们周围的事物又时时在变,不管你走到哪里,只要用心去观察,你都会发现周围万物都是在变化之中的,只不过有的时间快,有的时间慢。大班科学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幼儿获取周围世界广泛的科学知识,并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学习科学的兴趣。既然班上的孩子对变化这么的好奇而且有探索的欲望,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和思辨,知道一切物体改变条件都会发生变化。

2、增强对周围事物的探索热情。

活动准备:

气球、水、黄豆、固体胶、速溶咖啡、回形针、书、笔等物品;课件;“变”和“不变”的标记。

活动重点:

区分变和不变。

活动难点:

知道改变条件万物都会变。

活动流程:

发现——区分——拓展。

活动过程:

一、发现

提问1、去年你们是中班的小朋友,为什么现在是大班了呢?

提问2、还有谁和你们一样长大了就发生变化了呢?

小结:原来我们人类、动植物等有生命的物体都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

二、区分

1、观察区分“变”和“不变”的东西。

教师提问:人类和动植物会发生变化,那么这些东西会不会发生变化呢?

幼儿操作:会变的放在“变”字这边,不会变的'放在“不变”的一边。

2、探讨为什么xx会变?它是怎么变的?

还有哪样东西和它一样变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随机小结

3、探讨为什么说xx不会变?谈谈你的理由。

4、探讨有没有办法让不变的xx改变呢?

请一个幼儿来说或操作。

让幼儿观察不变处的材料,让幼儿再次尝试摆放材料。

如果还有物品在“不变”处的,教师针对“不变”一边的物品产生质疑。

如果没有物品在“不变”处,教师小结:原来不仅有生命的物体会发生变化,那些没有生命的物体只要改变条件也会发生改变。

三、拓展

1、那么世界上所有东西都会变么?

2、你能提出不会变的东西么?

3、有些东西在短时间内我们能发现它们的变化,但是有的东西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看出它们的变化,我告诉你们我发现的变化。

4、课件显示:人类的变化、汉字的变化、珠峰的变化、通讯工具、老房子新建筑。

6、总结:原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改变条件都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和比较,我们再去看看周围还有哪些变化呢!

幼儿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知道植物的根基本上可以分为直根、须根、块根三种。

2、帮助幼儿了解根有储水、吸水、固水等作用,知道根和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从而激发幼儿对植物的探索兴趣。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礼品盒(装有树根)、各种植物的根若干、图片若干、各类根雕的艺术品,切好的萝卜片、山芋片等。

尝试准备:幼儿提前一天制作根吸水试验,在装有各色颜料的瓶中放入植物根进行观察。

活动过程:

1、以“猜礼物”引题,初步感受根的外部特征。

(1)让幼儿摸一摸,感受根的外部特征。

师:孩子们,今天凌老师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请小朋友先来摸一摸,猜一猜,再告诉大家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你觉得可能是什么?

(2)让幼儿通过视觉观察,用语言表达对番薯的已有经验的认识。

师:刚才大家都猜了这么多,到底猜对没有?别急,闭上眼睛,让凌老师把它请出来让你们瞧瞧。(出示番薯)哦,原来是一个番薯。这可是凌老师上次带着幼儿社团的.小朋友到大罗山挖来的番薯哦!很特别吧!

A、你们吃过番薯吗?都是怎样吃的?

B、番薯可以做起来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听的凌老师都想尝尝了。可是,凌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你们,番薯长在哪里?你们吃的是番薯的什么呢?(引:“给你两种选择:A、果实B、根)

C、大家意见都不一样,这样吧!听听社团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播放PPT)师小结:原来我们吃的是番薯的根。

D、那除了番薯之外,你还知道什么植物有根?它们长在哪里? 小结:原来植物都有根,一般都长在植物的最下面,都住在泥土里。

2、幼儿通过观察、分类、种植等尝试活动,初步认识植物的根的名称。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用语言表达三种根的不同外部特征。

师:今天,凌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植物,请你们去看一看,找一找,找到了拿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可以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等会儿再告诉大家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根是什么样的?

A、教师带着孩子边看边说,逐一认识须根、直根、块根。

(如:刚才小朋友说的真好,这种根长的可真像老爷爷的胡须,那我们可以用两个字给这个根取个名字,像胡须一样的根叫什么根好呢?谁来试试看。(须根,教师出示相应的字卡)

B、我也找到一种根,你们瞧,这棵菠菜的根直直的,那我们也给这种根起个名字,叫什么好呢?(直根)有哪些小朋友也找到了这种根?

C、有没有小朋友找到的根和我们刚刚找到的根都不一样的?请你把它拿到前面来,大家看一看,这些是什么植物?它们长得根特别在哪里?

师小结:植物的根原来还这么有趣,有直直的直根,有像胡须一样的须根,有一块一块的块根。根必须生活在泥土里氏最高兴的,现在凌老师请你们来帮帮忙,请你将自己手里的植物种到属于它们的根的小田地里,好吗?

D、幼儿洗手

3、结合PPT,帮助幼儿了解根的用途。

师:(1)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根,那你们知道根对植物有什么用吗?

(2)植物的根对我们人类又有什么用呢?

(3)刚刚你们说了这么多根的用处,一起来看PPT,看看根还有什么用?

4、品尝根的零食和添画游戏,结束活动

师:不看不知道,根的用处还真是奇妙。有一个粗心的摄影家,拍了好多照片把根都忘了拍进去,我们一起来帮帮忙,把这些植物的根把它画起来,画好了,可以奖励你一份根的零食哦!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1)、幼儿添画,教师分零食

(2)、离开活动室

幼儿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名称:

粗心的小画家(诗歌)大班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熟练朗诵儿歌。

2、教育幼儿做事要认真细心。

活动准备:

1、丁丁、大家、螃蟹、鸭子、小兔、大马的正确图片与错误图片。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卡和错误的画。

3、儿歌录音带。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

师:我听说,小朋友们都非常的喜欢小动物,而且还和小动物成了好朋,谁想介绍一下自己的朋友。

幼儿有的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动物朋友、有的'用肢体语言表现。

师:大家猜猜他的朋友是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师贴出猜出的动物图片,提问:

螃蟹、鸭子、小兔、大马长得什么样?

2、理解诗歌

师:老师也有一个好朋友叫丁丁,他自称小画家,什么东西都会画,你们想不想看看他的画!

老师放儿歌录音带同时操作图片

师:小朋友们,丁丁都画了些什么?

丁丁画的这些小动物和我们的好朋友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朋友们想一想,丁丁为什么会把我们的好朋友画成这个样子?

粗心好吗?

你有没做过粗心的事?

小结:我们小朋友以后做事就要认真仔细了,要不然会造成大损失,闹出大笑话的。

3、学习诗歌

师:我们应该叫丁丁什么样的小画家?

你们想不想学习这首诗歌?

下面老师说一句,你们说一句。

师:小朋友喜欢这首诗歌吗?

喜欢的小朋友可以小声的跟着老师一起说。

小朋友想不想像老师一样操作卡片,自己说儿歌,卡片就藏在你们的画册中,赶快找一找。

师:小朋友,这首诗歌好听吗?

你想表演吗?你想怎样表演?(拍手、动作、乐器)

幼儿选择乐器表演比赛,评出最好的一组,奖励金牌。

4、幼儿改画

师:小朋友看,丁丁画的小动物还没改好呢,怎么办呢?

你们想不想动动脑筋,帮他把画该好啊!谁想到前面来改画?

师:丁丁还有这么多的画没改好呢,我们一起帮帮他吧!(发给幼儿每人一张错误的画)

师:我们看前面小朋友改的画,你觉得拿个改的最好?(奖励小印章)

你为什么认为这张改的好?

幼儿不服气的样子,都想说说自己的画。

师:小朋友想不想让大家欣赏你改的画,下课以后就把你的画贴在后面的展览板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