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教学设计
爱习作提供的麻雀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麻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一理念,我充分利用本课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麻雀是十分弱小的动物,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那只麻雀不仅战胜了庞大的猎狗,而且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麻雀》这篇课文,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一只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而与想吃小麻雀的猎狗,准备搏斗一事。)(出示板书)
二、研读文本。
(一)事件的起因。
师:引读,我打猎回来,……,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原来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
1.猎狗到底发现了一只怎样的麻雀呢。(出示卡片)
请您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读课文第3小节。
(出示幻灯片)
2.哪些词,哪些句告诉了你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
①出生不久(样子……)
②从巢里掉下(体会谈风大)
③无可奈何的,可怜的(为什么会无可奈何。呆呆地,为什么会发呆。害怕陌生的环境)
3.生概括:这一段主要讲了在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
4.这是一只十分可怜的小麻雀,我们要怎样读,才能表示小麻雀的孤单和无助。(稍轻、稍慢)
5.齐读第1自然段。
(二)事件的经过。
1.多么孤单力薄而又无可奈何的小麻雀呀,一起看幻灯,而此时此刻,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向它逼近,当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正在千钧一发之际,老麻雀出现了(动幻灯)(板书:想吃)
2.老麻雀又是怎样保护它的孩子(小麻雀)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4、5小节,用曲线划出描写老麻雀动作的`语句。
3.你找到了哪一句。
4.齐读第一句,这是一句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老麻雀飞下来时像石头落地,那说明老麻雀飞下来时份量重,(速度十分快,果断,毫不犹豫)这是一个怎样的动作,谁来演示一下。我们体会一下老麻雀此刻的心情(十分焦急)因此,应该读时稍快,语气加重)
5.老麻雀飞下来后,又是怎样做的。
(全体男生读)
“扎煞“是什么意思。
(是一般的竖起吗。我们知道鸟雀一般在梳理自己的羽毛时也会篷起自己的羽毛,那时的毛一定是十分的坚硬,充满了力量。它扎煞起羽毛说明了什么。(做好了准备搏斗的姿势)
6.我们不仅看到它扎煞起了全身的羽,而且还能听到他绝望的尖叫,绝望是(毫无希望)老麻雀为什么会觉得没有希望。(力量过于悬殊)但是,老麻雀退缩了吗。逃避了吗。(所以,这尖叫是老麻雀竭尽全力发出的,它明知自己不是猎狗的对手,但它仍然决定与猎狗进行搏斗。
(板书:拯救)
所以这句话应该这么读。师范读,生跟读。
第5自然段
1.老麻雀为救小麻雀,不顾一切地从树上飞下来,而且扎煞起了(全身的羽);竭尽全力地发出了(绝望的尖叫)它还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一心想把自己的幼儿从危难之中(拯救)出来。
2.可是,为什么它又会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出示卡片)从呆立着不动,你又会体会到了什么。
请你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读课文,学习句子4、5两句。
3.浑身发抖是因为紧张。
为什么紧张。(力量悬殊)
4.既然老麻雀那么紧张,以至于全身颤动,连嗓子都哑了,但是不能放弃吗。
你从它呆立着不动,又体会到了什么。(老麻雀信念坚定不动摇,宁可牺牲,也要与猎狗展开生死搏斗。)
5.谁能把老麻雀虽然紧张,但又十分坚定的这种复杂的心情读出来。
(有勇气读好的同学的起来读)
引读:
6.老麻雀为救自己的幼儿,尽管它知道搏斗就意味着死亡,所以因为紧张,而呆立着不动,发出了绝望的尖叫,但是它仍然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准备着一场博斗。
7.是啊。在老麻雀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地,没有危险的树枝上。
因为它孩子的生命正在受到威胁。它要(救自己的孩子),所以会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力量)(板书)那种强大的力量使老麻雀毫不犹豫地从树上飞下来,哪怕是牺牲自己,哪怕是只能延续小麻雀一分钟的生命也好,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力量啊。
(板书)(母爱)
8.这一段是课文的高潮部分,出示卡片,请你用“谁为什么而怎样做的”句式归纳段意。
9.这一部分中哪些是写得十分生动具体的,让我们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体会。
(三)事件的结果。
1.奇迹终于发生了,老麻雀的幼儿得救了。
2.齐读最后的小节。
猎狗为什么会后退。
老麻雀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勇气。
(母爱的力量)
3.我见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又是怎么做的。(板书:我 唤回 猎狗 怜爱,感动)
(1)对小麻雀的怜爱
(2)被老麻雀的勇气所感动
四、总结
1.学完课文,你觉得最受感动的是什么。(作者正是要赞颂这种高尚又伟大的母爱)
2.课文写得生动吗。
所以我们要有感情地来朗读。现在老师要请一位有信心读好的同学来示范读,配乐朗读。
五、板书设计:
17 麻雀
猎狗 想吃 小麻雀 拯救 老麻雀
怜爱
唤回 感动 强大的力量“母爱”我。
麻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要求:
1、 细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中心。
2、 体会文章的生动具体。
3、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麻雀是十分弱小的动物,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那只麻雀它不仅战胜了庞大的猎狗,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麻雀》这篇课文,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一只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而与想吃小麻雀的猎狗,准备搏斗一事。)(出示板书)
二、细读课文。
(一)师:引读:我打猎回来,……,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往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原来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
1、 猎狗倒底发现了一只怎样的麻雀呢?(出示卡片)
请您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读课文第3小节。(出示幻灯)
2、 哪些词,哪些句告诉了你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
①出生不久(样子……)
②从巢里掉下(体会谈风大)
③无可奈何的,可怜的(为什么会无可奈何?呆呆地,为什么会发呆?害怕陌生的环境)
3、 生概括:这一段主要讲了在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
4、 这是一只十分可怜的小麻雀,我们要怎样读,才能表示小麻雀的孤单和无助。(稍轻、稍慢)
5、 齐读第一段。
(二)、
1、多么孤单力薄而又无可奈何的小麻雀呀,一起看幻灯,而此时此刻,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向它逼近,当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正在千钧一发之际,老麻雀出现了(动幻灯)
2、老麻雀又是怎样保护它的孩子(小麻雀)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4、5小节,用曲线划出描写老麻雀动作的语句。
3、你找到了哪一句?(出示幻灯)根据学生回答出示5句。
4、齐读第一句,这是一句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老麻雀飞下来时像石头落地,那说明老麻雀飞下来时份量重,(速度十分快,果断,毫不犹豫)这是一个怎样的动作,谁来演示一下。我们体会一下老麻雀此刻的心情(十分焦急)因此,应该读时稍快,语气加重)
5、老麻雀飞下来后,又是怎样做的?(全体男生读)
“扎煞“是什么意思?(是一般的竖起吗?我们知道鸟雀一般在梳理自己的羽毛时也会篷起自己的羽毛,那时的毛一定是十分的坚硬,充满了力量。它扎煞起羽毛说明了什么?(做好了准备搏斗的姿势)
6、我们不仅看到它扎煞起了全身的羽毛,而且还能听到他绝望的尖叫,绝望是(毫无希望)老麻雀为什么会觉得没有希望?(力量过于悬殊)但是,老麻雀退缩了吗?逃避了吗?(所以,这尖叫是老麻雀竭尽全力发出的,它明知自己不是猎狗的对手,但它仍然决定与猎狗进行搏斗。)
所以这句话应该这么读范读跟读。
第五小节
1、 老麻雀为救小麻雀,它不顾一切地从树上飞下来,而且扎煞起了(全身的羽毛);竭尽全力地发出了(绝望的尖叫)它还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一心想把自己的.幼儿从危难之中(拯救)出来。
2、 可是,为什么它又会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出示卡片)从呆立着不动,你又会体会到了什么?请你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读课文,学习句子4、5两句。
3、 浑身发抖是因为紧张?为什么紧张?(力量悬殊)
4、 既然老麻雀那么紧张,以至于全身颤动,连噪子都喊哑了,但是不能放弃吗?你从它呆立着不动,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老麻雀信念坚定不动摇,宁可牺牲,也要与猎狗展开生死搏斗。)
5、谁能把老麻雀虽然紧张,但又十分坚定的这种复杂的心情读出来。(有勇气读好的同学的起来读)
引读:
6、老麻雀为救自己的幼儿,尽管它知道搏斗就意味着死亡,所以因为紧张,而呆立着不动,发出了绝望的尖叫,但是它仍然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准备着一场博斗。
7、是啊!在老麻雀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地,没有危险的树枝上。)因为它孩子的生命正在受到威胁。它要(救自己的孩子),所以会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力量)(板书)那种强大的力量使老麻雀毫不犹豫地从树上飞下来,哪怕是牺牲自己,哪怕是只能延续小麻雀一分钟的生命也好,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力量啊!(板书)(母爱)
8、这一段是课文的高潮部分,出示卡片,请你用“谁为什么而怎样做的”句式归纳段意。
9、这一部分中哪些是写得十分生动具体的,让我们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体会。
10、齐读第二大段。
(三)
1、奇迹终于发生了,老麻雀的幼儿得救了。
2、齐读最后的小节。
猎狗为什么会后退?
老麻雀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勇气?(母爱的力量)
3、我见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又是怎么做的?(板书:我唤回猎狗怜爱,感动)
(1)对小麻雀的怜爱(2)被老麻雀的勇气所感动
四、学完课文,你觉得最受感动的是什么?(作者正是要赞颂这种高尚又伟大的母爱)
五、课文写得生动吗?所以我们要有感情地来朗读。现在老师要请一位有信心读好的同学来示范读,配乐朗读。
课前准备:
1、幻灯
2、卡片
3、录音机、磁带、话筒
麻雀教学设计 篇3
一、教材分析
《麻雀》按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展开叙述,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故事起因是猎狗攻击一只小麻雀,小麻雀危在旦夕,经过之老麻雀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地保护幼儿,结果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退缩。作者细致入微地观察,捕捉了许多细节,加上自己的想象,把这些内容清晰而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课文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用词准确传神,寥寥数笔便能勾勒出对象的特征。例如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把小麻雀弱小、无助的样子描写得生动而传神,让人心生怜惜。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一只经验老到而机警的猎狗便跃然纸上。
课后习题直接指向单元要素。第一题重在引导学生树立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知道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并懂得这样把握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就能把一件事情了解清楚。第二题重在引导学生探究怎样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课文插图插图呈现了猎狗与麻雀相遇时的情景。故事中猎狗和小麻雀的形象都在那细致入微的动作、神态中体现,可借助插图感受人物形象的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合理地外形、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书写13个生字。
2.理解词语“扎煞、拯救、嘶哑、无可奈何”等词语。
(二)能力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能试着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方面把一件事说清楚。
2.重点研读第一-三自然段,知道作者是怎么把事情的起因写清楚的。
(三)情感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小麻雀的弱小与无助,猎狗的强大。
三、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当堂练笔本
老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猜谜游戏。
(1)出示谜语:大哥会跳不会走,二哥一叫天将晓,三哥爱织百花扇,四哥水中把船摇。(打四种动物)
(2)出示“麻雀”图片:你们见过麻雀吗?你在哪儿见过?(出示麻雀资料:麻雀是雀科雀属的鸟类,雌雄同色,喜欢群居,种群生命力极强,是中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鸟类。我们通常所说的麻雀就是树麻雀,体长13-15厘米。)
(3)小结: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小鸟。经常营巢于人类的房屋处,在野外呢,多筑巢与树洞中。通常具有很多洞的老树群,是它们最喜爱的筑巢地点。
(二)导入新课
1.课前,我们认识了麻雀,知道了这是一种普通常见的鸟类。可就是这样平凡的不起眼的小麻雀,却有一个很特别的故事,曾经使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身受震撼。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16麻雀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这篇课文是第五单元第1课,(出示篇章页)本单元的篇章页上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学习要求呢?引导学生读懂并发现“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并学着把一件事写清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个故事写清楚的。
2.出示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难读的词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你。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出示词语,正确认读
嗅无可奈何挓挲庞大拯救巢
(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嗅”“庞大”“拯救”的意思,图片理解“挓挲”,知道书写“嗅”“巢”)
4.梳理内容
(1)课文讲了哪几个动物?(根据回答板贴:小麻雀老麻雀猎狗)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在小麻雀身上发生了什么?课文中哪几个段落写了这部分内容?(1—3段)大家默读1—3段,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预设:一只麻雀从树上掉了下来,有只猎狗看见了,想去咬它。(随机板书:掉咬)引导概括板贴:起因
(2)老麻雀看见了,又是怎么做的呢?找到相关段落,默读概括
(3)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找到相关段落,默读概括
引导概括并板书:救经过
后退结果
(4)看着板书,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这个故事说清楚呢?(同桌说——指名说)
(5)小结:像这样正确把握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把一件事说清楚。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尝试着运用这种方法。
(三)品读起因,学习写法
1.那作者又是怎么把事情的起因写清楚的呢?让我们赶快读一读课文的起因部分,你一定会有所发现。
2.交流:作者是怎么把事情的.起因写清楚的?
先看看第一段中,作者写清楚了什么?引导板贴:时间地点
接着,作者还介绍了什么?引导板贴:人物
3.那作者又是怎么把人物介绍清楚的呢?根据学生交流顺序,随机学习。
预设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1)“分明”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肯定?预设: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2)刚出生不久的雏,它可能还不会……还不会……因为它是在是太小了。
(3)作者抓住了小麻雀的外形描写,把小麻雀的弱小写清楚了。(板贴:外形)
(4)朗读句子
预设二: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1)“呆呆地”是什么意思?小麻雀呆呆地在想什么?
(2)“无可奈何”什么意思?(……无畏的挣扎)小麻雀想干什么?
(3)想飞却飞不起来,它的心里害怕极了,可它太小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危险一步步逼近。作者抓住了小麻雀的神态进行描写,把小麻雀的可怜写清楚了。(板贴:神态)
预设三: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1)猎狗想干什么?它是怎么做的呢?“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这些动词,分明是在告诉我们,这是一只怎样的猎狗?
(2)作者抓住猎狗的动作把猎狗的狡猾、强大写清楚了。(板贴:动作)
4.小结:当这样一只弱小的麻雀遇到这样一只有经验的猎狗,结局已不难预料。但课文的结尾却和我们预料的截然相反,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便是故事的经过部分,我们下节课会继续学习。
(四)运用写法,尝试练笔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在起因部分介绍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重点抓住外形、动作、神态把人物的特点介绍清楚,为下文做好铺垫。接下来,我们也尝试着用这种方法把一件事的起因写清楚。
2.(出示三幅图)现在,请同学们再看看这三幅图,你能不能根据图意,写一写这个故事的起因呢?(练笔、讲评、展示)
(用展台展示下学生作品,让学生评一评小作者是否介绍清楚了时间、地点、人物等。有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可以供大家学习?)
附板书:
麻雀教学设计 篇4
麻雀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麻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麻雀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麻雀》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选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他以新颖的构思,精炼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中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不仅刻画出小麻雀弱小可怜、猎狗庞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勇敢的献身精神,热情地歌颂了“爱”的强大的力量。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描写老麻雀及猎狗的重点词句感悟老麻雀强烈的护子之爱,体会母爱的强大力量。
3.学习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麻雀强烈的护子之爱,体会母爱的强大力量。
2.学习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理清关系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呢?让我们大声喊出他们的'名字。
2.这些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师画关系图谱)
3.我们透过小麻雀的外貌、神态和动作描写,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
二、直奔中心,研读课文
(一)体会猎狗的凶猛
1.这只可怜、弱小的小麻雀被风吹落在了地上。此时它的处境如何?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
2.出示句子: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1)这句话是对猎狗哪方面的描写?具体是哪些动作?请你再读这句话,要突出这些动词。这些动词让你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猎狗?
(2)谁还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猎狗的凶猛?指名读,师生评价,齐读。
(二)感受老麻雀的无畏
1.默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老麻雀表现的句子。
2.出示句子: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地落在猎狗面前。
3.请找出老麻雀的动作,读好这些动词。
为了把当时的情景说得更具体,作者还用了什么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这个比喻句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
5.麻雀的身躯本是柔弱的,但此时此刻却顽强如石头,就在它落下来的一瞬间,它还做了怎样的动作?
出示句子: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挓挲起羽毛是什么样子?从它的样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读。
这句话中除了对老麻雀的动作描写,还有什么描写?
老麻雀脸上的神情是怎样的?指名读。
它仿佛在对猎狗说什么?
此时此刻,羽毛就是它的铠甲,叫声就是它的武器。齐读。
6.课文还有哪里也是对它声音的描写?
出示句子: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
读读这两句话,在和猎狗对峙的过程中,老麻雀的身体和声音有什么变化?说说你的体会。
有同学发出了疑问,前面说老麻雀勇敢无畏,这里又写老麻雀紧张害怕,不是矛盾了吗?你是怎么理解的?用“尽管……但是……”说一说。
面对强敌,老麻雀是紧张的、绝望的;但同时它又是勇敢、坚强的,在紧张中勇敢,在绝望中坚强。把我们的体会读出来。
7.老麻雀搏斗的对象是谁?一只弱小的麻雀要跟庞大的、凶猛的猎狗搏斗,这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它的勇气源于什么?请找到文中的句子告诉我们。
出示句子: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安然”是什么意思?“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8.是的,是母爱,是爱的力量让一只弱小的麻雀变得强大,变得英勇无畏。同学们,捧起书,把四、五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再次感受母爱的伟大。
三、感悟写法,迁移运用
1.多么感人的场面啊!作者是怎么把老麻雀救小麻雀的场景写得如此感人,如此震撼人心的呢?抓住了老麻雀哪些方面来写的?
写一件事,不仅可以写看到的,听到的,还可以把想到的写下来,这样才能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2.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刚刚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生活中你感受到父爱或母爱的片段。记住,要有看到的,听到的,还要有想到的。
3.评议交流。
四、学习结尾,升华情感。
1.同学们,父母的爱就是这样,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在遇到危险时,他们会奋不顾身挡在我们前面。文中的小麻雀在老麻雀的呵护下,结局如何呢?男生读第六自然段,女生读第7自然段。
2.猎狗为什么愣住了?为什么向后退?“我”又为什么唤回猎狗呢?
3.看,这就是爱的力量。《麻雀》选自屠格涅夫的小说《猎人笔记》,在原文结尾还有这样一段话:
是啊,请不要见笑。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
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依靠它,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系下去,发展下去。
生齐读。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走进《麻雀》一课,我想我们每个人的心,都跟作者一样,被文中老麻雀爱孩子的力量和勇气震撼了。走出《麻雀》一课,就在我们的身边,父爱母爱时刻包围着我们,这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生活中,我们要用心体会、用爱聆听、用行动来感恩!最后,让我们在《母爱》这首小诗中结束今天的课程。
六、布置作业,推荐阅读
1.推荐阅读《猎人笔记》。
2.摘抄并背诵两三句歌颂母爱或父爱的诗句或名言。
3.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感恩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并试着用今天学到的写作方法把它记录下来。
麻雀教学设计 篇6
课时安排:本课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导学设计:
一、测评:
1、听写上节学过的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导入谈话,板书课题。
三、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你有哪些弄不懂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3、你有什么感悟?
四、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摘记学生的主要讨论内容。
五、检测:
1、课文分几段?写出每段的意思。
2、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质疑:
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仔细从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七、小结:
1、本课通过对小麻雀的外形、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体现了小麻雀的弱小无助、可爱又可怜,令人感受到小麻雀当时所处的危险环境,真实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课文中表达了老麻雀对小麻雀无限的爱,是一种崇高的伟大的亲子之情。你能说说自己的深刻感受吗?
八、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自己最深的感受写下来。
板书设计:
麻雀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3、你有哪些弄不懂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正确读写“摇撼、无可奈何、身躯、拯救、幼儿、浑身、搏斗、庞然大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抓住重点词句,继续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4、从对老麻雀救小麻雀的描写中,体会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重点难点:
根据课文特点,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学习方法:自读感悟。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