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替”、“雏”、“姹”、“嫣”,会写“笔”、“纸”、“昏”、“紫”、“航”、“贴”、“紧”这七个字,了解“姹紫嫣红”、“风平浪静”这两个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中蕴含的互亲互爱、互帮互助的人情美。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蕴含的互亲互爱、互帮互助的人情美。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接到过别人写给你们的`信吗?你们给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写过信吗?能给大家说说你接到信或写信时的感受吗?
2、当大家写出或接到表达内心真诚情感的来信后,总会感到格外欣喜,这就是信的魅力。一位作家金波老爷爷专门写了一首有关信的诗,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它,来领悟写信的真谛吧!
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
2、出示生字卡片,采用多种方式检查生字读音,进行扩词练习。
3、同桌再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4、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对同学提出诚恳的建议。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一节。其他同学找一找:在这段诗里,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话。
2、理解第1句。
“用笔和纸”、“用手和心”,对这两部分如何理解呢?
(重点理解“心”,无论是写什么信,将信写给谁,都要有一颗真诚的心。)
3、理解第2句。“我多么想写啊”,体会“多么”、“啊”,表现出内心对写信的渴望。
4、指导朗读。读出真诚和渴盼的情感。(指名读——评价朗读——自由读——齐读。)
四、小结
“我多么想写啊,写许多许多的信”,作者的渴望溢于言表,他究竟想写些什么呢?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非常想用手中的笔和纸,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写许许多多的信。他想帮谁写信?写些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2——5节。
二、学习课文2——5节。
1、自由读2——5节,你最喜欢哪封信,就将写这封信的小节多读几遍。
2、全班交流。
A、第二节。理解“雏鸟”,体会出雏鸟对妈妈的期盼之情,并通过朗读把这种期盼表现出来。(猜一猜:雏鸟会对妈妈说些什么?)
B、第三节。理解“姹紫嫣红”,体会出花朵对蜜蜂的焦急、期盼之情。指导朗读。
C、第四节。理解“风平浪静”,体会出风平浪静时航海的快乐。(如果你是大海,你会对小船说些什么呢?)指导朗读。
D、第五节。理解“绵绵细雨”、“无边”,用手势进行表演读。
3、你还想帮谁写信?学习学习金波爷爷,把你的心声表达出来。
4、在信中表达真实的想法,表达真诚的情感,这封信就成为了心和情的使者。用你们的朗读将这份心和情表达出来吧!
5、你喜欢哪一段,就将这一段试着背一背吧!
三、学习第6节。
1、指名读第6节。
2、这一段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句子是什么,你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四、小结
信可以让相隔千里的人连得更紧,这就是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写成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信,表白自己,帮助别人。
五、拓展
你想帮谁写信呢?说一说,再仿照课文写一写。
六、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信
雏鸟天近黄昏妈妈
花朵姹紫嫣红蜜蜂
大海风平浪静小船
云绵绵春雨云
树连成森林树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2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荐】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3
一、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二、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1、观察,下面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
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
4,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5、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三、读读认认
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
3、教师检查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展示台)
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小组评一评,哪些小朋友完成得好。
二、口语交流
1、各组小朋友在自己的组里,把你收集的资料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2、各组交流
3、小组商量,用什么方式集中展示小组成果。
4、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
5、想一想,再把你最想告诉大家的写下的来。
第三课时
习作评改(略)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⒈认识几种常见的戏剧脸谱及代表意义,讲讲有关人物的故事;
⒉读背8个词语;
⒊朗读、背诵《古今贤文——劝学篇(下)》的片断;
⒋认真写好钢笔字;
⒌口语交际:小小展销会;
⒍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词语、篇章。
难点:说话训练,把话说完整、合理,注意礼貌。
教、学具:投影、小黑板、各种图书玩具。
预习要求:
⒈查阅有关戏剧脸谱资料及人物故事;
⒉查阅成语词典;
⒊把自己的图书玩具整理一下并标好价格;
⒋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自己的图书玩具。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练习7》。
板书:练习7
二、学习第一项
⒈激趣导入
⑴投影出示四张戏剧脸谱。
⑵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仔细观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⑶师述:我国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仅脸谱艺术就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不同的胜谱表示的人物质形象也各不相同,今天我们就去作一个小小的探索。
⒉审题
⑴指名读题
⑵齐读
⒊指导
⑴读一读人物的名称,并和相关的`脸谱相连。
⑵你能说说什么颜色的脸谱代表什么样的人物质性格吗?
⒋交流
关羽应和红色脸谱相连,代表忠勇。
包公应和黑色脸谱相连,代表正直。
秦桧应和白色脸谱相连,代表奸诈。
孙悟空应和猴脸相连。
⒌反馈
你连对了吗?
⒍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讲讲有关这个人物的故事。
⒎评出“小小历史故事家”
(实小李红梅)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
⒈审题,明确要求
指名读题
⒉要求生自读这8个词语,要读准字音。
⒊指名朗读词语,注意正音。
⒋大致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⒌齐读这8个词语。
⒍练习背诵。
⒎反馈。
二、练习
⒈审题,明确要求,指名读题。
⒉要求学生各自朗读这话,试着理解意思。
⒊请几名学生朗读这话。理解这话的意思。
⒋师小结:这话告诉我们要勤动脑、勤动手,做事专心,持之以恒。
⒌请同学们齐读这话。
三、写好钢笔字
⒈审题,明确要求。指名读题。
⒉指名读这3个字并组词。
> 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田字格中这3个字的间架结构,特别是捺的写法。
说说捺为什么要写成点?
⒋师小结:在书写汉字时,这种笔画的变化叫“让位”,目的是避免呆板,让汉字显得更美观。
⒌请同学们描红、临贴。
师巡视指导。
⒍反馈。
(实小吴文芳)
第三课时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今天非常高兴。老师知道那是因为你们的桌上有许多自己喜欢的图书、玩具。
二、练习读
过渡:那么,你们愿意别人也喜欢你们的东西吗?怎样才能令别人喜欢你们的东西呢?自己试着说一说。
⒈指名说。
⒉师小结:要使自己的东西卖个好价,必须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东西的特点。
下面请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东西的特点,看谁能将自己的东西卖掉。
⒊师生共同总结卖的注意点。
三、练习买东西
过渡:要想从别人那儿买到喜爱的东西,又该怎么说呢?
怎样才能了解别人的东西呢?买时应注意什么呢?
⒈小结买时注意点。
⒉师为买主,一生为卖主,示范练习。
四、举办班级小小展销会
过渡:同学们既会买东西又会卖东西了,那么我们就来开个小小展销会,展示一下自我,好吗?
五、师小结
在展销会中成交的请举手。看来,只要拥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就一定能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一定能卖掉自己想要卖的东西。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5
一、导入
1、你认为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做什么?(读书,把书读好)
2、学生自由认认真真地读课文。
二、了解居里夫人和老妇人
1、解题:题目中的“这”指___,“我”指___。
2、谁来介绍一下居里夫人。
(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波兰人,在德国工作,发现了镭元素,制造用的,两次获诺贝尔奖等)
3、谁来介绍一下老妇人。
(白发苍苍,坐在轮椅上)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文中还有什么东西很重要?(板书:鲜花)
有多少鲜花?板书:一大束。
比较:一大束与一束、一朵
2、形成板书:把一大束鲜花献给。
3、练习:
人们把一大束鲜花献给居里夫人,是因为_______。
读第2自然段,哪些地方看出人们对居里夫人的尊敬?
讨论、朗读指导与练习。
4、练习:
居里夫人又把一大束鲜花献给老妇人,是因为______。
读第3自然段,哪些地方看出居里夫人对老妇人的尊敬?
讨论、朗读。
5、有感情朗读第2、3自然段。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学习第1句“这位老妇人是谁?”
(1)这是什么句?
(2)应该怎么读?朗读练习。
(3)谁在问?
(4)人们为什么这样问?
板书:人们想:________________。
3、居里夫人怎么说?深情什么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居里夫人的话。
4、学习第3句
(1)重点词是哪一个?“肃然起敬”是什么意思? 哪些地方说明“肃然起敬”?
(2)谁对谁肃然起敬?(人们对老妇人和居里夫人)
(3)练习:
全场的人对老妇人肃然起敬,是因为__________。
全场的人对居里夫人肃然起敬,是因为_________。
5、有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四、深化中心
1、你觉得居里夫人是怎样的人,她哪一点最值得我们学习?(成名后仍不忘小学老师)
2、你能这样做吗?
3、练习:
(1)今天,你是我小学的老师。
(2)明天,你__是我的`老师。
(3)10年后,你__是我的老师。
(4)不管何时何地,你__是我的老师。
五、课堂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4、5、6、7题。
板书:
这是我小学的老师
老妇人 尊敬 居里夫人
鲜花
人们
人们把一大束鲜花献给居里夫人,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里夫人又把一大束鲜花献给老妇人,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场的人对老妇人肃然起敬,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场的人对居里夫人肃然起敬,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你是我的老师。
明天,你_______是我的老师。
10年后,你_______是我的老师。
不管何时何地,你_______是我的老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表达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五、自读感悟。
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读后交流描述: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学生读后交流描述。
2、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学生自读自练,指名交流。
六、读读说说演演,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
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如: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学生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
2、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引导学生理解“窗外十分安静……”一句,体会正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
3、情景表演: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树枝、鸟儿、蝴蝶、猴子,请“它们”做评委,其他小朋友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如果读得好的话,“它们”就如课文所示,围拢过来静静地聆听。
4、激情朗读:同学们读得可真好,为了鼓励大家,今天老师允许大家一起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起游戏,你想玩什么?引导学生口述,再朗读该部分。
七、读读画画,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桌互读。
2、联系前面的课文,带着你的感情,放飞你的想象,画画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八、复习生字。
1、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通过已学过的生字帮助巩固新学生字,如提土旁加平还读píng,虫字旁加胡依然读hú。注意渗透偏旁表义的思想。
2、边用课件演示要求写的十二个字,边指导书写。
3、学生写字,教师相机指导,组织评议。
九、拓展活动。
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学,也很想了解你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了。学生写信后在学习园地里展示。教师从媒体上寻找信息,选择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与本班同学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
教学反思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了解我们各族儿童的团结友爱和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这样的情感要让学生自己去领会,自己去感受。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学习,自主讨论,自己感悟,给学生心灵放飞的权利,培养了学生的悟性、灵性。在第一课时,我就出示了各民族人民的有关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少数民族人民的特点,孩子们普遍都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于他们的服饰,印象更为深刻。与此同时,我让孩子们念念这些少数民族的名称,在认识这些民族的同时,也为随后开展的深入理解课文铺垫了基础。
在学习课文时,课文中并没有写孩子们是怎样上课的,我抓住这一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民族小学的同学们上课时的情景。孩子们各抒己见,十分踊跃,有的说:“他们听得目不转睛。”有的说:“他们积极举手发言,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有的说:“他们把课文读得又整齐又动听。”
这一课中我的教学设计比较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但我也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有时还显得有些繁琐。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语言、过渡语言、激励语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师多加锤炼,精心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