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2025/10/18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大瀑布的葬礼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五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不同的景象以及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目标教学,激学引欲

当看到这个课题时,你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在课前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你们曾遇到哪些不理解的地方,通过下面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可以提出来吗?

二、自主学习,导疑凝思

导疑凝思。(教师巡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1.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什么要为一个瀑布主持葬礼?

2.这一闻名世界的大瀑布为何而闻名,后来又怎样了?说明什么?

3.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饱含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

4.如果你当时就在葬礼现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现在问题与要求都提出来了,大家说运用什么方式进行讨论?

(学生:合作探究)

三、合作探究,难点分析

1.引欲。同学们刚才所提的问题都不错,说明大家在自主学习时都很认真,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以上这几个问题来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2.组合。(要求以4人为一小组,可选一位组长,争取小组成员都能参与讨论。)

3.释疑。(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疑惑之处给予指点,释疑。)

四、组际交流,反馈互补

1.交流。(每组派1~2名代表报告本组成员已知和未知的问题)

2.反馈。

(1)巴西总统之所以要为这闻名于世的大瀑布举行葬礼,是为这个大瀑布的逐渐消失而深感遗憾。

(2)为什么说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骄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①瀑布雄伟壮观。(板书:壮观)要求学生找出描写壮观的有关词句。

②瀑布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要求找出描写旅游情境的有关词句。

(3)后来的大瀑布又怎样了呢?

(学生回答后)板书:衰败

(4)衰败之后的大瀑布又是怎样了呢?(板书:葬送)“葬送”的原因是:

①上游建起了水电站;

②水资源浪费,“周围工厂用水毫无节制”;

③破坏森林,乱砍乱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反复诵读。)

3.引探。

正因为这种种原因,瀑布不见了,人们是慕名而来,失望而去,直至哀悼。而哀悼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是号召人们都要重视和保护生态平衡,要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2

学习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第八册13课。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

1.了解大瀑布消失的原因。

2.教育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准备:

1.预习: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搜集有关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资料、图片,伊泰普水电站的资料、图片。

学习时间: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释题入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对于这个课题,你是怎样理解的?

二、自读探究

1.研读阅读提示。

①指生读阅读提示;②交流,阅读提示向我们提出了哪几条读书要求?用笔标出来。

2.自读理解感悟。

①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哪些读书方法?

②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提出的要求,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读书方法来自学课文。

③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交流收获研讨。

①这是一次特殊的葬礼,葬礼为一条大瀑布而举行,巴西总统亲自主持了这个葬礼,这是为什么呢?

②这件事使你懂得了什么?

③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大瀑布昔日的壮观和今日的枯竭。课文怎样描写大瀑布昔日的样子?你能不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课文又是怎样描写大瀑布的现在?你能不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学生可以展示搜集到的大瀑布的资料、图片。)

④分条写出大瀑布消失的原因。(学生可以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

⑤想象参加大瀑布葬礼的人们会说些什么。

⑥学习了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四、拓展延伸

人们为大瀑布举行了葬礼,但更重要的是用什么办法可以挽救大瀑布的命运,请以自由组合的方式讨论:

1.你认为现在有什么办法可以挽救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2.在经济发展中应如何保护好环境?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3

【教材简析】

《大瀑布的葬礼》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主要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原因,说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大事。

【教学设想】

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和本课的编辑意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有创意的表情达意为重点,本人引导学生运用已学到的读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另外,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也体现了突出重点,加强综合这一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自主读书感悟过程,力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变化的原因及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用自主研读、合作探究法读懂课文的重点内容。

2、进行热爱大自然、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有关瀑布的图片或VCD片。

【教学课时】

一个课时。

【教学设计】

一、绕题质疑,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导入新课。

2、绕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绕题质疑调动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要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加以运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

2、你读了这篇课文,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只要敢说就给予鼓励。)

三、品读课文,读中悟情

1、自主阅读,初步感悟:

⑴引导学生说出描写瀑布美的段落,自主阅读:

①合作读书、互相学习。

②学生读文,教师采用多元性评价,让学生互评、自评、师评,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尝试自主阅读,教师不包办代替,通过自由读后两人互读互评,共同进步,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⑵播放大瀑布的壮观景象,师生配乐朗读第4、5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屏幕上再现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当年的壮观气势,教师引导学生再配以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情境,让他们如临其境,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⑶分工合作:台上的尽情画瀑布,台下的尽情读瀑布。

设计意图:以画促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⑷用一句话来概括赞美大瀑布,表达体验。

2、合作学习,探究交流:

过渡:几年、十几年过去了,现在的大瀑布还是那么美吗?

⑴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8自然段。

⑵小组交流,表达体验。

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个别读、比赛读、齐读)让学生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想像当时的情境,想像人们前后两次见到瀑布时的不同表现,通过读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体现形式活和内容实的结合。

3、合作探究原因:

小结过渡:大瀑布的故事让人遗憾,令人痛心,使人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到大瀑布逐渐枯竭呢?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原因?(出示第7自然段)

⑴小组合作探究原因。

⑵汇报交流。

4、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地默读剩下的部分,划出有关句子。

四、进行采访,感悟内化

1、引出被采访的人物:巴西总统、站长、厂长、工人。让全班同学自由采访。老师把时间交给学生。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将激发课堂的无穷活力。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运用学生的已知生活经验当小记者,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学生生活紧密相连,鼓励学生创新,使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

2、小结:联系实际生活,谈环境恶化的原因,并用一句话警示后人。

【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

壮观枯竭

破坏

【教学后记】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在教学时要以学定教,顺应而导,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围绕新课标,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深刻体会。

第一、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策略,有助于激活学生兴趣。

很多教师认为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不应太活跃,太活跃了就像演戏。我认为,不同的文本要选择不同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师不应满足于挖掘文本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和单纯的知识讲解。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课堂变大了,教材变多了,教育方式就变杂了。在教学此课时,我就采取了采访的形式让学生乐在其中,教师育在其中。这样,环保之理不言而喻。实践证明,情境教学策略在小学中教学效果突出。

第二、联系生活,媒体展现情境,有助于突破重难点。

日常生活是小学生最为熟悉的场景,对于缺乏的场景,我们应尽量弥补。上课前,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没有看过大瀑布。生活中缺少了这种经验,绝对不利于本课的教学。为了弥补这一空白,使教学达到更佳的效果,我从网上找来瀑布的图片,制成课件。当学生看到雄伟壮观的大瀑布时,欢呼雀跃,啧啧称赞,当看到奄奄一息的大瀑布时,情绪马上变得低落,同时表示愤怒,学生的表情告诉我,我的功夫没有白费。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4

一、谈话、质疑、激趣

1、板书课题:

大瀑布的葬礼

2、谈话、质疑:

同学们,我们平里只听说人们给去世的人举行葬礼,表示对他们的哀悼和怀念,可是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人们却为一条大瀑布举直葬礼,而且是由巴西的总统菲格雷特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吧。你们对此感到奇怪吧?就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辣,教师梳理归纳:

⑴ 大瀑布被葬送前是什么样的?被葬送后又是怎样的?

⑵ 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⑶ 巴西总统菲格雷物为什么要关自为大瀑布主持葬礼?

说明:此环节是为了诱发学生的情感,引导质疑,激发学生的欲望。

二、自读、感悟、训练

1、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自读课文,读的过程中动笔划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并把划出的语句多读几遍,自读完后,可以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答案,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全班读、感悟:

⑴ 大瀑布被葬前是什么样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① 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塞特凯达斯瀑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雄伟壮观)

② 怎样读才能把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雄壮观的气势表达出来呢?指名说(如:读要在脑海中展开想象等等),请大家抓紧时间练习,待会儿,咱们进行一次朗读比赛。

③ 谁想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指名读,引导评价是否读出大瀑布的雄伟壮观,并简要地说出理由。

④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巴西和阿根廷人民的骄傲,如果你是巴西或阿根廷民小姐(或先生),你将怎样骄傲地向来自世界各地游客介绍大瀑布呢?请同桌或小组同学之间互相准备,介绍时尽量用上文中的好词佳句。

⑤ 指名介绍、评价、鼓励

⑥ “据说在30公里外,瀑布的巨响还清晰可闻”这一句话说明了什么?(瀑布的声音很大),这一段中哪个词也是形容声音大的?(震耳欲聋),这句话所说的完全与事实相符吗?(不相符,作者把事实夸大了),教师点出这种写法“夸张”,并指出缩小事实的写法也叫“夸张”,如:这块地有巴掌大。填空练习:桂花开了,_______。教室里非常安静,______。你还能自己说一个夸张句吗?

⑵ 大瀑布被葬送后又怎样的呢?指名读第8自然段:

① 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被葬送的大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奄奄一息)

② 请大家边读边想象大瀑布奄奄一息的形态,把这一段读好,学生练习读。

③ 有把握读好吗?老师再让你们准备准备,同桌互相听读、指正。

④ 指名读、评价。

⑤ 这一段作者把大瀑布当作什么来写了呢?(人)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呢?(指名说)

⑥ 请你想象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的“面容”是怎样的?指名说,学生说完,教师问:这样的“面容”可以用哪一个词来形容?(形容枯槁)

⑦ 请同学再读第8自然段,想象大瀑布的形态,体会作者的写法。

⑧ 如果你是一们慕名而来的游客,看到“大瀑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面对如此的情景,你会有怎样的感想呢?学生发言后问:“惆怅”的意思是什么呢?(可联系上下文,可查字典。)

⑨ 过渡,昔日是那样雄伟的大瀑布,如今为什么变得形容枯槁,奄奄一息呢?

⑶ 引导阅读第七自然段,并概括出大瀑布枯竭的原因,交流、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在瀑布上游建起了水电站;周围工厂无节制用水,浪费水资源,沿河两岸森林被大量砍伐;造成水土流失。)

⑷ 巴西总统为什么要为瀑布主持葬礼?

① 指名说、评价。

② 看到大瀑布由雄伟壮观变得奄奄一息,你们联想到什么呢?你想对人们呼吁什么呢?指名发言。

说明:此环节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感悟,重点感受大瀑布的雄伟壮观和奄奄一息的不同景象,通过“情境朗读,导游介绍,填空练习,联想说话”等形式,帮助学生积累第四、八自然段优美的语言,巧妙的理解词语,体会夸张和拟人的表达方法,增强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体现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

三、美读、积累、拓展

1、请大家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或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

2、课后调查家乡某一处环境的变化,把变化前后不同景象写下来,并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说明: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和积累语言,把课内学习课外延伸,树立起“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5

[设计理念]

强化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提高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材分析]

《大瀑布的葬礼》为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讲述了巴西总统亲自为一条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而如今即将消失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主持葬礼的故事,涉及到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这一世界性的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环境问题的深深忧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消失的原因,受到环保教育。

3.学习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找出迫使大瀑布逐渐消失的各种原因,受到环保教育。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3课《大瀑布的葬礼》。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课件)。“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汇集在一条大瀑布脚下,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当时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亲自主持了这个特殊的葬礼。”

师:听了老师的介绍,谁有什么疑问?

生:提出问题。(略)

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大瀑布的葬礼》专题站”自学文章,看一看同学们能不能在小组内自已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二、自主探索,小组协作

网站设计了七个导航按钮:课文速读、大瀑布的昨天、大瀑布的今天、消失的原因、举行葬礼、参考资料、拓展活动,学生按导航按钮的顺序依次自学。

1.课文速读。要求学生带着提出的问题快速阅读,读完后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

2.大瀑布的昨天。昔日的大瀑布,带给人们的是惊喜、愉悦。为此,“大瀑布的昨天”精选了表现昔日大瀑布“雄伟壮观”的录像或图片。

师:请同学们先通过录像、图片看一看昔日的大瀑布是一种什么景象,而后小组同学相互谈一谈各自的感受。

生:欣赏、交流(略)。

师:参与学生活动,了解学情,随机指导。

生:有感情地读句子,“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师:参与小组活动,相机指导学生读出轻重缓急及赞美之情。

3.大瀑布的今天。站为学生提供了几幅大瀑布将枯竭的图片。

生:观图后读以下句子,“……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师:参与小组活动,相机指导学生用惋惜、失望、悲壮的语气读,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4.消失的原因。感受了大瀑布昔日的“雄伟壮观”、今日的“形容枯槁”,学生往往会问:“大瀑布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因而如下设计: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小标题的形式将原因概括出来。

生:(略)

5.举行葬礼。

师:巴西总统亲自主持塞特凯达斯瀑布这个特别的葬礼,作者的情感变得庄严、神圣。请同学们看一看当时举行葬礼的相关图片,听一听那低缓、悲痛的乐曲,体会心中的情感。

生:自看、自听、自悟;也可相互交流。

6.参考资料。仅凭一篇文章令学生受到深刻的环保教育显然不够,为此网站顺应学生发展需要,及时提供相应资料:

⑴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

全世界每年生产的有害物质高达3.3亿吨,这些有害物质含有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物质,它们污染了空气、水域、土壤和地下水。

全球每年排放到空气中的铅为200万吨,砷78000吨,汞11000吨,镉5500吨,超过自然背景值20——300倍。

全世界每年倾倒大海的船舶废物640万吨,从船上扔进大海的塑料集装箱500万只,渔民每年倾倒进海洋的塑料包装材料22000吨。此外,每年从陆上和海上作业中排入大海的石油在200万至20xx万吨之间,其中油船漏油40万吨。

南极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个美国陆地面积的速度增大。

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来绝,每24小时有150到200种生物物种从地球消失。

地球上原有2/3的陆地约76亿公顷的面积均为森林所覆盖,而到本世纪80年代所有不足28亿公顷。目前,全世界的森林正以每年1800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

怪不得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的一份材料中称地球是“不幸的地球”。人类已经到了对自己的行为必须加以重新认识的时候了,保护地球,别无选择。

⑵一个势在必行的行动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983年底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同志代表国务院宣布:“保护环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一项基本国策。”

为了提供公众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的意识,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于1993年1月8日作出了关于确立“世界水日”的决议,决定从1993年开始,确立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联合国大会于1994年12月19日通过49/114号决议,将每年的9月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7.拓展活动。此环节一般安排为“教学流程”的最后一环节。

三、交流体会,拓展延伸

专题站的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以及教师及时参与学生小组学习、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本篇文章的教学重难点,教师为学生提供汇报学习成果,拓展延伸学习活动的机会。

1.交流体会。感情朗读、概括消失原因等可在小组自学时穿插进行。

2.拓展思维。为使学生真正领悟这一葬礼的特殊意义,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①“葬礼”埋葬的是什么?(人们的愚昧及破坏生态平衡的落后观念、行为)②“葬礼”要唤醒的是什么?(尊重科学、尊重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唤起人们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生存家园的责任心。)

3.拓展活动。本篇课文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课内可引导学生思考:学了这篇文章我打算怎么做?课后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周围有没有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写调查报告、建议书、画宣传画等。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6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瀑布的葬礼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