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中班数学粗细教案

2025/10/22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中班数学粗细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中班数学粗细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比较物体的粗细,并能正确比较结果。

2.能从细到粗给物体排序,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筷子若干、积木若干、小细棒若干。

2.彩笔若干、火腿肠三根粗细不同。

活动过程:

一、探索发现粗细。

(1)玩一玩,发现粗细。

师: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东西,看看都有些什么?等会儿请你们去看一看、摸一摸,并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2)讨论,引导幼儿交流分享。

师:现在,谁愿意来告诉我,你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你是怎么发现的?

(3)小结。

师:哦,小朋友都发现了,这些东西有的粗,有的细。要知道是粗还是细除了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动手比一比。你们都很棒!那到底什么东西粗什么东西细呢?我们一起来比比看。

二、比较粗细。

(1)比较物体粗细,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①教师先出示不同粗细的红色和黄色火腿肠进行比较。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根黄色的火腿肠,你认为它是粗的还是细的呢?我们请红色的火腿肠来帮帮忙,和它比一比。

②继续出示黑色的火腿肠和黄色的火腿肠进行比较,知道粗细的相对性。

师:咦,为什么刚才和黑色的.火腿肠比,是黄色的火腿肠粗,现在和红色的火腿肠比,黄色的火腿肠就变细了呢?谁知道为什么?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

(2)比较三个物体的粗细,找出最粗和最细。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根火腿肠放在一起比一比,你认为哪根最粗,哪根最细呢?

(3)小结:

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比较粗细的三个秘密。第一,最少要有两样东西才能比较粗和细,单独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的;第二,和不同粗细的物体比,结果是不一样,粗和细是相对的;第三,三种以上的物体比较粗细,能比出最粗的和最细的。

三、桌面操作:

现在请小朋友用盘子里的物品给它们排排队,从细到粗。

教学反思:

比较的物体比较少,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整体还不错。

中班数学粗细教案 篇2

中班数学粗细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数学粗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数学粗细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能积极思考并且及时作出判断。

2.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的方法。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重点:

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的方法。

活动难点:

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能用粗和细来描述物体。

活动准备:

准备各种粗细不同的笔,瓶子等、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引入1、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孙悟空有一个很厉害的兵器是什么?(金箍棒)金箍棒可以变粗也可以变细。

二、基本部分1、教师出示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请幼儿说一说(1)哪个粗?

(2)哪个细?

(3)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2、教师通过变变变的游戏出示不同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3、游戏变变变教师说变粗时幼儿两手做出粗的样子,师说变细时幼儿两手做出细的样子,通过游戏加深对粗、细的理解。

三、活动结束:

教师通过播放课件请幼儿完成幼儿用书。

活动延伸:

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不足之处在导入时没有安排好,选择以孙悟空的金箍棒引入孩子们的兴趣是提起来了,但是有点太不接近我想达到的粗和细的目标,孩子们基本都围绕着孙悟空的金箍棒这个话题开心的`说着,在我引到粗和细这个话题时,孩子们又开心的说到了孙悟空的金箍棒上,让我有点着急,我认为在开始这个引入时我应该选择简单又直入目标的导入,

(1)可以用小动物住新家,大的住大的房,小的住小的房,因为大房粗,小房细,

(2)或者直接出示粗细不同的两个物体请幼儿观察,让幼儿通过直观的目测理解粗和细的差异,

(3)也可以通过做几个纸桶重叠的方式来比较物体的粗和细。

活动变变变中感觉做的还不到位,可以采取变变变变,粗粗粗、细细细,我之前采取的是变粗、变细,感觉好像有些太简单,不够有趣。

活动中的教具不够充分,我应该每小组做一组粗和细的纸桶让幼儿自己再去观察、探索。

本次活动给了我警示,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应该深思再深思,不断的反省活动中出现错误的地方,以免再次的出现失误。

中班数学粗细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家的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也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戏玩耍。在一个家庭中妈妈爸爸是相辅相成的,为了强化爸爸在幼儿成长中的积极影响,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父爱是深沉的,但是深沉的爱却难以被年幼的孩子察觉。因此设计了这个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

教学目标:

1、尝试根据歌词内容运用动作、表情展现爸爸的神态。

2、理解“好爸爸”、“坏爸爸”对自己的爱。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准备:

音乐CD,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完整欣赏歌曲。

请你仔细听一听,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一会儿说有个好爸爸,一会儿又说有个坏爸爸?

儿歌《好爸爸、坏爸爸》

我有一个好爸爸

做起饭来,锵铛铛 锵铛铛

洗起衣服,嚓嚓嚓 嚓嚓嚓

高兴起来,哈哈哈 哈哈哈

打起屁股,啪 啪 啪啪啪啪

嗯 真是稀里哗啦

爸爸 爸爸 爸爸 爸爸 好爸爸 好爸爸

我有一个好爸爸

哪个爸爸不骂人

哪个孩子不害怕

打是亲来骂是爱

哪个不是好爸爸

二、根据歌词意思创编A段动作,进行表演。

1、学爸爸做饭、洗衣服

2、学爸爸高兴时的样子

(1)这个小破鞥有为什么说他有一个好爸爸?

(2)巴巴爸爸高兴时,是怎么笑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你爸爸笑的时候,还会有哪些动作?

3、学学爸爸生气的样子

(1)小朋友做错事情时,爸爸会怎么样呢?他是怎么做的?

(2)爸爸打过你吗?爸爸为什么打你?被爸爸打了,你心里会觉得怎么样呢?

4、完整表演A段

你觉得这是一个好爸爸还是一个坏爸爸?为什么?

三、根绝歌词创编B段动作,进行表演。

(1)这段音乐听起来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呢?

(2)你想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这段音乐呢?

四、完整表现歌曲

1、分角色表演(老师做爸爸,小朋友做孩子)

提出要求:在爸爸打孩子的时候,孩子把屁股伸出,爸爸用手狠狠的打。

2、男孩做爸爸,女孩做孩子再次表演。

五、情感教育

我们都有一个好爸爸,所以我们也要做一个好孩子,不能让爸爸生气,好吗?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虽然孩子 们的兴趣 很浓,在课堂 上发言也比较热烈,但是总体感觉目标的'达成度不高,在“感受 和爸爸在一起愉快、甜蜜、安全 的感觉。”这一点上,孩子们似乎没有贴切的表达。

可能有几个原因造成了上述情况:

1、前期的经验准备不足,很多小朋友都没有和爸爸一起玩相关游戏 的经验。

2、父亲的爱往往是比较含蓄的,甚至会用一种比较严厉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且在家庭中,很多母亲并不注重培养孩子对父亲的崇敬,往往会在孩子面前数落父亲。

中班数学粗细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和分辨多个物体的粗细、厚薄。

2、学习按物体的粗细、厚薄排序。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粗细不同的纸筒5个,厚薄不同的书5本。

3、幼儿每人一份材料,不同粗细的小棍5根,半根黄瓜,一把塑料小刀。

活动过程:

1、学习按粗细排序

2、学习按薄厚排序

(1)教师出示不同厚薄的书本,请幼儿说一说是什么,数一数有几本,想一想怎样才能区分这5本书的厚薄。

(2)请一名幼儿上来,把它们从薄到厚排成一排,并说一说哪本最厚,哪本最薄,其他幼儿判断排得对不对。

再请一名幼儿上来,把书本从厚到薄排列,其他幼儿判断排得对不对。

(3)教师播放多媒体资源,呈现厚薄不同的木块的图片,请幼儿按照从薄到厚、从厚到薄的'顺序排列,感受厚薄的相对性。

3、操作练习

(1)幼儿两人一组,先将手中的小棍从细到粗、从粗到细排序,再将黄瓜片,切成厚薄不同的小片,按照从薄到厚、从厚到薄排序,互相说一说自己对粗细、厚薄的认识。

(2)打开幼儿操作材料,按要求做练习。

中班数学粗细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 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能从粗到细给五个物体排序.

2. 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各种粗细不同的毛线,笔,积木,纸棒、可乐瓶等.

活动过程:

1、 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让它变粗或变细。

2、 幼儿在活动室中寻找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3、 出示‘奇妙的口袋‘让幼儿从中摸出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4、 出示圆柱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5、 分组操作:

(1)、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2)、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3)、让幼儿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1) 给粗细不同的小棒排顺序.

(2) 将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细不同的小棒并排序。

延伸

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