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春》的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春》的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想一想等方法感受、发现春天的主要特征。
2、走近生活,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春天带来的生机勃勃。
3、在各项活动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认识春天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难点: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先学后导,两层训练法。
五、学习方法:合作法、探究法。
六、授课类型:新授课。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呢?出示图片,观察图片的景色是哪个季节的呢?
2、出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春天来了)。
(二)第一层次训练
1、小眼睛看一看:学生观察18—19页主题图,说说春天来了,你看到了什么?(师出示课件,生答)
2、小鼻子闻一闻:说说春天来了,你闻到了什么?(师出示课件,生答)
3、小耳朵听一听:说说春天来了,你听到了什么?(师出示课件,生答)
4、动脑筋想一想:春天来了,你身边有哪些变化?完成书上20页填空题。(第一层次训练第1题)
白天渐渐变xxxxx了,夜晚渐渐变xxxxx了。天气渐渐变xxxxx了。
小草渐渐xxxxxxx了,xxxxxxxxxx花开了。
小燕子xxxxxxxxxxxxxxx了。
5、小嘴巴唱一唱: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歌唱我们美丽的春天吧!
播放:《春天在哪里》。
(三)第二层次训练
1、思考:(第二层次训练第1题)
春天的环境如此的美,我们应该()。
A、不乱扔垃圾,看见垃圾主动捡起。不乱踩草坪。
B、不用管地上的垃圾,让它随风漂(piāo)泊(bó)。
C、看见美丽的花朵就摘下来。
2、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ד)。
(1)小明去春游的时候,随手把垃圾扔在地上。()
(2)梨花在冬天盛开。()
(3)春天的夜晚会渐渐变短。()
3、活动:
你喜欢春天的景色吗?你最喜欢春天的哪个景色,试着把你喜欢的景色画下来,画到书上21页。
八、板书设计:
春天来了。
冰雪融化。
柳绿花红。
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九、课后反思:
《春》的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知道剪纸是我国一种民间艺术,并进一步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重点掌握青蛙的折剪方法,提高幼儿正确、灵活使用剪刀的技能,促进幼儿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3、在动手剪纸的活动中,对青蛙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剪纸范例若干、每人一把小剪刀、浆糊、绿色蜡光纸、白纸、录音机和故事带。
活动过程:
一、猜谜游戏
1、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现在老师说一个谜语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小动物?请听:“水边有个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身上披着绿大衣,伸出舌头把虫抓。”(青蛙)对了!青蛙是怎样走路的呢?(跳着走路的)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现在我们就扮成可爱的小青蛙,跟着音乐跳一跳。(听音乐作模仿动作)
2、出示青蛙图片:说说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如:绿色身体,两只大眼睛,四条腿,一张大嘴巴,生活在池塘边,天天捕捉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等等。)
3、引入课题:小朋友们那么喜欢青蛙,今天兰老师就教大家学剪青蛙(板书),剪青蛙有点难,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学。
二、示范讲解
1、教师出示各种剪纸范例让幼儿欣赏,并告诉幼儿: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用材简单,形态各异,剪法多种多样,可以装扮窗户、美化房间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剪纸当中的对称纹样剪纸法。
2、教师按步骤示范讲解如何剪青蛙,并依次板书(折、画、剪)
(1)与幼儿共同探讨:
什么是对称纹样。(观察图样: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对称图形应该怎样折纸。(对边折)
(2)为了更好的把握住青蛙的形象特征,在剪纸前,先将青蛙的轮廓用笔轻轻的勾出来(出示勾好的青蛙图案)
(3)然后再用剪刀依据轮廓线剪下。最后剪出青蛙的眼睛、背部与腿部镂空部位。
三、实践操作
过渡:小朋友想不想剪呀?(想)
1、灵活幼儿手指,做手指操。
2、引导幼儿一步一步动手操作(折画剪)
3、幼儿剪纸,教师要巡回指导并提出要求: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剪纸过程要注意安全,在家里不能随便搞剪刀,要在家长的陪伴下才可以使用,因为剪刀很尖,属于比较危险的东西。
四、成果展示
1、请小朋友将剪好的青蛙拿在手上,集体展示。
2、回顾活动过程
先抽小朋友说说怎样剪青蛙
再跟老师一起念儿歌:小剪刀,手中拿,卡嚓卡嚓剪青蛙,先折纸,再划线,按照轮廓细细剪,剪个青蛙蹦水中,呱呱呱呱捉害虫!
五、欣赏联想
1、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出示蝌蚪图片)
(大脑袋,小尾巴,青蛙小时候叫蝌蚪)
2、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看看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3、请小朋友说说(如果时间充足的话)
六、品德教育:小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一只青蛙一年能捉上万只害虫。我们小朋友要保护它们,不吃青蛙肉,永远做它们的好朋友,好不好?
活动反思: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用材简单,形态各异,剪法多种多样,再加上花纹的变化,完成后有相当的成功感和美的愉悦体验。新《纲要》提出幼儿艺术教育的价值在于激发情趣、激发兴趣,赋予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我选的内容非常符合新《纲要》的精神,也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剪剪玩玩中动脑、动手,提高剪、折的技能,所以我选择了这一内容。
从上课情况看,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拓宽,逐渐地对一些民间艺术很感兴趣。剪纸的对称、形态各异的特征、生动有趣的美深深吸引了幼儿,他们非常乐于探索,而且知道了利用小小的彩纸可以美化自己的生活,装扮自己的窗户、小房间等,可以给幼儿带来很多的乐趣。再说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审美经验和手工剪的技能,为他们本次深入地学剪剪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我首先利用了幼儿喜欢的猜谜活动自然引入本课,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用听音乐模仿青蛙动作的方式入场,让幼儿了解了青蛙是怎样走路的;看图片说青蛙的样子,训练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让幼儿对青蛙的外形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然后我再让幼儿欣赏各种剪纸图案,去感受剪纸美,培养幼儿对剪纸的欣赏情趣,激发了幼儿创作的积极性,并明白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再和幼儿观察探讨,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称纹样,再一步步通过观察、展示、讲解让孩子明白了剪纸的三大步骤:折、剪、画。最后我再让幼儿做手指操,再进入实践操作环节,幼儿尝试剪剪纸,运用尝试体验法,让幼儿获得初步的经验认识。本节课教师始终耐心地观察,恰当的运用表扬、鼓励等手段,引导幼儿追求克服困难的愉悦心理。并提醒了孩子注意三点:
①把碎纸扔到筐里,保持桌面地面干净,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②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③如果剪不出来,可以去拿老师剪的看一看、折一折、想一想。
最后再为幼儿创造了一个分享成果、表现自我、体验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悦的情境,激励幼儿继续探究新的问题。
我明知道剪青蛙有难度,却要让幼儿剪青蛙,目的是让幼儿进一步认识青蛙,让幼儿明白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要保护他们,不要伤害他们。作为一名老师,我抓住一切有利挈机对孩子们进行思想教育。
《春》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赏析、体悟春的无限生机和希望,激发热爱春天之情。
2、欣赏佳词妙句,积累语言,并能引用古人的诗句来赞颂春天。
3、能结合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课前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用各种感官去感受春天,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就能用已有的生活体验来解读文本,也就容易产生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
2、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集体探究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教学结构。
3、注重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抓重点句赏析,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2)、借助对古诗的吟诵,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并运用语言的能力,渗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使学生的认识有所提升。
教学流程:
一、初步感受“春天”
1、媒体出示:“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师:你们自己读读,有什么疑问?你还想了解什么?
2、师:想不想跟朱自清来一个亲密接触。自己快速读读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感受课文中的无边春景。
同桌交流。你仿佛看到了哪几幅春景图?集体交流。
学生说到:风筝图
春风图
春草、春花图
春雨图
二、欣赏“春天”
1、师:是啊!一丝丝绿,一枝枝红,一片片黄;那一缕缕风,一丝丝雨,一股股香,时时、处处诱惑着我们去寻觅、去发现。那就请你们从课文的3---6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或最感兴趣的一幅春景图来欣赏,划出你觉得写得美妙的句子来读一读,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简单地写在旁边,也可以用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美表达出来。
2、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3、集体交流:你读了哪一幅图?划出了什么?
(1)、春雨:
重点赏析:“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学生说。师:读一读,同桌讨论妙在哪里?
师:你体会得那么好,能不能把它读给大家听?这几句话写得这么美,你想不想读给大家听?
师:前些天,嘉兴连绵不断地下了好几天的春雨,我听见不少同学在埋怨,现在读了朱自清写的春雨,你对春雨的感情有了什么变化?
学生说。
师:你们现在已经发生那么大的变化,谁愿意用朗读把大家带进这烟雨迷蒙的.景色中。
配乐,学生读(请一位朗读高手。)
(2)、春草:
学生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师:用你的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学生读。
师:你此时想干什么?把你的向往说出来。
出示句子: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引读,老师也迷住了。
(3)、春花:
学生说。
师:你还从什么地方感受到野花的妙处,前后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说:“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师:没有写阳光,春风,你感觉到了什么吗?
学生说。
师:给老师一个机会,让老师也来读读。师读后:集体的力量总是无穷,齐读来征服我好吗?
师:还有吗?
学生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人,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师:你们刚才说的情境,能否有用一个四个字的词来形容。学生说。
学生读。
(4):、春风:
学生说。
“春风是无形的,看不风,闻不到,摸不着,但在朱自清的笔下,春风是怎样的?”
师:在朱自清笔下春风还是怎么样的?快速读读。学生说。
读读。
三、赞美“春天”: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我们仿佛也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与春风为伴,与花草为伍,与鸟碟嬉戏……难怪朱自清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读一读。
师:课文欣赏到这里,你联想到其它赞颂春天的诗句了吗?
欣赏。
学生作诗。
师:欣赏老师的一句对联,少了横批。请学生帮忙补。
四、设疑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津津有味地说春,赏春,赞春,课文还告诉我们什么?
五、延伸作业:
1、用你喜欢的方式描绘自己眼中的春天。
2、搜集相关的诗歌,歌曲,筹备“春之声”的诗歌朗诵演唱会。
《春》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2、朗读并且背诵全诗
3、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并且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诗史”特点。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岱宗( ) 决眦( ) 搔更短( ) 不胜簪( )
2、填空
杜甫,字 ,是我国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 ”。
二、指导学习研讨
1.学习《望岳》
1)情境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2)介绍作者有关知识。
3)检查预习情况
4)整体感知
a、播放录音《望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
b、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c、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d、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意境美。
5) 探究赏析《望岳》
a、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多媒体投影):
b、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c、作者当时为什么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呢?
d、合作探究: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2学习《春望》
1)整体感知
a、播放录音《春望》,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
b、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c、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d、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2)、 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这首诗与《望岳》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别以这两首诗的题目为上、下联的开头,试写一组对偶句。
4)、 有人将“国破山河在”一句中的两个字调换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条保护环境的警示语,你能写出这个句子吗?
5)、 把这两首诗译成现代诗歌,尽量做到押韵。
6)、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三 巩固练习
1、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拍。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的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民间结婚贴红双喜的婚庆风俗。
2、初步掌握看图剪双喜的技能。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各种双喜的剪纸范例、剪刀、红色方形纸。
活动过程:
一、欣赏双喜
(一) 教师:请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字?你见过他吗?在什么地方见过的?
教师出示不同的双喜,提问:你在什么时候见过这些不同的喜字?
这么多的喜字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这些喜字是什么颜色的.?看到这么多的喜字,你的心里觉得怎么样?
为什么人们在结婚的时候到处要贴喜字呢?(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人们结婚的时候贴上喜字表示祝福新娘和新郎幸福美满、白头偕老。
教师:这个双喜还有一个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故事《王安石写双喜》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人叫王安石,在一次回家的途中,无意间回答了一个问题,那户人家见他非常聪明,便把他的女儿嫁给王安石,并且就在当天结婚,这真是一件大喜事。就在他结婚的那一天,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说王安石考试中了状元,做大官了,这又是一件大喜事。这两件喜事在同一天发生了,王安石实在太开心了,于是拿起笔就在大门上接连写了两个大大的“喜”字,表达他现在高兴的心情。于是,双喜就在这个时候传开了,以后人们在结婚的时候都贴上了许多的双喜,表达美好的祝愿。
二、剪双喜
教师出示嫁女儿的图片:知道吗?爸爸要嫁女儿了,女儿有好多的嫁妆,可上面都没有贴上“喜”字,爸爸实在太忙了,没有时间去买“喜”字,我们一起来帮爸爸剪“喜”字,好吗?
教师出示剪“喜”字的图示,了解折叠方法及阴影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教师示范剪双喜:结婚的那一天桌子上有好多吃的东西,我们一起来尝一尝。
教师每剪一个口子说一句话:我从右边开始吃,吃一口喜糖开开心心、吃两口吃三口喜糖甜甜蜜蜜,到对面吃一口枣子,早生贵子,回过来吃一口鸡蛋,五子登科,再吃一口百合,百年好合,最后到对面吃一口莲子,连生贵子。
三、幼儿操作,剪双喜
教师提出注意事项:找到开口的地方,不会的可用模型代替等。
四、送“喜”字
教师:我们一起把“喜”字送给爸爸,还要说一句祝福的话。
活动反思:
剪纸“春”是我结合季节特征和剪纸的深厚艺术文化设计、开展的一个艺术活动。我之所以会选择这一内容,不仅是因为现在正值春暖花开、万紫千红的春天,更是想让幼儿通过欣赏、感知和动手剪纸,感知春天的美、体会到剪纸的快乐和魅力!
《春》的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学会细致的观察并生动地描写。
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创景导入
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景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
(投影出示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
二、师生共赏
1、师生同读:
(配乐配画)师:深情朗诵。
生:深情朗诵。师生齐诵。读后说说文章的行文线索。
明确:盼、来、近总领全文,启开下文──概写初春的山、水、太阳──细致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
2、师生同赏:
⑴ 小声读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填在表格中并写出喜欢的理由。
(师生分组同时进行以春草图的描写为例。)
喜欢的词语:
① 嫩嫩的、绿绿的
② 偷俞地、钻
理由:
① 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
② 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 无意识的、无情感 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喜欢的句子: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理由: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春草欢乐图。
⑵ 分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说喜欢的理由(老师参与在一个小组内)
⑶ 全班交流,生先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师交流并总结。
3、师生同写:
师生读最后一组排比句,仿照春天像_______写一组比喻或拟人句构成排比,看谁写得多、写得好。
4、师生同绘:
出示画板,共同描绘美好的春景图。(重点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然后描画)
三、精彩展台
同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唱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说:春天究竟在哪里?或在哪里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应该是怎样的(描绘你眼中的春天)?(口头作文)
四、作业布置
1、课外在网上查阅朱自清简介及他的作品,把朱自清的简介及作品篇名写在摘抄本上。
2、在网上查阅并摘抄描写春天的诗或文。
第二教时
五、写作训练
以家乡的春为话题写一篇写景散文。
六、词汇参考
朗润 酝酿 卖弄 宛转 嘹亮
黄晕 烘托
(见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尽量用上这些词语。)
【板书设计】
春
一、盼春
盼、来、近(总领 全文,开启下文)
二、描春
1、春的总的轮廓: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2、细致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 图、迎春图)
春草图(草报春):偷、钻、嫩、绿、满──草
坐、躺、打、踢、赛、捉──人
春花图(花争春):态──桃、杏、梨,赶趟儿。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味
(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
春风图(风唱春):触:抚摸
味: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
声:鸟声清脆宛转,笛声嘹亮
春雨图(雨润春):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状:密密地斜织、屋顶上笼着层薄烟
景: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
灯、人、房屋
迎春图(欢迎春):城乡、老小、舒活、拌擞、一年之计在于春
三、颂春
三个比喻句(春天像)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