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温度》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温度》教案 篇1
《温度》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温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温度》教案 篇2
导课:(实用、新颖、简洁)
1、引入新课――奇妙的水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无处不在。
云,形状各异!似鱼鳞,像城堡。你是否知道,让人浮想联翩的云从哪里来?
雪,使大地“银装素裹”!传说雪花来自天上“婆婆”的羽毛枕头,你相信吗?
雨,时而悄然无声,时而瓢泼倾盆。他来自何处,又落向何方?
其实,云、雨、雪.....它们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
水变化万千。它不仅可变成云、雨、雪,而且还可以化为露、雾、霜等。今天,让我们开始对水进行科学探究吧。
2、开始新课
(1)水之旅
实验探究――人造雨
将冰放入水壶,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不断加热,水沸腾后,戴上手套,用勺子靠近壶嘴。观察可知,在加热过程中,冰变成水;如再将水放入冰箱中,水还可以结冻为冰。由实验探究可知,水有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和学生一起学分析云、雨、雪等形成的知识。太阳照射使地面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快速上升。在上升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云。当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雨便产生了。假如上空的温度较低,小水滴结冻,水便以雪的形式降到地面。
像冰变水那样,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melting),固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meltingpoint)。当温度生到冰的熔点(也叫冰点)时,水便从固态逐渐变为液态。
春天到了,冰雪会熔化加热了,水会变为水蒸汽。
水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vaporization)。物质的汽化有两种方式:其一为沸腾(boiling),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boilingpoint);其二为蒸发(vaporation),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过程。
(2)科学探究――冰的熔点与水的沸点
那么如何知道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呢?下面我们首先来探究水的熔点与沸点。
冰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熔化?水在什么情况下会沸腾?在熔化和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呢?
先让学生进行猜想;
要学生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将碎冰和温度计放入使管,按图10-9装置加热碎冰,观察冰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按图10-10装置加热水,观察水在沸腾时的温度变化(请设计数据记录表格,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点。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分析数据可知:通常情况下,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熔点是0℃;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水的沸点是100℃?
《温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练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并认真分析、讨论、总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相互协作、友好相片的健康心理。
(2)让学生经历实验操作过程,享受物理实验带来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强化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难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
冰块、自来水、温水、烧杯两只、温度计一支
【课型】实验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语一 师:同学们,温度是什么样的物理量?温度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导语二 师:(1)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常用液体温度计的构造是什么?
(3)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实验(一)测量冰块的温度
【实验步骤】
(1)估测被测物体—冰块的温度,记入表格;
(2)观察温度计的是量程(即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3)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冰块充分接触;
(4)当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需和冰块接触;
(5)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6)将实验结果记入表格。
[做一做]学生按要求实验操作,教师巡视。
实验(二)测量自来水的温度
实验(三)测量温水的温度
【实验步骤】同上
记录表格
冰 块 自来水 温水
估计温度/℃
实测温度/℃
[交流]你的估计准确吗?
[议一议]我们在实验中,使用温度计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归纳](板书)
(1)实验前先要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温度计;
(2)要爱护温度计,不能用温度计搅拌液体,更不能与容器碰撞。
(3)要规范读数。
[看一看] 多媒体播放 “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图片,并请学生同时阅读书本中有关内容,请学生就此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课后活动] 每个学生可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做实际温度的测量记录,通过描绘不同时刻所对应的温度边连线,了解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情况。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类型一: 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
[例1]按温度计的使用要求,将下列步骤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用字母代号)
_D. B. E. A. F. C_
A.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接触一段时间
B.选量程适当的温度计
C.从待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D.估计待测液体的温度
E.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待测液体中
F.观察温度计的示数,作好记录
[例2]体温计的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37℃和39℃的病人的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 B )
A.37℃和38℃ B.38℃和39℃ C.37℃和38℃ D.37℃和37℃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拓 展](05庐江县) 气象学里的日平均温度,是一天当中的2时、8时、14小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如果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1所示,则该地的日平均气温是 2℃ 。
[总 结]
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
五、作业
《目标检测》
《温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了解温度计的外形及用途。
活动准备:
自制的温度计 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主题
二:基本部分
1、谜语——玻璃身体直伸长,一根红线在中央,有时上来有时下,人们生活需要
请幼儿猜猜谜底
幼儿:电梯……
老师在大屏幕中出示谜底——温度计,请幼儿说一说平常在哪里见过?(每次洗澡的时候)
2、大屏幕中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说一说为什么要用温度计测量奶瓶或浴缸里水的温度?(看看谁热不热,凉不凉)
3、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用到的是什么?(体温表)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多少?(36度——37度之间)
4、观察大屏幕,让幼儿说一说再用温度计测量什么?出示图片(食物 汽车 植物 鱼)
5、老师出示自制的温度计,让幼儿观察:
(1)温度计上最大的数字50,最小的数字0.
(2)水银
(3)长短不一的3种线,长短不一的线代表什么?(一小格代表一度)
(4)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可以从下往上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数)
三:让幼儿从凳子底下取出温度计,说一说温度计上面的温度
提问:你们的温度计是一样的,为什么温度不一样呢?
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温度计测量的地方(阳光晒的.地方温度高,阴凉的地方温度低)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去了解一下在同样的地方为什么测量出来的温度不一样?为什么温度计还有测量动物?还有测量植物的?
《温度》教案 篇5
§ 4.1 温 度
一、温度的概念
1. 热现象: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二、温度计
1.常见的温度计:常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2.作用: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
3.常用温度计
①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玻璃管:内径细而均匀
②构造 玻璃泡:水银、酒精、煤油等适量液体
刻度:零刻度、测量范围、最小刻度
4.摄氏温度的定标与读法
0℃:冰水共存物的温度
①规定 10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1℃:在两者间均分100等份后的每一等份
②读法:5℃读作“5摄氏度”;
-5℃读作“负5摄氏度或零下5摄氏度”。
三、常用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使用时:
(1)估: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2)放:玻璃泡浸没于被测液体,不接触容器底、壁。
(3)读:玻璃泡不离被测液体片刻后读数,视线与液面相平。
四、体温计
1.测量范围:35℃-42℃ 最小刻度:0.1℃
2.特殊构造:
①玻璃泡上方有一很细弯曲管道(可离开人体读数)
②玻璃泡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准确到0.1℃)
3.使用:可离开人体读数,用完将汞液甩回玻璃泡。
回家作业
完成P19实验报告及练习1
课后小结:
在本节教学设计中试图通过对教材的再处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实验和学生活动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体现实验学科的基本特点。冀此探索老教材的新用法,为迎接二期课改的到来做一些铺垫和积累
《温度》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和测量范围以及常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使学生常识性地了解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
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摄氏温度.
教学难点
体温计的构造及用法.
教学器材
常用水银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各26支,热水、温水、冷水各一杯,挂图、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教材指导学生自学,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叫做热现象.举例说明热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应用;
2。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举例说明温度跟人类的关系;
3。演示课本第36页图4—1的实验;
结论:温度的高低可以凭感觉来判断,但往往不可靠.
4。过渡引入新课 温度跟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温度的判断和测量就显得十分重要.仅凭感觉来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所以,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就要使用专用测量工具——温度计.
新课教学
第一节 温度计
一、实验用温度计
1。构造
(让学生认真观察常用温度计,再请一名学生回答其构造、最后由教师概括)温度计由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液体、刻度等几部分组成.
2。原理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用投影片说明其原理)
二、摄氏温度
要测量温度,就要先确定其单位.温度的单位跟长度单位一样,是人为规定的.
长度的单位 温度的单位
常用: 尺、丈、寸、里 摄氏度
英尺、英寸、英里 华氏度
国际: 米 开尔文
提问:
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要求学生认真看书后再回答)
规定:
0(0℃)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00(100℃)度:沸水的温度:
1度(1℃)=(100℃—0℃)/100=1摄氏度
说明:
(1)摄氏温度用t表示.如:t=25℃;
(2)摄氏度的符号为℃:。如:34℃;
(3)读法: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
零下4。7℃摄氏度.
三、热力学温度
1。绝对零度
宇宙中温度的.下限大约为—273℃.
2。热力学温度: T
(1)定义: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做热力学温度.
(2)单位:开尔文,符号:K.
(3)跟摄氏温度的关系:
T=t+273K .
如:体温为t=37℃时,T=(37+273)K=310k.
四、体温计
(先要求学生观察体温计,然后回答)
1。构造特点
玻璃泡上方有一个做得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水银柱上升通过缩口,但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因此,可以明确地显示人体温度.
2。刻度范围
35℃—42℃
3。最小刻度
0。。1℃
五、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比较
(要求学生通过看书、观察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然后,师生共同分析,正确地填写右边表格)
思考题
为什么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刻度范围是不相同的?
作业 课本上第37页—38页的第1—4题.
(用投影片将下表格投影到屏幕上)
比较
温度计
实验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不同点
构造
无缩口
有缩口
无缩口
测量范围
—20℃~105℃
35℃~42℃
—20℃~50℃
最小刻度
1℃
0。1℃
1℃
用途
实验用
测体温
测气温
相同点
构造
都是由玻璃外壳,内毛细管,玻璃泡,液体,刻度等组成
原理
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单位
都是摄氏度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