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综合活动教案

2025/10/24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综合活动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综合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 将正方形的纸对折后,根据水果的特征,撕出各种的水果。

2、 能在教师的启发下创编简单的《摘果子》舞。

活动准备:

1、 各种的水果实物(柿子、桔子、梨、苹果等)

2、 布置好“果园”的'情境

3、 各色正方形的蜡光纸;浆糊、抹布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入课题。

师:你们见过哪些水果?它们长的什么样?

二、 带领幼儿参观“果园”。

师:这些水果是画的吗?有什么不一样?

三、 教师结合实物示范讲解撕贴方法。

1、 先将正方形的纸对折后进行撕贴。

2、 撕贴时要根据水果特征,如有的水果上大下小,有的水果要加蒂等。

四、 教师讲解粘贴的要求。

1、 将撕好的水果反过来在边缘抹上浆糊,贴到水果树上。

2、 不同的纸上画有不同的树,一棵是柿子树,一棵是苹果树,一棵是桔子树,一棵是梨树;让幼儿将相应的水果贴在树上。

五、 幼儿自由选择与水果相应颜色的纸,撕出不同的水果。

六、 创编《摘果子》舞。

1、 教师运用语言引起幼儿创编的兴趣。

师:“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我们一起去帮忙摘,好吗?(幼儿随着音乐的快慢做小跑步),有的树叶挡住了水果,我们怎么摘呢?你们的头上都流汗了,怎样擦汗动作才美呢?摘水果的时候可以一个人摘,也可以两三个人一起摘,我们怎么跳呢?摘了这么多的水果,心里是怎么想的?怎样告诉大家?

2、 幼儿随音乐将自己编好的“摘果子“舞完整地跳一遍,鼓励创编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并随音乐做优美的动作。

七、 随音乐边跳边退出活动室,自然结束活动。

师:好了,让我们把水果运回家吧!

幼儿园综合活动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爱心,不懂得去关心别人,向幼儿进行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萝卜回来了》这个童话故事向幼儿展示了一个快乐、有趣的童话世界。它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小动物们互相关心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情节不复杂,但充满了童趣。故事是以小白兔在下雪天找到两个萝卜,而后把萝卜送给朋友分享为线索展开的。让孩子们透过童话本身体验了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就能找到自己的快乐。因此《萝卜回来了》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好教材。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唱唱、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二、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发展的线索。

2、懂得:一个好东西,一个人享受,只能得到一份快乐;把好东西与大家一起分享,才能得到更大的快乐。

3、乐意尝试用熟悉的旋律编唱歌曲,体验同伴间互相关心,愿意与他人分享的美好情感,并乐意进行情感迁移。

三、活动准备

经过处理的动画课件一份、小动物图片(挂件人手一份),音乐"爱"。

四、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发展的线索。

本次活动的难点是:能通过动画欣赏故事、通过交流、游戏故事中的道理。

五、活动过程

1、谈话互动,导入活动。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什么老师?我呀,是一束花的束老师,我是什么老师呀?你们好聪明,我只说了一遍你们就记住了,老师好爱你们,我要把我的爱送给你们。(教师用运用表演:爱心、拥抱、亲吻动作)

互动:束老师很爱很爱你们,那你们呢?小朋友都真有爱心,森林里的动物也很有爱心,你们看,他们发生了什么事?

2、出示课件,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画面1:幼儿观看,然后教师提问:天气这么冷,雪这么大,小兔的萝卜是从那里来的?猜一猜,他会怎么办?(幼儿猜想,讲述)

过渡:小兔是不是这样做的`呢?

(2)画面2:幼儿观看,然后回答:小兔子吃掉了小萝卜,它把大萝卜送给了谁?(鼓励幼儿用动作模仿)

教师重复动画中的句子:天气这么冷,小鹿一定很饿,我把萝卜送给小鹿吃。

过渡:小鹿去了哪里呢?小鹿回来看见了萝卜,会怎么想?

(3)画面3: 幼儿继续观看,然后回答:小鹿想,天气这么冷,小熊一定很饿,我把萝卜送给小熊吃。

(4)小熊吃饱了回来看见萝卜,又把萝卜送给了谁?(幼儿观看画面4)

(5)小熊把萝卜送给了谁?小猴肯不肯要?他们俩个人是怎么说的?

观看动画,然后请两个小朋友表演这个礼让的情节。

启发:天气这么冷,雪这么大,小动物们都没有吃饱,但是,为什么都不要大萝卜呢?(请小朋友讨论一下)

小结:噢, 它们都 很关心自己的朋友,最后决定把萝卜送给小兔。

(6)观看动画6:小兔醒来一看,说了什么?

你能告诉小兔,萝卜为什么会回来吗?(幼儿自由讲述)

总结:原来小动物们处处都为自己的朋友着想,送来送去,结果,小兔送出去的萝卜又被送回来了。现在它们好高兴啊>你们听,他们要唱歌了。

3、欣赏歌曲旋律,尝试编唱歌曲。

(1)幼儿欣赏老师歌曲,熟悉旋律。(改编《找呀找》)

(2)幼儿学习编唱歌曲《萝卜回来了》。

"小朋友我们也来唱一唱萝卜回来了的故事!"

启发:森林还有好多小动物,它们也想和小朋友做游戏,你们能不能把它们也唱进萝卜回来了的故事里!

(幼儿自选动物角色,尝试创编)

4、迁移经验,向同伴大胆表述自己的爱。

提问:从萝卜回来的故事中我们知道,这些小动物都能够互相关心,大家共享快乐,才能得到更大的快乐。你有好东西的时候会怎么办?找到你的朋友,把你们的想法告诉他。

幼儿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

老师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那么多传递友谊的方式,希望大家能把自己心中的爱说出来,唱出来,用我们的行动表现出来,把你们的爱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

5、活动延伸:完整欣赏动画片,向更多的好朋友传递我们的爱。

爱是我们人类最美好的语言。我们平时也要关心他人,这个世界才会充满爱,我们才会从中得到更大的快乐,生活也会更加美好!现在老师把这个动画片做在了这个碟片里,老师把它送给小朋友,小朋友回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这个"萝卜回来了"的故事,让大家都知道来分享我们的爱,让我们有世界变成爱的世界。

幼儿园综合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分析

在平时的交流中,我了解到班里的孩子都不喜欢下雨天,因为下雨了就不能到外面去玩了。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去感受和探索在雨天其实有很多好听的声音,这些好听的美妙的声音还可以用各种不同的节奏来表示。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通过让幼儿了解小草、小窗、小门发出的声音,并用不同的节奏来表示,同时又让幼儿探索其他的节奏型,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兴趣的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到在下雨天其实也有很多好玩的事情。

二、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对象声词感兴趣。

2、乐意参加活动,尝试用不同的节奏表现雨天的声音。

三、活动准备

PPT课件、空白纸

四、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雨天的声音》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们仔细听,听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声音?原来真的下雨了。

2、教师讲述故事师:你们看,这是谁?我们听一听在雨天,小鼹鼠发生了哪些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雨天的声音》(环节自评:通过雨声的导入,再通过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也知道雨天会有不同的事物发出声音)

3、提问:雨天里,小鼹鼠的哪些朋友发出了声音?它们发出了什么声音?

4、师:鼹鼠的朋友会发出沙沙沙,叮叮叮,咚咚咚的声音,它们发出声音的时候发了几下?请你仔细听一听这发出的3下声音中,哪一下声音是最长的?前面两声是长的还是短的?

5、师小结:这样有长有短的声音的就是有节奏的声音。(环节自评:通过了解小草、小窗、小门发出的声音,为下面掌握各种节奏打基础)

(二)引导幼儿用XXX和XXX的节奏表示小草、小门、小窗发出的声音

1、出示手掌

(1)师:这是什么?用这三个手掌来表示小草“沙沙沙”的声音,哪一下是大手掌发出的声音?是长的那下还是短的那下?我们一起来发发看小草、小窗和小门的声音。

(2)师:那我们一起用拍手的方式来发出小草的声音。小结:大手发出的.是长的声音,小手发出的是短的声音,那这样呢?(交换手)

(3)“让幼儿看一看怎么发声音?小结:像这个节奏我们以后可以用xxx这个节奏表示。(环节自评:让幼儿了解大手表示发出的是长的声音,小手表示发出短的声音,让幼儿知道这样的节奏可以用简谱来表示)

2、引导幼儿观察“xxx”有什么不一样?

(1)师:这三个叉叉有什么不一样?这下面有一根线,说明节奏快。

3、引导幼儿比较“xxx”“xxx”的不同。

(1)师:这两个节奏一样吗?怎么用拍手的形式打出“xxx”这个节奏。(环节自评:通过比较两个节奏,让幼儿了解两个节奏的不同,并能用拍手的形式表示节奏)

(三)引导幼儿探索XXXX和XXXXX的节奏

1、这些都是鼹鼠朋友声音发出的节奏,这里还有不一样的节奏,和你旁边的小朋友一起用拍手的方式来打一打这个节奏。

2、师:XXXXX这个节奏和之前的有什么不一样?有两条线说明节奏更快。谁来试一试?

3、师:谁能用这个节奏来发出小草、小窗和小门的声音?(环节自评:通过这两个节奏,来丰富幼儿的节奏感,用拍手的形式以及用这几个来表示小草、小窗和小门的声音,加深了幼儿对节奏的认识)

(四)引导幼儿学说短句“xxx,xx,是你吗?”

1、师:我们就像小鼹鼠一样,用这几个节奏来问问小草、小窗和小门。还记得故事中是怎么问的吗?

2、师:老师来问问小窗,你们猜猜看,我是用哪个节奏问的?谁能和我一样用第2个节奏来问问小门?(环节自评:通过让幼儿用不同的节奏来学说故事中的短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结束活动

1、师:小朋友们,小草、小窗、小门在雨天会发出各种各样有节奏的好听的声音,除了这些东西之外,我们身边还有好多东西可以在雨天发出有节奏的好听的声音,你们看,这是什么?它们在雨中会发出什么声音?

2、师:其实只要你仔细听,美妙的,好听的声音在雨中还多着呢。今天回去看看天气预报,哪天会下雨,然后去听听雨中好听的声音,再来告诉老师好不好?(环节自评:让幼儿了解在雨天还有很多好听的声音,鼓励幼儿大胆地去雨天中倾听)

五、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的注意力相对还是比较集中的,在给幼儿出示图谱的时候,孩子们虽然不是很了解,但经过反复的练习,让孩子通过拍手的形式来打节奏,再通过各种节奏发出小草、小窗、小门的声音,让幼儿掌握了节奏。但整个活动都是让幼儿用拍手的方式打节奏,也没有乐器的加入,所以孩子在后面的环节中已经失去了兴趣。还是要将活动变得更加有趣、生动。

幼儿园综合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讲述的小动物之间浓浓的亲情。

2、懂得拥抱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能主动拥抱自己的亲人和老师、小伙伴。

活动准备:绘本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互动,激发兴趣。

PPT第一页(小猩猩):介绍名字,故事背景。

二、师幼欣赏故事

(一)带领幼儿阅读绘本故事的前半部分,引导幼儿说说都看到了什么?他们是怎样抱抱的?并模仿故事中小动物“抱抱”的动作,体验情感。

1 、PPT第二页(大象):小猩猩看到了谁在抱抱?它们是怎么抱在一起的啊?(大象,用鼻子)

2 、PPT第三页(变色龙蛇):小猩猩又看见了谁在抱抱?请幼儿来模仿

3、 PPT第四页(波波难过):小猩猩不高兴了,它为什么难过啊?

4、 PPT第五页(大象帮波波):谁来帮助小猩猩找妈妈?(大象)

(二)继续阅读绘本画面,感受小猩猩找妈妈以及找到妈妈后的`情感变化。

5、 PPT第六页(狮子):小猩猩坐在大象妈妈的头顶上,走着走着,小猩猩看见了谁啊?(狮子妈妈和宝宝)。宝宝躺在哪里?(妈妈的肚皮上)请幼儿着重观察小狮子的表情,并模仿。

6 、PPT第七页(长颈鹿):长颈鹿宝宝在和妈妈抱抱,它们是怎么抱抱的?

7、 PPT第八页(河马):河马宝宝和妈妈在抱抱,它们是怎么抱在一起的?(老师演妈妈,请幼儿上来模仿河马宝宝)

幼儿园综合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欣赏线描画符号线条带来的美的基础上,学习用多种材料装饰蟹壳,增强幼儿关心喜爱螃蟹的情感。

2.能大胆地在创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幻灯片一套

2.各种材料:颜料棉签、水彩笔、线描画专用粗细两头笔、粉笔等

3.半成品制作的彩纸底色的蟹壳(画好外形并剪下)分别挂在幼儿的胸前扮演螃蟹

4.背景音乐:四川民歌《螃蟹歌》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跳螃蟹舞进入,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小螃蟹们,今天妈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螃蟹们要举行一场联欢会了,你们想参加吗?不过联欢会上有一个要求必须穿上一件最漂亮的衣服才让进去。

(评析:一开始就让孩子们以小螃蟹的身份在四川民歌螃蟹歌的背景音乐下直接参与活动,让孩子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对今天活动的要求有了一个提前的隐性暗示作用。)

2 .欣赏范画----螃蟹。

(1)欣赏范画(线条、图案装饰的蟹壳)

①师:螃蟹小姐最爱漂亮了,你看她第一个穿着漂亮的衣服来到了联欢会的现场,你喜欢螃蟹小姐的这件衣服吗?为什么?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漂亮?有哪些线条?这些线条像什么?还有一些什么图案?像什么?

幼A:我最喜欢螃蟹小姐衣服上围起来的一圈好像桥一样的弯弯的弧线。

幼B:我最喜欢螃蟹小姐的腰带了,一块黑色一块白色可漂亮了,我的裙子上也有好看的腰带。

幼C:我喜欢那个像太阳一样的标记,觉得很暖和。

(评析:对于幼儿而言,欣赏美是幼儿的一种自主性的活动,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中的抛砖引玉,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感知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表述,才能充分挖掘他们内在的对美的事物的直接体验,从而享受到来自于他们内心深处对美的一种向往,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索和想要表现的欲望)

②师:谁知道螃蟹小姐的这件衣服是用什么笔设计出来的?和我们平时画得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幼A:我觉得是用黑色的笔画的,因为其他的颜色都没有。

幼B:我感觉要用记号笔,因为记号笔是黑色的。

③教师小结:原来螃蟹小姐的衣服是用一种叫线描画的方法设计的。它专门用一种黑色的笔设计的,而且这只笔和我们以前画的笔不一样,仔细看它一头粗一头细。用这样粗细不同的笔在螃蟹小姐的衣服里面画上了许多弯弯的弧线还用了像太阳、小花、星星一样的小符号来设计,才让衣服变得这么的美,螃蟹小姐可真聪明。

(评析:通过幼儿自身的对已有经验的回顾,再出示线描画的专用笔进行比较了解,幼儿产生想要自己亲自绘画的'愿望更强烈了。)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给螃蟹穿上漂亮的衣裳

①师:螃蟹宝宝们,你们现在身上的这件衣服妈妈觉得参加联欢会不漂亮,宝宝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幼:我们自己也要来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参加联欢会。

②那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设计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从材料、装饰的图案进行装饰)你想怎么设计你的衣服呢?

幼A:我想用蜡笔来画像螃蟹小姐一样的裙子,还要有一个蝴蝶结。

幼B:我想用我家里有的水彩笔来设计,颜色可漂亮了,我想设计一条漂亮的披肩,我妈妈就有的。

③师:刚才小螃蟹们想了许多的方法,真了不起。妈妈也为螃蟹们准备了许多的材料,先来看看是什么?

④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材料用刚才的方法进行设计,比一比,谁设计的衣服最漂亮,才可以去参加。

(评析:绘画材料的多样性更加激发了幼儿主动表现的欲望。这一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是让幼儿由一种输入到转换再到部分输出的过程,为后面环节的更全面输出做铺垫。)

3.交待绘画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用各种不同的装饰材料设计。

(2)注意画面的整洁。

(3)重点指导运用线描画装饰的一组幼儿。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小螃蟹们,来快把自己设计的漂亮衣服穿上吧。

(2)让幼儿说说:你最喜欢谁设计的衣服,并说说为什么?

幼A:我是用粗细笔设计的一条裤子,上面一圈都是小花,就像小花园一样的美。

幼B:我设计的披风是用粉笔画的,弯弯的海水里面有许多美丽的鱼。

(3)说说老师最喜欢的一件螃蟹衣服,可以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讲评。

(4)联欢会开始了,螃蟹们我们一起舞蹈吧。(可以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舞蹈)

(评析:多元化的评析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和满足感,有什么比来自于自己、同伴、老师的赞赏更值得骄傲呢?)

活动评析:

1.选材中体现了生活化的理念。

这是一次由幼儿的生活中谈话活动而生成的艺术活动,它来自于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情感需要。幼儿通过观察欣赏螃蟹小姐裙子的美,进而萌发也来为螃蟹壳装点衣服的愿望,最后在联欢会中体验帮助螃蟹穿上新衣的快乐情感。因此只有当活动源自于幼儿的生活,才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到一种艺术源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境界!

2.活动中体现了开放自主性的原则。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幼儿绘画的真谛是创造性的自我表现。创造性的自我表现的主轴是积极主动的表达欲望和求新求异的能动表现的动态结合。因此,在这一活动中教师从整个活动氛围的创设、问题的引导、提供材料的多样性、评价的参与面等都注重开放性的原则,不过分偏重于技能技巧,而更多地为幼儿搭建自由表现的舞台,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和创造。同时积极地肯定接纳幼儿的想法和创造以及独特的审美感和表现方式,为他们展现自己富有个性的作品创设了条件。

3.活动中体现了幼儿艺术的自我超越。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艺术活动活动是他们事先自我超越的一种依托、一种媒介。幼儿从事艺术活动离不开语言、图形、动作等符号形式。而幼儿掌握符号和符号创新是他们自我超越而得以不断发展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本次活动中无论是从幼儿的过程性的语言描述、还是幼儿的作品中,我们都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幼儿对于艺术的一种符号的创新、一种自我的超越。从而也真正地领悟到纲要上所说的: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要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验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我想作为教师,这些都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而且是不屑追求的教育的最高境界吧!

幼儿园综合活动教案 篇6

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肤色、外貌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2、知道中国很大,中国人很聪明,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准备:

各种肤色的小朋友图片

世界地图中国地图

过程:

1、经验交流

出示各种肤色的小朋友的图片,引导幼儿找出图片上的中国小朋友。中国的小朋友长得怎么样?

除了中国小朋友,图片上还有谁?

启发幼儿将中国小朋友与其他国家小朋友作比较,说说他们的不同之处。

2、观察讨论

讨论:我们最爱吃什么?外国小朋友最爱吃什么?

请幼儿帮助不同国家的小娃娃选择餐具和食物。

鼓励幼儿学学各国小朋友相互问好的语言。

3、寻找发现中国的地理位置

出示世界地图,以中国娃娃住在哪里为题。请幼儿再找找中国的位置.

4、感受祖国真大

在世界地图上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大小,知道中国很大.

看中国地图,启发幼儿说说中国的地图外形像什么,通过比较,知道中国很大

欣赏诗歌:.

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北方有冬爷爷的家,十月就飘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

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啊,伟大的祖国妈妈,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们,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