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2025/10/28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两个骰面上的点数写出相应的合成式。

2、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大骰子两个;小骰子,笔,记录纸,五角星若干.

活动流程:

一、看骰子

1、小朋友看一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小骰子)在哪里看到

2、我们一起来看看骰子由几个面组成?每个面上的圆点都一样吗?(每人一个)

二、玩骰子

1、老师拿出一个大骰子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几点?是怎么看的?

2、老师把两个大骰子一起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多少点?(是把两个骰面上的圆点合在一起数出来)

3、老师示范写出合成式。并告诉幼儿几和几合在一起是多少。

4、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象刚才老师一样掷骰子并写出合成式

5、老师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儿进行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两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小朋友把两个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轻轻的掷在桌子上,请另一个小朋友写出合成式。掷骰子的小朋友检查他写得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就奖一颗五角星。然后换一个人掷骰子,继续操作。)

6、请小朋友把他们的记录纸拿上来,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看看谁奖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游戏:掷骰抱团老师掷大骰子,小朋友根据骰面上的点数几个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活动反思:

本课是我参与“城乡互动”做为学校名师工作室成员所做的一节公开课,受到了听课教师和教研室专家的一致好评,为今后数学教师如何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提供了一个探究的平台。教学中,与会老师感受到了师生关系的真正平等,体验了课堂教学中的和谐融洽;给每一位孩子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将学生已有知识统计、组合、数感培养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创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谐平等、人人参与、人人有所收获的.精彩课堂,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发展。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课无完课,本节课尽管有很多大家值得称赞的亮点,还是有一些不足:

1.课堂上要给足学生充分认骰子的时间。使学生明确骰子上只有1----6这6个数,其中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6,学生在数学思考分析中就不会出现当和是8的情况时,有1+7的情形。出现这样的情形一方面是学生因为数学思考中只去单一的的想和是8的加法算式了而忽略了我们是在研究两个骰子可能掷出的和,另一方面是学生对骰子了解不到位,这是我课前没有考虑到的。

2.在师生开展游戏时,比赛规则要选哪些数应该让学生来定,就不会出现老师选5个和,学生选6个和,在猜想环节有一个学生却认为老师会赢,因为孩子认为老师选的一定会赢,有一些孩子是很会“投机的”,我有些低估孩子们。如果能放手让学生去选自己认为能赢的数,更能体现民主,突出平等。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祖国各地的特产,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进一步积累5以内的算式与图片的匹配,学习有计划的花费和购物。

活动准备

1、ppt;

2、幼儿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引发情感

过渡语:国庆节假期结束了,我们去了很多地方旅游,也带回来了很多地方的特产,我们一起来开一间特产商店吧。

关键提问:土特产商店里有些什么物品?

关键提问:这些物品你知道是什么地方的特产吗?你见过吗?吃过吗?知道是什么味道的吗?

小结: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物品,所以我们去旅游的时候可以带一些特产送给朋友。

二、观察特产商店的价目表

过渡语:特产商店今天要开张了,我们一起看看里面的物品贵不贵。

关键提问:你想买几样东西?这样东西多少钱?

关键提问:如果你有5元钱,可以买两样东西,你打算买什么?

关键提问:如果你有5元钱,买哪些东西,可以买的种类或者数量多。

小结:我们每次买东西都要有计划,可以是5元钱,也可以是6元钱或者更多。

三、幼儿尝试图片和算式匹配

过渡语:现在我们要去特产店选东西了。

关键提问:什么样的算式可以和相应的图片的匹配?为什么?

小结:只要把5元钱花完,可以买两样东西,可以买三样东西,或者更多,也可以同样的东西买多份。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角色游戏时尝试购物,感受合理分配自己的钱。

活动反思:

在导入部分,我通过问话让学生说一说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有几个学生能说出是重阳节,我向学生简单介绍了一下重阳节,并希望同学们在重阳节这一天能够为家里的老人献上一份爱心。不管是在什么课上,我们都应该有机会教给学生除了科学知识之外的.东西:向敬爱老人、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益虫益鸟等等。利用课本上提供的素材和导入环节的两三分钟就能够灌输给学生很多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这一方面在以后还要继续坚持多关注,充分利用好这一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于运算顺序都能够掌握,在计算时,为了便于学生对计算过程的检查,我要求学生用递等式的形式来计算,但是有部分学生对于递等式掌握的不是很好,在练习课上还要再通过练习题巩固一下才行。另外有的学生没有列竖式的习惯,虽然口算能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这样练习的正确率就很难保证。我让学生用两个竖式连写,这样就简便一些了。我想在以后的课上应尽量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找出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而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对等分的兴趣。

2、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学习感知二等分。

3、发展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若干、各种实物图片若干、夹子若干、拱形两个、记录卡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参观商店导入,引起兴趣,初步感知二等分。

1、导入语:“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参观商店,好吗?”

2、幼儿自由参观。

3、小结:“你看见了什么?”

4、自由探索二等分的分法。

5、要求:请用折叠的'方法把喜欢的折成相同大小的两份。

6、小结:把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叫做二等分。

二、幼儿操作探索,进一步感知二等分。

1、示范演示。

2、操作要求:

(1)请用折叠的方法把图形分成相等的两份,并完成记录卡。

(2)操作时注意自己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三、小结与评价。

四、游戏:“找朋友”,巩固二等分的学习。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4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对应数量与数字1~10。

2、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数字卡(1~10)》(自制的及挂图)、1~10的数字儿歌、教室里的各种物品、蜡笔、自制人物教具、篮子六个(在篮子上贴上1~10的数字)、自制花(花瓣上贴不同数量的小画点)

活动过程:

一、复习点数。

1、出示1~10的`挂图。

师:请小朋友一起来复习数数,请看图片,老师指到哪个东西就请小朋友数出来。

2、点数实物。

师:请小朋友们现在数一数,我们教室里的桌子有几张?黑板有几个?玩具柜有几个?……

二、教师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以情景引起幼儿兴趣。

师:告诉小朋友一个好消息,小豆豆明天要过生日,她想邀请小朋友们去参加生日晚会,你们想不想去?(幼儿回答)

师:那我们送小豆豆什么生日礼物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对幼儿的回答给予肯定。

师:我们大家一起去采花,明天送给小豆豆,好不好?(幼儿回答)

师:小朋友们看,花园里开了这么多花(教师把花洒在桌面上)请小朋友看看这些花有什么不一样吗?(幼儿说)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漂亮的小篮子,大家仔细看一看,小篮子有什么不一样?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师:下面小朋友们就去给小豆豆采花好不好?(幼儿回答)

师:在采花时小朋友们要让花的点子与花篮上的数字一样,听音乐开始采花,音乐停了采花结束

2、幼儿开始游戏(采花)

活动结束:

采花结束后,教师要找幼儿说一说:"你们采了几朵花?采花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只要能说出点子和数字一样或数字和点子一样就可以了?)

活动反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够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知道测量时应首尾相接。

2.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3.能够合作测量,完成任务。

【活动准备】

《一天天长大的小树》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树苗的图片,引起幼儿的注意。

T:亲爱的小朋友,我们要一起来听一个好听的故事,它的名字是《一天天长大的小树》,故事里有一颗小树苗(出示小树苗的图片),大家看,这是一颗怎样的小树苗呢?

T:是的,这是一颗长得小小的、黄黄的小树苗,它有一个大大的梦想,就是变成一颗什么呢?是的可以让我们小朋友玩耍、休息的大树。可是要变成这棵大树那得变得有多高呢?小树苗现在又有多高呢,那个孩子可以帮助他想个办法。

T:我们平时会用到哪些工具进行测量?

T:如果要测量一个物体的高度或者长度,我们都会用到一些测量工具。看看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用到哪些工具,这些工具你都见过吗?

欣赏PPT

教师:那我们故事中的小树苗会用什么工具来进行测量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二、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

教师开始讲述故事,欣赏故事内容的第一页

T:在故事中,小树苗是用什么来测量的(手掌)

T:那等会,老师就请小朋友不但用故事里的手掌进行测量,还给你们准备了另外的一些工具,有毛线、积木、吸管、纸条,小朋友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进行测量,如果我拿到了一根吸管,这要怎么来测量呢?(教师先演示一下)等会请大家测量好了,要告诉我们你是怎么来测量的,结果是什么!

(从底部进行测量)

幼儿自由测量。

T:哪个孩子可以告诉我们大家你的测量结果,同时来演示一下?

T:孩子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咋们的操作结果一样吗?小树苗有不同答案的身高,那你觉得哪种记录起来比较方便、比较好呢,那接下来,就请小朋友用你喜欢的测量工具来给大树进行测量。

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测量

三、自由选择、测量

T: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小树苗有多高,长成一棵大树又必须有多高!原来我们通过测量工具就可以知道这些。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长度是你想知道的?

T:小朋友们,就用你手中的工具去量量他们吧!

幼儿自由选择教师里的物品进行测量。

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小树长大了》是一则排图讲述,它由四幅图片组成的,它简单再现了小树成长的过程,画面的变化较为显著,图片间的联系容易发现,很适合小班孩子观察讲述,但在具体过程的实施中我也深有体会,现在我边讲环节边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

第一环节:激趣引疑

我利用展台在大屏幕上展出一棵高高大的苹果树,让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并引出高高的大树小时候又是怎样的呢?自然进入第二个环节。

第二个环节:幼儿自己拿出小树长大的四幅小照片,自由观察并按序排放。孩子们此时兴趣盎然,都能认真观察图片,部分孩子能正确按序排放,并能简单说出理由。

第三个环节:我边放故事录音,边让幼儿看大屏幕,让幼儿从视觉和听觉上进一步理解小树长大的详细过程,紧接着我让个别能力强的幼儿上台大胆讲一讲,小树长大的故事,但此环节存在问题有1、台上的幼儿讲时台下的幼儿在玩自己的小图片,孩子注意力已开始分散。

2、台上幼儿不敢在集体中大胆发言,这与小班幼儿交谈能力比较差有直接原因,因此出现教师在台上极力启发讲故事的幼儿,而台下幼儿不注意倾听。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而我在组织过程中一直让孩子手里拿着小图片,没有给孩子说的机会,形式单一,孩子失去了兴趣,从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应多给孩子提供说的机会,鼓励孩子大胆说,使他们的语言在实际运用中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