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蚕姑娘教学设计

2025/10/31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蚕姑娘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蚕姑娘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7自然段,深入理解课文,进一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蚕床、蚕山、盖新的房、开了窗”。

教具准备:

挂图、复印纸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

衣裳 蚕姑娘 又黑又小 又白又嫩

漂亮 暖洋洋 又黄又瘦 又白又胖

2、春天,春蚕从蚕卵里钻了出来,刚钻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又是怎样长大的呢?

二、教授新课

1、教学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①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是什么样子的?

②蚕姑娘出来以后就干什么?边读边把写蚕姑娘动作词圈出来。

③讨论,圈出动词:吃、睡、脱、醒、变。

④讨论,出示句子:“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变成黄姑娘。”(师板书:黑→黄)

A比较:这个句子与课文第二段有什么不同?

⑤当看见蚕渐渐长大了,你的心会怎样呢?

⑥自由练读。

⑦指导看图理解词语“蚕床”。

⑧醒了,醒了”,省去一个“醒了”,读读,体会有什么不同?

⑨师小结:

蚕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这就叫做“蚕眠”。蚕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脱去一层皮,第一次蚕眠脱去的是黑皮,换上了黄皮,所以说变成了“黄姑娘”。

2、教学第3-5自然段

①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找找有关写蚕动作的词,想想蚕又起了什么变化,再读一读。

②指名说说圈出哪些动词。

③讨论蚕的变化,出示句子:“蚕姑娘变成白姑娘,身体渐渐发胖,渐渐发亮。”(板书:白→胖→亮)

A比较这句话与课文的第3-5自然段有什么不同?

④指导朗读第二至五自然段,指名读,师生评议。

3、教学第6-7自然段

(1)教学第6自然段。

①这个自然段蚕干什么呢?

②指名读。

③理解词语:“盖新的房,蚕山”。

(2)指名读第7自然段。

①茧子里面的蚕姑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蛹“。

②为什么它一生不响呢,它在干什么?

③“茧子开了窗“说明什么?

4.指导看图。

三、板书小结,总结课文

蚕的整个生长是一个经历,是由卵变蚕又变茧变蛾的大变过程,而蚕从幼蚕、成熟蚕是一个由黑变黄变白变胖变亮的小变过程。

四、板书设计:

↗ ↘

卵(黑→黄→白→胖)茧

↖ ↙

蚕姑娘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 了解蚕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变化,能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蚕的身体变化。

2. 会正确朗读2-5小节。

3. 会仿照句子用“渐渐”写一句话。

教具:课件、纸条、蚕的图片、磁带、表示蚕的一生变化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二人一组,认读生字

2. 会读了,认识了,那你会不会写这些字呢?(事先在黑板上贴上四个拼音)齐读拼音,让四个小朋友上台写生字。

3. 校对

4. 上堂课,我们还知道蚕姑娘(贴画)是从卵(边说边贴画)里钻出来的。

二、教学新知

引导:刚从卵了钻出来的蚕姑娘是怎样的?(板书:又黑又小)课文哪一小节告诉我们刚从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又黑由小的?(第二小节)

(一)

1. 让我们自由读第二小节(出示纸条:读课文),读好了请举手。再请一位小朋友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蚕床”是什么意思?“黑衣裳”什么意思?

2. 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什么?(生答:……)你能动一动自己的小手吗?把这一小节中表示蚕姑娘动作的词用圆圈圈出来吗?(出示纸条:圈动词)(校对)睡前与睡后的蚕姑娘有什么区别?(出示板书:又黄又瘦)

3. 你已经知道蚕姑娘的变化了,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出示课件)来说说蚕姑娘第一次睡觉的变化吗?(出示纸条:说变化)(出示已写好的课件)请生个别读,再齐读。

(二)睡了一次的蚕姑娘还想睡觉吗?

1. 哪一小节写了蚕姑娘第二次睡觉?(第三小节)请一位同学读第三小节

2. 圈出表示蚕姑娘动作的词

3. (出示课件)用先吃桑叶,接着睡觉,然后(),最后()的句式来说说它的变化?

(三)

1. 学完二,三小节,你发现我们学习这两小节的方法一样吗?(一样)都是用怎样的方法来学习的?(先读课文,然后圈动词,最后说变化)我请一位小朋友做一下小老师,用刚才的方法来教同学们学习第四小节.

2. 师补充:这里“渐渐”什么意思?用渐渐说话(出示课件)

把句子补充完整。

蚕姑娘的身体渐渐_________

__________发黄了__________。

(四)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自己学习第五小节(出示课件)

提示:1. 读第五小节,读准字音

2. 圈出表示蚕姑娘动作的词3. 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说说蚕的变化

小结2——5节:

1. 学完2——5小节,我们知道蚕共睡了四次觉,你能看着课件,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说蚕四次睡觉的变化吗?

2. 张老师把2——5小节归为一个小节,请同学读,再请你找一找这一段中的反义词(胖-瘦,黑-白,旧-新,穿上-脱下)

师说一个,生答一个,组成一对反义词,加强巩固。

(五)

睡了四次的蚕姑娘还有那些变化?(变茧,变蛾)边说边贴画这就是蚕的一生。

三、巩固知识:

1. 接下来我要请同学来表演蚕的一生,(边听录音边表演)

2. 出示课件:蚕的一生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3. 齐读2——5小节

布置作业:课后习题1.3.4.5

板书设计:12 蚕姑娘

jiǎn

茧(茧的图)又黑又小

é cán

蛾(蛾的图)蚕(蚕的图)又黄又瘦

luǎn 又白又嫩

卵(卵的图)又白又胖

读课文圈动词说变

蚕姑娘教学设计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整体感受。了解蚕姑娘的一些大概特点。

3.课文中的生字课文能准确书写。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把课文读准确,课文较长完成初读要求。

难点:人人能正确流利地读好全文,并初步知道蚕的生长过程。对策:留下充足的实践反复读,示范讲解,领读。

教学准备: 挂图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蚕的挂图

这是什么? 谁认识?

2.板书 蚕(cán)

3.写课题,学生写生字姑娘

蚕姑娘是怎样生长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二、初读课文

1.提出初读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读好词语,把句子反复读顺。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音。

3.检查自读情况:

难读的句子:

(1)春天天气暖洋洋,蚕卵里钻出蚕姑娘。

(2)蚕姑娘吐出丝儿来,要盖新的房。

(3)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的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

自由练习,指名朗读。

难读生字词语:

钻 (zun)出 平舌音

桑 (sng)叶 平舌音 后鼻音

旧衣裳 (shang) 翘舌音

蚕(cán)床(chuáng)

自由练习,指名朗读。

开火车朗读词语。

三、整体感受

1、再读课文,自由练习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

2、开火车逐段朗读课文

3、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1)、蚕姑娘从哪里钻出?

(2)、睡了共几回? 后来又干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教学生字:蚕、桑、姑、娘。说说记忆方法

3、范写生字

学生描红,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循文明像: 细读课文,了解蚕得胜藏过程及生长特点。

2.体情悟道: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了解蚕姑娘的生长过程。背诵课文教学

难点: 辨析课文中相似段落的不同。

对策: 朗读,比较,理解内容,理清线索。

教学准备:图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复习:

朗读,默写词语:

变成 吐丝 蚕姑娘

换上 从此 暖洋洋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体会“暖洋洋”比较温暖

3、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4、解释 : 蚕卵 又黑又小的是蚕的'籽

5、齐读这一小节

(二)学习2—5节

1.学习第二小节

刚从蚕卵里钻出的蚕是什么样子? 指名读

板书 又黑又小 看图理解又黑又小

以后它怎么样?

它睡眠后有什么变化?

小结:学了这一节,我们知道了蚕在生长中开始阶段的情况。

2.学习3—5自然段

自由轻声读 ,看看蚕姑娘发生了什么变化?检查:

又( )又( )的蚕姑娘——又( )又( )的蚕姑娘——又( )又( )的蚕姑娘。

3.根据填空自由背诵

(三)学习第6节

蚕姑娘又吃了桑叶它干什么去了?

上蚕山——结茧

看图理解

“蚕茧 ”

(四)学习第7节

最后,蚕茧里飞出了什么?

它是什么样的?

学生看图理解说说

(五)小结

1.课文向我们介绍蚕的生长过程,谁来说说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蚕的生长过程。

2.你觉得蚕怎么样?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回答。

(师根据课文内容概括介绍蚕的作用,蚕丝可以做丝绸。)

三、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2、学写生字:旧、换、胖、盖、响

3、范写,学生描红。

蚕姑娘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识字、写字。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看图导入,板书课题

1、出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蚕

你能说说蚕的样子吗?(或教师讲)

2、板书:很多人把蚕叫做蚕姑娘,但“姑娘”一般年轻的没有结过婚的女子为“姑娘”,为什么把蚕叫做“蚕姑娘”呢?请小朋友们好好学习这篇课文以后再作回答。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2、同桌互相交流,指名当众发言。(教师可相机讲述文中其他插图的图意。)

3继续自读课文:1)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2)标出小节数,边读边思考:课文哪几个小节具体写了蚕生长变化的过程?

4、出示生字卡,学生自主学字,想办法记住字形。

5、认读生字,小组交流记生字的办法。

6、分小节读课文,说说课文哪几个小节具体写了蚕生长变化的`过程?

7、齐读课文二——五小节。

三、指导书写

1、带领学生书空生字笔顺。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在田字格的位置。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相机指导。

4、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内容:指导学生精读课文。

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重点: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用具:课件演示有关蚕的图片。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

2、抽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想一想,读了这一小节,你知道什么?

3、播放课件,指导学生认识“蚕卵”,直观感受“蚕卵里钻出蚕姑娘”的情景。

4、齐读后小结:读了这一小节,我们知道了蚕是春天从蚕卵里钻出来的。

第二——第五小节:

1、播放课件,演示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

2、自由读课文二——五小节,找找这几个小节哪些语句是相同的,哪些语句是不同的。

3、讨论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

板书:吃 睡 脱 醒 变

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天天发亮

4、齐读课文二——五小节。

第六——七小节:

1、指名读第六——七小节。

2、播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蚕吐丝结茧前后的情况,理解“蚕山”、“茧子”等词语。板书:吐丝 结茧 蛾姑娘

3、齐读这两个小节。

三、练习:根据课文填空(略)

四、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看板书说说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

3、指导背诵课文。

五、课外实践:自己养一些春蚕,仔细观察蚕的变化。

蚕姑娘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

2、会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渐渐、又白又胖、新房、茧子、一声不响”等词语的意思。

3、会仿照例句用“渐渐”写话。

4、能通过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蚕”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2、揭题:教学“蚕”,想一想,为什么叫它蚕姑娘呢?

(1)出示一块丝巾,这块丝巾漂亮吗?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谁知道这块又软又滑的丝巾是用什么织成的?

(2)出示课题:12、蚕姑娘教学生字“蚕”,读准字音。

3、你知道关于蚕姑娘哪些知识?

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蚕姑娘。学习生字“姑娘”

二、初读指导。

1、第一遍自己大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圈出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遍。

2、第二遍听同学朗读,听准字音,听懂句子。

看课件了解“蚕卵、幼蚕、蚕床、蚕山、蚕茧、蚕蛾”

①蚕卵:蚕蛾产下的子。

②蚕床:指养蚕的用具,如竹匾等(指看课件)。

③蚕山:(看课件)供蚕吐丝做茧的一束束草秆子或麦秸秆子,上尖下宽,所以叫蚕山。

④蛾:(看图)蚕的成虫。

3、第三遍小声读文,学习生字。

4、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

蚕桑叶从此瘦

钻出换上卵茧

(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节。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4)抽字词卡片,让学生读。

(5)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2、学生练习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练读课文,注意第2~5自然段词句的异同。

2、读抄词语(见文后)。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默写词语。

变成吐丝蚕姑娘吃桑叶

换上从此暖洋洋盖新房

2、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段,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蚕卵”,(蚕姑娘产下的卵)。

2、齐读这一段,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读懂的?(春天,从蚕卵里钻出来。)

三、学习课文的第2—5自然段。

1、整体入手:

①蚕姑娘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课文2—5自然段。

读完后用句式练习:()的.蚕姑娘

“AABB”的蚕姑娘

蚕姑娘是()来说一说。

②、蚕姑娘真奇怪,为什么有的说是又黑又小,有的说是又白又胖的呢?

③、课文中哪段写又黑又小的黄姑娘,哪段写又黄又瘦的白姑娘,哪段又是写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胖—又白又亮的蚕姑娘?指名读,共换了几次衣服?(四次)。[蚕不吃不动,这种睡叫“眠”我们叫它头眠、二眠、三眠、大眠]

2、学习第一次换衣服。

(1)自由读课文,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些什么?用波浪线划出表示动作的词。

(2)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蚕的变化。

(3)质疑问难,理解“蚕床”等词的意思。[蚕床就是蚕匾](说—问—读)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次换衣服。

(1)按上面的方法自学。

(2)交流。

4、学习第三、四次换衣服。

(1)自由读4、5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在写法上与前两段不同,划出来。

(2)理解“渐渐长胖”和“渐渐长亮”中的“渐渐”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语来代替?

(3)齐读4、5自然段。

5、小结:

①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

②概括大意:从_____里钻出来的又_____又_____的蚕姑娘,一共睡了_____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二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三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四次身体一天天_____。

四、学习第6段。

1、看课件后读课文,思考:蚕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重点理解“蚕山”,“盖间新房”。

(1)看课件理解“蚕山”。

(2)在课件的画面中找找,哪些是蚕姑娘盖的新房?蚕姑娘的新房是用什么盖的?“盖间新房”究竟是指什么?

3、指导朗读,重点读好“成了、成了”。

五、学习第7段。

1、字句:茧子里头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

“开了窗”是什么意思?“天窗”在哪儿?

2、看图:说说蛾姑娘在干什么?(产卵)告诉学生:蛾姑娘把卵产在蚕纸上,产完卵就死去了。

3、指导朗读,“变了、变了”作重点指导。

六、朗读全文、拓展学习。(总结全文)

1、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2、总结:蚕儿是个宝,蚕结的茧,可以缫丝,织绸。我国栽桑养蚕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两千年以前,我国的丝绸就已卖到国外,丝绸是我国的骄傲。

3、学了课文,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4、师:大千世界,有着许多可爱的昆虫,它们各自有着神奇有趣的生长过程。只要我们多注意观察、研究它们,我们就能揭开它们生长的秘密,得到很多的知识,也得到无穷的乐趣。

5、上网查找有关蚕的知识

蚕姑娘教学设计 篇6

一、儿歌导入

1、上课前,我们一起唱的这首歌曲的主人公是谁?对,它就是“蚕”。

(板书:“蚕”)这是一个平舌音的字,谁能读好它?

古时候的人,又把蚕叫做“天虫”,人们觉得它是上天赐给人们的,专门为人们吐丝结茧。在人们心里,蚕就是一位美丽能干的姑娘!(板书:姑娘)姑娘这个词,要读轻声,谁来读?

让我们一起亲热地叫叫她的名字。

2、小朋友们见过蚕吗?谁来说说?

出示图片。这就是蚕,她可是一位了不起的魔术师呢,你知道她都会变哪些戏法吗?想知道的小朋友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数数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想一想:从蚕卵里钻出的.蚕姑娘一共睡了几次?

2、检查反馈

出示蚕姑娘的信

大家读得都很认真,蚕姑娘知道小朋友们都很想了解她,所以就给大家写了封信,想看看信里面写了些什么吗?

想打开这封信,得把课文读好,有信心吗?

(1)出示第一组:蚕卵 茧子 蛾

吃桑叶 换衣裳 盖新房

先请小朋友们好好读读这些词,注意读准字音,哪些字的读音特别容易读错,等会请你做小老师给大家提个醒。

着重指出:“桑”是 平舌音;“卵”是三拼音节, 声母是l

小老师带读,去掉拼音读。

指出第二行都是蚕姑娘的动作。

(2)出示第二组:床上 换上 漂亮

脱下 吐出 蛾姑娘 旧衣裳

这几个词语,先听老师读一读,小耳朵要听仔细这些词语最后一个字的读音。

指出轻声。

自由读,指读,去掉拼音读。

(3)看来词语都难不倒大家,那么课文能读好吗?

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

指名读分自然段读课文。

读了课文以后,你知道了吗,蚕姑娘一共睡了几次?(四次)

3、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我们赶快打开蚕姑娘给我们的信,听听蚕姑娘跟我们说了些什么吧。

出示蚕姑娘的信。

小朋友们,你们的读书声真好听!你们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长大变化的呢?我真诚地邀请你们到我家来做客,让我们成为好朋友吧!我已经为你们准备了很多小礼物啦!

蚕姑娘向我们发出了邀请,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和蚕姑娘交朋友吧。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请小朋友们仔细读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蚕姑娘是在天气暖洋洋的春天钻出来的。指导朗读“暖洋洋”。

蚕姑娘是从蚕卵里钻出来的。结合图片理解“蚕卵”。

蚕姑娘“钻”的动作。结合动作表演读,体会蚕的生命力。

2、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细读第二自然段

1、蚕姑娘终于好不容易钻出了蚕卵,那么刚刚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的呢?赶快到第二自然段里找找。

(贴图)

2、又黑又小,这么娇嫩的蚕姑娘是怎样长大的呢?请小朋友们再好好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蚕姑娘的几个动作,把它们圈出来。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圈圈画画。

相机出示图片,理解“蚕床”。

3、句式训练:用“先……再……然后……最后……”的句子把蚕姑娘的变化连起来说一说。

指名说。

4、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蚕姑娘的变化吧!(出示图片),展示蚕姑娘的第一次变化。

(贴图)

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加一个表示语气的词“啊”。

学生迁移,用上不同的表示语气的词,读出不同的感受。相机指导在感叹词后不同标点符号的使用,表达出不一样的情感。

5、小结。

板书: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6、词语积累:

像“又黑又小、又黄又瘦”这样的词语,课文里还有吗?

出示: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又白又嫩 又白又胖

你还能再想出几个来吗?

五、指导书写

师范写“蚕”,学生书空。

学生观察“姑娘”两个字的共同点,分析字的间架结构,书空。

六、小结

补充板书“?”

七、作业

1、画画蚕姑娘第一次变化前后的样子,记得图上颜色;

2、把蚕姑娘第一次变化的过程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

蚕姑娘

又黑又小 → 又黄又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