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卧薪尝胆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卧薪尝胆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过灭掉。课文着重表现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三、四自然段是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合理想象,领悟故事蕴涵的哲理。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准备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卧薪尝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朗读课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古代的越国和吴国,你了解越国和吴国吗?请你介绍一下。(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4、薪指什么?胆指什么?谁卧薪尝胆?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带问题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边读边想,理解词语的意思。
简要说说故事的意思。
2、检查生字。
出示:败仗
表示
免除
屈辱
万般无奈
建议
谋臣
后患
耻辱
转弱为强
吴王
勾住
奴仆
灭掉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纠正错误读音。
(1)薪、臣是前鼻音。
(2)夫、差是多音字。
(3)会稽中的会读kuai
(4)朗读时随机出示卧薪尝胆、免除后患、万般无奈、舂米推磨、报仇雪恨、转弱为强朗读记忆。
(5)说说你理解了哪些词语,也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6)练读课文,做到熟练。
4、齐读课文,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指导写字。
1、说说哪些词语写的时候要注意。
2、指导写好患、臣
3、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2、有感情地讲述这个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读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情况下呢?学习第一段。
快速自读第一段,完成填空:
_________想征服_________,___________就强大起来,成为霸主。
3、齐读。
二、精读感悟。
过渡:出示投影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卧薪尝胆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
1、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出示: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3)、齐读,思考: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
卧薪是什么意思?薪是指什么?
尝胆懂吗?尝苦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象尝苦药一样)
板书:卧薪尝胆
(4)、勾践贵为越国一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板书:报仇雪恨
(5)轻声读这一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说的?(第一句)
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交流归纳:这一自然段以第一句为中心句,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勾践白天亲自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饭前先尝苦胆这三个方面来写他如何激励自己的。这样的段落结构属于总分结构。(板书:总分)
(6)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
两个不忘前分别加了词语时刻、提醒,如果不加有什么不同吗?
(朗读对比体会:仇恨和耻辱的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7)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试试看?
2、学习2、3自然段。
激发思考: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
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读了课文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那你知道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奴仆?
(因为会稽一战,越国站败,所以越王才会无可奈何地去吴国当奴仆。)
(3)你能把万般无奈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评议)
(4)那吴国有什么反应呢?想象当时吴王和他的谋臣们会说写什么?(小组练说)
指名扮演众大臣,向吴王提出建议。一名扮演吴王回答听了大臣们的话以后说的话。
(5)多么骄傲的吴王啊!指导读出傲气。
(6)看着这位傲气十足的吴王,你能预测一下今后局势的发展吗?
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画出有关的语句。
(2)交流:
穿:粗布衣;
住:石头房;
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吃:粗茶淡饭(想象)
小结:作为一国之君,却这样做,这些就叫屈辱。
板书:受尽屈辱
(3)文中还有那些地方可看出勾践在吴国受尽了屈辱?(在吴国整整干了3年)
(4)小结:这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了受辱程度之深(穿、住、做、吃)
一方面,表现了受辱时间之长(这度日如年的日子,他们整整过了三年)
看来他们是受尽屈辱、度日如年啊!(指导朗读)
4、理解第五自然段
(1)、讨论:在这段受尽屈辱的日子里,他会想些什么呢?(立志报仇雪恨)
(2)、过渡:是啊,这些日子会让公勾践刻骨铭心,发誓要报仇雪恨,回国以后,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引读)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听课文配乐朗读。
2、从卧薪尝胆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教师小结: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恨,终于转败为胜,灭掉吴国,后来这个故事形成一条成语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恨。
四、讲讲这个小故事。
五、指导造句。
1、找出句子读一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完成下面的填空;
在中队会上,队长李红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造句,教师评议。
六、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
1、抄词。
2、多音字组词。
夫、差
3、结合课文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课外作业
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故事到班里来交流。
板书设计:
兵败求和
忍辱负重
26、卧薪尝胆
奋发图强
转弱为强
卧薪尝胆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卧薪尝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能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内容及成语“卧薪尝胆”的含义,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三、四自然段是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合理想象,领悟故事蕴涵的哲理。
教学准备:、图片等。课前布置学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历史知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了解每一自然段的大意。结合中词语理解“卧薪尝胆”的字面含义。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这幅图,你觉得像什么?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这人图案画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钺。在战场上,谁拿着钺,谁就是指挥官。后,这个像“王”字的图案就成为权力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国君就称为--王。今天,我们就学习一则和两个王有关的故事--《卧薪尝胆》。
2、(板书课题)看老师写课题,注意“卧”的笔顺。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呢?
二、初读课。
1、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先带着刚刚提出的问题听老师朗读一遍课,然后再按老师提出的要求自由朗读课。(师范读课)(明确要求,学生自读课)
2、生字学习刚才同学们读书特别投入。生字你会读了吗?老师考考你们。(投影带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请学生领读。注意正音。)这里面有两个字老师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吴”字是上下结构,写的时候,上边要让着下边。“免”字,长撇贯穿“口”字部件,要写得舒展,最后一笔“竖弯钩”,“弯钩”部分要向外延伸。下面老师增加难度,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指名读,全班齐读)〔生字描红,视情况。〕
三、再读课。
1、字词都会读了,课也就能读得更通顺了。下面请同学们再把课读一读,边读边思考:《卧薪尝胆》这个篇课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2、课讲了怎样的一件事呢?我们一起读一读课。
①谁读第一段?(指名读)你读得很流畅!从第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呢?对了,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板书: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
②那么,起初,谁先征服了谁呢?谁读读第二段。故事的第二段告诉我们什么了呢?是啊,勾践刚开始的时候打了败仗,只好求和,到吴国做奴仆了。(板书:勾践战败求和)
我的十分钟:
吴越会稽一战,越王打了败仗,为了保留实力勾践选择了投降求和,但他报仇雪恨的心思并没有瞒过吴国的谋臣们,他们纷纷——(引读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
角色表演:吴国的谋臣们要求灭掉越国,他们会如何向吴王建议呢?吴王又是怎么拒绝的?(同桌练习表演指名表演)
这么一演,你知道“建议”是什么意思了吗?能用“建议”说一句话吗?(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指导将“建议”放在句子不同位置说话)
各位教研组长,请注意,以下的设计说明仅是对”学生十分钟”环节设计的解释和要求,老师们备课时不需要写以下内容.
【“学生十分钟”设计说明:结合我校研究课题,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想象的空间,联系上下和时代背景开展合理想象,通过生生对话自主理解“建议”一词的含义,在次基础上造句,明确运用。】
③到吴国做奴仆的勾践,又有怎样的经历呢?谁读读第三段。勾践夫妇在吴国的三年生活过得怎样呢?你能用中的一句话回答吗?是,这三年,勾践夫妇受尽了屈辱。(板书:受尽屈辱)
④三年以屈辱的生活结束了,骄傲的吴王夫差放回了勾践夫妇,他们回国后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四段话。同学们,勾践回国后的作为可以用一个词概括,是哪个词呢?想一想。是的,就是课题“卧薪尝胆”。开始有同学问,什么是“卧薪尝胆”,那么,第四段话中,哪个几个句子解释了这个问题呢?用笔画一画你找到的句子。(指名答,投影句子。)“薪”指的是什么东西?“胆”呢?(齐读句子)
⑤同学们,越王勾践放弃了本可以享受的国君的舒适生活,选择了卧薪尝胆的苦日子,那么,他的付出得到了怎样的回报呢?一起读一读最后一段。故事的大结局是怎样的呢?谁说一说?是的,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羽翼丰满的越王勾践终于报仇雪恨了。(板书: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四、三读课故事我们已经读完了,下面请同学们将课完整地朗读一遍。结合老师的板书,想想怎样用简短的几句话给别人说说“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指名说)
五、小结同学们,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令人感动,勾践发奋图强的精神催人奋进。明天我们继续学习《卧薪尝胆》这个故事,去感受勾践不屈的灵魂!六、作业课后请同学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下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学会用“建议”造句。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合理想象,理解课内容及成语“卧薪尝胆”的含义,领悟故事蕴涵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读题)
2、齐读。
3、用下列词语复习全大意:兵败会稽受尽屈辱卧薪尝胆转弱为强
两千多年前,吴国和越国都想征服对方。一次,越国---------,越王勾践只好向吴王夫差求和,到吴国当奴仆。越王勾践在吴国---------。三年之后,勾践回到越国,---------二十年,越国终于---------,灭掉了吴国,吴国国王夫差自杀身亡。
二、精读感悟。
过渡:出示投影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那么课哪一个自然段具体卧薪尝胆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找找看!
1 、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出示: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3)齐读,思考: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
“卧薪”是什么意思?“薪”是指什么?
“尝胆”懂吗?尝苦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象尝苦药一样)
(4)勾践贵为越国一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5)轻声读这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说的?(第一句)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交流归纳:这一自然段以第一句为中心句,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勾践白天亲自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饭前先尝苦胆这三个方面写他如何激励自己的。这样的段落结构属于总分结构。(板书:总——分)
(6)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两个不忘前分别加了词语“时刻”、“提醒”,如果不加有什么不同吗?(朗读对比体会:仇恨和耻辱的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7)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吗?试试看?
2、学习第3自然段。
(1)我的十分钟:
越王勾践到了吴国之后是怎么当“奴仆”的,他们又会遭到怎样的磨难呢?默读课的第3自然段,要认真读,看看这节从哪几方面写了勾践的奴仆生活?在书上勾画关键词语,简要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四个人为一小组,1号组长、2号为记录员。(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小组内交流。)
各位教研组长,请注意,以下的设计说明仅是对”学生十分钟”环节设计的解释和要求,老师们备课时不需要写以下内容.
【“学生十分钟”设计说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明确了小组的各成员的角色和分工,设计了易于操作的小组合作学习单,并把合作学习流程化,创设师生、生生、生本多元对话的时空,同时使得百分之百的学生能参与到学习中去,更可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让学习流程更精致高效。】
(2)交流:
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吃:粗茶淡饭(想象)
小结:作为一国之君,却这样做,这些就叫——屈辱。
(3)中还有那些地方可看出勾践在吴国受尽了屈辱?(在吴国整整干了3年)
(4)小结:这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了受辱程度之深(穿、住、做、吃)一方面,表现了受辱时间之长(这度日如年的日子,他们整整过了三年)看他们是受尽屈辱、度日如年啊!(指导朗读)
4、理解第五自然段
(1)讨论:在这段受尽屈辱的日子里,他会想些什么呢?(立志报仇雪恨)
(2)过渡:是啊,这些日子会让公勾践刻骨铭心,发誓要报仇雪恨,回国以后,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引读)——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
1、从卧薪尝胆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 、教师小结: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恨,终于转败为胜,灭掉吴国,后这个故事形成一条成语——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恨。
古人(蒲松龄)将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蕴藏在这么一幅对联里,老师把它写下,看谁能背下?(板书: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年越甲可吞吴。)
3、用“卧薪尝胆”造句: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中国科学家卧薪尝胆几十年,终于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了太空。你说,中国科学家有仇恨吗?他们是否每天都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都要尝一下苦胆?
4、吴王怎么也没想到,后患未除,最终竟让他——灭国了,这真是后患——无穷!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啊,当年是吴国的手下败将,当年是吴王的奴仆,今天竟然突降奇兵,灭了吴国!小朋友们,这正因为勾践二十多年一直卧薪尝胆,有着报仇雪恨的决心啊!让我们含着对勾践的敬佩之情,再回头有感情地朗读课的第四自然段!
课外作业
整理“破釜沉舟”的故事到班里交流。
卧薪尝胆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卧薪尝胆
共几课时
2
课型讲读
第几课时
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教学资源
1、练习四中的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忍辱负重、以屈求伸、奋发图强、救亡图存与本课联系紧密,可以将此成语介个本课的学习加于理解。
2、充分利用插图来帮助理解成语“卧薪尝胆”的意思。
3、对于以历史故事改编的电视剧学生有一定的经验,对历史人物的衣着打扮、君臣之礼都有一定的了解,可以以这些经验为依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更好地进入故事情境。
预习设计
1、拼读生字,去掉拼音准确朗读生字。
2、认真观察生字,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两个。
3、划词语、标小节号,并正确、流利地朗读和理解。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5、针对课文,提一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激趣引入(5分钟)
1、齐读课题
2、大概介绍卧薪尝胆的故事。
3、提出问题
4、查字典理解“卧薪尝胆”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28分钟)
预习作业1
1、展示——去拼音读生字。
2、两两过关。
预习作业2
1、展示描红
2、点评、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
3、在《习字册》上练写。
4、同桌互评
5、书空
预习作业3
说说词意
预习作业4
1、朗读展示。
2、小组内过关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0分钟)
1、概括科维尔的主要内容
2、自读课文,按出示的内容提要给课文分段。
3、选择喜欢的自然段比赛读
第四板块:学习课文第一节(5分钟)
1、默读第一自然段,了解大概内容。
2、听师介绍“长江下游”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2分钟)
第一板块:激趣引入
1、出示课题《卧薪尝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朗读课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古代的“越国”和“吴国”,你了解“越国”和“吴国”吗?谁能来介绍“卧薪尝胆”的'故事?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4、“薪”指什么?“胆”指什么?“尝”呢?
谁卧薪尝胆?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大家再查一查字典,看看“卧、薪”是什么意思,和刚才的理解是不是一致。(学生查字典对照。)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1
1、选择有代表性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小组内两两过关。
预习作业2
1、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交流。
2、点评
(1)“吴”上下结构,注意让下。
(2)“免”第六笔是长撇,穿过扁“口”下方,最后一笔竖弯勾,弯勾部分要向外延伸。
3、小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4、集体书空。
预习作业3
1、指名说说词意。
万般无奈转弱为强后患建议后患耻辱
预习作业4
1、指名学生展示交流。
2、评价、纠正。
3、朗读课文,读给同桌听,互相评价。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2、交流:
3、出示内容提要:
(1)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
(2)勾践战败求和,受尽屈辱。
(3)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
(4)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4、各自默读课文,对照“内容提要”将课文为四段。
(第一、四、五自然段各是一段,第二、三自然段为一段)
5、分段后选择喜欢的自然段比赛读。
第四板块:学习课文第一节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2、教师讲解“长江下游”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1、完成《一课一练》一作业设计
《习字册》描红。《一课一练》中的看拼音写词语。
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卧薪尝胆这个故事。
卧薪尝胆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读中感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有志者事竟成的品质。
2、创设情境,劝劝吴王,学习勾践。
3、听写词语,帮助复述,抓住重点,变序学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默写词语
1、勾践报仇雪恨亲自柴草苦胆尝苦味提醒
2、检查
师述:写字不仅要写得正确,还要写得漂亮,学习语文更是如此,不光要写会,更要学好,今天我们就来学好卧薪尝胆好不好?(好)有志者,事竟成!
二、学文(第四自然段)
1、看着这些词语,听老师讲故事,待会儿老师请你也来讲讲,看谁能更老师讲得一模一样(师讲故事,放音乐)
2、练讲一下,然后再指名讲,要求:(1)讲得正确(2)有感情
3、这就是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出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读好这一段,想想怎么分配最好?
4、指名小组读,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这一段是总分结构的段落,这样读可以读出段落结构来)
5、从哪里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引读
他这么做不是故意折磨自己吗?他想干什么?(板书:奋发图强)
6、出示“雪”,理解“报仇雪恨”。快速朗读法读其余段落。
(默读全文,思考)
(1)勾践的耻辱是什么?(第三自然段)
A、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养马驾车,舂米推磨是十分自然的事,为什么对于勾践夫妇来说,却是受尽了耻辱?这不是他自找的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B、这屈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整整三年。
指名读,齐读。(板书:忍辱负重兵败求和)
C、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国王?(引读课文)
D、他如此忍辱负重,如此奋发图强,结果怎样?
(2)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A、怎样才能读好,提提建议。
B、指导读(二十多年,终于)
C、理解“奇”最让人意想不到的还是吴王夫差(板书:转弱为强)
D、吴国怎么会转强为弱的.呢?
出示:
______________建议______________灭掉越国
______________不听大家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一演:群臣提建议:“启奏吴王,……”
E、吴王怎么也没想到,后患未除,竟让他灭国了。这真是后患无穷!
F、想象越国的奇兵兵临城下时,吴王会怎么想?你有什么话对吴王说?
三、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联系学习说一说)
2、齐读全文。
3、说说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
4、夸夸越王勾践。
板书设计:
兵败求和
忍辱负重
26、卧薪尝胆
奋发图强
转弱为强
资料提供者:
卧薪尝胆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讲述故事内容。
3 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 会用“建议”造句。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板书课题,讲述故事
1 板书课题:卧薪尝胆。领读课题
简介“卧薪尝胆”的故事:春秋时越王勾践,曾被吴王夫差打败,被围困在会稽山,万般无奈之下屈膝求和。后来,他为了使自己不因为生活安乐而忘记耻辱,夜间睡在柴草上,在自己的住处悬挂苦胆,吃饭、睡觉之前,都要尝尝那胆的苦味,激励自己的斗志。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2 从刚才讲的故事里,谁已经想到题目“卧薪尝胆”中的 “卧”、“薪”的意思?
(卧:睡。薪:柴草)
“尝”呢?(用舌头添一添或吃一点儿试试。)
3 大家再查一查字典,看看“卧、薪”是什么意思,和刚才的理解是不是一致。
(学生查字典对照。)
二 初读指导。
1 出示内容提要:
(1)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
(2)勾践战败求和,受尽屈辱。
(3)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
(4)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2 各自默读课文,对照“内容提要”将课文为四段。
(第一、四、五自然段各是一段,第二、三自然段为一段 )
3 本课生字词主要集中在第二自然段,让我们重点读这一段,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1)查字典了解:
奴仆、谋臣、万般无奈、后患
(2)联系上下文理解
免除、建议、表示、骄傲
(3)一般了解
会稽、勾践、夫差
4 出示生字:吴勾践示谋臣免患议
(1)我们怎样记住这些生字?谁有好办法请提出来!
(2)如有学生提出“谋”是“”和“某”,“践”是“足”字旁加上“线”的右半边,教师可以表扬学生能主动识字。
(3)“臣”书空:笔顺是横、竖、横折、横、竖、竖折。特别强调最后一笔是竖折。
5 写字指导。
(1)吴、患上下结构,注意让下。
(2)践,左右结构,要写的紧凑。
(3)免,第六笔是长撇,穿过扁“口”下方,最后一笔竖弯勾,弯勾部分要向外延伸。
(4)用钢笔描红。
三 作业
1 练习写生字。
2 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内容。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吴国谋臣后患免除勾践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几个部分,具体怎么分。
二、精读训练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
(1)这一段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国家。
(2)教者讲“长江下游”是今天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东部一带。
2、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画出写越王“卧薪尝胆”的有关句子。
(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
(1)指名读:“晚上,总要……尝尝它的苦味。”
(2)找出句子能解释“卧”、“薪”、“尝”、“胆”四个字的词语。
(“卧”,睡;“薪”,柴草,“尝”,尝尝;“胆”,苦胆)
(3)越王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时刻不忘报仇雪恨,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①通过“白天”、“晚上”、“每顿饭前”理解“时刻不忘”。
②理解“总要”,不是一两次,也不是一两天,而是一贯这样做。
(板书:卧薪尝胆)
(4)“兵败会稽的耻辱”是怎么一回事?
(会稽一仗,越国打了败仗以后所受到的耻辱)
(板书:吴 战胜 越)
过渡:他所受到的耻辱指的是什么?
3、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学生复述。
(抓住越国打了败仗之后,越王、吴国的谋臣、吴王三方面的表现说)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把有关写越王勾践受屈辱的句子画出。
(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来推磨,受尽屈辱 整整干了三年)
(3)体会:越王勾践在吴国三年所受屈辱一定不少,文章没有详细写,只选了穿、住、做三个方面的事情。
(4)教者指出:一个国王由原来的养尊处优,到听人使唤,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之类的'杂活、重活、累活,这变化是何等的大!
(5)怎么理解“受尽了屈辱”?
(程度深:穿的,住的,做的;时间长:三年)
4、“卧薪尝胆”的结果怎样?
(1)齐读第五自然段。
(越国转弱为强,终于灭掉了吴国)
(2)体会“终于”的用法: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到最后取得成功或胜利,用“终于”。不能突如其来地使用它。
(板书:转弱为强 灭掉)
5、漫谈:学习了“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有什么收获?
三、作业:
1、朗读课文,注意课文中一些多音字的读法。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3、练习讲“卧薪尝胆”的故事。
第 三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夫人只好推磨当奴仆要求
夫差一只磨难上当总要
2、简要说说“臣薪尝胆”的意思。
二、练习讲故事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
(1)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两千多年前 长江下游);
(2)会稽战败求和(越王表示愿当奴仆 吴王答应勾践要求);
(3)勾践受尽屈辱(穿住做三年);
(4)勾践卧薪尝胆(白天晚上睡在挂苦胆尝);
(5)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2、自由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相机指点。
三、质疑问难
(1)“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是怎么一回事?
(2)最后一个自然段时讲越国“出奇兵灭掉了吴国”,出的是什么奇兵?
对上述问题,教者不必作答,可以启发学生课外读《史记》(白话本),进一步了解“卧薪尝胆”的详细经过。
四、指导造句
1、找出课文中的原句:
吴王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
2、理解“建议”的意思。
3、想一想:什么情况下要用到“建议”?
4、练习口头造句。
5、指名造句。
五、作业
1、用“建议”造句。
2、继续练习讲“卧薪尝胆”的故事。
附板书:
12 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有取得最终胜利的道理。
3、有感情地讲述这个成语故事。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读题)
2、卧薪是什么意思?尝胆是什么意思?
3、过渡:越王勾践贵为一国之君,不享受荣华富贵,却每天睡柴草、尝苦胆,这是为什么呢?周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穿越时空,到春秋战国时期那烽烟四起的古战场上去看一看。
(二)学习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指名朗读课文14自然段。
2、学习第一段。
快速自读第一段,完成填空:
_________想征服_________,___________就强大起来,成为霸主。
3、学习第二段。
(1)两国国君都有称霸的决心,所以发生了会稽之战,越国惨败,越王勾践和几千残兵败将被围困在会稽,这时勾践作出一个什么决定?
(2)理解万般无奈的含义,并指导学生读好这种心情。
(3)为了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勾践向吴王求和,为了不让吴王起疑,甘愿和夫人一起去吴国为奴。但他报仇雪很的心思并没有瞒得过吴国的谋臣们,他们纷纷(引读第二段)
4、学习第三段。
(1)勾践夫妇在吴国过的什么日子呢?轻读第三段,用笔画出描写他们生活的句子,读一读。
(2)完成填空: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_____________
,住进了___________
,给吴王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受尽了屈辱。
(3)根据收集的资料,描述勾践夫妇还受了什么苦,什么耻辱?讲完后用四个字概括填在横线上。
完成填空: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_____________
,住进了___________
,给吴王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尽了屈辱。
5、学习第四段。
(1)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回国后他是怎样生活的呢?看图说话。
(2)你们看勾践的表情,想一想,每次尝苦胆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3)勾践是怎么做的呢?有感情地读课文。
(4)你还知道勾践做了那些事吗?给大家介绍一下。
6、正因为勾践有坚定的报仇决心和行动,所以(引读第五段)
(三)、讲故事。
提示:
1、熟读课文;
2、加入适当的.语言、表情、动作和收集的小资料,可以让你的故事更吸引人。
(四)、课后作业。
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父母或周围的朋友听。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