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目测数群。
2、让幼儿学习按数字取实物,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重点:
1、让幼儿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目测数群。
活动难点:
2、让幼儿学习按数字取实物,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磁性小动物(兔子4只鸭子5只蝴蝶6只)
数字卡片
雪花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出示小动物,引导幼儿目测数群然后进行点数的方法数数。)
老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是圣诞节哦,有一些小动物也来到我们班上跟我们一起做游戏啦,看看都来了那些小动物,它们分别有几个?
(幼儿回答)
老师:哦,来了4只小兔,5只小鸭,6只蝴蝶呀,有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有几只什么动物,而有的小朋友要通过数一数的方法才知道每种小动物的数量,其实呀我们点数数量的时候可以先进行目测,然后再继续点数哦。
二、基本部分。
老师:今天小动物来了,那老师也请来了数字宝宝,我们看看都有谁呢?如果老师要请小朋友把我们的小动物送给数字宝宝,应该怎么放呢?大家先开动脑筋想一想,然后再请小朋友们来送一送,边送的时候要边说你是怎么送的'呢。
(幼儿按数字送动物然后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检查)
老师:好的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送的对不对,那如果又来了5只小狗我们应该送给数字几啊?对啦,也应该送给数字5哦。
(幼儿进行送雪花片的游戏)
老师:刚刚呀,我们给数字宝宝送了小动物,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送一送礼物给数字宝宝呢?
那么我们现在来玩送雪花片的游戏吧,老师举出数字卡片,小朋友根据老师拿的数字卡片来送雪花片,送的雪花片数量要跟老师拿出来的数字宝宝的数量一样哦,明白吗?我们把雪花片整齐的摆在桌面上,看看谁摆的好摆的快!
(幼儿开始游戏)
老师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指出出现的问题并纠正。
三、活动结束。
1、评价幼儿的操作情况。
2、引导幼儿收整操作材料。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并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2、学习用符号表示两个集合的数量关系,以及用符号表示10以内数量变化的关系。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
活动准备:
1.ppt农耕园(6颗花生、5个玉米、7个芋艿、8个番薯的图片)。
2、数字卡片及“>”、“<”卡片。
3、数字卡片若干。
4、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茄子、西红柿、青菜、青椒、土豆等多种不同数量的蔬菜)。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农耕园参观,导入课题。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动物园,好不好?”
教师播放ppt,认识农耕园的农作物。
(二)认识“>”和“<”。
1、认识“>”。
教师:“刚才我们在农耕园里看到了这么多农作物,出示花生图片:“看到有几颗花生呢?”出示玉米的图片:“看到有几个玉米呢?”。
幼儿逐一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花生和玉米比,谁多?谁少?”“怎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能用等号表示吗?”
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6”大于“5”。
2、认识“<”。
教师:“还有什么农作物呢?”教师出示7个芋艿、8个番薯的图片,“芋艿和番薯比,谁多?谁少呢?”“怎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能用等号表示吗?”
启发引导幼儿,引出“<”,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初步理解小于号的含义,说出“7”小于“8”。
(三)启发幼儿找出“>”和“<”的内在规律。
1、教师:“>”和“”还是“<”,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
2、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四)游戏:学做“>”和“<”。
1.教师出示两个数字,请两名幼儿做数字,一名幼儿站在两个数字中间,运用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用身体姿势表演“>”或“<”,并请全体幼儿读出来。
2.全体幼儿参与游戏活动(幼儿三人一组合作),教师出示数字,请扮演数字的幼儿取好相应的数字,一名幼儿扮演大于号(小于号),表现数量关系,并一起念出声来。
(五)巩固练习。
1、交代操作要求
教师:农耕园里还有好多农作物呢,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他们,并用请你们先比较两组物体哪组多,哪组少。想一想,在中间空格里填一个什么符号?”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集体讲评幼儿的操作进行小结。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园培养目标、幼儿园教育内容和幼儿身体发展的水平,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物质条件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精心设计与组织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活动,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使幼儿得到充分的发展。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知识内容单调枯燥,思维训练比较严格,农耕园的一些农作物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也容易让幼儿接受,能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利用带领幼儿去农耕园参观引入课题,然后再并结合ppt图片观察、比较、交流,让幼儿初步感受小于号的方向性和外形特征。以比较的方式,运用语言,引导幼儿进一步发现、感受大于号小于号的方向性与外形特征。用儿歌引导幼儿用身体去感知大于号和小于号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表演游戏这一环节,幼儿在感受的过程中记住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开口方向,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最后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使幼儿理解了符号的含义,并在数的比较中学习两个符号的运用,从中培养幼儿比较、判断的能力。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灵活运用新知识。活动后我感觉如果能用实物放入到我的这个教学中来的话,可能会让幼儿获得直接具体的感知,能促进幼儿对事物有较全面深刻的印象,效果可能会更加好的。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复习6—10各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分合方法,并将重复的记录去掉。
2、会看一组分和记录读出两组分合记录。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主动地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6-10的组成
2、物质准备:记录纸和笔、操作用书
活动过程
一、复习10以内各数的组成
1、师:我们已经学会那些数字的`组成?它们各有几种分法?是哪集种呢?
2、请2-3名幼儿自主选择一个总数,介绍它的分合方法,教师进行记录,师幼共同检查。引导幼儿说说这些分合记录是有序还是无序的?按什么顺序记录的?
二、找相同
1、师:看看谁的眼睛象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发现9的分法中有相同的吗?
引导幼儿找出相同的分法
2、师:9有8种分法,其中许多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些相同的分法去掉一个
3、引导幼儿去掉相同的方法,然后观察发现记录结果少了,更方便看了。
4、引导幼儿看一种记录读出两种分合方法,使幼儿感受到,虽然记录少了,但分法没少,可以看一种记录就想到两种分法。
5、再出示一组幼儿的组成记录单,请幼儿比赛找到相同的,并去掉相同的。
三、幼儿操作活动
1、找相同
观察数字组成记录单,圈出相同的分合式,读一读其他分合式的两种分法。
2、组成填空
请幼儿先读一读总数,在看一边的部分数是几,想一想缺少的部分是几,在方格上填上该数字。
四、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找相同”记录单,请大家看一组记录说出两种分法。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2、激发的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的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ppt
2、骰子若干个,笔,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体验2元超市购物,引起兴趣
小朋发。过年的.时候你们有了压岁钱,喜欢到哪里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超
市商场)那你的有没有去过2元超市。
二、幼儿购物和体验,感受单双数。
1、出示代币卷5元。数一数这里有几个代币券、(从左到右数。这里有5元钱可以到超市买到几样东西呢?花2个硬币买一样东西)
2、看看林老师2元硬币买一样商品。(边说边圈)剩下一个能不能买。为什么?
3、老师为小朋友准备(1-10)代印卷,请小朋友圈圈看看2个2个圈起来。
三、幼儿操作
1、单数有:1、3、5、7、9双数有:2、4、6、8、10
2、师生互动:教师说单双数数字,幼儿抢答。
3、找出身上的单数和双数
4、加深难度,幼儿回答。教师出示:32、47、68、73
四、统计表
1、找一找单双数的密码。
2、幼儿和同伴合作操作统计表
五、结束部分
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单双数秘密。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去找找幼儿园那些东西是单双数的好吗?
反思:本活动是一个注重操作性、游戏性、延伸性的教学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之中,10以内单双数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教学内容,通过活动设计的层层,内容由浅入深,通过幼儿自主操作学具,探索、思考、建构数学知识,优化教育策略提升教育行为。首先活动其主要的目标是:
1、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2、激发的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的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根据目标,活动是这样展开的:首先,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以2元超市如题引起幼儿兴趣。然后认识单数和双数。中间环节以游戏环节进入区分单双数。
总的来说这节活动的目标基本达到了,但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练习操作常规时间比较短,有个幼儿操作不到位,也出现个别细节错误,这样肯定会影响了活动程度的节奏,以及课程内容的挖掘。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感知物体的数量,并能用相应的词汇“多、少、一样多”。
2、乐于与同伴合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套操作材料(瓶子和盖子各不多于5个);幼儿计算用书.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想请你们和我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瓶子娃娃找帽子"
(二)幼儿操作,师幼讨论
1、瓶子娃娃找帽子
现在,小朋友手上都有一些瓶子娃娃和帽子,那请你们先把自己的.瓶子娃娃排好队,再为瓶子娃娃戴上帽子。观察一娃娃有没有都找到帽子?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讨论
操作完的小朋友可以跟同伴说说你操作的结果?互相讨论一下娃娃为什么找到,那帽子有没有找到主人?
3、师幼共同探索
4、师小结
5、指导幼儿看计算用书并做练习
(三)活动延伸
请幼儿想一想有什么办法使娃娃和帽子一样多。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6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