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我是什么》教案

2025/11/08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我是什么》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我是什么》教案 篇1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

生:因为孙悟空会七十二变。

师:对,它会变,我也会变,你想知道我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14课(师指课题)。

生:(齐读)我是什么。

(点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一下子就调动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究竟“我”是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带着自身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

师:“我”是什么?有谁知道?

生l:我知道“我”是天空。

生2:我知道“我”是彩虹。

生3:我知道“我”是水。

师:你真会读书,我们就应该这样读书。下面我们再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划出来,多读几遍。(利用个别读、齐读、开火车读、拍手读等形式让学生认读生字)

师:这些生字同学们都会读,下节课我们再来记生字写生字。

(点评:让学生圈划生字,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用多种形式读识字,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扫清阅读的障碍。)

三、学习课文。

1、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谁想读第一段?

指名读,其它同学边听边想:我会变成什么?

生:我会变成汽和云。(师板书)

师:谁能找出写变成汽的句子?

生:我找出“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这一句。

师:还有哪些句子是描写变成云的?

生l:还有“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颗粒,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这一句。

生2:还有“有时候我穿白衣服,有时候我穿黑衣服,早晨和黄昏我又经常把红纱披在身上。”

师:说得真好,掌声褒扬。

(课件出示几种不同色彩的云,配上“有时候……披在身上”)

师:你们看,这些云美吗?你想读吗?(想)那就自由读读吧!学生自由练读。指名一人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生l:我读懂了穿白衣服的云叫白云,穿黑衣服的云叫乌云,穿红纱的云叫红霞。

生2:我读懂了云有不同的色彩,多美呀!

师:说得真好,请同学们美美地读一遍。

全班齐读。

师:谁能用“有时候……有时候……”说一句话。

学生踊跃发言。

师:水变成汽,汽变成云,云又变成什么呢?请同学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生l:我知道云会变成雨。

生2:我知道云会变成雪。

生3:我知道云会变成冰雹。

(师板书,并投影第一句话。)

师:变成雨的这一句谁来读?

生:我想试试。(大声地读,读完,其他小朋友举手)

师:你们想对他说什么?

生1:他的声音很洪亮,不过有些地方没有停顿。

生2:他的声音很响亮,可是没有读出感情。

师:谁愿意再试试?

生3:我来试试。(大声、有感情读好)

师:听到掌声了吗?老师也想提意见,行吗?

生:行。

师:我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很好,特别“飘浮、落”很形象,大家能不能像他那样练习读好第2、3句?

生:有!(充溢信心)

师:那开始吧!

(同学们练习读给同桌听)

师:谁想读第2、第3句。

生1、生2分别读第2、第3句。

师:谁想挑战他们?

(同学们积极举手)

师:你们真是勇敢的小朋友!

(指名1人读全段)

师:你们这么爱读书,老师也想读了,行不行?

生:行。

(师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也想读吗?老师相信你们通过练习,一定会超越老师的,对不对?

生:对!

师:水会变成雨、冰雹、雪,那么落下的雨、冰雹、雪又跑到哪里去了呢?自由读第三段。

(一名学生大声读)

师:同学们想一想,池子里的水静静的,好像人在睡觉一样,那我们应该怎样读?

生:我认为应该轻轻地读。

师:你能试一试吗?(生试读)

师:我们明白睡觉这个词怎样读了,那么其它的4个词,你又知道哪个应该怎样读?

生l:我觉得散步是自由自在的',应该比睡觉高声一点。

生2:我觉得奔跑是快快的跑,应该更大声。

生3:我认为唱歌、跳舞是很高兴的,应该读出高兴一点。

生4:我认为朗读的声音应该逐渐升高。

师:听你们一说,老师也想读了。

(师在音乐声中朗读第三段,全班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l:我好像看到了水在池子里睡觉。

生2:我好像听到了水在唱歌。

师:你想读了吗?开始吧!

(学生自由练习读)

师:谁想试试?

生1:我来试试。(朗读)

生2:我也试试。(有感情朗读)

师:读得真好,我们看着图,一起像他那样读好。

(点评:以读代讲,没有烦琐的提问,让学生充沛地读,读中思,读中悟。尤其是抓住重点的词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内化。朗读的指导和朗读的评价融为一体,使教学的预设和生成相得益彰。)

师:你们想知道水的脾气吗?那就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吧。

(学生响亮、自由朗读)

师:你读懂了什么?有谁想说。

生l:我读懂水有时候做好事,有时候做坏事。

生2:我读懂了水有时候温和,有时候暴躁。

师:那水在什么时候温和,什么时候暴躁?

生3:我读懂了水温和时做好事,暴躁时会做坏事。

师:同学们读懂的真多,看来同学们真会读书。那谁还有不明白的问题?

生:我不明白水会做什么好事,什么坏事?

师:你提的问题真好,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推荐推荐。(学生在小组内发言,互相推荐。)

师:谁想说?

生1:我知道水能给人们饮用。

生2:我知道水可以洗衣服,可以洗菜。

生3:我知道水能灌溉农田。

师:同学们讨论得真好,那水还会做什么坏事?

生4:我知道水会淹死人。

生5:我知道水可以冲毁房屋。

师:既然水会做好事,也会做坏事,你能想出什么方法让它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呢?

生6:我们可以筑堤坝。

生7:我们还可以利用水来发电。

师:对,水是珍贵的资源,我们要节约用水。

(点评:让学生推荐读懂的和提出不懂的,充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途径。)

四、总结课文,推荐收获。

师: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水会变。

生2:我知道了水可以变成雨。

生3:我知道了水可以做许多的好事。

生4:我知道我们要用水来发电,为人民做好事。

(点评:课结束,让学生推荐学文的收获,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时改进教法。)

五、作业安排。

搜集有关水的资料,多看《十万个为什么》等课外书。

(点评:课后让学生搜集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我是什么》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我是什么》是选自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全文共五段,第一段和第二段讲了水变成汽、云、雨、雹子、雪的不同形态;第三段讲了水在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的情况;第四段讲水给人们带来的利弊;第五段用问句的方式与课题照应,并激励读者找到答案。

二、学情分析: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积累的生活常识不多。因此,抓住低年级学生爱看电视,喜欢声像同步、声情并茂、动静结合的动态事物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中的有利资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力求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生之乐,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参与听说读写的过程,参与想象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树立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难点:通过对课文的个性化朗读,感悟、琢磨水的变化规律和科学道理。

五、教法学法:

(一)教法:

1、直观演示法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3、鼓励欣赏法

(二)学法:

1、自主学习法

2、合作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整体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来猜几个好不好?

出示投影:(1)忽然不见忽然有,像龙像虎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

(学生回答:云,教师板书)

出示投影:(2)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不接地,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

(学生回答:雨,教师板书)

出示投影:(3)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园中结上来。

(学生回答:雪,教师板书)

出示投影:(4)大小珍珠光又亮,霹雳叭啦从天降,小孩捡起捧在手,慢慢一沉水一汪。

(学生回答:雹子,教师板书)

(2)师: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它们都与什么有关?

(它们都是自然现象,与水有关。)

今天,我们就学与它们有关的课文,请看课题《我是什么》(板书)。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课文中的“我”是什么,好不好?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我是什么》。

2、初读课文,检查、积累生字词

师:同学们选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读课文,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把句子读通顺,还要把课文读出感情。

(生:读课文。)

师: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课生字

fúpèngbáobàozàozāi

浮碰雹暴躁灾

qìyānjiāhuǐguàngài

器淹稼毁灌溉

师:这是本课的生字,自己试着读一读吧!

(生:朗读生字)

师:小组合作,遇到不认识的字大家交流交流。

生:学生识字、讨论。

师:我们能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一个字,上面两个口,下面两个口,中间一个小花狗,你们猜这是什么字?

生:是“器”。

师:再比如说“灾”字,宝盖头好比人家的房子,火代表人家着了火,那么这个人家就受灾了。我们都能用联想的方法记住生字。同学们还可以利用很多方法,在很短时间内记住这些生字,那么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些词语。

投影:飘浮灾害暴躁灌溉机器毁灭

生:认读

师:生字、词语读得这么熟,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课文。

3、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指明一组同学开火车读课文,其他组边听边想:我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水)

师: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啊,它们还会变呢!谁愿意做小水珠啊?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都能变成什么?

(学生回答:雨、雪、雹子、云)

师:大家都会变啊,再读读课文吧,该怎样读,和你的小伙伴读读第一自然吧!

(2)投影画面,谁能根据画面读文中的句子?

(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

投影句子。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指名读)

投影画面:出现红云、黑云,白云指名朗读文中有关句子。(学生分别读红云、黑云、白云有关句子。)

(3)听了刚才几个同学的朗读,老师再提几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

a、什么时候穿红衣服?

b、什么时候穿黑衣服?

c、什么时候穿白衣服?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小结:太阳刚出和傍晚时,穿红衣服,下雨天、阴天天空出现乌云就是穿黑衣服,晴朗天气就穿白衣服。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能变成什么。下面我们再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投影:我在空中飘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

(2)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对所填的词的理解。(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3)谁能把水的变化再说说?(根据同学们说的')教师小结:水由于太阳的照射,小水珠变成汽在空中漂浮,又变成云,遇到冷风变成雨雪,雹子在空中落下来,水在自然界里就是这样循环变化着。

2、片段教学过程:

(1)巩固字词,导入新课:

师:刚才我们已经熟读了生字词和课文,让我们再来巩固一下。

齐读生字与课文

师:课文读完了,大家猜出文中的“我”是什么了吗?

(生:水)

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这么快就猜出谜底了。那同学们知道谁具有七十二变的能力?

(生:孙悟空)

师:不错,除了孙悟空,我们今天学的课文中的水也有多种变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它有哪些变化吧!有没有同学愿意来告诉老师,文中的“我”有几种变化,分别是那几种呢?

(生:5种,汽、云、雨、雹子、雪)

(2)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指明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什么?

(生:汽)(板书)

师:汽升到天空又变成什么呢?

(生:云)(板书)

师:我们每天都能看到云,不知道同学们观察到没有,云朵也会穿衣服,同学们知道,云朵会穿那几种颜色的衣服吗?(讨论)

(生:白色、黑色、红色)

师:很好,那什么时候穿白色的衣服,什么时候穿黑色的衣服,什么时候又穿红色的衣服呢?

(生:晴天的时候穿白色,雨天或阴天的时候穿黑色,早餐和傍晚穿红色)

投影画面:出现红云、黑云,白云指名朗读文中有关句子。(学生分别读红云、黑云、白云有关句子。)

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云碰到冷风,它会变成什么呢?

(生:雨,雹子,雪)(板书)

师:文中的“雨”“雹子”“雪”都有一个相应的动词,请同学们把这三个动词找出来,我们再来做一道填空题。

投影:我在空中飘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

(3)总结:

谁能把水的变化再说说?(根据同学们说的)教师小结:水由于太阳的照射,小水珠变成汽在空中漂浮,又变成云,遇到冷风变成雨雪,雹子在空中落下来,水在自然界里就是这样循环变化着。

(4)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到自然界中去观察水,了解水。下课!

七、板书设计:

我是什么

汽云

雨雹子雪

《我是什么》教案 篇3

1.认识“晒、极”等14个生字和多音字“没”,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云、雨、冰雹、雪等自然现象都是由水变化形成的,感受水与人类密切的关系。

3.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积累课文中的四字短语: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理解文中的动词“落、打、飘”,并能说句子。

4.初步感受科普童话,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科普童话的兴趣。

重点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难点

1.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积累课文中的四字短语: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2.理解文中的动词“落、打、飘”,并能说句子。

1.识写生字

认读生字“滴”和“溪”,宜采用部首归类法认读。通过观察字形,明确部首中带有“氵”的字都是表示与水有关的事物。认读“极”和“越”,宜借助比较的方式认读。认读“晒、傍、坏、屋”时,宜用组词法认读。认读“毁、奔、猜”这类与动作有关的生字时,宜结合生活,引导学生在具体表达中识字。

对汉字间架结构进行简单归纳是二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在10个会写字中,“极、傍、海、洋、作、坏、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应注意左窄右宽。“变、带”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应关注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占位,重心要稳。“片”是独体字,应写好关键笔画“竖撇”。

2.朗读课文

本文的朗读重点主要有两个。第一,长句朗读的重音把握。学生通过辨析的方式,发现句子中需要读重音的词语,并通过模仿读等方式学习把握重音的朗读。第二,短句连缀时朗读语气和语调的把握。例如,第3自然段中:“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这句话由4个短句连缀而成,在朗读时语调由慢到快,要注意到音调轻与重的变化,读出句子的节奏。

3.迁移运用

《我是什么》用拟人的手法,以“我会变”为话题,用“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表述了水的形态变化以及水与人的关系。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发现身边人或事物的变化,学会借用“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表达。

准确运用动词。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落、打、飘”的比较,体会文章用词的丰富性和准确性;设置语境,让学生学习运用“落、打、飘”;设置语境,引导学生拓展运用其他表示下落的动词。例如,一阵大风吹来,把一件衣服刮了下来。

1.预习提纲

(1)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2)圈出文中难读与难理解的词语。

(3)思考:“我”是谁?“我”会变成些什么?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晒、极、傍”等14个生字和多音字“没”。

2.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积累课文中的四字短语: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理解文中的动词“落、打、飘”,并能说句子。

一、猜谜导入,激趣入文。

1.同学们,你们会猜谜语吗?说说你平时是怎样猜谜语的。

2.聊天引出谜语,说说猜谜的方法。

总结:猜谜要看完整的谜面。如果看到一半便猜到答案,可以从下文去寻找证据,不急着说。

3.我们一起来猜猜下面两则谜语。

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答案,随着谜面的逐行出示,排除错误答案,直到得到正确的谜底。最后把答案代入到谜语中念一念。

课件出示:

我是一朵小白花,一夜北风遍地开,

无根无枝无花叶,朵朵都从天上来。

我是一颗小硬球,握在手里冷飕飕,

有大有小从天降,动物庄稼都害怕。

4.师生分别将“雪花”“冰雹”这两个答案代入到两则谜语中,逐行验证。

设计意图:

用猜谜语导入,可以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本课既是科普童话,同时也是一则谜语。从两则简短的谜语入手,让孩子学会简单的猜谜方法,迁移到课文学习中,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今天学习的《我是什么》也是一则谜语,只不过它的谜面比较长。看到长谜面不用害怕,刚才我们是逐行猜,现在我们可以逐段猜测。

2.课件逐段出示课文,学生初读课文,逐步排除错误答案,最终得出谜底“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前学生虽然读过课文,但不一定能猜对答案,所以教师和学生一起逐段排除,那就好比教师牵着孩子的手,慢慢地掌握方法,而这种猜谜方法无疑会迁移到孩子以后的猜谜活动中。

三、链接预习单,检测字词。

预习单

1.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2.圈出文中难读与难理解的词语。

1.请大家打开课本第5页,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链接预习单,检测字词。

(1)预习单反馈:朗读课文、圈画生字、标自然段序号的情况。

①可爱的水宝宝出生在池子里,它很想去小溪里散步(出示小溪的画面),你们能帮帮它吗?

②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链接预习单,解决难点。出示孩子们圈的难读与难理解的词语。(预设:“灌溉田地”“淹没庄稼”)

灌溉田地、淹没庄稼

(3)寻找规律,猜猜词意。找一找:加点的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三点水)

(4)偏旁归类识字:出示文中带有三点水的词语:水滴、小溪、池子、海洋。(正音)

水滴、小溪、池子、海洋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具备自己预习课文的能力,利用“课前预习单”及时了解预习情况,基于学习起点进行字词教学,精抓难点,提高效率。

四、指导朗读,感悟水之变化。

1.朗读体验,感受水变化之丰富。

(1)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水的变化。

水娃娃会变,它变成了什么呢?请你读一读第1自然段,读完后把变化后的名字圈出来。

①生朗读并圈画。

②交流反馈。(师在黑板上简笔画“汽”“云”)

(2)结合板书,了解水变成“汽”“云”的过程。

①师随机教学生字“晒”。(师出示“晒”生字卡,正音——组词——想办法记住)

②生结合板书,说说水变成“云”的过程。

③师随机出示词卡“极小极小”,教学生字“极”。(读准字音;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词意;并通过“小、极小、极小极小”的大小排列识记“极”字;还有哪些极小极小的东西;读出小的`感觉。)

(3)结合生活经验,积累词语。

①读句子,提取信息。(了解水变成云的过程)

②随机教学生字“傍”。(读准字音——结合字理识字——理解“傍晚”词意)

③联系生活,积累词语。(穿上白衣服的“我”叫——“白云”,穿上黑衣服的“我”叫——“乌云”,早晨披红袍的“我”叫——“朝霞”,傍晚披红袍的“我”叫——“晚霞”。)

(4)指导朗读,感受水变化之丰富。

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5)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云的名字。

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人们叫我(白云);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人们叫我(乌云);早晨我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叫我(朝霞);傍晚我又披上红袍,人们叫我(晚霞)。

①师生合作读。

②男女生配乐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等方面的影响。这一板块设计了随文识字,“晒”结合太阳图片识字;“极”结合生活经验识字;“傍”结合字理识字,字理采用微课形式呈现,多种方法识字,有趣且有效。

2.朗读体验,感受水变化之奇妙。

学习第2自然段,圈画关键词,提取信息。

(1)创设情境,出示动画:“我”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你听,风伯伯来了,“我”越来越冷,“我”又要变啦!

学生练习用“越____越____”说话。师相机出示“变”字,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2)淘气可爱的水娃娃又变成了什么呢?(读课文并圈画)

(3)交流反馈。(师板书:“雨、冰雹、雪”)

水珠,水珠,你叫什么名字?

小硬球,小硬球,你叫什么名字?

小花朵,小花朵,你叫什么名字?

作者用这种写法,把冰雹、雪花的样子写得多生动呀!

(4)播放微课,了解“冰雹”。

(5)指导朗读,感受“落、打、飘”用词的准确。

1.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

2.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

3.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6)想象画面,体会“落、打、飘”用词的精妙。

师:老师读到第1句的时候仿佛看到小水珠撑着降落伞从天而降。你们读读第2、3句话,说说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体会“打”的速度最快,“飘”的速度最慢)

雨点宝宝、冰雹大哥、雪花妹妹是怎样落下来的呢?请把“落、打、飘”对号入座。

飘落打

1.小水滴聚在一起()下来,人们叫我“雨”。

2.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

3.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①口头填空,说说理由。

②多种形式地读,体会水变化之奇妙。(指名读——加动作表演读——配图朗读)

借助情境体验、趣味填空、表演朗读等环节,引导学生重点感受水变化中的不同形态,在交流、游戏中体会动词使用的准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标。

五、小结巩固,趣味延伸。

1.同桌合作朗读第1、2自然段。

2.谁能完整地说说“我”的变化?

3.用“我是水,我会变……有时候,我……有时候,我……”连起来说一说。

4.其实,“我”还有很多本领呢!“我”还会变成什么呢?

5.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课外知识交流。

水娃娃真神奇,真是千变万化!

(音乐律动起)师生在律动操的趣味问答中,体会水变化之奇妙。

小水滴,落下来,人们叫我雨;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叫我冰雹;

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叫我雪;小薄纱,罩下来,人们叫我雾;

小盐花,洒下来,人们叫我霜;小彩桥,架起来,人们叫我彩虹。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只有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学习和探究新知,才能对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此环节既是对第1、2自然段的回顾梳理,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延伸。

第2课时

1.会写“变、极”等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会给人们带来灾害。

一、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1.正确朗读长句子。

水娃娃就这样循环变化着,多么有趣呀!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3自然段,想想“我”的家在哪里。

(1)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

(2)师生交流。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2.读出长句子的节奏。

(1)指导读出节奏、轻重。

提示:词组和词组之间要注意停顿;“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这些词语重读;“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语速放慢;“在江河里奔跑”语调激昂;“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语调轻快。

(2)学生自己试读、点读、个别展示读、全班齐读。

3.读出长句子的画面。

平常我

在池子里睡觉,

在小溪里散步,

在江河里奔跑,

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1)观察句子,水有什么变化?

(2)说说“我”在不同的家里,都会做些什么。

(3)联想画面,语言表达。

(池子)(小溪)

(江河)(海洋)

同学们,观察这四幅图,说说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指导读出不同的场景,男生读、女生读、男女合作读。

指导读连缀式语句是本课朗读教学的重点,通过正确朗读长句子——读出长句子的节奏——读出长句子的画面,层层深入,便于学生深入文本。将长句转化为诗歌,便于学生掌握朗读节奏。

二、品读课文,积累运用。

1.出示第4自然段,水宝宝到底有什么脾气?

温和灌溉田地发动机器

暴躁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2.检查学生能否将整个词连起来读。

3.联系上下文理解“温和”“暴躁”。

(1)看“灌溉田地”的图片,说说庄稼会对水宝宝说些什么。

预设:庄稼会对水宝宝说:“水宝宝,谢谢你让我喝饱了水,让我快快长大。”

(2)课件出示水发电的情景,说说水发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

(3)“我”脾气温和时还会做哪些事情?

(4)“我”脾气暴躁时会怎样?指名读句子。

(5)课件出示洪水暴发的情景。看了视频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6)师生合作读。

有时候我很温和,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做过许多好事。

有时候我很暴躁,淹没庄稼,冲毁房屋,做过许多坏事。

4.句子训练,进一步感受水的“温和”和“暴躁”。

水宝宝脾气温和的时候,它会_______________,会____________。

水宝宝脾气暴躁的时候,它会_______________,会____________。

因为水宝宝会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所以人们说它脾气很温和。

因为水宝宝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人们说它脾气很暴躁。

5.指导朗读,感悟水的双面性。

(1)男女生合作读第4自然段。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师生合作读:学生读水温和的部分,教师读水暴躁的部分。

(4)教师小结:朗读的时候,如果能把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完全不同的特点,用声音表现出来,你就是出色的朗读家啦!

6.为了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人们想了哪些办法管住“我”?

提示:教师可先自己列举出一个人们管住水的办法,引导学生回答。同时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只有管住水,保护好水,才能好好地利用水,让水光做好事,不做坏事,成为人类的好朋友。

预设一:修筑水电站大坝,既可以蓄水、防洪,还可以利用水力发电。

预设二:修河道、河堤,可以用于防洪,也可以用于运输。

水电站

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多种形式的朗读,调动了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教师借助图片、视频让学生对水的双面性格更加了解,增强了朗读的效果。在读中积累句子,在积累语言中内化文本,锻炼表达,凸显语言训练的梯度。

三、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比较结构,发现相同点。

(1)生自主观察生字“极”“傍”,说说这两个字的相同点。(归纳: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极”字,学生当小老师评价。

(3)归纳书写要点。

一看宽窄;二看高低;三看穿插。

(4)学生在书上田字格中描红,练习写字,师巡回指导。

2.展示评价,二次修改。

(1)师选取典型作业进行展示。出示“写字评价卡”,生对照进行评价。

(2)生生互评,二次修改。

3.呈现儿歌,生字复现。

水娃娃

水娃娃,变戏法,变成蒸汽上天耍。

春天变细雨,染绿小春芽;

夏天变露水,荷叶珍珠挂;

秋天变白霜,地上撒盐花;

冬天变飞雪,小树穿白褂。

变来又变去,还是水娃娃。

读儿歌,巩固生字“变”,再次了解水的变化。

二年级的写字更应关注字的间架结构。让学生自主观察、学会比较,归纳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三要点”。注重二次修改,关注书写态度。最后出示儿歌《水娃娃》,既让学生复习了本课的生字,又让学生复习了水的部分变化。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文章,作者运用了第一人称自我介绍的方法,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描绘了水的各种形态。基于以上考虑,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感受科普童话语言的优美、准确的特点上,着力构建“关注语言特点,感受学习乐趣”的语文课。

在教学时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猜谜导入,整体感知。

文中不点明“我”就是水,更增添了趣味性,为了突出这个“变”,我采用猜谜语的方法,先教会学生猜谜语的方法,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急切想知道“我”是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形式多样,主动识字。

识字教学是低年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学得快、忘得快是低年级学生识字的特点,识字教学要增强复现巩固的意识,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识字认词,开小火车,找朋友,随文识字等,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主动识字,不亦乐乎,让识字灵动起来。

3.紧扣主线,理解朗读。

文章的主线是一个“变”字。全文围绕“变”字进行说明介绍,先写水的形状变化,接着写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状态变化。第3自然段虽然短小但是文字优美,为了能让学生读好、读懂这一段,我抓住了几个关键词语进行理解,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经验,知道了池子里的水是很平静的;小溪里流的水很缓慢;江河里流的水非常湍急;而海洋是汹涌澎湃。通过指导朗读,学生体会不同状态的水是有不同的变化的。

在教学“云变成雨、雹子、雪”这一段时,我抓住了“落、打、飘”三个动词感受雨、雹子、雪的不同特点,让学生通过动作把动词表示出来,进一步理解这三个动词的含义,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然后渗透到有感情地朗读上,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雹子的力度和雪花的轻盈。

4.多媒体辅助,提高课堂效益。

本文是一篇知识性的科普短文,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十分缺乏,因此我将课件、微课、视频应用到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复杂深奥的自然常识变得一目了然,浅显易懂,提高了教学质量。

《我是什么》教案 篇4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浮、雹等11个生字,会写冲、晒等8个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知道云、雨、雹、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认识14个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是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

【教具准备】

CAI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激趣,初步感知

1、同学们爱看《西游记》吗?你最喜欢里面的谁呀?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会喜欢72变化的孙悟空)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像孙悟空一样,也会多种变化的新朋友,大家欢迎吗?请看大屏幕(大屏幕上什么也没有)老师故作惊讶:咦,新朋友怎么不肯出来了?

2、播放声音:同学们,我要跟聪明的孩子交朋友,如果你们能猜出我是谁,我就出来和大家认识。

3、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生字。

4、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猜出这位新朋友是什么了吗?(板书:14我是什么)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一下子就调动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乐闯三关,学习字词

1、同学们真聪明,猜对啦!瞧,新朋友出来啦(课件出现水池里水滴娃娃的卡通形象)同学们,请跟水娃娃打个招呼!

2、水娃娃说:同学们好!大家想要和我交朋友,还得通过以下三关呢!

3、第一关:我会读。大屏幕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1)请同学们跟字宝宝打声招呼(自己练习读一读)。

(2)你发现哪些字容易读错,需要提醒大家呢?学生当小老师领读。(重点:傍、硬、洋、冷的后鼻音,晒、珠的翘舌音,浮的声母,灾的平舌音。)

4、第二关:我巧记。

(1)请学生提出难记的字。(2)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大家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5、第三关:我来比。

字宝宝拿掉帽子了,你还认得它吗?小组开火车赛读。

[设计意图:变枯燥的字词学习为快乐的闯关游戏,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学定教,突出难点指导,避免面面俱到。]

三、熟悉生字,朗读课文

1 、生字宝宝躲到课文里去,你还能认出它们吗?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生字的音。

四、水娃娃考朋友,品悟课文

点击课件水娃娃:同学们,你们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之间要互相了解。下面我就要考考你们对我了解了多少?(学生自读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使学生忘记了接下来是在学习课文,而是在了解朋友,接受朋友的考查,学生们便全身心投入学习。]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冲、池、晒等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以及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2、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重点。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以及两点水和三点水在写法上的异同。

3、教师巡视,师生共同评议。

六、作业: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词语: 漂浮 灌溉 灾害 机器 电器 乐器 冲毁 毁坏 毁灭 暴躁 风暴 暴风雪

二、 谈话导入:

清远电视台《我爱我家》节目要拍一部关于水娃娃的动画片,昨天他们委托老师到咱班里来选小演员,同学们想参加吗?(想)导演给我们设了一个关卡,他说闯过关卡的小朋友就能成为合格的小演员,现在我们就开始闯关吧。

出示课件:抽读文段

三、学习课文

同学们都能闯过关卡了,现在你们就是可爱的水娃娃了。大声地告诉大家,我是什么?自豪地告诉大家,我是什么?(在黑板上贴上水的图片)

1、水的`变化

(1)听说,动画片里的水娃娃本领可大了,有变身术,真的吗?现在请小朋友们听老师读课文,然后告诉老师你能变成什么?(我能变成云、雨、雹子、雪。)师板书云、雨、雹子、雪。水娃娃们有这么多的变化,真是太神奇了。

(2)喜欢变成云的水娃娃能告诉我你们是怎么变成云的吗?

①生答。

②课件演示水汽云的过程。演示中师解说:太阳公公出来了,水娃娃变成了汽,升到空中,多么小的点儿啊,我们几乎看不见他们了,他们往上跑啊跑,渐渐地又聚到了一起,终于,他们在高高的空中连成一片,成了可爱的云娃娃。风儿吹,云娃娃飘啊飘

师故作疑惑,刚才我们看到半空中的点儿极小极小,要连成一片云那得多少的点儿啊?

③出示: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哪个云娃娃愿意自豪的向大家介绍下你的变身术啊?指导朗读。突出无数、极小极小,理解飘浮。

④云娃娃可喜欢打扮自己了,不信我们来听听云娃娃是怎么说的。

a生答后出示: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b云娃娃,你为什么有这么多漂亮衣服啊?

c课件展示不同颜色的云。

d指导朗读。不同时间,云娃娃穿上不同颜色的衣服,这多有意思啊!让我们和漂亮的云娃娃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3)飘浮在天空中的云也会变呢,云娃娃的变身术是什么啊?云娃娃会变成什么呢?

①生答。

②课件演示云变成雨、雹子、雪。

③小雨点,小雹子,小雪花从天而降的样子一样吗?咱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出示三个词卡:飘下来落下来 打下来)

你最喜欢变成什么?分别问小雨点,小雹子,小雪花:你为什么是飘(落、打)下来?(借助水珠、小硬球、小花朵理解三个动词)。

朋友找对了,连起来读一读,用不同语气读出降落的姿态:小雨点落下来;雹子打下来;雪花飘下来。

④出示:我在空中飘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做雪。

让我们想象小雨妹妹、雹子大哥、雪花娃娃各自从天上落下来的样子,配上动作美美地读一读这段吧!(表演读)看看哪个小朋友最有演员天赋。

(4)小结:水娃娃在太阳的照射下变成汽,升到空中聚集在一起变成云娃娃,云娃娃遇到冷风又变成雨,变成雹子,变成雪降下来,钻到地里又变成了水,水娃娃就这样在大自然里循环着施展着自己的变身术。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思,读中悟。尤其是抓住重点的词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内化。】

2、水平时所在的地方。

(1)水娃娃们,我真想到你们家里去做客,你们的家在哪里啊?(池子、小溪、江河、海洋)

(2)你们在家里干些什么啊?(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

水娃娃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啊,老师用摄像机拍下了水娃娃的生活,瞧(课件出示),解说:水娃娃在池子里睡觉,安安静静;水娃娃在小溪里散步,慢慢前行;水娃娃在江河里奔跑,流速快,充满生机;水娃娃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波涛翻滚,气势磅礴。

(3)指导朗读。下面我们来开展一个有趣的朗读活动,读句子的学生依次增加,感受水的变化。

【设计意图:使用课件充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并通过多次不同层次地读,让学生自己接触语言材料,用他们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分析。】

3、水的脾气

今天到你们家里做客,我特别快乐,不过,听说你们的脾气有点怪,你们的脾气是怎样的?

出示: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1)水娃娃的温和和暴躁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2) 水娃娃还会做哪些好事,哪些坏事?(适时总结水对人类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分角色朗读。(女生读温和的水娃娃,男生读暴躁的水娃娃。)

(4) 你喜欢怎样的水娃娃?

练习:水娃娃的脾气很( ),他( ),我很喜欢他。

水娃娃的脾气很( ),他( ),我不喜欢他。

( )的脾气很( ),( ),我( )。

(5)你看水娃娃脾气暴躁的时候,(课件出示)洪水泛滥冲垮了房屋、淹没了庄稼,看这些自然灾害,真令人心痛啊!

(6)勤劳智慧的人们为了让水多做好事,少做坏事,想出了种种办法,你们知道有些什么好办法吗?(小组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如:节约用水;植树造林,预防水土流失;处理污水;不倾倒垃圾......)介绍三峡大坝。

看来呀,还是人类的本领最大,让水能听从人的安排,为人类造福。

【设计意图:延伸课文内容,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四、小结、布置作业:今天,我们结识了水这位好朋友,在生活中,我们天天离不开水,它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美丽、可爱的世界,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保护水资源,做一名节水小卫士。如果你们还想更多地了解它,课后可以完成以下作业: (课件出示三项作业)。你想做哪一个就做哪一个。

1. 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例子说说,再写下来

2. 说说人类想出了哪些办法使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3. 搜集有关水的资料,多看《十万个为什么》等课外书。

【设计意图: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途径。】

板书

14、我是什么

汽→ 云

↑ ↙ ↓ ↘

水 雨 雹 雪

《我是什么》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稼”等12个字,引导学生利用偏旁编儿歌的方法识记形近字;会写“灾害”两个字。

2、通过观察偏旁、图片,联系生活的方法了解词语“飘浮”、“雹子”、“灌溉”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云、雨、雪、雹子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积累词语,背诵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猜谜语

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一则大谜语。

指课题:齐读课题:我是什么

如果让你给题目加一个标点的话,你想加什么标点?问号,你能读出问的语气吗?我们一起读。

二、初读课文

你们真是一群爱读书的孩子!请大家打开课本,老师听一听,谁读得最好听。自己读,老师一个一个来听。(学生读,教师巡回倾听。)

这个大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呢?

生:水。

师:大家都猜出来了。老师把他请到了黑板上(师贴画)。请大家打声招呼。

师:水珠娃娃,这个称呼真好!

三、集中识字

师:水娃娃给大家带来好多词语呢?你会读吗?

自己读、强调:“没”是个多音字,“稼”是轻声

指名读,齐读

四、检查课文朗读,随文识字

师:水珠娃娃在生活中像孙悟空一样会72般变化呢!

他会变成什么呢?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水会变成什么?

指名回答:水娃娃会变成什么呢?

汽 云

师:(板书)汽云。

师:水珠娃娃会变!太阳一晒,就变成-------,升到空中,又变成无数-------,连成一片,就是------(边说边版画)

出示词卡:飘浮

师:云在空中-------,谁来读一读这个词语?(指一人读,齐读)

师:我们以前还学过一个漂浮呢。(词卡:漂浮),观察一下:他们有什么不同?(一个“飘“是风旁,一个”漂“是三点水)

师:你真会观察!那你知道云在空中漂浮为什么用“风“旁的”飘“,而不用”三点水“得”漂“吗?

(因为,云在天上飘,乘着风才能飘。三点水的漂是表示在水里漂,所以在这里只能用风字旁的飘。)

师:你既能认真观察,又能动脑思考!真了不起!看来我们的偏旁真是个好帮手!能帮我们辨别许多字形、字音相似的字呢!

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个词语:漂浮 飘浮

认识云

水娃娃变成云,在空中飘浮着(举词卡),

云像爱美的女孩子一样,爱穿不同的衣服呢!

出示句子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叫我“云”

师:云穿上不同的衣服,名字还不一样呢!(白云、乌云)

师:云穿上了红袍,有了一个更好的名字,叫做“霞”

早上,我披上了红袍,人们叫我-----朝霞

傍晚,我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叫我----------晚霞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云这两个美丽的名字:朝霞、晚霞

地上的水变成了天上的云,无色的水变成了多彩的云,水真是一个魔术师!多有趣啊!

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吧!

师:云在天上飘飘悠悠,会遇到谁呢?请你仔细听。(播放“风声”)听到了什么?

生:大风在吹。

师:你的感觉怎么样?

生:很冷。

师:但是云娃娃碰到这些冷风会怎么样? (版画:冷风)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谁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云娃娃碰到冷风变成了什么?雨、雹子、雪

老师版画

师:雨、雹子、雪你们都见过吗?

雨、雪是我们常见的,“雹子”在我们这里不太常见,

(屏幕出示图片)这就是雹子,有大有小,下起冰雹来,噼里啪啦的,打在身上很疼的。如果下冰雹,小朋友要赶快躲起来。

我们一起读一读雹子

出示字卡:雹

师:大家看,“雹”跟我们第一自然段学过的“袍”像是一对兄弟,他们都有什么?(包),我们以前也学过带有“包”字的生字。比如:抱、跑,老师给他们编了儿歌呢!

出示儿歌:自己读一读

看你能不能给“雹”“袍”也编句儿歌?

有衣穿长袍、有雨下冰雹。

师:这两位同学多会动脑,这就是会倾听、会学习的表现!此刻,热烈的掌声在哪里?!齐读这几句儿歌。

总结:借助偏旁编儿歌,也能帮助我们识记形近字!

有雨下冰雹,真好!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词语----雹子

师:雨、雪、雹子他们是怎么下来的呢?有三个表示他们下来的动作的词语,请你再读,找一找,标出来。

学生自读,圈画生字

师:雨是落下来的,雹子是打下来的,雪花是飘下来的,

师:雨是落下来的,小硬球是打下来的,小花朵是飘下来的,谁能读好这一段呢?指名读,指名评价: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老师范读:老师也想读一读,仔细听,听老师读得跟她有什么不同?

听出来了吗?老师读的跟他有什么不同?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读吗?

(一个个小硬球打下来,多重啊!小花朵忽忽悠悠,飘的多轻盈啊!多美啊!)

谁能像老师这样再来读一读?指名读,谁能加上动作读一读呢?一起加动作读!

练习背诵:补白文本:出示变化的第二自然段

这样,你还会读吗?

一起加动作读背诵

师:(指版画)水娃娃在真有趣,变化多端!太阳一晒,就变成------,升到天空,又变成无数-------,连成一片,就是-------,云在空中-----(浮现:飘浮),云遇到冷风,又会变成-------,雨、雪、雹子落在地上又会变成------,

水珠娃娃就是这样不停地循环往复的变化,多么神奇,多么好玩!

水珠娃不仅千变万化,而且他的生活还是丰富多彩的!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自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师:引读: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谁接着读?指名接龙比赛读:

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水娃娃又唱又跳又开大会,多么活泼有趣啊,快一点。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出示4段

师:调皮的水娃娃今天带来很多的生词,把他们都藏在第四自然段里。你会读这一段吗? 自己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出示词语卡片

师:这些词语你会读吗?看谁的反应快!(抽读卡片)

机器:“器”这个字大家仔细观察很有意思,有几个口?中间是----,你能编一个字谜吗?

(一家四口,围着一只小狗)好有爱的字谜啊。

指名读:谁来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

师:水娃娃有时候--

出示词卡“温和”,有时候----,词卡:暴躁,(指一人读),

一起读:读着读着, 你发现了什么?

(这是一对反义词)

什么是温和?(很温柔)你来温柔的读一读-----温和

暴躁呢?见过人暴躁的样子吗?什么样?(学生做动作:跺脚)

师:哎呀,真可怕!一暴躁就跺脚!怪不得“躁“的偏旁是”足字旁“呢!老师给“躁”编了一句儿歌:暴躁就跺脚

我们以前也认识过“躁”的一些兄弟------(出示:操、澡)你能给他们也编句儿歌吗?

伸手就做操 有水能洗澡(评价:你能认真观察偏旁,编出这朗朗上口的儿歌,了不起!)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几句儿歌!

人一暴躁起来就跺脚发脾气,真可怕!怎么读?不够,再来!(指导读出暴躁的语气)

我们来对比着读一读温和和暴躁,注意读出他们的语气! 女生读 男生读

我们一起读这句话: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水娃娃温和的时候做了什么好事呢?找一找

生:灌溉田地 发动机器

出示短语,齐读:见过灌溉田地吗?

出示图片:看,农民伯伯用水来浇灌地里的庄稼,庄稼喝足了水,长得多好!这就是----灌溉田地;灌溉要用水,所以偏旁是-----

人们还能用水来发动机器,来发电呢!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水娃娃做的.好事:灌溉田地 发动机器

水娃娃一暴躁起来,就会做坏事-,他做了什么坏事呢?指名回答

出示短语:淹没庄稼 冲毁房屋

齐读:淹没、冲毁也跟水有关系,所以他们的偏旁---所以他们的偏旁-------(有的是三点水,有的是两点水),三点水的字是---------,两点水的字是------,你看,水娃娃不仅在生活中会变,在做偏旁的时候也会变!

出示视频:我们来看一看水娃娃做的坏事,你知道了什么?

大水咆哮,淹没了庄稼,冲毁了房屋,多么可怕!齐读:淹没庄稼 冲毁房屋

这些都是------词卡:灾害

指名读,齐读

五、指导书写:灾害

师:大家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有宝盖头)

出示”“灾害”甲骨文

师:大家看,这是古代的“灾害”,看上面的宝盖头,像什么?(小房子)

是啊,宝盖头就跟家有关,火烧了房子就是“灾”

它们还有什么共同点?(上下结构)

师:要写好上下结构的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大家看:同样是宝盖头,同样是上下结构,他们的上下宽窄的要求一样吗?

(“灾”是上窄下宽,“害”是上宽下窄)

(出示:一看宽窄)

还要注意什么?(宝盖头要写的扁一点)

是啊,上边在整个字的部分中占得空间比较小,扁一些,下边要大一些,写上下结构的字我们还要注意:出示:二看大小

出示:上下靠近:上下结构的字上边和下边要靠近、紧凑一些

老师范写:灾还要注意火的笔顺,害,注意横的长短,口要扁一点

下面我们要准备写字了,谁来提醒大家?

展示订正

师生合作朗读:看大家读得投入,写的认真,老师特别想跟大家合作一次,给不给我这个机会?那好,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这一段吧,黑色的是我们齐读的,蓝色的是女生读的,红色男生读,绿色老师读,咱们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师:人们想出种种办法来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你知道人们想出哪些办法来管住我吗?(指名说)

出示图片:人们修建堤坝、修建水库、修建水电站、疏通河道,想出种种办法,让水娃娃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解了水娃娃,课下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这节课我们上到这里,下课!

《我是什么》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字,会写9个字。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温和、暴躁”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阅读实践,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激趣

1.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我是什么》(板书)。全班齐读课题。

2.质疑激趣。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吧!此时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呢?(生提出疑问。)“我”指的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先标出来,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读不通的句子就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

(1)认读生字。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生字卡片做“找字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再次感知生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些什么?(板书:水)

(三)合作交流,精读深悟

1.再次读课文(可以出声读,也可以默读),想一想,你是从哪些地方中看出“我”是水的?用笔标记出有关的词句。

2.合作交流,精读深悟。

(1)小组内交流讨论标画的词句和自己的理解。

(2)各小组由一代表谈谈自己小组的认识,其他小组成员及时补充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感悟文意。即:形态的变化、不同的状态和与人们的关系(教师及时板书)。

A.“水的形态变化”。

①请一名学生介绍水的形态变化,教师板画变化过程示意图。

②还有什么不懂的吗?(课件展示或联系生活经验了解“白衣服、黑衣服、红袍”各指什么;抓住“落、打、飘、滚、贴”等动词,让学生通过动作表演直观感受。)

③指导学生读好这部分。

B.“水的不同状态”。

①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播放录像或联系生活经验想象水的不同状态,来理解“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是怎样的情景。)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C.“与人们的关系”。

①水的温和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有时候很暴躁?进而了解词语“温和、暴躁”的意思。

板书:

温和做好事

暴躁做坏事

②你还知道水能做哪些好事,哪些坏事?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③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1)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穿在身上。

(2)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①读句子,注意黑体字的词语,说说句子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有时候……有时候……”表示不同的时间。)

②让学生仿照样子先说一说,师生及时评价。

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写下来。

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

(1)读句子,注意括号里的`词语,了解句子的意思。

(让学生明白“睡觉”是指水很平静;“散步”指慢慢向前流淌;“奔跑”是指流速快;“跳舞唱歌”是指波涛汹涌。把水当成了人来写了。)

(2)练习说句子。

(1)小鸟在枝头------。

(2)两只小蚂蚁正在------。

(3)----在-----。

(四)识字写字,渗透学法

1.认读的生字(课件出示)。

(1)可以采取“开火车”读、猜字游戏等形式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2)在文中标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读。注意比较“袍、雹”的不同。

2.学会的生字(课件出示)。

(1)认读生字。

(2)掌握字形,了解字义。(注意要引导学生说出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要渗透识字的方法。如:“冰、冷、冲”可以找规律,部首相同来识记;“极”可以和熟字“级”比较识记,也可以用字组词、造句等形式。

(3)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

(五)自我检测,巩固提高

检测卡:

1.课文我读得:流利、有感情()很流利()再努力()

2.下面的字你都认识吗?把不认识的标出来,想办法认识它们。

升袍披冷雹晨露冰晶冲毁灾猜

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呢?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水的知识?和小伙伴们交流一下。

(六)拓展延伸,实践领悟

1.讨论交流: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让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你有何感受和体会?

2.小调查活动:了解自己生活周围有哪些破坏水资源、环境污染等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