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姑娘的信教学反思
爱习作提供的秋姑娘的信教学反思(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秋姑娘的信教学反思 篇1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阅读训练,他们直呼的技能还不熟练,识的字又很少,所以学习阅读困难极大,如何扶好非常关键。因此,在学习《秋姑娘的信》这篇课文时,我事先让学生扫除障碍,把比较生疏的字、词、句、难度大的长句等揭示出来,逐一指导练读,等这些难读的词语和句子读熟了,读顺了,学生再练读全文,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读通读顺。在阅读训练中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他们的抽象思维差、好奇爱动等特点,以演为线索,在演中导读,在演中质疑,边演边读,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学会理解,在演、问、说中,紧紧抓住读书训练这条主线不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40分钟时间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挺长的`,如何让好动的孩子们上好阅读课?因此在后半节课时,我就是让学生站起来,动起来,说起来,读起来,在动作的配合下有节奏的读,学习有韵味的读,有感情的读,在琅琅的书声中,反复朗读成诵,在读中了解阅读乐趣,理解课文内容,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秋姑娘的信教学反思 篇2
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我也采用了很多种朗读的形式,很多种有趣的教学形式,学生的积极性应该是很高的。对于预期的目标也基本上完成的可以。
这篇课文主要是赞扬了秋姑娘关爱别人的一种品质,我喜欢在文章上做点文章,我想课文的编排意图也是如此,希望每位教师都能真正把握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于是,在课结束时,我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平时像信上这些关心的话语,都是谁对你说的?学生们脱口而出: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等亲人。我又问学生,你对他们说过这样的话吗?教室里安静了,大多数学生说没有。在我的意料之中。我临时布置给学生一个特殊的.家作,让孩子们回去为长辈洗一次脚(于是就有了前面上传的写话内容,因为班级之间进度不一样,所以先上传了写话,后上传了反思),学生们脸上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我对他们说,这次作业很重要,做完了之后把它写下来,让我看看你们的行动。
结果是让我感到欣慰的,写话的内容很真实,很多家长给我来了电话,对我布置这样的作业表示感谢,有的在家作本上留言,说:俞老师,感谢你想得很周到,没有这样的作业,我的孩子可能还没那么快长大。我听了,看了,也很感动。作为一个教师,不仅教书,还得育人。懂得关爱别人应该从小培养,大人的麻木,不懂抓住契机激发,培养出来的孩子也只是知识上的巨人,品质上的矮子。这样的矮子于社会,于家庭,有何作用?
秋姑娘的信教学反思 篇3
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初读是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必须做到下有保底,即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过好初读关,否则即使开讲效果也是不好的。《秋姑娘的信》这篇课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相对来说自然段比较多,为了保证初读的效果,所以课前我布置了学生进行预习,以减轻课堂负担。教学时,我通过教师的范读、也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由读,进而从字到词,从词到句,反复读课文,真正做好了初读关。
现在的孩子身上变现出的不少自私自利的一面,很少会自觉的去关怀别人、关心朋友。课文中短短的四封信却是充满了浓浓的对朋友的关心。教学中,我力求能把秋姑娘的这份关怀体贴带给学生。在写给“大雁”的信中,秋姑娘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我就让学生想象:秋姑娘让它们小心什么呢?一只只小手很快举起来了“让它们当心猎人。”“让它们小心别掉队了。”“让它们小心其他猎物的袭击。”……我乘机引导:是呀,这一路上路途那么遥远,真的得“多加小心”!(读好词)大雁们还不知道要碰到多少危险呢,真得“多加小心”(深情地读好词)!秋姑娘对大雁们可真是——关心!学生很自然的就接下了老师的话。
此时让学生来读好这封信,他们已是有感而发了。当我让孩子们进一步看图,看着那一群收到了秋姑娘的信后排得整整齐齐的大雁再来齐读信时,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秋姑娘对大雁的那份关怀似乎也流淌到了学生心田。再到下面的的三封信中,秋姑娘让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让贪玩的.小松鼠快“准备好充足的食物”,让山村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这里有着妈妈对孩子般的关怀,劝导,细心。“你能读出秋姑娘对青蛙的关心吗?”“看来秋姑娘对小松鼠也是很关心的,你能读好这封信吗?”“多么细心的秋姑娘啊,经她一提醒,山村孩子赶紧行动起来了,这下小树不会冻着了,谁来读好这封信?”孩子们在一次次地朗读中,似乎在沐浴一次又一次情感地洗礼,秋姑娘对好朋友深深地关怀被学生的朗读带到了我们面前。
秋姑娘的信教学反思 篇4
1、看图,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课始,我映示了课文中的插图,指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通过交流,学生对图上美丽飘逸的秋姑娘、排队南飞的大雁、地下冬眠的青蛙、储备食品的松鼠、风中树立的小树、火红的'枫叶都有了感受。
2、通过通读课文,启发学生进一步体会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在看图说话后,我让学生自己去读,读完后让学生说说秋姑娘给谁写了信,信中写了什么?听课文录音,秋姑娘给她的好朋友的信中是怎么写的。指名汇报后,我问学生“你最喜欢读哪封信,就多读几遍,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读读比比,尝试背诵。最后引读: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学生齐读第7自然段。”“从中你读出了什么?再读一读。”“把这种欢快的心情读出来,你会吗?”“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呢?写些什么?”想象说话。
3、采集落叶,制作书签,在活动中切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采集落叶,小组讨论交流落叶的形状和颜色。
秋姑娘的信教学反思 篇5
这次采用录像记录课堂后写教学实录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课堂,真的让我发现了不少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第一遍看录像,就让我狂汗了一把,平日里自认为不是一个啰嗦的人,怎么课堂上就会一个问题翻来覆去的说几遍呢?真的不忍看完,就快进快进。但为了完成任务,只好捏着鼻子看了第二遍。唉!40分钟,怎么感觉那么漫长,明明很简单的课文,我怎么会讲了那么久呢?
首先,来说说课题吧!题目中“姑娘”两个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本来设计的应该是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两个字都是女字旁,姑是“女+古”,娘是“女+良”都是形声字,通过形偏旁“女“知道这两个字和女子有关,通过右边的声旁发现两个字的读音。结果,在课堂上居然是单纯的重复了女字旁和女子有关,别的没有了。再一个就是“娘”的读音变化,虽然强调了,但似乎不得法,孩子们听明白的不多。
然后,课堂上,本来课文很简单,一看学生就知道什么动物治什么病,弄个自学导航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我为什么弄的那么复杂呢,翻来覆去用不同的方式问了两次,强调了三次。以至于孩子们都不想看,懒得搭理我了。在此,我自觉的.认为,就算问题在重要,但孩子们一旦失去了兴趣,那学习等于零。而这节课我“成功“的利用自己的啰嗦让孩子们失去了看课文的兴趣。
第三,课堂上,我有很多问题的提问,指向性并不明确。比如,“让我们来读一下吧!”这样的话在课堂上出现了不下5次,但其实每次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不知道是孩子们对于我这样的说话习惯了,还是怎么回事,孩子们居然很神奇的知道怎么去读。但,如果换了一个班,会怎么样?可以预见的是,孩子们一定会读的乱七八糟。
第四,原来自己课堂上,给孩子独立回答问题的机会那么少,孩子们习惯于不举手,直接想到就说,甚至没有人站起来,坐那儿就说。虽然陆恕老师一直在说,他希望看到的课堂,孩子们能主动回答问题——不用担心大家站起来抢,时间久了,孩子们会自觉的,只留下一个人在那儿回答。但我在北京看到了,人家的课堂是井井有条的,至少一个问题,几个人同时起立的时候,最后总是很自觉的留下一个。人家那课堂,是真正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这呢,简直就是乱糟糟,没有任何规矩可言。我怎么能忍受了这么久,还让他们成了习惯呢?好奇怪啊!
最后,这节课上读书的时间、读书的形式都太少。真正的用来读书的时间只有不到10分钟,读书的形式,也只有男女生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根本就没有做到以读代讲。究其原因,还是自己不肯放手,这一点,大忌,以后坚决要改。虽然,这学期走向了尾声,但真心希望以后的教学中自己的课堂能上的让自己希望多看几遍回放。
秋姑娘的信教学反思 篇6
《秋姑娘的信》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冬天快到了,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写信,展现了一幅枫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冬衣”的秋景图,同时使人感受到秋姑娘对小动物的关心和体贴。这篇充满童趣的优美文章,孩子们很喜欢。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阅读训练,他们直呼的技能还不熟练,识的字又很少,所以学习阅读困难极大,如何扶好非常关键。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时,事先扫除障碍,把比较生疏的字、词、句、难度大的长句等揭示出来,逐一指导练读,等这些难读的词语和句子读熟了,读顺了,在第二课时再学生再练读全文,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读通读顺。在阅读训练中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他们的抽象思维差、好奇爱动等特点,以演为线索,在演中导读,在读中质疑,边演边读,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学会理解,紧紧抓住读书训练这条主线不放,让他们在读中感悟,又反过来以悟促读。
在教案设计上我想了很多种方法,最后选择创设情境,帮助感悟,我觉得可能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低年级小朋友,例如:在写给大雁的信这一段中,我设计,老师提问:“飞到南方去的路途可远了,想想看,大雁会遇到什么危险呢?”小朋友答案众多,有会遇到猎人用枪打他们,会撞到飞机,撞到高楼……从而引出“路上多加小心”,这样让学生真实的体会到危险重重要小心,再通过个性化的阅读体现出来。
《标准》关于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只有让学生喜欢读书,主动的读书,才能谈创新提高。这就是在阅读目标方面强调的“情感态度”。在教学中,本人以图画激趣,图文结合,在读通读顺的情况下,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中亲身体验,“走进文本”,在教案设计是我打乱课文原来的顺序,先学习课文最后两小节,我出示一幅留下了光秃秃的树干的'图片,让学生质疑,引出“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在读中导思,自然而然引出了“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走好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在学习四封信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那封信来读一读,让他们读得兴趣更浓,同时对于读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让他们更加愿意去读。
由于有前面反复的品读作基础,可爱的秋姑娘关心朋友的品质已深深打动了小朋友的心。我及时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学习关心自己的朋友和亲人“你想关心关心你的朋友和亲人吗?你想告诉他们什么?”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去关心自己的同学、老师、亲人……这样把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悄然融入了说话写话的训练之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作一个旁观者,而是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活动,并把关心的对象选择为学生,唤起了学生内心愉悦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始终在一种愉悦兴奋的状态之下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并把关心的对象选择为学生,唤起了学生内心愉悦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始终在一种愉悦兴奋的状态之下积极的参与学习过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