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的报告
爱习作提供的财务分析的报告(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财务分析的报告 篇1
前言
本部分报告从财务指标角度分析讨论20xx年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本报告所提全国性商业银行包括: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五家银行组成的大型商业银行(以下分别简称为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统称简称为“大型银行”),以及由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等十二家银行组成的中型及小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以下分别简称为招商、中信、浦发、民生、光大、兴业、华夏、广发、深发、恒丰、浙商、渤海,统称简称为“中小银行”)。
全国性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xx年12月31日,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资产合计占到银行业总资产的64.84%,负债合计占到银行业总负债的64.96%,税后利润合计占到银行业总税后利润的72.4%;从业人员占到银行业全部从业人员的60%。
图1、图2和图3分别按总资产、总负债和税后利润列示了20xx年至20xx年银行业市场份额的年际变化情况。总体而言,五家大型银行的市场份额呈持续下降趋势,而中小银行的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
20xx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急剧动荡逐步缓解,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但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我国果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巩固,国民经济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进入平稳较快增长通道。以全国性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业积极应对严峻挑战,整体发展良好。
截至20xx年底,全国性商业银行资产总额61.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45%;负债总额58.1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57%。所有者权益36.7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3.26%;存款、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9.8%和19.7%,资本充足率全部达标,资产质量大幅改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流动性管理水平均有较大提升。
以下分资本状况、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流动性水平四个方面对全国性商业银行20xx年度财务状况予以分析。各项财务数据除另有注明外,均取自监管部门及各银行的定期报告、新闻稿件等公开披露的信息,其中部分银行因无法获取足够的资料,在个别项目的分析中只好加以省略。
资本状况
由于上一年9.59万亿元的天量新增信贷,加之监管部门一再提高资本充足率标准,要求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限分别为11%和10%,主要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7%,20xx年全国性商业银行资本状况面临严峻考验。为达到监管要求,我国银行业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融资,其中16家上市银行中的14家募集资金超过3400亿元,有效地补充了资本金。
图4列示20xx~20xx年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达标情况。图中可见,我国银行业的资本实力和充足水平显著提升。特别是近两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信贷投放大幅增加、资本质量要求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保持了20xx年底的水平。截至20xx年底,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2.2%,比年初提高0.8个百分点,比20xx年提高15.18个百分点;加权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10.1%,比年初上升0.9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达标商业银行从20xx年的8家增加到20xx年底的全部281家,达标银行的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重从0.6%上升到100%。商业银行杠杆率在全球标准中处于安全区间。
图5列示截至20xx年底全国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情况。图中可见,历经年内多种形式的补充资本金的努力,全部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都已达标。其中,浙商银行通过老股东及其关联企业的近两倍增资扩股大幅补充资本,资本充足率达到15.44%,为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最高者;建行、中行、交行和工行则通过“A股可转债+H股配售”或“A+H股配售”的模式,在年内均成功地补充了资本,资本充足率均在12%以上;农行于20xx年7月成功在沪港两地上市,资本充足率由上一年的10.07%升至11.59%,达到监管要求。与大行相比,中小银行尽管也纷纷补充资本,但由于业务扩张速度较快,业务发展模式单一,加之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大,其资本状况往往捉襟见肘,其中深发(10.19%)、民生(10.44%)、浦发(10.59%)、华夏(10.6%)等的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
图6列示20xx年底全国性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情况。图中可见,除华夏银行(6.84%)没有达标外,全国性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均在7%的新达标线之上。其中,浙商最高,为13.28%;大型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均在9%以上,其中建行、中行、工行更是超过或接近10%;中小银行中,除华夏外,深发展相对较低,为7.1%,刚刚达到及格线。20xx年底,银监会批复华夏银行定向增发方案,计划非公开发行18.59亿股,融资208亿元,预计可满足该行未来三年的核心资本需求。
按照20xx年银监会资本充足率新规要求,从20xx年起商业银行核心一级、一级和总资本充足率将分别不得低于5%、6%、8%。考虑到超额资本计提2.5%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需计提1%,未来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上述三项资本充足率底线将分别至8.5%、9.5%和11.5%,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核心一级、一级和总资本充足率为7.5%、8.5%和10.5%。全国性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形势依然严峻。
资产质量
20xx年,各全国性商业银行一方面科学化解历史积累风险,另一方面积极有效地控制新增风险,资产质量延续了持续提高的趋势。截至20xx年底,我国商业银行按贷款五级分类的不良贷款余额4336亿元,比年初减少732亿元,不良贷款率1.13%,比年初下降0.45个百分点。全国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比20xx年底减少618亿元和下降0.44个百分点。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与资产质量均有所改善,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高。
财务分析的报告 篇2
财务分析主体
财务分析的主体,包括权益投资人、债权人、经理人员、政府机构和其他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人士。他们出于不同目的使用财务报表,需要不同的信息,采用不同的分析程序。
投资人
投资人是指公司的权益投资人即普通股东。普通股东投资于公司的目的是扩大自己的财富。他们所关心的,包括偿债能力、收益能力以及风险等。
权益投资人进行财务分析,是为了回答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公司当前和长期的收益水平高低,以及公司收益是否容易受重大变动的影响;
2、财务状况如何,公司资本结构决定的风险和报酬如何;
3、与其他竞争者相比,公司处于何种地位。
债权人
债权人是指借款给企业并得到企业还款承诺的人。债权人关心企业是否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债权人可以分为短期债权人和长期债权人。债权人的主要决策是决定是否给企业提供信用,以及是否需要提前收回债权。他们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是为了回答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公司为什么需要额外筹集资金;
2、公司还本付息所需资金的可能来源是什么;
3、公司对于以前的短期和长期借款是否按期偿还;
4、公司将来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借款。
经理人员
经理人员是指被所有者聘用的、对公司资产和负债进行管理的个人组成的团体,有时称之为“管理当局”。
经理人员关心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经理人员可以获取外部使用人无法得到的内部信息。他们分析报表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报表。
政府机构有关人士
政府机构也是公司财务报表的使用人,包括税务部门、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证券管理机构、会计监管机构和社会保障部门等。他们使用财务报表是为了履行自己的监督管理职责。
其他人士
其他人士:如职工、中介机构(审计人员、咨询人员)等。审计人员通过财务分析可以确定审计的重点,财务分析领域的逐渐扩展与咨询业的发展有关,一些国家“财务分析师”已经成为专门职业,他们为各类报表使用人提供专业咨询。
财务分析客体
财务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各项基本活动。财务分析就是从报表中获取符合报表使用人分析目的的信息,认识企业活动的特点,评价其业绩,发现其问题。
企业的基本活动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三类。
筹资活动是指筹集企业投资和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包括发行股票和债券、取得借款,以及利用内部积累资金等。
投资活动是指将所筹集到的资金分配于资产项目,包括购置各种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是企业基本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
经营活动是在必要的筹资和投资前提下,运用资产赚取收益的活动,它至少包括研究与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五项活动。经营活动是企业收益的主要来源。
企业的三项基本活动是相互联系的,在业绩评价时不应把它们割裂开来。
财务分析的起点是阅读财务报表,终点是做出某种判断(包括评价和找出问题),中间的财务报表分析过程,由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分析和综合等认识事物的步骤和方法组成。其中分析与综合是两种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因此,财务分析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财务报表分析不同于企业分析、经营分析和经济活动分析等概念。
财务分析的报告 篇3
一、医院基本状况
医院现占地面积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设22个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15个职能科室,2个社区门诊部,已开放床位300张,全院职工达到378名,卫技人员274人,其中高级职称27人,中级职称61人。
二、20xx年收入业绩摘要
本年度实现总收入7000万元,比上年度的5453万元增长了%。其中医疗收入6028万元,其他收入36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了21%和减少了18%。在医疗收入中,门诊收入2275万元,比去年增加了20%;住院收入3753万元,比去年增长了22%。
三、医院综合财务状况
20xx年期末总资产1226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824万元,流动资产1645万元,负债5704万元,净资产6564万元;
20xx年总支出6996万元,其中人员经费2736万元,卫生材料费936万元,药品费1353万元,固定资产折旧费1007万元,无形资产摊销费万元,提取医疗风险基金万元,其他费用909万元;其他支出万元;期末亏损931万元;
四、财务分析
(一)总资产12268万元,比去年10410万元增长了;其中流动资产1645万元,占总资产的,非流动资产10623万元,占总资产的。
1、流动资产情况分析
流动资产1645万元,比年初1777万元增长了;其中货币资金396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年初586万元增长了;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万元,占流动资产的6%,比年初62万元增加了;应收医疗款106万元,占流动资产的;其他应收款460万元,占流动资产的,增长率为37%;坏账准备14万元,占其他应收款的;预付账款248万元,占流动资产的,增长率为-22%;存货348万元,比年初326元增长了。
2、非流动资产情况分析
固定资产原值7830万元,比年初5719万元增长了,累计折旧20xx万元,比年初1051万元增长了,在建工程4754万元比年初4313万元增长了。
3、负债情况分析
流动负债2396万元,其中:应付账款1597万元,比年初1004万元,增长了;预收医疗款144万元,比年初63万元增长;应付职工薪酬220万元比年初143万元增长了;应付福利费23万元,与去年持平;应付社会保障费121万元,比年初116万元增长;其他应付款125万元,比年初70万元增长了,预提费用166万元,比年初204万元增长了。
4、净资产情况分析
净资产共计6564万元,比年初6409万元增长了;其中:事业基金3293万元;专用基金757万元;财政补助结转(余)万元。
五、收入情况分析
财政补助收入939万元,医疗收入6028万元;其中药品收入1585万元,占医疗收入的,比上年1481万元增长了7%。
门诊收入2275万元,比上年1893万元增长了;其中:药品收入6203万元,占门诊收入的,比上年586万元增长了。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多,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使得做一些常规体检的人数越来越多,每门诊人均费用的提高,所以门诊收入也就相对的有所提高。
财务分析的报告 篇4
一、收入数据:
1、全年共实现收入:19548450 ,其中元月份11天及1、2月份桑拿收入:859371 ,2 ~ 12月份收入:18689079 ,其中餐510万,占27.3%,月均46.4万、ktv 826万,占44.2%,月均75万、客房532万,占28.3%,月均48.4万。
2、附表(1)
3、备注:(1)20xx年度实际税负:1218024,其中部分由SN及福兴公司支付
(2)部门管理费用为部门签免之应酬部分,其中餐饮免费早餐部分327000
(3)应分摊管理费用为后勤工资、租金、电水费、应酬费、广告费等平均33%分摊。
(4)⑦=①-②-③-④-⑤-⑥
二、成本费用数据:
1、各部门成本费用分类明细参考附表 (2) (成本费用明细汇总表)
2、总收入 —— 总成本 —— 费用 —— 管理费用 —— 税负
即:18689079 —— 6869401 —— 5601589 —— 2830975 —— 1061546.36 ==2326267.64
即酒店20xx年度发生总支出16362811.36;其中成本为42%,费用:34.2%
管理费用:17.3%,税收:6.5%
附表(3)
项目 指数 成 本 费 用 管理费用 税 兑 合 计
发生额 6869401 5601589 2830975 1061546 16362811
百分比(%) 42% 34.2% 17.3% 6.5% 100%
三、管理费用、营业外收入、应收账款明细 汇总表(4) (5) (6)
四、分类收入成本率分析:
1、附表(7) 餐饮部
项目 指数 成 本 收 入 % 备 注
食品 1684091 2844549 59.2% 定价60%
海鲜 673722 1095263 62% 定价65%
酒水 433468 704160 62% 定价60%
备注:(1)中餐指数受几次价格调整及“宴会价格”影响,整体与“定价原则持平……………….
(2)食品部分受客房免费早餐及KTV小菜等调拔影响不具有多少参考价值(早餐8/份,素菜3/碟,荤菜5/碟)
(3)海鲜毛利超过“预期订价毛利…………………………………
海鲜实际销售时”斤两水分”较大及海鲜不折扣都直接影响其毛利上升………………………………
(4)洒水部分受“销售比例”及“宴会酒水价格”影响,整体与定价一致,其中饮料,啤酒毛利较高(50%——70%),红酒(35%——40%),洋酒在25%上下。
(5)以上三个主要指标毛利及整体毛利都基本正常,已没有再上调
价格可能;餐饮部销售总量不足,其毛利不足于支付其部门
费用及应分摊的公共费用 —— 实际亏损!
解决办法:1、挖掘及巩固客源。
2、减少浪费。
3、降低进货成本。
五、主要费用指标分析
A:全年度共发生工资性支出: 3125306 月均: 28.4万
B:全年度共发生电水费支出: 1028191 月均: 93472
C:全年度共发生燃油支出: 404847 月均: 36804
D:全年度共发生电话费支出: 150668 月均: 13647
E:全年度共发生维修费支出: 987939 月均: 8976
F:全年度共发生PA用品支出: 67242 月均: 6113
G:全年度共发生布草洗涤费: 94092 月均: 8554
H:全年度共发生租金: 1940000 月均: 176000
I:全年度共发生印刷品、办公用品、清洁洗涤用品及其它物料用品:279246 月均:25386
J:全年度其发生广告费: 98121 月均:8920
K:全年度其发生损耗品:26546/18600000=1.4%(正常范围)
财务分析的报告 篇5
1、基本情况
证券代码:300016
证券简称:北陆药业
名称:北陆药业股份有限
英文名称:beijingbeilupharmaceuticalco
交易所:深圳
注册国家:中国
城市:XXXXXXXXXXX市
工商登记号:110000004222500
注册地址:市昌平区科技园区白浮泉路10号
办公地址:市昌平区科技园区白浮泉路10号
注册资本:15274、9104万元
法人代表:xxx
董事会秘书:xx
上市日期:20xx-10-30
招股时间:20xx-09-28
2、主营业务及经营范围
主营业务:药品生产以及药品经销,目前主要产品包括对比剂系列产品、降糖类药物和抗焦虑类中药等。
经营范围:许可经营项目:生产、销售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小容量注射剂、大容量注射剂、原料药(钆喷酸葡胺、碘海醇、格列美脲、瑞格列奈)。
上市财务报告。
一般经营项目:自有房屋的物业管理(含写字间出租);法律、行政法规、决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行政法规、决定规定应经许可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后方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决定未规定许可的,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
3、产品
对比剂产品:枸橼酸铁铵泡腾颗粒(复锐明?)——口服磁共振用铁对比剂、碘海醇注射液(双北?)——非离子型碘对比剂、钆喷酸葡胺注射液
口服降糖药产品:格列美脲片(迪北?)
抗焦虑抑郁产品:九味镇心颗粒
(二)、股权分布简介
1992年,前身市北陆医药化工成立,20xx年变更为股份有限,20xx年被科技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xx年10月在创业板上市,实际控制人也是创始人王代雪先生目前持有23、13%的股权。
控股中的新先锋主要是负责药品经销业务,易佳联主要是负责网络服务和软件业务,也利用它来完成主营业务对比剂在医院进行学术营销,推广和售后服务的一个技术平台。
参股的中技经投资顾问主要从事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能源等各类投资,目前未利润贡献。
(三)、企业文化及理念
1、企业理念
企业愿景:百年北陆
核心口号:尽显关爱
企业使命:创就价值人生
核心价值观:务实、稳定、创新
企业精神:共创、共进、共赢
经营理念:细分市场、最大份额
2、企业文化
北陆用真心真情关爱患者,给患者带来健康、幸福和快乐;
北陆用真心真情爱护员工,提高员工的生活,实现员工的价值;
北陆用真心真情服务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客户的价值;
北陆用真心真情奉献社会,爱心亲善,造福众生。
二、环境
(一)、宏观环境
1、从人口、收入、医疗体制来看
中国仍然处于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人口数量的增长和年龄结构的改变长期影响疾病谱;20xx年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中国进入新一轮消费升级阶段,医疗保健等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保持持续上升,在这个长期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经济回落对消费的短期冲击,但随着全民医保的建立,在医疗保健方面支出加大,弥补了经济下滑对居民医疗保健消费的影响,在全民医保实施的过程中,投入对居民医疗保健消费也将形成长期支撑。
同时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一系列围绕着新医改以及医药产业发展的研讨会的召开,为医药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思路。
上市财务报告。
这意味着医药行业开始借助专家“外脑”实现大整合、大提升。
2、在、法律、法规上来看
20xx年1月21日,常务会议通过和,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
新医改方案带来市场扩容机会、新上市产品的增加、药品终端需求活跃以及新一轮投资热潮等众多有利因素保证了中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增长。
在医改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医药企业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新兴市场“百废待兴”,需求旺盛,完全可以实现逆市飘红。
医药企业应当多方面提升企业能力,抢占稀缺资源,取得最大的竞争优势和价值,在变局中赢得生存与发展。
另外,20xx年的药品注册管理工作正围绕“质量、效率”这一中心,抓住提升药品注册管理水平和药品标准提高的主线,实现向注重政策研究、法规和指导原则的制定、注重宏观调控、注重注册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和质量监督的转变。
药品注册管理政策法规对行业起着鼓励创新、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引导意义。
(二)、微观环境
随着医药行业微观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相关宏观环境的影响,国内医药行业企业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压力:首先是新版gmp改造、环保要求提升、能源和原材料涨价使得运营成本加大;其次,药品降价将降低企业毛利率,第三,新药审批收紧造成企业缺乏新增长点;第四,拥有渠道优势的商业龙头企业进入工业领域,将会对现有医药制造企业造成较大冲击。
在这种环境下,企业研发新的技术,加强内部管理,最大化降低
本经营管理就显得尤为要。
三、行业
(一)、医药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医药行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回顾中国医药行业近年的发展情况,全国医药生产一直处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阶段。
19xx年至20xx年,历经30年改革大潮洗礼的中国医药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30年来,中国医药工业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
从1978年到20xx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8%,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中国已经具备了比较雄厚的医药工业物质基础,医药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为2、7%。
维生素c、青霉素工业盐、扑热息痛等大类原料药产量居世界 第一,制剂产能居世界第一。
中国药品出口额占全球药品出口额的2%,但是中国药品出口的年均增速已经达到20%以上,国际平均水平是16%。
与此同时,中国药品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占世界药品市场的份额由1978年的0、88%上升到20xx年的8、25%。
但是中国医药企业目前还普遍存在“一小二多三低”的现象,即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大部分生产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新药研究开发能力低,管理能力及经济效益低。
不过总体看来,在新医改环境下,中国医药行业今后5年世界药品市场增长的重心将从欧美等主流市场向亚洲、澳洲、拉美、东欧等地区逐渐转移。
中国医药行业仍然是一个被长期看好的行业。
到20xx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医药大国,20xx年前中国也将超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医药大国。
(二)医药行业特点
1、高投入性
医药行业的高投入性在新药上要比普药表现得更为明显。
一般,普药具有生产工序简单、投入低、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需求量大的特点。
而新药的开发和生产则需要大量投入,而且生产工序复杂,研制期长。
通常开发一种新药平均需要耗资2、5亿美元,有的高达10亿美元,从筛选到投入临床需要10年的时间。
2、高风险性
医药企业经营业绩悬殊,且易波动。
由于药品特异性强,市场空间主要受其性能决定,技术含量高、性能好的药品往往有极广阔的市场和优厚的价格,开发出这类药品的企业能够取得高额利润,相反对于性能一般的药品即使价格下降也不会增加市场规模,一旦供应量增加就意味着企业效益的快速滑坡。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