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大班音乐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有节奏地做踵趾小跑步、踏并步等基本舞步。
2、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时能克制自己不偷看藏起来的小朋友。
活动准备:
1.一件大斗篷。
2、幼儿已经会随旋律演唱“披斗篷的小孩”。
3、已学过踵趾小跑步、踏并步基本舞步。
活动玩法:
一、“猜娃娃”的游戏引出活动。
教师用神秘的声音一边范唱歌曲一边把玩具洋娃娃放进椅子上的斗篷里,幼儿捂住眼睛倾听歌曲,唱完后教师请幼儿睁开眼睛猜躲在斗篷里的是哪个娃娃。
二、随音乐引导幼儿复习基本舞步(踵趾小跑步、踏并步)。
提醒幼儿随歌词一小节完成一次踵趾小跑步
三、幼儿随音乐完整地玩《披斗篷的小孩》的音乐游戏.
歌曲即将唱完时老师要趁孩子不注意迅速用斗篷遮住一名幼儿的身体,待歌曲唱完时其他小朋友猜猜斗篷里的小朋友是谁,猜对后继续玩游戏。
教师提醒幼儿积极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时不偷看藏起来的小朋友。
附:音乐游戏歌词:
“有一个小小孩站在树木中,她披着一件奇妙的小斗蓬,站在树木当中,披着小小的斗篷,你猜那是谁站在树林中?”
大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以及说唱的趣味,尝试对唱歌曲。
2.尝试根据动物的特点按照节奏创编谜语。
活动准备:
1.动物图卡若干。
2.音乐CD(《动物猜谜歌》)。
3.图谱。
活动过程:
一、猜猜它是谁。
1.听一听,想一想。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今天老师要用一首又说又唱的歌曲来介绍我的动物朋友,请你听一听,想一想会是谁呢。
2.猜一猜、聊一聊。
猜一猜,它是谁?(教师可以多说几个类似的谜语,以帮助幼儿熟悉说唱的节奏和歌曲的旋律。)
能像我一样有节奏地说说谜面吗?(幼儿有节奏地学说谜面。)
二、大家来猜谜。
1.讨论回答歌词。
如果要用歌声来说出谜底,可以怎样来唱呢?请你们想想,最后一句该怎么唱呢?
2.师幼对唱歌曲。
我来说唱第一段,你们试试说唱第二段。
3.更换谜面猜一猜(固定一些词让幼儿创编,慢慢的增加难度)。
我们再換一个谜面来试试看!我出谜面,你们来猜。
三、我说你来猜。
1.分组选图卡创编。
请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卡,和好朋友一起商量怎样编谜语。(同伴讨论与分享。)
2.我来说大家猜。
谁能自己创编一个谜语给大家猜呢?既要说出动物朋友的主要特征,又要合上节奏念起来朗朗上口。
哪一组能分享自己创编的谜语给大家猜呢?既要说出动物朋友的主要特征,又要合上节奏念起来朗朗上口。
大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主人公尝试宝华妈妈勇敢而睿智的行为,萌发勇敢意识。
2.感受诗歌前后两段充满自信、骄傲及舒缓、温情的不同的朗诵特点。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我长大了》;磁带及录音机。
2.彩笔一盒。
活动过程:
1.由讨论引出儿歌主题。
请班级里的男孩说说自己是真正的男子汉吗?男子汉应该怎样做。
请女孩来说说,你觉得谁像男子汉?为什么?
2.欣赏儿歌《我是男子汉》并分析。
第一遍朗诵。提问:儿歌里讲了谁?儿歌里的男子汉在保护谁?
第二遍分段朗诵。
3.朗诵开头至“小偷听见准怕”。
提问:妈妈怕什么?男子汉是怎么解决的?逐一分析妈妈害怕的事情与“我”对应的解决办法,感受主人公的勇敢与睿智。
朗诵“噢,要是你想爸爸了”至结尾。
提问:男子汉是怎样扮演爸爸的?他为什么要办成爸爸?
(教师在朗诵时,注意前半部分采用较快、坚决的语气,表现出主人公自信、勇敢的品质。后半部分采用较慢、温柔的语调表现主人公对妈妈温馨的爱意)再次完整欣赏儿歌《我是男子汉》。
使用《小朋友的书·我长大了》第13-14页“我是男子汉”对照图意,跟着教师再次朗诵儿歌一遍。
4.讨论并创编儿歌段落。
你们的妈妈怕什么?你是怎么保护她的?根据讨论创编相应的诗句。
大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来源:
主题“多彩的秋天”实施过程中,带领孩子们去校园内找秋天,好多孩子都对树木的变化感兴趣,有的发现树叶变枯了,有的发现树叶随风飘到了地上,甚至有的小树光秃秃的了,看到这些,孩子们很难过,以为小树枯死了,当我告诉他们,这是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小树还是有生命的,到了明年春天,又会变绿的,孩子们都露出了喜悦的神情。乐曲“小树和小精灵”,孩子体验到的就是有生命的小树和小精灵快乐游戏的愉悦情绪。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挪威舞曲》的曲调,通过小树生长及小精灵游戏的情节、动作、初步感知乐曲的曲式结构和音乐性质。
2、创编小树生长及小精灵游戏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有小树生长的生活经验 小树和小精灵的胸饰 仙女棒
活动过程:
一、 游戏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跟你们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复习已有经验,木头人的不同造型)
二、 欣赏乐曲
1、听乐曲“小树和小精灵”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很好听的曲子,我们一起来欣赏。
2、师讲述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大班音乐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训练节奏感。
2.训练听力。
3.视谱(图型谱、节奏谱)的入门准备。
4.器乐合奏的训练。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6.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教材分析:
这是安志顺于1982年编写的一首打击乐曲,取材于我国的西安鼓乐和陕西的民间打击乐。使用了六件打击乐器:小钹、水钹、圪塔钹、大锣、木鱼、云锣。
这首乐曲是由散板和2/4拍节奏两种节拍类型构成的,其中散板有三处,即头、尾和中部,把2/4拍的节奏段分为两大段(第一、三段),我们根据这个特点设计了一个图型谱。
我们将第一段音乐编成一段简化的节奏谱,让学生通过亲自敲打,更深体验音乐,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具准备:
图型谱、节奏谱、打击乐器(小钹等)、录音机、音带
教学建议:
——出示几个符号,这是几种动物的叫声(有一群小鸟、猫、一群蜜蜂、狗)
——讨论,并赏试用嗓音模仿。体验符号怎样“记录”声音。了解符号和声音关系。
——我们要听一个关于鸭子的音乐,曲名叫《鸭子拌嘴》。
——听两段音乐,它们在描绘鸭子在干什么?(与曲名相关的:吵嘴、走路)。
——选择符号标示。
——把符号转换成动作,挂图型谱,看谱听音乐做一遍。(根据实际,可在座位上,亦可下座位做),问有几次吵嘴?
——看第一段(走路),有个符号
大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欣赏理解歌曲内容,学习小树叶勇敢的精神。
2、启发幼儿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学习用不同的歌声表现歌曲。
3、学习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4、丰富词汇:勇敢,并鼓励幼儿用“勇敢”造句。
活动准备
小树叶一枚 磁带 录音机
活动流程
1、师幼谈话,激发兴趣:
师:“今天早上在来幼儿园的路上,我捡到了一件东西,并把它夹在了书里。你们猜一猜会是什么呢?”
2、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3、出示小树叶,师: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吗?(从树上落下来的)它为什么要离开树妈妈?(秋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为了减少树妈妈水分的蒸发,所以小树叶才离开妈妈)秋风一吹,小树叶会怎么样?(飘、跳舞)它会怎么飘呢?谁来学一学?它会飘向哪里?你来猜猜看!(地上、花园、马路、屋子......)
4、幼儿欣赏第一段音乐。
师:小树叶飘向了哪里呢?让我们一起静静的听一听,音乐会告诉我们的!
交流: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还有呢?那你们有没有听到小树叶说话?它会说什么话?(幼儿猜想)我们来认真的听一听,它是不是这样说的!
5、幼儿欣赏第二段音乐
交流:你听到了什么?小树叶是怎么说的?谁能学一学?歌曲中用了一个好听的词语——勇敢,你觉得勇敢是什么意思?对!勇敢就是什么也不害怕(有勇气、有胆量)的意思。(说的真好,简直就是勇敢的小树叶)
过渡:刚才我们从音乐中听到了许多,不知道除了刚才听到的,小朋友还能听到什么,想到什么?这一次我们一起闭上眼睛仔细听!
6、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交流: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7、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师:小朋友听的很认真,想的很丰富,如果用我们的身体动作把他们都表现出来,不知道美不美?让我们来勇敢的试试吧!
小结:我觉得小朋友都很棒,你们觉得呢?你感觉这首歌曲是非常缓慢的还是很欢快的?
8、引导幼儿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师:刚才在跳舞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已经能跟着录音机演唱了,你们能行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唱歌时一定注意要保护自己的嗓子,用好听的声音来唱。
9、幼儿演唱歌曲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提出更高的要求,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那就是一边表演一边演唱歌曲,你们行吗?就看你们的了!加油!
10、教师评价
师:大家都表现的不错,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活动延伸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把小树叶夹到书里吗?树叶夹在书里面,就有了新的用途,新的名字——叫书签。它的作用就是能帮助我们的找到想找的那一页。你们想不想也有一片树叶做的书签呢?让我们一起到院子里面,拣树叶来做书签吧!
返回首页